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水果宝宝》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园小班语言《水果宝宝》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语言《水果宝宝》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水果。
2、通过触觉、视觉、味觉等方面,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征和味道。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苹果、香蕉、桔子、梨子各若干个,并用布袋包好。
2、切成片的水果,并用牙签插好。
3、西瓜宝宝图,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 猜一猜
1、出示西瓜图。
小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啊?(西瓜)
对,西瓜宝宝今天要过生日,谁想去啊?还可以带一个宝宝去,就是布袋里的宝宝。请你们摸一摸布袋,猜猜里面是什么宝宝。
2、幼儿摸布袋,猜猜里面是什么。
二、 认一认
1、请小朋友打开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呢?幼儿说出自己布袋中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
2、请手中是红色宝宝的举起来给我看。
请手中是圆圆的宝宝举起来给我看。
请手中是香蕉宝宝的举起来给我看。
3、请小朋友把你的宝宝放在桌子中间。这些宝宝合起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水果”。
你们还吃过哪些水果呢?老师出示水果图,幼儿根据图片回忆。
三、 说一说
1、现在请小朋友带着你的.宝宝到西瓜宝宝家去。可是,西瓜宝宝不认识你的宝宝,你应该怎么介绍呢?请个别幼儿尝试。(老师当西瓜宝宝:“你是谁啊?你的宝宝叫什么名字?他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2、大家一起来。
四、 尝一尝
1、小朋友,欢迎你们。我准备了好多好吃的,请大家尝一尝,尝好了还要过来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
2、幼儿品尝。
3、组织交流。
五、 小结。
活动反思:
对于幼儿来说,在课堂中出现一些新鲜的事物会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我选用对了本课,并运用了观察、触摸、品尝、介绍、制作的方法来了解水果,这些环节的设计能够更好的让幼儿集中注意力,并且兴趣非常的高!同时向他们渗透一些蔬菜和水果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教育他们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摸水果、品尝水果、扮演水果来加深幼儿对水果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它们的颜色、形状、味道、以及果肉的颜色、质地,再通过描述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把游戏、学习溶为一体,让幼儿在游戏中也可以学到知识,也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幼儿园小班语言《水果宝宝》教案 篇2
目标:
1、通过谈话了解各种水果的外形特征、颜色等各方面的不同,能够区别开来,能正确说出水果特征
2、通过品尝水果,了解水果的特性、味道等
准备:
一个装有香蕉、橘子、生梨的篮子,三盘水果(香蕉、橘子、生梨)
过程:
一、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水果朋友,让我们看看都有谁?
二、规则:老师通过谜语介绍各种水果,看看小朋友谁猜得准确。同时品尝水果,来比较一下各种水果的区别和联系。
三、老师示范:第一个啊,爱穿黄衣裳,身体弯弯象月亮,你们猜是谁啊?待幼儿猜出之后,慢慢拿出香蕉。向幼儿描述:"香蕉的颜色是黄黄的。"然后让幼儿来描述香蕉的形状并提问它长得象什么。(弯弯的、象小船)
四、开展集体活动
1、这个水果宝宝爱穿黄衣裳,脸上长点点,头上梳根长辫子。它是?(等幼儿猜对后拿出水果,提问梨又是什么颜色的,长的怎么样?
2、接下来一个呢,黄衣裳、绿衣裳,身体圆圆象灯笼(提问水果颜色、特征。)
3、可以品尝水果,再来辨别注意:
1、老师引导幼儿用多种词汇来形容水果的特征,这样可以增加幼儿的词汇量(如香蕉弯弯的象小船、象枕头等)。
2、通过品尝,让幼儿结合多种感官来描述水果的特征,并鼓励幼儿大胆地发言。
幼儿园小班语言《水果宝宝》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水果的基本特征,积累相应的数经验。
活动准备:
水果若干,摸摸袋若干;水果图片;西瓜奶奶教具一个,蛋糕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出示西瓜)问:这是谁?你们看这是西瓜奶奶还是西瓜宝宝啊?(西瓜奶奶)你是从那里看出来它是西瓜奶奶啊?
2、额头上这一条条是什么?这一条条的线,我们叫它皱纹。奶奶有皱纹,我们小宝宝有皱纹吗?
(二)观察水果,了解水果的特征
1、幼儿操作:今天,西瓜奶奶过生日,谁想去啊?西瓜奶奶说你要带一个宝宝一起去,这个宝宝就是你面前布袋里的这个,你先不要打开,先摸一摸,猜一猜这个宝宝是谁?闻闻味道,这是什么宝宝?(幼儿操作)
(1)我们现在打开看看是什么宝宝?
(2)你们带去的`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说,说说自己手里的水果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比较水果的颜色、形状。
(1)桔子是什么样子的?香蕉是什么样子的?苹果是什么样子的?
