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教师读书心得

2025/09/12读后感

此篇文章教师读书心得(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教师读书心得 篇1

一本好书,总能给予我源源不断的启示,把它放在床头,读一读,养养心,也且把它当做一个闹钟似的,提醒着我,当一名好教师——凡事心平气和,潜心教书,用心做事,耐心待生,不断汲取,提升自我。

虽说,教育是无法复制的。富有魅力和人性的教育,永远是这个教师——这个班级——这个孩子——这个家长的一对一。但薛瑞萍老师传递的是一种精神,是对教师心灵润泽的养料。

这样一个老师,老师每天上好一节课,每天做好记录反思,每天和家长在线沟通,每天阅读,每天和孩子一起成长……做到这些一次两次并不难,而贵在坚持,这样踏踏实实做教育的人,令我深深的敬佩,这样的教师才真正对得起“教师”这一神圣的称呼。

关心孩子,我们真的做到了吗?没有一个孩子不是抱着一颗学好向上的心来学校的,只是各人的能力、悟性、家庭环境所给的滋养不同。他们把无限的信任给了教师,教师应当对应他们的心愿,而不是根据他们呈现的优秀度,回报相同的信任。面对孩子天真无暇的双眸,我们当教师的是否问心无愧,我真的尽我所能了吗?今日听王炜老师的讲座,听到这样的一则故事。“一名教师刚生完孩子回来,校长找她谈话,希望她接下来能潜心教书,她的回答是现在她已经把一些教学工作看得很开了。校长如是回答,那那些孩子怎么办?我们是身负责任的啊。”是啊,一个孩子对于班级,对于教师而言你,可能他平凡无奇,我们甚至有时候会忽视他们中的一个,可是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他们是唯一的希望,是寄予了家长深深地期望的。对于学生个人而言,我们小学教师的启蒙引导,又是起到了多大的一个作用。我们身负重担,不为别的,就为这一份责任,我们就该好好地工作,去关爱每一个孩子。

那么如此勤勤恳恳地当一名好教师,除了责任,对于我们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作为本然自利的个体生命,不考虑这点是有悖情理的。我想当教师这一职业,本身就是对自我的一场修炼,是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有时候我会发现我给予学生的还远不如学生给予我的呢。

教学一年级,从一开始的嫌烦嫌累,仿佛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到慢慢地理出一个头绪来,慢慢地静下心来,耐心教书育人,细细品味生活的五彩斑斓,孩子们一天一个样,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岂不乐哉?那些汗水,付出的,总有一天会还给一个大大的收成。一直坚信“未来的那个你,会感谢今天拼命努力的自己”更何况,未来还有那么多孩子因你的付出有了那么一点好的变化。想到这些,还不能说教师是一份多么幸福的职业吗?这些都是从薛老师《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书中悟出来的。若不是这一本书,今天的我,还是会常常气急败坏地站在讲台上,对那些顽皮固执的学生大呼小叫;成天唠唠叨叨工作的不如意而不懂得自我反省;被学校大大小小的事忙得焦头烂额而忽视了真正去静下心来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或许没那么糟糕,但也绝不会懂得应心平气和地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从孩子那里学习,和孩子共有成长,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感恩每天的'工作。当然也有耐不住性子、放错发火的时候,我的“修炼”还远远不够,才刚刚开始,我很庆幸,在一开始,我就遇见了这样一本好书,每天上班,它就提心我:不要着急,不要生气。要微笑,要温和。是这本书及时地指引我走上正确的道路。

薛瑞萍老师在班级中实施了一项“请跟我来”的方案,意思是让家长跟着老师的步伐,配合教师共同帮助孩子成长。她隔三差五地给家长“写信”,通过网络普及教育知识,在学校教育好孩子,在家也让家长跟上步伐来,双管齐下。充分调动挖掘家长的力量,这一股强大的力量给予了最得力的帮助。这个老师当得多辛苦,又是多么踏实啊。她把这样的辛勤工作谓之为“一场修炼”。

