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防地震安全教育课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园防地震安全教育课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防地震安全教育课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通过这次四川汶川的地震,让幼儿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4.培养幼儿富有同情心等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知识的录像带、广播录音、电教设备、实验材料(制作的社区模型);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半成品的“楼房”、易拉罐、录音带等。
【活动过程】
一、广播新闻,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
播放新闻吸引幼儿注意:各位听众请注意,各位听众请注意,现在是新闻播报,新闻的内容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地震波及四川、甘肃、山西、重庆等省市。在这次地震里,有大量的房屋倒塌,到目前为止,死伤超过数万人。还有许多人无家可归。
提问:广播新闻说:哪里发生地震?(四川)四川省属于哪个国家的领土?(中国的'领土)
二、播放地震的录像片断,让幼儿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如:地表裂痕图、楼房倒塌图。
提问:刚才小朋友看到什么?地震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灾害?
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三、小实验:地震。
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实验,看看地震的时候,周围的景物是怎样的?(教师结合教具模型边做实验边提问)地面突然摇晃起来,这时地震的情况怎样?(很弱)你们看,地震弱的时候周围是怎样的?(周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只感受到地面动了一动)现在,地震的情况又怎样?(很强,房子倒塌……)
四、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
发生地震时,怎样做是不安全的?(幼儿讨论。看录像后,老师解释这些地方为什么不安全)发生地震时,什么地方是安全的?(讨论。看录像后,老师解释这些地方为什么安全)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为了自己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幼儿面;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打开,确保出口;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五、讨论:引导幼儿怎样帮助四川人民,培养幼儿关心别人的良好品德。
四川等地发生了地震,是一次很强烈的地震,许多房屋倒塌。现在,还有许多人民无家可归,有些小朋友没有办法上课,有的甚至没有衣服穿,没有食品吃,你感觉怎样?(幼儿讨论)我们怎样帮助他们?
六、动手操作:重建家园。
这次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刚才小朋友说:给四川人民买衣服、买食品,捐钱给他们,接他们到东营来,小朋友都说得很好。现在,我们组织一队工程师到四川去,帮他们重建家园,让他们都拥有一个新家。来,孩子们,我们坐飞机去四川吧!组织幼儿建马路、天桥、高楼等。
幼儿园防地震安全教育课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感恩的心
活动目标:
1、知道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品格。
2、如何感恩于身边的人和事。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地震时的`照片和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知道的关于地震的消息
1、“这两天,你们又从新闻里了解到了哪些关于地震的消息?”
2、幼儿交流。
二、介绍地震中的感恩故事
1、“老师和小朋友除了每天看新闻关心四川,还收集了一些地震时的照片和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2、展示照片和图片,教师和幼儿分别介绍照片背后的故事。
(1)一位老太太举着一个“谢”字。
(2)敬礼娃娃。
(3)灾民为解放军送饭菜。
(4)一个幼儿向记者鞠躬。
3.教师小结:在这次地震中,不仅有着关爱和奉献的故事,更有着许许多多灾区人民感恩的故事。因为感恩,人和人才互相亲近:因为感恩,人和人才会有无穷的力量,才会在这次地震中创造很多生命的奇迹。
三、交流让我感恩的人和事
1、用PPT展示幼儿接受别人关爱的照片。“照片上是谁?”“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幼儿介绍)
2、用乐曲《感恩的心》作为背景音乐,师生共同交流在生活中有什么事、什么人也让我们感动。
幼儿园防地震安全教育课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学习地震时安全自救的常识。
2、培养安全和自救的意识。
活动准备:
地震录像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让幼儿观看地震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钟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画面,你们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地震)
3、教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师引导幼儿从房屋破坏、地面裂开、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视频里面的地面剧烈的摇晃,移动,房屋一间一间的倒塌,人们纷纷窜逃,哭声喊声连成了一片。
二、引导幼儿理解地震的含义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地震吗?(因为地震指的是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地面迅速发生颤动。)你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呢?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地球的表现叫地壳,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停的运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壳在运动呢?那是因为他运动的慢,如果他运动力气过大、过猛,地壳上的岩层就经受不住里的冲击发生断裂,于是出现了地震!
三、结合挂图,了解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1、教师:你们遇到过地震吗?你在哪里见过地震。
教师小结:我们这里没有发生过地震,但是在其他地方发生过大地震比如我们中国唐山市在1976年发生过7.8级大地震,2008年在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在国外也经常发生地震,比如前段时间发生在日本的震惊全世界的9级大地震!