(2)他们是什么颜色的?
(3)桔子、香蕉比较:香蕉是黄色的,桔子宝宝有绿色的,也有桔黄色的。
(三)排序:我们让它们排好队去西瓜奶奶家去
1、先给桔子排队
2、给苹果宝宝排队
3、给香蕉排队
4、给梨子排队
(四)数数与渗透性识字相结合
1、那么多宝宝排好队了,我们看看今天有哪些宝宝去西瓜奶奶家去。(幼儿说出一个水果,教师将水果卡片及汉字贴在黑板上)
2、数一数,写一写。
(1)你们看看桔子宝宝有几个?数一数,5怎么写?
(2)苹果宝宝有几个?数一数,4怎么写?
(3)香蕉宝宝有几个?数一数,3怎么写?
(4)梨子宝宝有几个?数一数,2怎么写?
(5)西瓜奶奶有几个?数一数,1谁会写?
(6)一个西瓜奶奶,2个梨子宝宝,3个香蕉宝宝,4个苹果宝宝,5个桔子宝宝它们和西瓜奶奶合起来,它们合在一起,有一个大家都可以叫的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出示“水果”)
小结:它们合起来,有一个大家都可以叫的共同的名字叫水果。
(五)你们还吃过什么水果?(幼儿想象回答)
(六)语言表达:我们要带着这些水果宝宝一起到谁家里去啊?到西瓜奶奶家去干什么?
1、西瓜奶奶家的门关着你要进去,怎么办?(敲敲门)
2、可是西瓜奶奶眼睛不好,看不清楚你是谁怎么办?告诉他你是谁?你带了什么水果。
3、西瓜奶奶耳朵不灵,怎么办?(大声点说话)
4、谁先来敲敲门?(幼儿敲门,教师以游戏的形式提问再幼儿回答)
(七)唱生日歌:
1、西瓜奶奶过生日,西瓜奶奶要请大家吃什么?
2、(出示蛋糕)吃蛋糕之前我们要先干什么?
3、幼儿唱生日歌
4、教师:老师现在要唱一首生日歌,和你们唱的是不一样的,谁听出来唱的不一样,我先给他吃,你听出来哪里不一样。
5、教师唱生日歌一遍,提问:老师唱的生日歌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
6、幼儿跟唱一遍
幼儿园小班语言《水果宝宝》教案(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水果宝宝》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语言《水果宝宝》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了解各种水果的外形特征、颜色等各方面的不同,能够区别开来,能正确说出水果特征。
2.通过品尝水果,了解水果的特性、味道等。
活动准备:
一个装有香蕉、橘子、生梨的篮子,三盘水果(香蕉、橘子、生梨)
活动过程:
一、指导语。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水果朋友,让我们看看都有谁?
二、规则。
老师通过谜语介绍各种水果 ,看看小朋友谁猜得准确。同时品尝水果,来比较一下各种水果的.区别和联系。
三、老师示范。
第一个啊,爱穿黄衣裳,身体弯弯象月亮,你们猜是谁啊?待幼儿猜出之后,慢慢拿出香蕉。向幼儿描述:"香蕉的颜色是黄黄的。"然后让幼儿来描述香蕉的形状并提问它长得象什么。(弯弯的、象小船)
四、开展集体活动。
1.这个水果宝宝爱穿黄衣裳,脸上长点点,头上梳根长辫子。它是?(等幼儿猜对后拿出水果,提问梨又是什么颜色的,长的怎么样?
2.接下来一个呢,黄衣裳、绿衣裳,身体圆圆象灯笼(提问水果颜色、特征。)
3.可以品尝水果,再来辨别
注意:
1.老师引导幼儿用多种词汇来形容水果的特征,这样可以增加幼儿的词汇量(如香蕉弯弯的象小船、象枕头等)。
2.通过品尝,让幼儿结合多种感官来描述水果的特征,并鼓励幼儿大胆地发言。
幼儿园小班语言《水果宝宝》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揉、团的技能。
2、积极参与绘画活动,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块的方形皱纸、画有葡萄叶子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狐狸可爱吃葡萄了,可是他生病了,没有力气走路去买葡萄,怎么办呢?我们帮他做一些好吃的葡萄吧!”
二、学习团纸的技能
1、出示皱纸
“这是什么?(皱纸)什么颜色的?”
2、请幼儿想象怎样把皱纸做成葡萄呢?
“怎样把这张纸变成葡萄呢?”
3、教师示范(要求:纸团一定要团紧,团的时候可以加一点胶水)
三、幼儿操作
1、指导幼儿团葡萄
2、引导幼儿把葡萄黏在画有叶子的纸上(要求:一个个葡萄要粘紧一点)
四、整理活动
将葡萄送给小狐狸吃。
“香香的葡萄可真好吃呀,我们一起给小狐狸送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