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狐假虎威的教学设计

2025/10/08教案

此篇文章狐假虎威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狐假虎威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

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识字形。

教具准备:

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

(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了“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二、学习课文

1、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师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课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5、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6、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生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回答“跑”。师问: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大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

9、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3—6小节,看谁读懂了,怎样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生读的时候,师板书:骨碌扯蒙

(1)“骨碌”是什么意,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注意,在想点子)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边说用手做出“拉”的动作)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读懂了吗?是把什么拉长?(把声音拉长)

(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字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一个问号。(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

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进去)

师范读,学生练读。

(8)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9)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10)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一下。

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

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狐假虎威》

2。练读生字词

(屏显生词:大摇大摆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神气活现)(指名读出感情)

3。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狐假虎威”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的意思,课文中有一句话也概括了这个意思,是哪一句?

(屏显: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齐读这句话。

4。狐狸为什么要借助老虎的威风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

二、精读课文,逐步体会

1.狐狸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学学狐狸的样子做做动作,加上动作读一读。

(相机板书: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2、老虎呢?

它在张望些什么?老虎还有些怀疑,所以它在观察动物们的反应。

(相机板书: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可是老虎只顾着观察百兽的反应,却没有发现他与狐狸谁走在前,谁走在后,你发现了吗?

从哪里看出来的?(点击变红:跟)

狐狸为什么要走在老虎的前面呢?真是狡猾呀!

4、再读第7小节,加上表情。

(1)百兽们看见大摇大摆的狐狸,有什么感觉?

(屏显:纳闷)纳闷什么?

(2)可是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老虎吓得——撒腿就跑。

跑得真快!真害怕呀!

(3)百兽们怕谁?

(4)如果你是狐狸,你看到小动物们逃走了,你会怎么想?

如果你是老虎,你看到小动物们逃走了,你会怎么想?

学习第9自然段,点题,再次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1、老虎错误地认为狐狸真是老天爷派来管百兽的,小动物们都怕狐狸,可小朋友们都明白,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这就是“狐假虎威”,后来,人们就把借着他人的威风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三、齐读全文,复述全文。

1、同学们,故事学完了,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吗?

2、作业:将“狐假虎威”的故事演一演。

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窜扑逮

扯愣蒙

摇摇尾巴跟

摇头摆尾东张西望

神气活现半信半疑

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的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6课《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2、积累好词语,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重点:

1、对寓言故事,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要注意健康的价值取向。

2、抓住课文中关键词句体会狐狸各老虎的角色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训练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读题导入,设疑激趣。

(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图片)让学生用()的狐狸、()的老虎来说一说对它们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狐假虎威》用拼音板书课题。让学生区分好“狐”和“虎”的读音,完善课题后强调多音字“假”的读音,设疑,“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狐假虎威”又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对狐狸、老虎的印象并适当地进行了词语搭配训练。为学生体会这两种动物的角色特点做好铺垫,“狐”和“虎”的音读时易错先区分拼音再出示字更易读准。)

二、品读积累,感悟课文。

上节课我们已经读了课文,那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5个)下面我请同学开火车读课文,一人一个自然段,注意要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读的真不错!老师也想读,师读第一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2句)男生齐读第一句,这里面有个词语(出示:茂密的森林)结合片熟读这个词语。我们还可以说“()的森林”。又可以说“茂密的()”呢。结合图说一说。女生齐读第二句。(课件出示句子)开火车读句子,找出句子里的动词(跑、扑、抓)这里的“跑”说明什么?还可以换成哪个词?(窜、溜)请你们再读这句话,重读动词,看这几个词用的多巧妙,把老虎抓狐狸的过程说得很清楚。下面有几个句子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出示句子:

一只老老鼠从小猫身边()过,小猫(),把()。

一只苍蝇从()。

再自已试着说一句。谁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要读出老虎的凶猛和狐狸害怕的样子。

(设计意图:在积累好词语“茂密的森林”的同时拓展积累几个好词语,抓住动词体会用词语巧妙之余进行由易到难的句子训练,也就是从点滴做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词句做起。)

2、学习2至4自然段。

眼看着狐狸就要成为老虎的口中食了,接下来又发生什么事了呢?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指名简单地说发生了什么事。

(1)学习第2自然段。

狐狸想出了什么主意呢?读读这个词语“眼珠子一转”什么样?让学生学一学,为什么转?想出什么主意了?看课件读狐狸说的话,读这句话能和平常说话一样吗?“扯着嗓子”那怎么读,学生练读。为什么要扯着嗓子说呢?(为了吓住老虎)示范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用学一学的方法理解词语,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2)学习第3自然段。

指名读文,在老虎眼里狐狸“又瘦又小”联系生活让学生再现“又瘦又小”的样子。还可以说“又()又()”。老虎相信它了吗,读一读书上的话。(不大相信,又不敢不信)可以用哪个四字词语来代替,“半信半疑”,“半信半疑”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了吧!

