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清洁讲卫生》教案
此篇文章《爱清洁讲卫生》教案(精选4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爱清洁讲卫生》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懂得要讲卫生爱清洁,才能防止和减少疾病。
2、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讲卫生的好处。
二、活动准备:
盛有水的两个盆
图片若干
三、重点:
了解引起疾病的原因,培养讲卫生的好习惯。
难点: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讲卫生的要求。
四、活动过程:
1、设入情景,导入活动。
出示图片提问:
(1)这位小朋友怎么啦?
(2)他为什么捂着肚子?(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猜测肚子的原因)
2、谈话活动。
(1)了解肚子痛的原因。
教师逐一出示“不洗手拿东西吃、吃没洗干净的水果、吃腐烂变质的食物”等图片让幼儿了解肚子痛原因。
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肚子痛的.感受和原因。
(2)生病了该怎么办?(找医生看病,按时打针吃药)
(3)怎样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宝宝?
小结:只要讲卫生,爱清洁,肚子里就不会有蛔虫,就能预防减少和疾病,身体才健康。
3、操作活动。
(1)出示两盆水,幼儿分组检查小手并洗手,老师及时指导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
(2)幼儿观察不同两盆水,说说洗过的水和干净的水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的小手有很多细菌,要勤洗手才能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参考教师指导用书)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要讲卫生,爱清洁,培养良好习惯。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乐于参与活动,尤其是在操作活动,孩子们在充满兴趣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每个活动环节的设计循序渐进,过度语句做到了衔接,整个活动动静结合,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使整个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在本次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今后我会改进,做得更好的。
《爱清洁讲卫生》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认识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爱护自己、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表现,激发学生爱清洁、讲卫生的愿望。
2.行为与习惯
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行为,有利于身体健康,要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3.知识与技能
知道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学习讲究卫生的策略,掌握保持个人卫生的具体方法。
4.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故事、辨析讨论等形式感受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及与人交往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动手实践,学会正确的洗手、洗脸。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故事《小猪胖胖和他的伙伴们》和“观察哨”相关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制作小白鸽头饰。
3.录音:知识老人的话。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引出话题
1.出示图片,引出故事主人公胖胖。
2.胖胖热情友善,喜欢交朋友,可是小伙伴们却不愿意和他一起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屋,听听他的故事。
3.播放故事《小猪胖胖和他的伙伴们》
4.听完故事,你们知道大家为什么不愿意和胖胖玩吗?
5.说说胖胖这些不良的卫生习惯有什么不好?
6.如果你是胖胖的朋友,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7.小结
(二)细观察,明白道理
1.怎样做才算是爱清洁、讲卫生的表现呢?
2.观察图片,想想谁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小白鸽”?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小结:讲究个人卫生,注意公共环境卫生,他们真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小白鸽”。
(三)找榜样,提升认识
1.大家来评评我们班的`“小白鸽”
2.小组评比,说出具体事例。
3.颁奖
4.现场采访
5.课件出示讨论要点
6.对那些不讲卫生的小朋友,你想说些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准备酒精棉球。
2.准备洗手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引出话题
1.出示谜面
2.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3.课件出示谜底
4.小朋友们,我们的小手能做什么?
5.我们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可真大呀!让我们一起鼓掌,夸夸我们的小手。
6.找出两只小手最干净的小朋友。
7.让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这两个小朋友的手是不是洗干净了?
8.你们看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发现。
(二)做一做,实践体验
1.活动一:洗手
(1)洗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应该怎样洗?
(2)让我们来仔细看看洗手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3)你们看懂了吗?
(4)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5)交流评价
(6)出示洗手儿歌,齐读。
(7)补充资料。
2.活动二:洗脸
(1)学会了洗手,你会洗脸吗?说说平时你是怎样洗脸的。
(2)学唱《洗脸歌》,从中你知道怎样洗脸了吗?
(3)让我们一边唱《洗脸歌》,一边学着洗脸。
(三)议一议,加深认识
小组讨论:
(1)除了洗手洗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呢?
(2)为什么要讲卫生?
