《囊萤夜读》教案
此篇文章《囊萤夜读》教案(精选4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囊萤夜读》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解古诗的大致意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识字。
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步骤:
一、激情入境,引趣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囊萤夜读》。板书:囊萤夜读---读题释意。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感受美。
1、打开书借助横条里的拼音自由读古诗,遇到不会读是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字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都可以。
2、请同学再读一遍古诗,争取把字音咬得更准。
3、看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我也想读了,同学们在心里和我一块儿读好吗?
4、让同学们把古诗读给同桌听听,相互提提意见。
5、教师从诗里请出了这些词,你们一定觉得眼熟吧,自己读一读你一定能读准。
6、抽读词卡。
7、再读古诗,这一遍要争取把每句诗读通顺。
8、指名读,互相评议。
9、齐读
三、细读诗文,深入领会,品味美。
1、图文结合,远近对照,品悟第一、二句。
你觉得这两句诗是什么意识呢?让学生谈自已对字词的初步理解。
指导朗读这两句:
学生自主试读,体会感情及语气。
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激励赛读。
2、探究协作,读中悟情,品读第三、四句。
过渡,接下来我们读第三、四句。小组交流各自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
四、拓展延伸,内化情感,表现美。
a、自由读。
b、指名读、互评互议、教师相机指导。
c、齐读。
让学生列举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
①开朗读会。
②绘画。
③写话。
④当解说员。
3、学生根据自己不同喜好,自由组合自己表现。
五、古诗表演大看台,群英聚会展示美。
1、组织各小组展示各组不同的表达赞美的方式,并适当讲解点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内化情感。
2、指导背诵古诗,师扮演角色创设情境。
其中有意设置语音、语意障碍以纠正学生读音,强化学生理解,增强学生记忆。
《囊萤夜读》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囊萤夜读》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囊萤夜读》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3、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体会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教学难点】
能根据注释理解句子,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囊萤夜读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2、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体会主人公刻苦勤奋学习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读题,解题。
1、出示文章,生读。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囊萤夜读》。(板书齐读课题)
2、借助注释理解题目的意思。
囊:用口袋装。萤:萤火虫。囊萤夜读:把很多萤火虫装在袋子里,用来照明以便夜间读书。
3、对课题质疑。
设计意图:
导入课题,对课题质疑,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提示: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地方做好标记。
(一)检测预习情况。
出示生词,指名读,齐读。
(二)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
2、根据学情引导读准节奏。
3、教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读法。
4、生练读。
5、指读,齐读,评价。
设计意图: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知、能和谐发展”。文言文识字生僻,拗口难读,教学中更应该强调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文。所以文言文的教学也必须“以读为本”。
三、解疑。
师:谁囊萤夜读?为什么囊萤夜读?
(一)回顾学法。
引导学生回顾理解诗句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看注释,借助工具书,看插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读读古文,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有不明白的在同桌间、小组内研讨,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共同探讨。
2、小组学习。
3、交流反馈。
(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恭勤:肃敬勤勉。倦:疲倦。通:通晓,明白。
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2)家贫不常得油。
贫:穷。常:经常。
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灯。
(3)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盛:装。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4、引生想象:囊萤夜读会遇到哪些困难。
5、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
学法迁移,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感受车胤的精神品质。
四、感受人物形象。
车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知识广博,学问精通,学习刻苦)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刻苦学习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启发?
1、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
2、谈感受。
《囊萤夜读》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囊萤夜读》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囊萤夜读》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恭、勤”等生字,规范书写“萤、焉”等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情感与价值
能用自己的话复述两则文言文,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搜集注释及相关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囊萤夜读》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有许多刻苦学习的故事,你能列举出这样的故事吗?孙敬——悬梁、苏秦——刺骨、匡衡——凿壁借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学习的古文《囊萤夜读》。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初读正音。指导书写,指名读词语。
课件出示:囊萤、恭勤不倦、博学
指导书写:“囊”结构紧凑。上部扁小;撇、捺尽量伸展。
“恭”的撇、捺要舒展,盖住下面的“”。
“勤”字要注意左部横画布白均匀。
2.课件出示课文《囊萤夜读》。
指名读课文,师范读课文。强调“盛、数”在文中的读音。
3.思考:本文的主人公是谁?生:车胤。
谁收集到车胤的资料了?给大家介绍一下。课件出示车胤的相关资料。
三、自主探究,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2)对照注释或查阅字典,弄清古文的意思。
2.汇报交流。
(1)指名分句读。先注意读准字音,再注意句子的停顿。
(2)男女生读,齐读。
师:对照注释,你弄清了哪些字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师:扩词能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倦——疲倦,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生自由汇报。
4.指名分别说说这则古文的意思。
5.如果你就是车胤,我想问问你,为什么要夜以继日地读书?(生自由汇报。)
6.学了这篇古文,你有什么启示?
