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冬至心得体会(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冬至心得体会 篇1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是中国人民智慧和经验的积累,与西方的传统节日相比,中国的节日里更注重亲情和友谊的表达,注重对先人的怀念和对长者的孝敬,这对于家庭稳固、调节身心、舒缓压力、改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冬至作为民族传统节日,能够被人们长期传承,并赋予鲜活的生命力,集中表现在活动主体借助此项节日活动达到的敬天地、怀祖先,庆丰收、重生养的目的和期盼来年诸事顺遂的愿望。所以,挖掘和发挥传统节气的社会功能,有利于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作为民族传统节日成为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形式,无论是人间亲情的渲染,还是对晚辈后生言行品德的熏陶,传统节日都有所涉及,人们在欢度节日时那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充满希望、互相祝福、欢聚团圆的.传统情怀,都会极大地增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深刻而久远的'。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日始,既是寒冷的开始,又是温暖亲情的起时,雪丛中藏着的春天已经躲在梅花枝头,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过了今晚明天就是冬至节了,“悄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花韵已经在孕育明媚的春天,当冬即将过去的时候,太阳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春天还会来迟吗?
雪花纷飞冬至临,风俗习惯如庆年,饺子汤圆来祝贺,亲戚朋友送关怀,驱寒保暖防感冒,身体保健要记牢,乐观心态常持久,幸福绵绵度吉年!太阳出山时,登天坛祭祀皇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默默许愿送出出你的祝福!
冬至心得体会 篇2
屋顶的烟囱飘出袅袅烟云,柔柔的、如雾如尘;火红的、灯笼形的电灯放射出明亮而又温暖的光线;空气中满是温馨的香味儿……今日是冬至,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
离晚餐还有三四个小时呢,大家就都忙开了。有人忙着烧饭,有人忙着整理东西,还有人嘛……忙着玩儿?!只见大伯伯把袖子挽得高高的,胸前围着一块又小又式样老土的围裙,一手握铁铲,一手持蔬菜,两脚实实的.踏在地上,扎着马步。现在的大伯伯哪里还有一丝一毫平日里的严肃?大伯伯被熏得通红的脸上,弯弯的眼睛下,有两个圆圆的小酒窝告诉人们它的幸福,可爱极了!奶奶和大妈妈则站在大门口和几位邻居讲述着我们家里精彩、有趣、丰富的生活,讲述着我们家里每一个人的精彩。她们的脸上洋溢着的,是欣慰的笑容!哥哥和我拿着一部手机,坐在凳子上,分享我们各自知晓的有趣的视频,分享我们各自发现的动听的歌曲。只看见一大一小两个脑袋紧紧地挨在一起,只听见从我们嘴中流泻出如银铃般清脆的、“快乐”的笑声……
终于开饭啦!因刚刚成年还不太会喝酒的哥哥,自告奋勇地举起酒杯,到了半杯白酒,起身,碰了我们全家每一个人的杯子,一阵“乒乒乓乓”、悦耳的玻璃杯碰撞声后,哥哥一口闷,把杯子里的酒全喝光了。我用充满崇拜的目光仰视着哥哥,笑着道:“哥哥好棒!哥哥真厉害!”晚餐,一下子充满了快乐的笑声,幸福的脸庞。爷爷手舞足蹈地讲述着许多有趣的事,讲离我们遥远的事,也讲我们身边的事。奶奶坐在爷爷身边,埋头苦吃,时不时抬起头将一筷子的菜塞进爷爷的嘴里,说:“这么多菜,还塞不住你的嘴哇!”大妈妈大伯伯的筷子在一盘盘菜间挥舞,源源不断地将我们大家各自喜欢吃的菜夹到我们碗里。嘴里还嘀咕“凌云来多吃点!”“阿峰这个很好吃!”“爸妈,吃点虾,你们要多补点钙!”爸爸妈妈甜甜蜜蜜的互相敬酒,慢慢品尝……家里一副其乐融融的画面。
冬至,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温暖、幸福、快乐!
冬至心得体会 篇3
当雪花飘落在寂静无声的大地上,你是否已经感觉到,一个纯净的冬季已经来临?或许大多数人只是嫌冬天把火热的激情带走,而搬来了寒风和飘雪。但是,谁又注意过冬日的一个重要的节气冬至呢?