(四)画画常常,促进成长
1.你有哪些卫生好习惯,请写在叶子上,涂上颜色。
2.学生填写、涂色,教师巡视。
3.小组讨论交流,推荐本组的卫生标兵。
4.一边拍手一边唱拍手歌。
《爱清洁讲卫生》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清洁讲卫生》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清洁讲卫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一种文明行为,有利于身体健康,要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通过讲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及与人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行为,有利于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
认识到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爱护自己、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表现,激发学生爱清洁、讲卫生的愿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引出话题
1.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好听的故事,请同学们坐端正,竖起耳朵认真听吧。
2.出示图片,讲述故事。
3.听完故事,你们知道大家为什么都躲着皮皮他?不愿意和他玩吗?
4.说说皮皮这些不良的卫生习惯有什么不好?
5.如果你们是皮皮的朋友,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6.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皮皮这样的小朋友吗?你们喜欢这样的小朋友吗?
8.小结:讲究卫生不但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更是一种与人相处的礼貌。只有爱清洁、讲卫生的小朋友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板书课题:爱清洁 讲卫生 齐读课题)
二、细观察,明白道理
1.那么,怎样做才算是爱清洁、讲卫生的表现呢?
2.(课件出示图片)仔细观察这几幅图,想一想,谁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小朋友?为什么?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1)将六幅图分类:讲卫生——理发、洗澡、剪指甲
不讲卫生——乱扔垃圾、咬手指、随地吐痰。
(2)说说分类的理由。
5.咱们再来看看这些小朋友做的好不好?为什么?
(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
(2)指名回答并说说理由。
(3)图1中的小朋友边玩玩具边吃苹果,多不卫生呀。图3中的小朋友爱看书是好的,但是桌子上乱七八糟的,把手上的细菌都吃到肚子里了。图2中的小朋友爱清洁 讲卫生连小鸟都来跟她打招呼了。可见这样的孩子人人都喜欢。
(4)课件出示卫生知识卡片。
(5)你还见过哪些不整洁的样子呢?
(6)出示《小学生日常规范》第9条。
6.小结:讲究个人卫生的小朋友大家才喜欢。
四、找榜样,提升认识。
1.在我们班也有好多爱清洁、讲卫生的小朋友,请大家评一评吧!
2.小组评比,说出具体事例。
3.颁奖:给讲卫生的同学奖励小红花。
4.提问:为什么要讲卫生呢?
5.小结:讲究卫生才能使身体更健康,不讲究卫生容易生病。爱清洁、讲卫生,不仅能预防疾病,有益健康,还是文明的行为呢!
7.对于不究竟卫生的小朋友,你想说什么呢?
四、明道理,改正错误
小狗皮皮通过刚才的学习和小山羊的提醒,他知道大家为什么都躲着他?不愿意和他玩了。(出示图片讲故事)同学们,这样的皮皮你们喜欢吗?
五、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六、总结
在这节课上,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爱清洁、讲卫生,它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更体现了一种个人修养和文明礼仪。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布置作业
评选出最讲卫生的家庭成员,对于做的不好的要想办法让他改正。
《爱清洁讲卫生》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清洁讲卫生》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清洁讲卫生》教案 篇4
设计背景
教师安排适当的活动,教育幼儿不嘲笑尿湿裤子的幼儿,应及时向老师汇报。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应及时大小便,大小应在适当的地方。
2、初步懂得要讲卫生,爱清洁。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习惯。
活动准备
1、认识卫生间有关的标志和图片。
2、搜集或自编事例:关于幼儿贪玩尿湿了裤子。
3、自编故事“爱清洁的小猫”。
活动过程
1、教室用某位小朋友由于玩得高兴,忘了及时去方便而尿湿裤子的事例,让幼儿知道,需要大小便时,应及时去方便,然后在去做游戏。
2、请幼儿说一说尿湿裤子后的感受,如:不舒服,身体难受等,使幼儿在冬天尿湿裤子还会着凉。
3、带领幼儿认识学校的卫生室(厕所),向幼儿介绍大小便应去的地方,并告诉幼儿,只要需要,随时可以去大小便。
4、讲述自编故事:《爱清洁的小猫》,让幼儿了解小猫方便时也有固定的地方,并用土等将排泄物掩盖好,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排泄卫生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感受到社会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社会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