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课文《伊索寓言》教案

2025/09/13教案

此篇文章课文《伊索寓言》教案(精选3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课文《伊索寓言》教案 篇1

重点:体会寓言寓意,学会创作寓言。

难点: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注意引导学生留意宙斯和赫拉的身份)

3.结果令赫耳墨斯满意吗?他值得同情吗?

4.分析人物性格,点明寓意。

5.小结写作特点。

6.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讲“夜郎自大”“井底之蛙”等有同样寓意的故事,开展交流活动。

(二)《蚊子和狮子》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3.点明寓意。

4.小结写作特点。

5.请学生说出知道哪些点明同样寓意的故事。(《龟兔赛跑》)

6.请给课文加上一个不同的结局。

板书设计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身价(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爱慕虚荣)

说明了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的人,结果往往只会适得其反,遭到别人的轻视。

情节一波三折。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胜 败

狮子———蚊子———蜘蛛

扬长避短 得意忘形

———骄兵必败

———构思精巧,拟人神似,描写生动。

教案点评:

寓言故事本身简单明了,因此不过多地揣摩字句,而要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上多下功夫。

探究活动

1.可把《蚊子和狮子》编排成课本剧,或者作为极好的朗诵素材,对学生进行朗诵指导,分角色朗读等,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学生搜集伊索寓言的相关资料,以及搜集优秀的寓言故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开一个寓言故事交流会。

课文《伊索寓言》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文《伊索寓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文《伊索寓言》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学习重点:

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学习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2、查阅资料,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

二、初读寓言、读通读顺。

1、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2、汇报初读情况。学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的理解。

3、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提醒学生注意:

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自读每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自己先找出来读一读。师生交流。

2、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3、“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4、自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6、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提示寓意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听。

四、积累迁移,自学写字。

狸、葡、萄、馋、酸

《伊索寓言》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则寓言《牧童和狼》。

1、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2、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抓住重点词语,读懂课文。

3、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4、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5、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二、学习第三则寓言《蝉和狐狸》

1、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自己讲一讲。

2、初读寓言《蝉和狐狸。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一想这篇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

3、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4、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5、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体会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三、积累迁移。

选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当堂检测

完成《练习册》、《语文补充习题》作业。

课文《伊索寓言》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文《伊索寓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伊索寓言》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文《伊索寓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文《伊索寓言》教案 篇3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学会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根据理解多角度地概括寓意

4.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学会积累等。

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在阅读寓言故事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寓意对人的教化作用,在名著的阅读中体会深刻的思想精髓,同时学会用质疑的眼光分析故事内容。

过程与方法

注重教师的引导,用朗读法、品读法、分析法、质疑法等品读作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阅读寓言故事集的方法,亦即“读什么、怎么读”。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导

1、激趣导入。学生讲自己读过的伊索寓言故事,引出《伊索寓言》。

2、出示故事,学生自读,归纳《伊索寓言》的特点。

故事:《小蟹与母蟹》《狼与羊群》

3、《伊索寓言》的特点:(主人公:以拟人化的动物为主;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

《伊索寓言》的结构特点: 先讲故事再讲寓意

二、品读作品,掌握方法

1.品析形象; 2.了解手法; 3.归纳寓意; 4.学会设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