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第一课时教案
此篇文章水第一课时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水第一课时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新华字典。
2.掌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与步骤。
3.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主动查字典的好习惯。
4.背诵《赠汪伦》。
教学重点
掌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与步骤,背诵《赠汪伦》。
教学难点
养成主动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字母歌
播放音乐,师生同唱《汉语拼音字母歌》。
二、激趣谈话,认识字典
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想知道一个字的意思时,怎么办?(生自由发言)
我们可以请一位“不会说话的小老师”来帮忙。这位老师可是神通广大,没有一个字它不认识,想结识它吗?出示字典。
三、学习音序查字法
1.认识字典的组成部分。
现在请大家翻开字典,观察一下字典里都有哪些内容?
学生边汇报,师边点击课件出示“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部首检字表”“正文”等,并对每一个部分做以简单的介绍说明。
2.以具体字为例,详细指导,教给方法。
以“厨”为例,具体展示操作过程。
第一步:查音序。在字典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要查的第一个字母“c”。
第二步:查音节及页码。在这个大写字母“c”的栏下,找到要查的音节和这个音节的页码:chu(46)。
第三步:在查到的页码中,根据要查字音节的声调顺序,在正文中查出要找的汉字“厨”。
提示学生,查声母是“zh”“ch”“sh”的字时,要查“z”“c”“s”。
有的字典的音节是没有声调的,可以找到这个音节的页码后,在该页码下查找不同声调的字。
四、反复练习,总结方法,揭示规律
1.出示“猫”和“电”字,师生共同查字典。
2.独立查一查“漂(piào)”“踪(zōnɡ)”两个字。
3.出示“糖”“信”“物”三个字,组织学生查字典比赛。
采访胜利者,有什么好方法,查得这样快?
4.小结方法:先看字母查“索引”,找到字母查音节,根据页码翻正文,按照声调去找字。
5.读一读“音序查字法口诀”,并比赛背一背。
水第一课时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第一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水第一课时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水》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笔调清新,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小时候因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下雨天,孩子们用雨水洗澡,炎热的夏天则盼望水窖被打开的瞬间,细腻刻画了四兄弟尽情享受母亲一勺清凉之水的舒服与痛快,字里行间透出了作者对水的渴望,对水的珍爱,对母亲如水一样亲情之爱的美好回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课教学积极倡导自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把读书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思考、发现、评判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去读书、体验、感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受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熏陶感染,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做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自学本课“窖”、“储”、“勺”、“漆”等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概括段意。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大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预习导航
2、学生:收集有关水资源和缺水情况的资料、完成《预习导航》。
【教学过程】
一、读关于“水”词语,导入课题。
【课件出示】
我朗读,我发现:、滴水穿石、水到渠成、水火无情、水涨船高、水天一色、山清水秀、饮水思源、细水长流、跋山涉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指名学生朗读,说说这些词语跟什么有关。
【生:水】
揭示课题,27、水、请一名男和女生上台板书课题,其他学生打开课本,读一读课后的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二、我的朗读很精彩
【课件出示】
储备、膝盖、地窖、吸吮、钥匙
光溜溜、狗尾草、一勺水、麦草秆
尽情享受、无遮无挡、缕缕轻风
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xuè)管里血(xiě)的流动在加快。
1、指名4位学生分组朗读三组词语和一个句子。
2、学生齐读词语。
三、默读课文:快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学生默读思考。
2、教师指名交流,相机指导:概括主要内容要从宏观上思考,不要拘泥于细节。
四、小组合作,理清课文脉络。
【课件出示】
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2、小组内讨论每个小标题的意思,要结合课文内容思考;
3、每组推选1人把小标题写在磁性软黑板上;
4、每组推选1人向大家介绍小标题的创意。5、1号同学担任组长。
1、学生小组合作5分钟。
2、每组派人把合作成果贴在大黑板上。
3、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小标题的创意。
五、班级好声音
【课件出示】
1、各小组选择最喜欢的内容,反复朗读,并结合具体的词句说说这样朗读的理由。
2、设计朗读形式,提高表达效果。
3、组内练习,推选代表,参加班级比赛。
4、认真倾听,准确评判,推选班级好声音。5、2号同学担任组长。小组交流;
学生上台朗读并说出理由(3组上台交流);、学生尝试评价(点名2位学生发言)
教师结合学生评价,相机小结: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者的人生经历、价值取向不同,对文本的理解自然不尽相同。
六、精读第一节
【课件出示】
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记得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水,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指名读第一节
自由品读:边读边想象这一节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景象?哪些词句写出了村里缺水(学生描述)
【课件出示】:
1、缺水的图片
2、民谣:半夜起来去爬山,爬过一山又一山。鸡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阳快落山。
学生齐读。
这首民谣写出了找水的艰辛,读到这里,我们深深地感到节约水资源是多么的重要。现在你有什么关于节约水资源的成语和话语跟大家交流的吗?(交流节水的成语和广告语)
七、完成填空,总结课文。
《水》是一篇、文,作者是。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困难,洗澡、;下雨天用、洗澡;炎热时,母亲用、为四兄弟消暑纳凉,说明当时水的。
教师小结:课文用什么方法写出了水的珍贵,以及缺水的苦涩,我们在第二节课共同探讨。
八、布置作业。
1、把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句子摘抄在《朝花夕拾》上。
2、你能设计一条关于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呼吁更多的人来保护水资源吗?
