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4.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3~4节,能在读中想,读中牾,有自己的感受。欣赏文中优美的词句,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课题,齐读
1.在我国的南海有这样一座岛屿,它有五光十色的海水,成群结队的游鱼,同时它也是鸟的天堂,它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伫立在我国的南海上,守卫着祖国的边疆,所以那里也被成为“海防前哨”;它就是————-富饶的西沙群岛,板书课题。
2,西沙群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谁来说一说(抽生回答)出示ppt指导学生找出西沙群岛的位置,并且补充资料。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1.现在请孩子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出示词语和与之相对应的句子,抽生领读,同时指出读错的地方;同时提示多音字并组词;
3.理清文章脉络
a.孩子们,这篇课文围绕了一句话来写,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能概括西沙群岛特点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抽生回答,并提示做笔记)
b.那么课文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海面、海底、海滩、海岛,明确到那一自然段讲了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并板书。
三、细读课文,感悟语言
(一)学习第三段:
1.我们先来看看海底吧,默读3,4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物产?在文中圈出来。(珊瑚、海参、大龙虾)你们小组最喜欢海底的哪一种物产?它有什么特点?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抽生回答,你喜欢什么
2.珊瑚
文中写了珊瑚的什么特点,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3.海参
课文中海参有有哪些特点呢?抽生回答。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三米,比蜗牛还慢,你能从文中找一个词来说明它是怎样动?(蠕动)
“蠕动”给人怎样的感觉?(懒洋洋)谁愿意来读海参的句子,感受它“懒洋洋”的动作特点,读的真不错,我们一起学者他的样子读一读这句话吧。
4.大龙虾又有什么特点呢,谁能读出它的威武
5.你们想看看他们样子吗,听到你们感叹的声音,老师想你们一定很有感受吧,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第3自然段,将你们的感受读出来。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二)学习第四段
1.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数量最多的还要数什么呀?对——是鱼
2.请孩子们,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海底的鱼都有什么特点呢?你从文中哪些句子,那些词看出来了—成群结队,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3.这么多的鱼都是什么样的呢,抽生回答
4.这么多的鱼让作者不禁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鱼多的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西沙群岛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感叹。
西沙群岛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鱼多,种类多。数量多。
5.学习了这两段,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西沙群岛的海底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视频。真是美不胜收啊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一读这两段话吧。
看完了海底的风景,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海面上的景色呢?想,不过老师交给大家一个任务。只有完成了这个任务,才能看到那美丽的风景,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三).生字
出示生字
齐读生字,孩子们,你们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容易写错,说出来给大家提个省,教师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
课文围绕那句话来展开描写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呢?-海底,海面,海滩,海岛。
海底里有些什么呢?-珊瑚,海参,龙虾,鱼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西沙群岛海面上的风景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主要写了什么-海水
有什么特点?——-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理解五光十色,换词,有这么多颜色,这么奇特而美丽的景色,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哪个词来概括-瑰丽无比
是什么原因造成海水有怎么多颜色,如此美丽呢?因为
如果老师要求你们运用“因为……所以……”的句子来说这段话,可以这样说呢?抽生回答
(二)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用我们掌握的方法自学五、六段,思考:每段讲什么?讲它的什么特点?
2.小组相互交流。
3.抓重点词语,理解“拣不完”。
贝壳特点:多(捡不完)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海龟有趣,有趣在哪些地方
“拣”挑选的意思,不同于“捡”说明这里贝壳不但多,而且美中还有更美的可以任你挑选。如果换成“捡”就不能突出贝壳的美丽了。所以,这个“拣”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4.理解“鸟的天下”说明鸟多,
课文怎样介绍“鸟的天下”呢?指名读。
课文中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鸟多?这里是鸟的天下,鸟的天堂!
树多——鸟多——蛋多——粪多(按从上到下的顺序)
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去感受感受那天堂的.美丽吧。
(三)学习最后一段。
西沙群岛有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水,有许许多多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成群结队的鱼,形状千奇百怪的贝壳,有趣的海龟,海岛上到处可见茂密的树林,各种各样的海鸟,遍地都是鸟蛋和厚厚的鸟粪,真可谓是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啊,孩子们,这可爱的地方将来会怎么样呢,齐读第七自然段
(四)回顾全文
课文用总述──分述──总结的结构写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齐读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五)出示习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的地方,
2,西沙群岛的海水(),瑰丽无比。
3,西沙群岛的海底有()的珊瑚,()的海参和()的大龙虾。
4,西沙群岛海底()的鱼多的数不清。
5,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有许多()的贝壳和()的海龟。
6,西沙群岛的海岛上是()
(六)课外拓展
孩子们,你们还去过那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呢?抽生回答。
比如杭州,苏州,那里景色宜人,怪不得人们都说“上游天堂,下有苏杭”……五岳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的总称
(七)作业
1.展开想象,画一画西沙群岛的景物
2.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3.编写西沙群岛导游词。如: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西沙群岛。西沙群岛位于()。
这里风景优美,海水(),海底有(),海滩上()。西沙群岛的物产也很丰富,海里有(),海岛上有()。
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西沙群岛的概况。
2、会读“饶、屿、崖、威、武、卵、渔、栖、粪、辈”12个生字,会写“蓝、懒、披、划、威、武”6个字,理解“懒洋洋、威武”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西沙群岛一带海底的各种物产,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述。
4、初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悟“总分总”结构的段落,体会如何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
师生交流:同学们,今年的“十一”长假,爸爸妈妈带你们游玩了哪些地方?