在《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书中,薛老师也写到自己为班级的每个孩子建立“可爱一幕”的成长记录,目的是“逼迫”着自己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多么用心的一个老师啊。通常我们当教师的有时候是太过“挑剔”了,又常常被“怒”之浮云遮了双眼,学会赏识是多么重要啊。我也学着薛老师的样子,尽量每天去发现一个孩子的可爱之处。渐渐地,我觉得自己更喜欢他们了,他们是天使一般的孩子以前我怎么都没发觉?薛老师说的对,喜欢他们就是喜欢我们自己呢。

吴婷小朋友上课总是走神,作业完成得一塌糊涂,家长又因为总总原因不能做好监督辅导,实在令我头痛。后来我渐渐地发现,她其实是一个很热心肠的孩子,我渐渐地喜欢这个孩子,也发现她一直努力地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有空就自己练习口算,这些行为实在令我很感动。

汪春旭小朋友平时柔柔弱弱,今天生病了,却还是坚持要把一节数学课上完,他的品质不是很令人钦佩吗?

……

每个小朋友都有着可爱的一面,他们的可爱之处也深深感染着我,使我觉得每天的工作都是有意义的,使我一遇见孩子就不自觉的嘴角上扬,让我感受到和孩子们相处是一件幸福的事。平时就算我再凶,有时候也失去耐心,可是下一秒孩子们见到我还是会真诚地向我问候,依依地和我说再见。就为这一点,作为教师的我就应该对他们多一点耐心。天使一般的孩子我怎么舍得去责怪,去放弃,去敷衍?对于过去的不足之处我表示惭愧,今后我定时刻勉励提醒自己——做一个心平气和的教师。在一场修炼中,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

教师读书心得 篇2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上学期,有幸读了《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从中我获取了丰厚的教育智慧,领悟了真教育 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是人学的真谛。这本好书犹如教育中的明灯,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更增强了我好读书的责任和读好书的兴味。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读书对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由此我联想到,读书对一个教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课堂是个大舞台,有的教师可以在舞台上纵论古今,挥洒自如,演出一幕幕精彩壮美的活剧;有的教师则期期艾艾,捉襟见肘,令孩子们失望。每每看到这样的反差,我的灵魂就会被孟子说的人之患,在好为师这句话所敲打着,一旦成为老师,就要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成为知识的代表和化身,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除了准备一桶水之外,还应该为自己找到知识的源头,每天向源头汲取活水,正如朱熹所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在哪呢?那便是书。为人师者,最紧要的是读书,坚持不懈地读书。

细品《做卓越的教师》一书,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实施课程改革,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博采众长,使自己的大脑不断吐故纳新,接受活化知识,才能厚积而薄发。书中很多话语,言简意赅,却让我颇有感触,回味无穷。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了解决书多时间少的矛盾,教师读书必须学会选择,采取浏览与精读相结合。一般的书可以浏览,重要的书、名著就需要精读;与自己研究方向远的书浏览,与自己研究方向近的书精读。浏览的面不可太窄,精读的面不可太宽。做教师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惑。这时候,仅凭我们的一己之力似乎显得那么单薄无力,就如书中所说,此时我们就可以向一些教育经典求助:畅游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怎能不被教育家的激情与思想所打动?怎能不被他们的行文风格和语言特色所吸引?他们的感情真挚而充沛,思想朴素而深刻,语言亲切而又不乏文学性,字里行间充满了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他们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撒向每一位学生,用深情的目光注视每一个人的心灵。从陶行知著作中,我读懂了三个字,那就是真教育。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它包含的精神理念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永远不会过时,这些经典迸射着美丽的'教育智慧,诠释着动人的教育情怀,给了我许多教育的启示。

阅读,让我充溢而快乐,更让我明白教育需要爱心,孩子渴望关爱。让我们以教唯以爱,学唯以笃的思想公正地对待、欣赏每一位孩子;让我们怀着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让我们用苏霍姆林斯基那种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去接纳孩子,等待孩子的成长吧!愿我们都能以书为友,在书的世界里作一次心灵的长途旅行,来一番深邃的灵魂对话,掬一捧淡淡书香,做一名博览的教师!