水第一课时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观察三幅图画,体验观察的乐趣,进行口语交际。
2、回忆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过什么事物,有何发现?把它写出来,完成习作。
3、完成“我的发现”;完成“日积月累”,通读、背诵。
4、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画面,用语言把画面内容表达出来,完成“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把自己仔细观察到的事物清楚、具体地写下来,完成“习作”。抓住重点,描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课本挂图、习作例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观察三幅图画,把观察到的事物加上适当想象说出来
一、导入:
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任何发现都是建立于观察的基础上的,只有细致观察,我们才会有所发现。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作者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比比眼力,体验一下观察的'乐趣。
二、投影画面,观察画面
1、学生自主看图。
2、教师指导看图。
(1)要一幅一幅地看图,看的时候要仔细,边看边想。
(2)图一上面有哪些内容?(树、人)
(3)图二如果看明亮的部分像什么?看暗的部分像什么?(明亮的部分像一只杯子,暗的部分像两个人的脸)
(4)图三上有些什么?(一个女孩在放羊)
三、指导交流
1、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3、各代表在全班交流时,要注意说出从图上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
四、评价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后,学生自由评价。重点看是否把图上主要内容说清楚、说明白了,另外再看仪态是否大方,声音是否响亮、富有情感。
作业设计:
将口语交际内容写成一段话。
水第一课时教案 篇4
设计说明: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凝练、传神、充满艺术张力的诗。远足的吸引力对任何小朋友来说都是巨大的'。但这个吸引究竟是怎么个大法呢?大到……大到……睡不着觉呢!全诗短短三节,三节中作者都用同一个感叹词“唉”,三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教学本课时主要运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一起感受诗歌的童趣,激发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学前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会认生字。
学前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师:同学们,明天老师要带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们的心情怎样?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表达这种兴奋、激动心情的小诗《明天要远足》。
3.“远足”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识字。(用时:5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圈画出生字。
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3.自由识字、组词。
4.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5.全班交流,逐个点名交流自己记得快的字的方法。
6.课件展示生字,多种方法识字。
(1)开火车认读,认识偏旁“目”。
(2)小组竞赛读。
(3)全班齐读。
三、朗读课文,巩固识字。(用时15分钟)
1.老师领读课文,巩固识字。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流畅。
3.全班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检测识字,总结全课。(用时:5分钟)
1.课件展示字、词,检测识字情况。
睡不着 大海 老师 天亮
什么 地方 真正 同学
2.这节课你有哪些学习收获?
水第一课时教案 篇5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7-10的加法,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不变的规律,学习关于0的加法,进一步体会一个数和0相加还得这个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数的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有序地观察图中的信息并正确描述。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不变,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难点:理解加法算式中各数的意义,提高口算速度。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学生准备:5以内的数字卡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小朋友野餐,知道了“和”不变的规律,知道了0的加法的意义,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3+1=6+2=3+6=7+3=
1+3=2+6=6+3=3+7=
3+0=6+0=9+0=12+0=
0+3=0+8=0+5=0+7=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1、请同位互相出题做。
(0的加法,“和”不变的练习题)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
3、完成自主练习。
1)第5题。
学生独立口算,比赛。
2)第6题。
小老鼠找鼠标的情境。
先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弄清图意,做题。
3+4=7,找出得数是7的鼠标连起来。
8.第7题。看图填未知数的练习。应根据右边算式的得数和已画好的图形的个数确定横线上还要画几个图形。
9.第8题。
小朋友踢足球的情境,练习找算式的得数。
练习时,要向学生说明做题的要求,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6号和8号球员分别应踢哪些球?
足球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由几号球员踢。
再让学生画线连球。
10.第10题。
看图列式计算牵牛花朵数。
先引导学生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再根据题中提供的花的位置和颜色等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11.第11题。
看图讲数学故事。
加强指导,既要关注学生所讲故事的趣味性,更要重视故事中体现的“数学味”。
先引导学生认真看图,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画面自编故事,然后从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作业设计:口算20道10以内的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