1、生自由说
2、师: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游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打出图片)西沙群岛是祖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儿是个很富饶的地方,(板书:富饶的)学习生字“饶”,指生说说“富饶”的意思,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要求:
1、仔细听,听准生字新词的读音,等会老师要考考大家哦。
2、请说说你对西沙群岛的`总印象。
检查初学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一人读,对的,其他同学跟读)
2、总印象:(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三、初读课文
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
检查初学情况:
1、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正音。
2、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板书:海水(面)、海底、海滩、海岛)
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篇幅较长,以优美的语句描写,通过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条理清晰,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分述部分又按照“海水──海底──海滩──海岛”这样的层次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展开具体叙述的。着重写了物产丰富,从而突出了主题“美丽、富饶”,课文又抓住每一事物的特点来描述。
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学生分析】
1、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二年级的培养和训练,审美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理解感悟能力得到加强。他们已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绝大多数学生阅读速度较快,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这个年龄的学生的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是较短,好动,好玩。
3、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更是个遥远、模糊、神秘的地方。特别是云南的学生,平时对大海也难得一见 ,因此对课文中描写的景物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力求达到学习成果最优化。
2、架设课外知识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创设情境,引导和调动:
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合作、探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学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说、演,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要点,感受语言文字美,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走近西沙群岛,与西沙群岛进行零距离的对话
在感知文本前,学生欣赏形声同步的 录像,视听结合,眼界大开。原本对西沙群岛模模糊糊的认识一下子变得清晰明朗起来,心中也油然升腾起对西沙群岛强烈的探究欲望。
【学习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崖、威、武、卵、渔”等5个生字。会写“蓝、赖、披、划、威、武、拣、颜、形、状、渔”等11个字。能正确读写“深蓝、懒洋洋、披甲、划来划去、威武、拣贝壳、形状、渔业工人、山崖、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相互交错、高低不平、千奇百怪、成群结队”等15个词语。
2、学习课文2~5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5自然段,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2~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摘抄2~5自然段中的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懒、威、武、拣。
2、理解课文2~5自然段的内容。
3、有感情地的朗读课文2~5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海水的景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
师:同学们,这是一首歌唱西沙群岛的歌曲,它唱出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和可爱,好听吗?,你们有谁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祖国地图
师: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第一张图说明云南和西沙群岛的相对位置;第二张图略述“海防前哨”的含义:周围是菲律宾、越南等国家。)
3、多媒体课件展示西沙群岛风光片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西沙群岛的风光片。
师:(播放完)西沙群岛美吗?
二、初读课文
1、过渡: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刚才我们在短片中欣赏了西沙群岛的优美风光,如果我们读了这篇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⑴ 明确要求(多媒体课件出示)
①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 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西沙群岛的;
③ 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⑵ 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师:谁来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西沙群岛的?
(点名说。)
(结论并板书: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三、研读课文2~5自然段,交流感受
1、海水(第二自然段):
⑴ 自由读课文:
师:下面,我们就按照课文的顺序,来看看西沙群岛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我们先来看看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⑵ 点名读课文:
(先点一名学生读,问:刚才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你能读得更好吗?再点一名学生读。)
⑶ 练习:
① 课文中描写海水颜色的词语有哪些?
② 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是五光十色的?
(多媒体课件展示练习。学生一起做练习。点名学生回答。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⑷ 讨论: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什么样的?你想用什么词来说说?
(引导学生回答,并相机板书: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⑸ 多媒体课件展示海水
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吧。
⑹ 多媒体课件展示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
2、海底(3、4自然段):
师:我们通过读课文,知道了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什么样的了,我们现在来看看西沙群岛的海底有些什么生物。请同学们读课文每三、四自然段。
⑴ 自由读课文,多媒体课件出示阅读思考:
① 海底都有哪些有趣的生物?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② 课文中描述的鱼都有那些样子?
⑵ 检查自读情况。
(点名回答阅读思考中的两个问题。)
① 海底都有哪些有趣的生物?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点名回答,相机板书)
珊瑚
绽开、分枝
花朵 鹿角
海参
懒洋洋
蠕动
大龙虾
披甲
划过来、划过去
威武
(多媒体课件展示)
② 课文中描述的鱼都有那些样子?
(点名回答,相机板书)
全身
布满
彩色条纹
头上
长着
一簇红缨
周身
插着
扇子
眼睛
(多媒体课件展示)
⑶ 练习:
前后两桌(四人)为一组,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连一段话。
(生练习后,点名两组说。)
3、海滩(5自然段):
师:谁来介绍一下海滩上有什么?
