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精选4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篇1
一、本组教材的的特点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本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揭示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
2、联系单元专题,加强了精度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本组单元围绕“心中的秋天”这一专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将精读与略读、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紧密结合。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本组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二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三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适时安排“小练笔”。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34个生字和29个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和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4、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5、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6、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积累好词佳句。
7、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8、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三、教学重点:
1、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四、教学难点:
1、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2、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五、课时的划分:
《古诗两首》2课时、《风筝》2课时、
《秋天的雨》2课时、《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
《语文园地》3-5课时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自学法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非常喜欢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喜欢多媒体上那一系列神奇的变变化。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想象丰富不受限制,并且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小脑瓜思考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积极表达。
在前几课的学习中他们已了解了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了解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了解了秋天里具体的`景物,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诗打下基础,虽然诗歌语言精炼,跳跃性强,相信理解起来并不难。
课前准备
1.各种音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叫声)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
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营造乐读氛围,激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五、自由诵读自己的作品,给学生配上音乐。
六、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七、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修改自己写的诗,然后再朗诵。
板书设计:
12听听,秋的声音
大树
12听听,秋的声音蟋蟀
大雁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篇3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篇4
课 题
学生猜测花名、花开放的时间。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一、总结全文,拓展能力。
二、初读课文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比较“闲”与“阅”、“闭”,“腿”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二、自读自悟
二.读读背背
学生讨论交流: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准备写哪些内容?
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可以是有趣的植物,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是你心爱的物品……可以说它的形状`颜色,也可以说它的.动作`姿态……
把自己的准备介绍的事物描述给同学听。
3.学生起草。
4.写好后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5.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6.全班交流。
7.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8.誊写作文。
作业设计
练习写习作。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
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课后反思
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观察不够仔细,因此在写作中有许多学生写的观察日记不太符合要求,需进一步引导。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