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反思

2025/09/24教案

此篇文章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反思(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反思 篇1

数学知识,往往就是一种规定,思考规定背后的道理,那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一个有追求,爱钻研,会思考的老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还有数学的思考。

我先由拨珠引出计数单位,复习学过的计数单位和进率,发现满十进一会产生一个新的计数单位,顺理成章让学生猜猜万后面会是什么计数单位并且辨别。师生顺利确定好了十万,百万和千万的顺序,然后再猜:后面的计数单位到底是什么呢?众说纷纭,学生充分发挥了丰富的想象。我用拨珠证实了“万万”的猜想,并用一个个的数字和同学讨论合理性,最终得到“亿”这个计数单位。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计数单位可能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可以讲完了,但是这节课我们却花了大量时间和学生探究计数单位,为什么万后面是十万,为什么千万后面是亿呢?可能我们都没有思考过,对啊,为什么呢?整节课,学生一直跟着老师走,一直在思考,我想这就是最奇妙的'地方。

我要学会做一个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并且把这种思考的习惯教给学生的老师。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反思 篇2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是多位数的读写,在教学中,我发现:

(1)学生对数位名称的认识比较容易掌握,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准确地辨认出数位的名称,但对计数单位的概念就较难掌握,以后在练习中必须加强训练,而且跟数位名称的记忆连在一起,可能效果会更好。

(2)由于不厌其烦地反复让学生大声的数数,如:从10万、20万、30万……数到100万等等,学生对数位之间的十进制理解的'比较好。

(3)读数比写数掌握得好一些,在教学中,由于强调要分级,因此学生读写数掌握得还是比较好(个人认为)。而且,不注意分级读写的学生出错率较高。看来,以后要强调学生在读写数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分级。

(4)改写数的单位这个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而取近似值则比较差,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很不到位,造成不能正确取值。

(5)今后要继续加强以下的六类练习,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技能,学生必须而且应该可以掌握的:

1、读数;2、写数;3、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4、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5、保留到万位取近似值;6、保留到亿位取近似值。(在练习中强调一定要分级)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反思 篇3

我和于雪元老师是第二轮授课,我们用的教案一样,但课堂效果却完全不同,我自愧不如。我只是就数学知识教数学知识,而于老师可以将数学的学习和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

课题导入时我们借助的是关于鸟巢的一些数据进入教学,这一坏节的目的既复习了旧知,又将原来学习的`读书规则迁移到更大的数的学习中。比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比赛共设28个大项、302个小项”和“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文化浓缩在了约一个小时的文艺表演中。” 2008、302和5000这几个数字的选用的目的就是借助原来学过的读数法则中的“中间不管有几个零都读1个零”,为更大的数各级中间的零的读法做好了铺垫。结果在教学时,我只是让学生就数读数,于老师就可以将以上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很巧妙地实现了新知和旧知的迁移。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反思 篇4

数学知识,往往就是一种规定,思考规定背后的道理,那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一个有追求,爱钻研,会思考的老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还有数学的思考。

我先由拨珠引出计数单位,复习学过的计数单位和进率,发现满十进一会产生一个新的计数单位,顺理成章让学生猜猜万后面会是什么计数单位并且辨别。师生顺利确定好了十万,百万和千万的顺序,然后再猜:后面的计数单位到底是什么呢?众说纷纭,学生充分发挥了丰富的想象。我用拨珠证实了“万万”的'猜想,并用一个个的数字和同学讨论合理性,最终得到“亿”这个计数单位。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计数单位可能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可以讲完了,但是这节课我们却花了大量时间和学生探究计数单位,为什么万后面是十万,为什么千万后面是亿呢?可能我们都没有思考过,对啊,为什么呢?整节课,学生一直跟着老师走,一直在思考,我想这就是最奇妙的地方。

我要学会做一个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并且把这种思考的习惯教给学生的老师。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反思 篇5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是多位数的读写,在教学中,我发现:

(1)学生对数位名称的认识比较容易掌握,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准确地辨认出数位的名称,但对计数单位的概念就较难掌握,以后在练习中必须加强训练,而且跟数位名称的.记忆连在一起,可能效果会更好。

(2)由于不厌其烦地反复让学生大声的数数,如:从10万、20万、30万……数到100万等等,学生对数位之间的十进制理解的比较好。

(3)读数比写数掌握得好一些,在教学中,由于强调要分级,因此学生读写数掌握得还是比较好(个人认为)。而且,不注意分级读写的学生出错率较高。看来,以后要强调学生在读写数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分级。

(4)改写数的单位这个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而取近似值则比较差,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很不到位,造成不能正确取值。

(5)今后要继续加强以下的六类练习,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技能,学生必须而且应该可以掌握的:

1、读数;2、写数;3、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4、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5、保留到万位取近似值;6、保留到亿位取近似值。(在练习中强调一定要分级)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反思 篇6

本学期的数学新课已上完,上周已转入了数学总复习。要上好复习课,首先要先研究复习课的功能。复习的功能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巩固旧知;二是沟通联系;三是查漏补缺;四是着眼发展。

首先复习的是四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涵盖以下教学章节:认识数位顺序表、读较大的数、写较大的数、比较大数的大小、改写较大的数、写近似数。这些教学内容占用课时约半个月。在上复习课之前我考虑到:复习课首先是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其次,我想给学生示范整理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和复习的意识。

说到整理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最直接和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书上的单元章节逐节复习。这一单元的知识比较多,知识之间的衔接和递进体现得比较好。为了给学生更形象生动的示范,我设计了“知识树”这一形式,目的有两个:一个是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树与果子的关系表现得很生动;二是这样的形式学生喜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乐意效仿,在脑海里形成深刻的记忆,对将来的应用起到示范作用。

1、利用三分钟时间,培养学生借助书本独立复习的意识,及同伴互助、合作交流的.精神,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快速回顾的方法,并达到再现知识点、唤醒旧知的目的。

2、以“知识树”作为本节课的导入部分。使本单元所有知识点的技能方法得到进一步的概括与提升,达到纵横联系的目的,综合应用、沟通联系。

3、通过分析错题,感受收集错题、充分利用的好处,提高反思能力。并达到复习课中查缺补漏的效果。

4、课堂小结,畅谈收获,使学生的复习能力能够得到发展。

这一堂复习课上下来,我觉得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在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方面做得不够,学生都是在老师的牵引下完成了知识的疏理,因为大部分学生不会自己复习疏理呀,但假如因为学生不会而我们一直不去培养,那么学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会呢。我们必须要试着放手,才能让学生们学着自己走路,叶圣陶早就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复习也是为了不需要复习啊。让学生自已会复习,远比简单地教会学生知识来得重要,当然也更难一点。

2、复习课的针对性不够,这样的复习课基本上是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完全一样这种假设来设计的,而且也相信学生假如不懂不会只要老师再讲一遍就可以会了懂了,对于这个单元的知识,到底有多少学生已完全掌握,(如比较数的大小,)已不需要重复,有多少学生只需在个别地方点拨提醒下,有多少学生掌握了八成或是五成,有多少学生只掌握了二三成,教师应该有个比较的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