(设计意图:在积累词语“又瘦又小”的同时再积累几个同类的词语,为今后在写作中恰当时使用词语打下了基础。)

(3)学习第4自然段。

老虎这“半信半疑”的样子可让狐狸有机可乘。指名读这段话,老虎为什么“犹豫不决”(相信又不相信),那老虎拿定主意吃它了吗?(没有。)对!“犹豫不决”就是拿不定主意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个时候狐狸什么样?“冷笑”你们冷笑一个,这个笑得让老虎相信你的权威。示范并指导读。

狐狸一次“扯着嗓子”,一次又“冷笑”这两次说话都是为了吓住老虎,可是读起来却不一样我们来一起读一读,生读读白师说狐狸说的话,再换角色读。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故事情节理解较难理解的词语“犹豫不决”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巩固。)

3、学习第5段。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有几句话?指名读第一句,读“一前一后”谁前谁后?为什么?进行一()一()的训练。

指导学生看图,狐狸和老虎都什么样?齐读书上相应的句子。学一学它们的样子,指两名学生上前表演。来读一读这两组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狐狸、(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狐狸。

(设计意图:结合图来理解词语,形象、直观,表演的同时也积累了这些词语。)

小动物们都有什么反应,“赶紧”可以换成哪个词?(赶忙、赶快。)

(设计意图:用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句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今后恰当地使用这些词语。)

动物们怕谁?齐读最后一句。其实呀狐狸是借老虎的威风跑了百兽,这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现在这个成语我们一般用来形容依仗别人的势力欺负人。

学完这个故事你又是怎么评价狐狸的呢?(肯定它的自救意识,否定他欺骗人的行为。)今天我们学习了“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象这样和狐狸老虎有关的成语还有很多,(出示课件上准备好的成语让学生读一读,)象这样的故事也有许多“惊弓之鸟”、“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等。可以自己找来读一读,想想这几个成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以“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为切入点,引出更多的成语让学生对这些成语有初步的认识,能记几个收获几个。)

狐假虎威的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今天我们要学第8课《狐假虎威》。(板书课题)

3、学习题目中的生字:狐假威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字词:

寻找派违抗胆子爪子吓跑

借着狡猾窜骨碌一转扯着

野兽一趟朝纳闷

学习多音字:朝假

⑵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哪一句讲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狐假虎威寻

指名读生字,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字。

描红,临写生字。

四、作业

课堂:读读词语,再抄写。

课外: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感情。想一想: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百兽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拼音。

朝(zhao chao)霞朝(zhao chao)南

森(sen shen)林深(sen shen)处

⒉“狐假虎威”的“假”是的意思,“威”是的意思。

二、精读课文

1、教学第1自然段

讨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老虎厉害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2、教学第2——5自然段

(1)在这关键的时候,狐狸怎么做的`呢?

(2)你觉得狐狸和老虎怎样呢?从哪些词读出来的呢?

a、狐狸在想什么主意?怎样说才算“扯着嗓子”?有感情地读出狐狸那装腔作势的样子。

b、老虎被蒙住了,从哪儿可以看出?

c、这时狐狸越发胆子大了,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能读出它那装着不怕老虎的样子吗?练读,指读。

过渡:这时,老虎开始上当了。

3、教学第6——8自然段

(1)老虎既然松开了爪子,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面前走一趟呢?

(2)谁来演一演老虎和狐狸。

(3)师引读第8自然段,这时森林里百兽看到狐狸这样,都很(),再往它身后一看,()

(4)这里该读出什么语气,为什么?

(5)老虎看到这,会怎么想?

(6)有感情地齐读第6——8自然段。

4、教学第9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

(2)再来看看题目是什么意思?

