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昆虫记》有感

2025/10/04读后感

此篇文章读《昆虫记》有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昆虫记》有感 篇1

昆虫学家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自从我读过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后,就深深地被它们震惊了。

里面写到的昆虫的品种很多;会做“圆球”的蜣螂“音乐天才”蝉、凶残的黄蜂、“亮晶晶”的萤火虫等。

我最喜欢的就是母甲虫,并不是因为它有着美丽的外表,而是因为它对孩子的爱。它的卵是放在梨的最厚部分,这里的材料粘得很紧,只有少许的空气。这样,它的卵就会被闷死在里面。因此,母甲虫为了不让它可爱的小甲虫受到死神的威胁,就想出一个很好的办法,预备一个墙壁薄薄且精致透气的小房间,让它的孩子居住。其实,梨的中央也是有少许空气的。但是,对于柔弱的小蛴螬来说,那还是远远不够的'。等它到中央吃食物的时候,已经是很强壮了,对于稀薄的空气已经完全适应了。母甲虫为什么会想出这个聪明的办法呢?是因为母爱!难怪人们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

我最讨厌的则是贼甲虫,是因为它们不靠自己的劳动来寻找食物,只会用卑鄙的手段来获取别人辛辛苦苦找到的食物。这不劳而获的贼甲虫真是太可恶了!同时,我们也不能轻易的相信别人,要有警惕感。

当我读到“但到了相当的高度,仍然难免后退。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不但球滚落下去,连自己也被拽下来……有时经过一二十次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获得最后成功”的时候,我的心就像被刺了一下。一二十次,虽然不是大数目,但对于一只背着一个沉重的大圆球,经过险陡的斜坡,攀登简直无法上去的地方的小小的甲虫来说,却是多么大的挑战啊!有时,甚至可能将性命都搭上去。

多么值得我学习的小甲虫呀!想起我以前玩电脑游戏,总是选“简单”这一级别,跟那只小甲虫相比,我真是无地自容了。一只小甲虫,都知“勤奋+努力=成功”的道理。而我们呢?五年级的学生,当老师布置几道难题时,同学们刚开始是蛮起劲的,没过几分钟,就没耐心了。这些题虽然有点难度,但是也不是困难到极点。况且,也总有做出来的人,为什么别人能做出来,而我们却做不出来呢?那是因为我们太懒惰了,没有上进心,只会向简单的题目挑战,不敢向困难的题目挑战。

写到这里,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题目,比自己弱小的人挑战,那么,也就是永远的弱者。

读《昆虫记》有感 篇2

在我的记忆里,夏天是白日阳光热烈的炙烤,是夜晚窗外习习的凉风,是冰镇的汽水和西瓜,抑或是那浓绿的树荫和草地。对了,还有动听的虫鸣声。

我们对昆虫的事了解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其实昆虫的世界比我想象的要精彩得多,直到我看过这本《昆虫记》之后,我才明白昆虫的世界,有趣的你想不到。

法布尔是一位昆虫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它的《昆虫记》是一本科学巨著,里面描写了呆头呆脑的昆虫,也有十分智慧的昆虫,还有一些十分坚强的昆虫。翻开这本书,我惊奇的发现那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昆虫也会像我们一样工作休息;他们要么是聚室而居,要么是独处一室;他们也会想接近自己爱的人;他们也会勇敢的去驱赶入侵者......

读完这本书后,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昆虫世界,让我明白了昆虫不再是丑陋的,不再是让我惧怕的,昆虫是可爱的。大家都喜欢蝴蝶吧,蝴蝶的前身是毛毛虫,毛毛虫是丑陋的,但他蜕变后就是美丽的。还有蟋蟀,他们的脾气特别暴躁,十分喜欢打架,你如果在田野中漫步,很有可能会见到他们在缠斗后的尸体,但它们的鸣叫是好听的,是美妙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受到了昆虫的美,法布尔将我带进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他的这本书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无时无刻不抒发着对昆虫的热爱。法布尔认为只有昆虫才是它心中最美丽的东西。读完这本书后我与法布尔有着同样的看法,昆虫虽然丑陋,但他们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读完这本书后,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美丽的社会生活。昆虫的世界甚至比我们人的世界要更加文明。虽然他们也时常有缠斗的事情发生,但我们的人类何尝不是这样呢?读完这本书后,我想这正是昆虫选择热爱他们,就像法布尔一样。

读《昆虫记》有感 篇3

不久前,我读了《昆虫记》这本著作,仅开篇的几页,就让我感触很深,也激发了我极大的阅读兴趣。

法国近代文坛上,有多位擅长以自然界动植物生活为题材的散文作家,影响最广的就是《昆虫记》的作者亨利·法布尔。他的十大卷《昆虫记》,不仅奠基了他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确立了他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

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过:“《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的确,《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昆虫记》法文直译为《昆虫学回忆录》,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法布尔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全书都透露出法布尔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这本书的开篇就让我收获了惊喜——荒石园。

荒石园,在别人眼里是一块“偏僻荒芜的不毛之地,无人问津,又遭日头的暴晒”,可在法布尔眼里,它却是法布尔的“钟情宝地”,因为它是“刺茎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们所喜爱的地方”。

可为什么这么一块“钟情宝地”却无人问津?