(点名读课文。)
(多媒体课件示范朗读。)
四、字词学习
1、生字学习:
(课件展示本课时生字,重点讲解四个生字:懒、威、武、拣。其它略讲。)
2、新词学习。
五、作业
1、在课文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背诵。
2、如果你到了西沙群岛,能为自己设计一份旅游计划吗?
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优美,内容详实的课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课文的主旨是要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为了生动描述神秘的西沙,作者大量运用了书面语言,如: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交错、五光十色、绽开、蠕动、威武、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庞大、成群结队、寸步难移、栖息等。这些文字不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文中的语句形象,大量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总分或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是刚学写作不久的小学生习作的典范。
【教学设想】
学生对西沙群岛完全是一无所知的,基于这点,易于教师启发他们形象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上网浏览西沙群岛的图片,文字介绍,视频文件,帮助学生建构起对西沙群岛感知认识。教学此课时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让学生上网查询、浏览、筛选资料,激发学生学习此课的兴趣。
网上的资料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激发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网上精彩的画面,动感的影象,配以简明生动的文字说明,更是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促成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增强感性认识。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更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设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辅助软件,体会和感受到西沙群岛的确是个富饶美丽的地方。
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提示,来读课文,并及时积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多媒体的视听作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保持更长的记忆率和最佳的学习效果。利用电脑的随机性,希望能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而努力。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具体地描绘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特别是海水和海底这两段,更为出彩。
西沙群岛,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是陌生的。让学生上网查询、浏览,进行初步感知,增强感性认识。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解决学生字词的理解。课堂上,以学生自主学习、集体交流为主,教师进行及时的引导点拨。
【教学难点】
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通过自学提示和自我测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以积累。学生在人机交互,人人交互,师生交互中,体会出西沙的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希望通过多媒体教学的辅助软件设计,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通过点击课件,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富饶”、“交错”、“五光十色”、“高耸”、“绽开”、“蠕动”、“威武”、“庞大”、“寸步难移”等词语。
3、使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与同学的交互,与教师的交互,自学课文,了解课文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3、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师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2、多媒体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播放完)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
1、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
2、学生自由读课文。
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3、检查自读情况。
4、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5、多媒体出示生字,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字理析解生字、
“拣”字,左形右声,指挑选。成语:挑肥拣瘦。形近:练、炼。
“划”字字理教学
“威”的字理教学
“武”字的字理教学
写字指导(指导书写学生提出的难写的字)。
6、学生朗读课文。
7、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三、重点探究
1、凸现重点。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板书:海水(面)、海底、海滩、海岛)
3、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
4、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5、请给大家读一读你喜欢的段落。指名评价。
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用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的方法掌握“富饶、有趣、堆积、肥料、事业、必将、海防前哨、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等词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背诵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词语,了解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
2、认识并初步运用读段方法,抓住重点句的意思,进行读段的训练。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投影片。
2、其他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学生朗读一、二自然段,思考: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
2、教师引读:“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斜线表示停顿,斜线多表示停顿时间长)随即插问: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海水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要求学生接读:“有……的,有………,交错着。”
3、提问: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为什么这样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呢:问后引读:“是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所以----要求学生接读“海水有深有浅”;教师再引读,因为“海水有深有浅”,所以----要求学生接读“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读并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大海的什么地方?介绍了哪些物产?根据学生回答,形成如下板书:珊瑚——像……像……海底海参——懒洋洋地大龙虾——全身披甲(2)、结合图片或投影片认识三种海产。看图,观察,启发学生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的美丽、多种多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3)、课文在写海参和大龙虾时,用了一些本来形容人的词语,能不能找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总结段意:这一自然段写了大海的什么地方?那里有些什么物产?(5)、小结本段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先了解写了哪个地方,在看具体写了什么,再通过阅读理解这些事物的特点。
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1)、指读:请你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海水中的鱼有什么特点?(多、姿态各异)(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鱼的数量多?哪些词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引导学生抓住“成群接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体会。(3)学生再读第二句,填表,体味鱼的特点:鱼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表示动作的词语与动作有关的词语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
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
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
有的身上长满刺儿
4、总结:这一自然段那一句概括了整段的内容?
3、朗读训练,学生自学第五自然段,了解课文是怎样写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的。(1)、自学提纲:A、以“写贝壳”和“写海龟”为依据把第5自然段分为两层,并朗读。B、哪些词写出了贝壳的特点,哪些词写出了海龟的特点,你对哪些词感兴趣,请你划出来?(2)、学生分层朗读。(3)、交流画出的词语,教师板书:贝壳:拣不完、颜色不一、千奇百怪海龟:有趣、庞大
4、西沙群岛不仅是鱼的乐园,是贝壳、海龟的家,他还是鸟的天下,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看一看其余4句话围绕中心句分别讲了什么?(1)、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四句话之间的联系。“鸟的天下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3)、指导感情朗读。
5、学习了2~6自然段,请你谈一谈西沙群岛给你的印象。三、感情朗读最后一节,学生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