教师读书心得 篇3

一些人可以给出无数条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他们没有成功,但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只是一条为什么他们能成功的理由。

你内心的深度决定了你梦想的高度。

昨晚从27页读到100页,越读越兴奋,趁着这股新鲜劲,记录下来吧!

首先看看高效能教师的特质:

1、会使用卓有成效的方法确保学生成绩的提高。

2、既是一个敢于创新的策划者,又是一个卓越的课堂管理者。

3、既是一个老练的理性思考者,又是一个能干的问题解决者。

4、是学校最宝贵的财产。

对照此,我只能沉默。因为我,实在相差甚远,这绝不是谦辞。

第一,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这一说,我总是心虚。教书这么多年,每期期末都要和平行班评个子丑寅卯来,拿冠军的时候甚少,基本都在二名三名徘徊,当然也会遇弟子不淑的时候。印象中就记得曾把6个班中的倒一一学期教到了正一,感觉没有用什么卓有成效的方法,就是与学生的距离很近,他们几乎都个个佩服我。内心是很佩服那些能常保冠军的教师,也就是不管接到什么样的班,他都有两把刷子教个第一名出来。其实,感觉好的班级,正是自己做班主任的班级。怎样从班主任向学科老师转化,这也是我要解决的课题。第二,说敢于创新的策划者,我倒是有一点符合,但是说到卓越的课堂管理者,我倒汗颜。以前我基本都是在控制课堂,所以课堂管理就变得很顺。当在一个班遇到一些个别不好管教的人的时候,控制是解决不了的,也因此,那年特别让我感觉到职业的倦怠。总觉得,课堂管理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买来好多书,想自己慢慢解决。终究因为后来离开了加之后来没有遇到那样的人而搁浅,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的定力不够吧!第三,说理性思考者,倒还过得去,但说老练就不搭边了,也就更不是什么能干的问题解决者了。第四,说是学校最宝贵的财产,感觉太不识相了吧!不敢。

好了,自我剖析一下不足之处,然后学习学习书上的妙招。

你对学生的期望,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在班上的成绩和他们这一生的成就。

此言让我反思,我说过多少激励学生或者描摹学生美好未来的话语?答案似乎不是很多,尤其有看不惯的行为的时候,总是冷眼呵斥,给了学生多少温情的时刻呢?更别说期望了。那个经典的期望研究例子也在告诉我,多给学生积极的期望吧!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庭越积极地与学校合作,孩子的成功的希望就越大。

事实的确如此,在自己这么多年的教育经验中,和学校配合密切的家庭,孩子的秉性总是要好很多。也因此,我是非常喜欢现在学校提倡的家校共育的理念的,只可惜,有些经典的活动会被取消,一大遗憾。

与一个小学生共处三天,学生将成为你的写照。与一名高中生相处十天,该学生将成为你的写照。

这是很恐怖的事情,但也是令人兴奋的事情。因为你可以通过你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一个人,这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也因此,我们的为人师表是多么重要。你总不会要你的'写照是丑陋的吧!因为你就是一个能走能说的广告。

你对我而言是一位很重要的人,这就是我们每天应该向学生和同事传达的信息。

这样的关爱,这样的真情流露,似乎在我们身边少了一些。我有这样的举动,但并不是针对所有的孩子,不是大爱,也不行。

教育的核心是心灵的教育。

是的,我们的教育就是用我们的心去关爱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然后带领他们一起学习做人,学习求知,学习生存,其实也就是触及灵魂的人。

爱是教学的理由。尽管它不花费什么,然而,它是人们可以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爱还有其他的名称,如:谅解、宽容、鼓励、援助、同情、激情、友善、激励

想到那首《爱是什么》的歌曲,以为爱就是爱,其实爱还有很多的兄弟姐妹,我们的工作中怎么能缺少他们呢?