因为如今人们都忙于自己工作,为生计操劳,即便有时间去休息,他们也选择了打游戏、刷微博,或是去某个娱乐场所玩一番。他们把这些消遣活动称之为享受生活,可这是享受生活吗?不,这并不是,这些消遣活动反而会让那些工作劳累的人更加疲惫。我曾经在公园里看到过这样的一幕:一对夫妇坐在长椅上看手机,他们的孩子坐在旁边打游戏,还不时激动地叫着。看到这样的场面让我倍感心酸,公园本是人们享受自然生活、散心的场所,可人们却只一味地沉迷在手机的虚拟世界中。

可他们快乐吗?曾在网络上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没有手机时代的`我们比现在更快乐。的确,没有手机时候的我们是在小溪边抓鱼,溅起一滴滴的水花;我们是在树底下捉虫子,欢快地叫喊;我们是在一起聊天,谈心。如今的孩子们是可怜的,也是不幸的!他们没有感受过无手机的时候的快乐、自由、无虑,他们沉浸在那个虚拟世界里,却忘了抬头看看现实世界!

他们快乐吗?他们以为的快乐是虚无的!是空的!他们幻想着现实生活中能上演虚拟世界里剧情,可他们错了,他们或许能在虚拟世界里称霸,能在虚拟世界里畅聊。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呢?有的人甚至不愿与别人交谈,其实他们是活在那个虚拟世界里了,他们不愿在现实生活中交谈,不愿为现实生活努力奋斗。

如今的许多大人也都只是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他们认为现实生活枯燥、烦人,他们在虚拟世界里寻求快乐。可他们忘了,那个世界是虚拟的!他们忘了做家务,忘了照顾孩子,忘了服侍老人……醒醒吧!那不是真的!放下手机,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快乐,享受生活。我想,那一定更快乐。

放下手机,走出虚拟的世界,享受生活,享受自然的快乐。

读《昆虫记》有感 篇4

我是一个喜欢看书的女孩,从小就喜欢看一些课外书。幼时看安徒生爷爷的《白雪公主》《丑小鸭》《灰姑娘》……前段时间,我又迷上了《查理九世》。从我看的这些书里,你应该知道我是喜欢哪类书的女孩了吧!没错,我就是一个爱看小说和童话类书的女孩。而我最讨厌看的则是科普类和历史类的书了。可前不久,语文老师却安排我们读《昆虫记》!回到家后,原本是带着无奈的心情读《昆虫记》的',没想到读了以后,我一下子就被书中的内容给吸引了。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它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名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读过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白蝎自杀之谜”这一节。这节大意是这样的:有人说蝎子遇到危险就会自杀。于是,作者就做了一个实验。他用烧红的木炭围成一圈火墙,然后把一只白蝎子放进火墙里。热浪烤在蝎子身上,它倒退着把自己身上的钩子一会儿伸直,一会儿弯曲,动作快极了,使人看不清楚。突然,它一阵抽搐,接着,就一动不动了。作者用镊子把白蝎夹到一块凉沙土上,过了一个多小时,令人不敢相信的是,蝎子竟然奇迹般地活过来啦,和以前一样变得生气勃勃了!这个实验证明,根本就没有蝎子自杀这种事情,无非是人们乱猜测而已!

读了这一节,我不禁思绪万千:世界上大概除了人以外,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不会自己结束生命。其实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自杀都是一种怯懦的表现。大家都认为生命是一种很宝贵、美好的东西,既然上天赐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那我们就应该勇敢地面对苦难,珍惜生命,也回报他人!由此,我还联想到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就拿我说吧,我经常会因一道数学题不会做就生气、苦恼,有时候甚至干脆不做,去问同学答案,这应该也是一种怯懦的表现吧!

啊!真没想到,我竟然被一本科普系列的书给吸引了。读这本《昆虫记》远比读好几本童话书和小说还要强。以后,我要多读一些科普、历史类的丛书,不能讨厌它们。

同学们,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多看课外书,这样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给予我们快乐和感悟,还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呢!

读《昆虫记》有感 篇5

暑假里我又看了一遍去年寒假就看过的《昆虫记》。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了解了许多关于各种各样的昆虫的知识,有趣极了。

你们知道吗?知了唱歌是因为它在黑暗的地下做了四年苦工,才见到光明,所以忍不住开心地纵情歌唱。在没看过这本书之前,我还以为它是热得受不了才叫呢!有一种孔雀蛾,它们的寿命只有短短的`三天,只来得及找一个伴侣。还有捕蝇蜂妈妈,她能够准确地估算出自己的宝宝能在多长时间内吃完她留下的食物,神奇吧?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螳螂了。螳螂虽然有美丽的容貌,在平时捕食时,总是假惺惺地摆出一副祈祷的样子。但你可千万别被它的外表给骗了。每当有猎物经过它面前时,它总是会打败它,把猎物变成自己的美餐。因为螳螂的暗器真厉害!细针般的硬勾,锯齿一般的刺,一对健壮无比的大钳子。这其中不论哪一个让你碰上都是不好受的。螳螂还吃自己的同类,雌螳螂还吃自己的丈夫。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螳螂妈妈生下宝宝,帮它们建好巢之后,就什么也不管了,我觉得螳螂妈妈一点也不称职,不该丢下小螳螂不管。我认为昆虫世界里最残忍的就是螳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