生: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7.指名读,齐读。
四、布置作业
课件出示:凿壁借光。看看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你们自己能不能读懂它。
【板书设计】
囊萤夜读
时间:夏夜
人物:车胤
原因:家贫不常得油
经过: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自强不息勤学上进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我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先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学习文言文知识与积累,阅读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课外拓展没有让学生表达,时间没有掌握好。总是担心学生没有基础,可文中生字的读音很重要,实词也很重要,句子翻译很重要等等,结果一堂课下来什么都不舍得丢,什么都想讲到,什么都想抓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时间的分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铁杵成针》
一、激情谈话,理解课题
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感受中华语言文化的精华,学习文言文《铁杵成针》,请你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用了什么方法学习《囊萤夜读》?这节课我们能不能也用这个方法来学习《铁杵成针》呢?
揭示课题,理解“铁杵”。
1.读一读,然后评议。
2.猜一猜。
看看部首,“杵”可能是什么意思?那么“铁杵”呢?
师:理解汉字,要看偏旁部首,看“杵”字,是木字旁,就要猜这个字与木有关,“杵”是什么呢?是木头,还是木棒?对,是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那么“铁杵”呢?
3.看一看。
课件出示图片,这就是铁杵,一头粗一头细的圆铁棒,要把它磨成一根针,不容易啊。文中是谁要把铁杵磨成针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步感知
1.为了更好地朗读课文,先来学习生字。
指导书写:“逢”的“辶”起笔低,平捺长伸,托住被包部分。
“卒”上横短,下横长,竖要在正中,与上面点对齐。
2.课件出示文本,标好停顿。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3.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4.检查自读,重点正音。
5.看部首,猜词意。如:老媪、老妪。
生:看“媪、妪”的.部首,跟“女”有关,联系前面的“老”字,可以想到“老媪、老妪”分别指老奶奶和老婆婆。
6.指名朗读,纠正断句。
7.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你们了解他吗?生汇报。课件出示李白的相关资料。
三、自主探究,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2)对照注释,弄清古文的意思。
2.汇报交流。
(1)指名分句读。先注意读准字音,再注意句子的停顿。
(2)男女生读,齐读。
师:对照注释,你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4.观察字形,理解“曰”的意思。
读一读带有“曰”字的语句。联系文中语句,观察“曰”字的字形,弄清意思。
四、拓展延伸
学完这篇文言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自由汇报。
课件出示谚语,大家诵读。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齐声朗读。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初步学会了如何断句,如何理解字词,如何诵读。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希望大家多多诵读小古文,喜欢小古文!
【板书设计】
铁杵成针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我以独白式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我让学生们吟诵课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音律美、意境美、形象美,还可以广泛地积累语言,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不足之处]本节课学生们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得还不够透彻,我没有更好地引导。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知识经验有所不同,对文本内容领悟、理解的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接受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给学习文言文稍弱的学生解决一部分难点。在这一阶段,因为学生在解决问题上可能还存在不彻底、语言表达不准确的情况,这时候,我应该给予合理指导。
《囊萤夜读》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读“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囊萤夜读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等词语。
2.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4.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
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囊萤夜读》,认读“恭、勤、焉”3个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探究学习,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同学们,《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课件出示2:图文】匡衡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亮,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一个洞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
古时候,还有一位热爱读书的人,他是晋代车胤,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
2.这个故事就是《囊萤夜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小故事。(板书:囊萤夜读)
学生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文言文。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4.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他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去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课件出示3】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自己解决生字:【课件出示4】
囊、萤、恭、勤、博、贫、焉
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三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注意读准前鼻音“勤贫焉”,后鼻音“囊萤恭”。
(2)指导书写。【课件出示5】
重点指导“囊勤焉”。
“囊”上中下结构,笔画较多,写的时候要注意写扁一些,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勤”左右结构,注意左边的部分,下面是两横一提。
“焉”上面是个“正”,下面的`部分不是“与”。注意把字写得扁一些。
3.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4.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划分节奏。
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6.点名读,齐读。
三、理解文本,探究交流。
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
先来看一看词语的意思:【课件出示6】
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而不知疲倦。恭:肃敬的意思。
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以夜继日: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2.从以上词语的解释中,理解了词语,找出文中描写车胤动作的词语,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车胤什么品质?
预设:表示动作的词语是“囊萤(用袋子装)”和“练囊(用白绢做)”。【课件出示7】
预设:从“囊萤(用袋子装)”和“练囊(用白绢做)”中,我体会到车胤刻苦努力,没有条件努力创造条件的精神。
3.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同学交流。
4.预设交流【课件出示8】
(1)我读懂了“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这句话告诉我们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板书: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2)我读懂了“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板书:囊萤夜读夜以继日)
5.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课件出示9】
(1)我觉得车胤真的很聪明,遇到困难很好地解决困难。
(2)我读懂了车胤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车胤绝不放弃,努力给自己创造条件。
(3)我们这些有条件读书的人,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
四、读写训练,朗读全文
1.师:课文虽然很短,但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学生动笔写感受。然后交流。)
2.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文。(生齐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