冬至,在我们眼中,或许只是一个在地理书上记过的日子,一个平淡的12月22日。但是在中国古代,我们的'老祖先们对这一天却极为重视。
古时,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足见人们对冬至的重视。人们认为:冬至过去,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吉日,应该庆祝。许多地方在冬至这一天,都有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即用糯米粉捏成许多动物的形象,放入蒸笼,蒸好后将其放在祖祠的牌位前,以示祭祀。祭祀之后,亲戚们还要一同举杯畅饮,联络感情,称为食祖。
但是,冬至的一些风俗习惯并没有被人们完整地保留下来,尤其在今天,冬至可以说是无影无踪了。而在上文中提到地九层糕也只能在史料中才能看见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担心。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一直被人们高度重视:从除夕春节,到元宵清明端午节,再到七夕重阳,冬至,每个节日都有着各异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
而在今天,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着改革中的中国,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民俗节日也受到了外国洋节的猛烈冲击,正一步步走向社会的边缘。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过圣诞节,情人节这样的西方节日,而春节,冬至一类的节日正在淡出年轻人的视野。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寻找冬至,寻找的不仅仅是冬至这个节日,而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每个人时刻铭记着句话,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血脉才不会中断。
冬至心得体会 篇4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转学已经半年多了,很想念你们!福州是个气候宜人、山水环绕的好地方,别名“榕城”,还有“温泉城”、“江南胜地”之美誉,我在这里生活得很习惯。现在,我就跟你聊聊我在福州过的节日吧!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令之一,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北方的冬至,是寒冷的象征。要是没有凛冽的寒风、鹅毛般的雪花和厚实的羽绒服,简直不可思议。而福州的冬至却别有风味,煦暖的阳光依然是主旋律。置身于满眼的葱绿中,我丝毫没有寒冬的感觉。
依照北方的习俗,冬至要包饺子,可是在福州可不同。于是我缠着妈妈,希望能按照福州的方式过一次冬至。
放学回到家,我来不及放下书包,便匆忙地掀开碗盖。哇,是一碗地道的糯米丸子。这时妈妈及时阻止了我伸出的小脏手,将我拉到水池边洗手,但那丸子的香味就像虫子一样,弄得我的心痒痒的,差点儿流口水。
“看把你馋的!”妈妈微笑着给我夹了几个。我狼吞虎咽,好几个进肚之后,我才开始认真研究起丸子的皮和馅。妈妈看我已经吃饱,便和我谈起福州冬至搓丸子的由来。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穷书生叫木连生,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非常穷苦。一年,天遇大旱,土地龟裂,寸草不生。秋收季节,财主依然上门逼租。木连生为了躲债,背着年老体弱的妈妈逃进深山。他安顿好妈妈,便出来找活干,以偿还所欠的债务。几个月后,木连生拿到工钱,便急忙到森林深处找妈妈,但怎么也找不见。原来他走后,母亲思儿心切,天天以泪洗面,竟然哭瞎双眼,藏身于一个树洞中。为了找到妈妈,木连生用糯米搓成丸子,以竹签穿成串,只要有树杈的地方,就挂上丸子。冬至这天,丸子的香味飘到妈妈所在的树洞中,她顺着香味,慢慢爬出来。母子终于团圆了。如今,在福州的`连江县,冬至祭祖时依然保持着这一风俗,那就是在供桌上放一大竹箩,箩里盛着糯米搓成的圆圆的丸子,预示家庭团圆之意,以求祖先的保佑。
小语,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福州独特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呢?欢迎你暑假来福州玩。我会带你参观古迹林立的三坊七巷、水光潋滟的西湖、层峦叠翠的鼓山,还会带你品尝特色小吃鱼丸、肉燕……快来吧!
冬至心得体会 篇5
为了让幼儿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白蒲镇白蒲幼儿园在12月19日开展了“暖暖亲子情,甜甜汤圆心”主题亲子活动。
活动中,老师先向孩子们介绍了冬至的传统习俗,幼儿朗诵了有关冬至的儿歌;然后孩子们在欢快的“卖汤圆”歌声中开始了快乐的包汤圆活动:只见幼儿园里笑语连连,热闹非凡,孩子们和老师、家长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功夫,孩子们已经搓出大小不一的汤圆了,看着自己搓的汤圆,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自豪,到处充满了孩子的.欢声笑语;最后,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将搓好的汤圆送到食堂。下午,孩子们吃上了自己动手搓的汤圆,心理甭提多高兴了。
过这次亲子活动,不仅让幼儿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而且也增进了家园互动,加深了亲子交流,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领略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