课堂管理凌驾于有效教学的所有因素之上。课堂管理是决定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高效能教师管理他们的课堂。低效能教师用纪律约束他们的课堂。

显然,这是我的软肋。虽然有时用些小花招将他们能统一起来,但如何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我也一致认为,一个老师善于管好课堂纪律,他的教学效果绝对差不到哪儿去。相反,即使你有十八般武艺,然而你不去管理课堂,这十八般武艺的用武还是没有成效的。

面对黑板的学生能学到更多。

不得不提这句话。因为之前曾有校长提出改变学生座位,必须是小组合作式的。然后又看了依然博友的文章教育局下发文件将学生座位变成那样,感觉僵硬了的教育。

会兴奋,会反思。闭卷之后,想想明天我该怎样做,心里会有小小的激动。

对孩子说的话,应该是温情式的,和风细雨般的吧!心中有两句话了,那些卓有成效、卓越、能干这些词我暂时不借用了。

教师读书心得 篇4

我想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和教。但当我读着这本《傅雷家书》,感到的却是另一番教诲,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孩子一样在感受着,聆听着,铭记着。

身为父亲的傅雷为了弥补爱子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诸多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日渐陌生的因素,坚持给孩子邮寄有关的`书籍,从《诗经》、《楚辞》到宋词、明曲,还有自己的译作。在信笺中他阐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学思想,为的是让儿子明白: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他是足以骄傲的,因为祖国有着无尽的文化财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国人的血脉里传承着!他在用心诠释什么是父爱,用文字诠释什么是爱,我想他说出了世上所有父亲想说却又埋藏在心里的那份深沉的爱。

傅雷身为父亲能以如此的心态和耐心来教育孩子,为傅聪走向未来做出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傅雷先生所写的这些书信不仅给傅聪上了精彩的人生一课,也让我这样的读者受益匪浅……特别是十月二日的书信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并且沉思良久“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是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慢慢养成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容客观的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他对子女从不苛刻。而且他对傅聪的音乐事业十分的重视。傅聪事业的点点滴滴都非常的在乎,我想这也是身为教师的我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

教师读书心得 篇5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看到了魏智渊老师的《高手教师》这本书,这书名的确十分吸引我,我深知自己是一个刚工作不久的新教师,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并且立志成为一个有职业理想的教师。看过之后,发现我的许多教育观点与书中竟不谋而合。下面就我阅读过后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高手教师》提出了新教师的理念。新教师,不是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而是对新教育拥有信仰的教师。对于新教师来说,教师不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不是挣钱的工具,而是把它当成一份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一、观念是出发的第一步

想成为作者口中的新教师,首先是观念问题,心动才可以更好的行动。认知是一件事情发展的基础,只有从思想上认可才可能更好的执行。

作为一个新教师,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应该如何,是严格还是粗暴,最值得思考。对于老师的行为方式,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在求学生涯中,我们每个人都遇到各式各样的教师,其中就不乏一些粗暴的老师,他们用火爆的脾气来压制和打压学生,学生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学生并没有从心底认可并尊重这个老师。所以我们新教师要做到的是严格,而非粗暴。所谓严格,就是在真切关注学生个人发展的同时,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要求和干预,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虽然可能会有很多艰难和困苦,但是“世界是一座桥,走过去,不要在上面盖房子。”关注现在,走向未来。

二、课程的生产力

形成新教师的观念后,想要真正做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往往做才是核心问题。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课程无疑是最重要的媒介。干国祥老师说过:“我们真正要关注的,不是一堂课,而是整个课程。”课程就是“道”,就是被我们用脚走出来的道路。如何设计一门课程,最经典的仍然是泰勒的。在他看来,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必须回答以下四个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这个过程是一个闭环,闭环的概念就像是你给农民提出一个任务,农民就有了明确的目标。然后开始准备资源,考虑怎么把资源整合起来。在整个过程中,农民必须对庄稼的生长,或者是目标的实现进行监控并作出对策。在整个过程中,对于目标的达成,需要不断调整预期。最终目标实现了,这个任务完成了,这就是闭环。对于一年种植过程进行反思,内化为经验,然后把自己的思考嵌套在这种结构形式中。在完成这样一个课程过程中,需要进行模块备课。

