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

2025/09/15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大骰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活动流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

2、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玩骰子

1、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

2、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

3、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4、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象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

5、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

6、请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游戏:掷骰抱团

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 篇2

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6、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7、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察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 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大骰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活动流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

2、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玩骰子

1、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

2、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

3、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4、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象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

5、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

6、请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游戏:掷骰抱团

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 篇5

【教材分析】

对于日历,大班幼儿需要结合重大节日及生活经验,在反复观察、验证中熟练掌握。幼儿通过工作日与周末、每个月的节日与四季的变化,感受到时间的一去不复返,进而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可以通过建立“班级生日册”的方式,引导幼儿记住自己和他人的生日并学会运用日历。借助重大节日和活动,让幼儿在多次翻阅査找中了解日历的内容和作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幼儿在査阅讨论游戏竞赛、设计制作等活动中逐步了解日历的作用。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日历中不同符号的意义,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一个星期有7天及它们的排列顺序。

2、学习看日历的方法,能迅速找出日历中的具体日期。

3、通过制作班级生日册,萌发关爱身边人的情感。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历、台历等多种形式的日历,制作生日册的日历表格12张,幼儿每人1张自己的小照片,“幼儿学习材料”一《拥抱冬天》。

2、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日历并帮助幼儿记住生日。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翻阅各种日历,感知日历的多种形式,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小结:有挂历、台历等多种多样的日历。日历的每一页可以看到一天的信息,周历的每一页看到一周的日子,月历的每一页可以看到这个月所有的日子,年历可以看到全年所有的日子。2、请幼儿观察日历、了解日历的内容,学习看日历的方法。

(1)请幼儿翻看日历,了解日历上的内容。提间:日历上有什么?

引导幼几发现日历中有不同的数字(同拉伯数字、大写的数字)文字、符号色等,了解它们分别表示年份、月份、星期、节假日等

提同: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星期有几天?它们是怎样排列的?昨天、今天、明天各是星期几?

启发幼几发现1年有12个月,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从1月排列到12月。启发幼儿发现每个星期有7天,7天的排列顺序是:星期日一星期一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一星期五一星期六,知道今天是星期二、昨天是星期一,明天是星期三等

(2)请生目在1月份的幼儿介绍自己的生日,引导全体幼儿探索查日历的方法

指导全班幼几在日历上帮助查找这位同伴的生日日期,先找月、再找日、最后看是星期几。在操作中引导幼儿再次发现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能说出几月几日是星期几等。指导幼儿将《拥抱冬天》第1页中的日历填写完整。

3、开展“看谁找得又对又快”游戏,进一步加深对日历及节日的认识。

(1)引导幼儿国忆自己知道的节日,说出节日的名称、时间、意义等。

例如:元旦、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

(2)引导幼儿分小组在日历中查找出1个节日,说出这个节日是星期几。

(3)请幼儿在日历上找出各自生日的日期并说出是星期几。

4、请幼儿制作班级生日册,学着关爱身边的人。

(1)提供日历表格,按生日月份给幼儿分组

(2)播放背景音乐《生日歌》,请幼儿在日历上找出自己的生日,贴上自己的照片,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儿。引导其他幼儿为这个月过生日的幼儿送上祝福。

(3)引导幼儿讨论“班级生日册”的作用,激发幼儿关心、关爱身边人的情感。展示制作好的班级生日册,请幼儿找出自己好朋友的生日。

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培养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6、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7、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PPT(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空白的钟面每位幼儿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出课题

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

这是什么呀?请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

二、观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教师课件操作)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这是几点你们知道吗

1、教师课件演示,让幼儿观察三只钟

2、提问: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

五、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通过明明愉快的一天来理解钟的用途)

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延伸活动

1、认识半点

2、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