三、教学生字

出示生字:抗胆爪吓借

1、自由记忆字形,同桌交流记忆的方法。

2、描红临写生字。

四、作业

课堂: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外:自由组合练习表演课本剧。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指导复述,表演

1、看看图,想想故事,说一说。

2、看看老师的板书来记忆,说一说。

3、组织评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理解: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3、加偏旁组字组词

瓜____()假____()爪____()

昔____()元____()旦____()

4、把句子补充完整。

⑴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_______________

⑵我们的歌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船夫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狐假虎威的教学设计[通用2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狐假虎威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狐假虎威的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这则成语故事描写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实际意义。

重点、难点:

1、认读文中21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具准备:

头饰、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出示生词卡片 认读生词卡片

二、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狐狸、老虎的'图片)。质疑:它们是谁?你对它们有什么印象? 自由发言。

2、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们之间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你听明白了什么? 汇报听后的收获。

(2)理解“窜”字的意思。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图画。

(4)指导朗读。问: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大家读一读,看谁能让大家感到紧张?指读、比赛读、齐读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结果怎么样呢?

2、学习2—5自然段

(1)理解“骨碌一转”学生上台做动作。

(2)质疑: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说明了什么?

(3)理解:扯着嗓子。

(4)指导朗读 、尝试读。

(5)师做“一愣”的动作, 指名读引导学生理解“一愣”的意思。

(6)质疑:老虎为什么一愣?联系生活实际,陈述原因。

(7)(课件展示图画)师:第四自然段比较难读,你用什么语气来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呢?

(8)指导朗读 、加上动作朗读。指名上台读。

(9)师松开手: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3、学习6—8自然段

(1)这时,你是狐狸,你会怎么做?自由发言、交流,加动作朗读。

(2)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3)师:走吧!我们到森林里地看看!自由读课文马上,老师找几个同学来演一演。表演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样子。

(4)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意思。

(5)问狐狸,你什么要这样做?

4、生表演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样子。

(1)理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意思。 其余学生齐读。

(2)问老虎:你东张西望些什么?7、8自然段。参加表演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3)问百兽:你们看到狐狸大摇大摆地走,你们有什么感想?

(4)理解“纳闷”一词的意思

(5)你们为什么跑?你们怕谁?

(6)师小结:所以,我们说狐狸自己没有什么本事,它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7)指导朗读、尝试读、齐读。

5、学习第9自然段齐读第9自然段理解“狐假虎威”中“假”的意思。

四、师生共同总结

质疑:你喜欢这只狐狸吗?为什么? 讨论、交流.

狐假虎威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今天我们要学第8课《狐假虎威》。(板书课题)

3、学习题目中的生字: 狐 假 威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字词:

寻找 派 违抗 胆子 爪子 吓跑

借着 狡猾 窜 骨碌一转 扯着

野兽 一趟 朝 纳闷

学习多音字:朝 假

⑵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哪一句讲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狐 假 虎 威 寻

指名读生字,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字。

描红,临写生字。

四、作业

课堂:读读词语,再抄写。

课外: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感情。想一想: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百兽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拼音。

朝 (zhao chao)霞 朝 (zhao chao)南

森 (sen shen)林 深 (sen shen)处

⒉“狐假虎威”的“假”是 的意思,“威”是 的意思。

二、精读课文

1、教学第1自然段

讨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老虎厉害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2、教学第2——5自然段

(1)在这关键的时候,狐狸怎么做的呢?

(2)你觉得狐狸和老虎怎样呢?从哪些词读出来的呢?

a、狐狸在想什么主意?怎样说才算“扯着嗓子”?有感情地读出狐狸那装腔作势的样子。

b、老虎被蒙住了,从哪儿可以看出?

c、这时狐狸越发胆子大了,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能读出它那装着不怕老虎的样子吗?练读,指读。

过渡:这时,老虎开始上当了。

3、教学第6——8自然段

(1)老虎既然松开了爪子,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面前走一趟呢?

(2)谁来演一演老虎和狐狸。

(3)师引读第8自然段,这时森林里百兽看到狐狸这样,都很( ),再往它身后一看,( )

(4)这里该读出什么语气,为什么?

(5)老虎看到这,会怎么想?

(6)有感情地齐读第6——8自然段。

4、教学第9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

(2)再来看看题目是什么意思?

三、教学生字

出示生字:抗 胆 爪 吓 借

1、自由记忆字形,同桌交流记忆的方法。

2、描红临写生字。

四、作业

课堂: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外:自由组合练习表演课本剧。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 分角色朗读课文。

2、 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指导复述,表演

1、看看图,想想故事,说一说。

2、看看老师的板书来记忆,说一说。

3、组织评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理解:狐狸: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老虎: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3、加偏旁组字组词

瓜____( ) 假____( ) 爪____( )

昔____( ) 元____( ) 旦____( )

4、把句子补充完整。

⑴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_______________

⑵我们的歌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船夫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