模块备课仍然需要回答这四个问题,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以及怎么检测。确定教学目标是最难的,没有目标,就像没有指南针的航行,即使再努力,也不一定能到达终点。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是背景化的。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目标,同一个课程也有不同的目标。是着眼于眼前短暂的目标,还是从人生规划的角度上立足于长远的发展,这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至于用什么教,也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也就是教育资源的问题,我们应该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好的教育资源,要穷尽模块的习题,不仅从类型上,也要从难度上。

三、家长是最值得信任的盟友

在教师职业生涯上,家长无疑是我们最真诚的盟友,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在与家长协同合作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问题,班级微信群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方面,作为一名教师,一定不能在群里和家长撕起来,要做到抱德炀和。你不是做给一个家长看的,是做给所有家长看的。当学生犯错了,考试成绩差了,或者是做了好事,考了好成绩,我们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第一是对待表现差的学生,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学生犯错了,可以公开批评,但是不能指向学生,而应该指向现象。

第二是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我们往往更容易犯错。因为我们往往倾向于公开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学生,这个时候被表扬的家长不一定自在,但是没有被表扬的学生家长肯定不高兴。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公开分享学生作品或事迹,但不公开是谁。一方面起到鼓励和引导的作用,又保护了大多数家长的情绪,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作为教师,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家长不懂教育,毕竟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要明白家长只关心自己孩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教育行业其实也带有服务行业的属性,家长就相当于我们的服务对象,对我们提出的一些要求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想办法做到。我们要学会如何和家长交往,在和家长相处过程中,多站在家长角度考虑问题。当做一件事的时候,想想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学生和家长的发展。

面对家长,我们要真诚,要表现出来自己内心对学生的关心,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对于学生的期许,还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不要抱怨,学会接纳和理解,把家长团结在一起,因为我们深层次的目的是一致的。

四、解决学生的棘手问题

作为教师,解决学生棘手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学生问题有很多,但是比较重要的有以下两点。

第一是早恋问题。青春期懵懂的少男少女们,身体的成长在一个急速发展的过程中,但是心智上发展缓慢,这样身体上迅速变化和心理上发展缓慢的不匹配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个时候,开始对异性产生了好感。这个好感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怎么面对这份好感,就需要老师进行干预了。我们需要告诉学生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但是年龄尚小,还缺乏判断和承担后果的能力。这个时候要把这些不确定的不安和好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第二是关于攀比的问题,攀比是人性问题,无法消除又不可避免。它的本质是以错误的方式追求优越感,我们要注重引导。我们需要帮助每一个生命找到自身价值,这也是教育真正的核心。

五、成为魅力教师,一直在路上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想成为一个魅力教师。所谓的魅力,乃是指稳定的吸引力,是风格化的产物。实际上是指一个人鲜明而独特的人格、成熟而敏锐的经验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影响力。那魅力教师是什么样呢,是没有一个标准在的,魅力是独一无二的。要想成为一个魅力教师,我们首先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再和经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想象一下,我们上学的时候最喜欢的老师是什么样子,是不是风趣幽默,引经据典的老师。在他们的课上,不是知识堆砌后的简单搬运,而是深加工以后,以一种个性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让我们更感兴趣,更好理解。

新教师是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方向,是对新型教师的美好愿景。正是因为它的美好,我们也知道这条路很艰难,有时候甚至是难以达到的,但是方向是明确的。只要我们一直以这个目标要求自己,就算一直在路上,也终究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人不可能到达自己都想不到的远方。相信种子,相信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