2、教师:地震时有什么景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老师结合图片讲述)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地震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小结:地震了,会摧毁了所有的房屋,地震还造成了山体滑坡;造成了桥梁中断;压死压伤了许多人;许许多多的人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成了孤儿!
四、引导幼儿学习自救的方法!
1、教师:地震是分等级的,当大地震时地面、房屋明显的摇晃,不要多久就会山崩地裂!如果是小地震的话,我们就会感觉有一点点的震感,一般不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我们这里发生地震了,你们会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当发生大地震时,能跑就跑,“跑”是在地震发生初时,而且一定要跑到空旷的地方,四周不要有广告牌、电线杆等东西,以免倒下来时被砸到,跑的时候一定要抱着头,保护好头部。要是在短时间内跑不了,来不及跑了呢?那就“躲”,一定要躲在家中最小的房间里,如卫生间,厨房,结实的桌子下、床下等,切断电源、关掉煤气,等到地震过后及时撤离。
2、教师:地震真是可怕的自然灾害!其实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教师小结:像前段时间发生的日本的9级大地震,日本的科学家们就预测出来了,他们知道在几月几日在什么地方会发生地震,所以他们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大大的减弱了人员伤亡!而发生在我们中国的那几次地震呢!我们国就没有检测出来!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科学还没有日本那么发达!所以孩子们要从小热爱科学,认真的学本领,长大以后为我们的国家做贡献!
3、教师:如果是我们幼儿园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教师小结:如果是我们幼儿园发生了地震,在初步震动的时候,我们迅速抱着头有顺序的的排着队伍,跑到下面操场的空地上去!跑的时候一定不能推,不能挤,沿着楼梯迅速的往楼下跑去。
幼儿园防地震安全教育课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地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震带给社会和人们的危害和影响,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2.通过对学生进行防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对待突发地震,学会在突发地震面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进行合理的防护,提高学生的保护自己意识。
教学重点:
防震减灾的正确应对措施。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身感受地震的危害,能够在发生灾难时采取有效措施。
教学内容:
一、地震的产生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二、地震的预兆
1.地下水异常。
由于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壳内部气体和某些物质随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发浑、变味等。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天雨水质浑,天早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
震前一、二天,牛、马赶不进圈,乱蹦乱跳,嘶叫不止,烦燥不安,饮食减少;一些猪羊不吃食,烦燥不安,乱跑乱窜;狗狂叫不止;鸡不进窝,惊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惊恐不安;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不回巢;密蜂一窝一窝地飞走;老鼠反应最灵敏,在震前一天至数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树;鱼惊慌乱跳游向岸边,翻白肚等。
震前动物有预兆;老鼠搬家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麻蛇早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
3.地光和地声。
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兆。地震有“前震一主震一余震”的规律,要注意掌握。
三、如何做好防震工作
做好防震演练
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明确地震时的疏散路线,当地震来时,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到安全地带。
四、地震时的应急措施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五、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通过对地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震带给社会和人们的危害和影响,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通过对学生进行防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对待突发地震,学会在突发地震面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进行合理的防护,提高学生的保护自己意识。
幼儿园防地震安全教育课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素质。
4、以地震为契机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活动准备:
发生地震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发生地震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片。
2.出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设问、讲解)。
(1)发生什么事情啦?
(2)发生地震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和现象发生?
(3)地震给人类带来什么灾难和危害?
3.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
(1)师:小朋友们,如果我们这里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样做呢?我们还可以有其它的逃生方法吗?
(2)小结
①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②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③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配合爸爸妈妈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来不及跑出家门就把脸盆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吊灯或其它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④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砸伤自己。
⑤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4.地震逃生游戏
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护持,老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逃生技能。
5.延伸活动:在汶川县大地震中,你们看见许多小朋友受伤了,他们的房子没了,爸爸妈妈没了,家也没了,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幼儿充分讨论)
教师小结: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
幼儿园防地震安全教育课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的危害。
2、学习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会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在地震中安全逃生。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
有关地震的图片、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组织幼儿观看录像: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看完后大家谈话:在录像中看到哪些场景,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有何感想?
教师一边出示有关地震的.图片一边向幼儿讲述地震的特点与危害: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许多人在地震中受伤或丧失生命等等。
基本环节:地震中如何逃生?
1、请幼儿讨论并说说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2、组织幼儿观看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3、教师总结: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
①当地震发生时,(在睡房)小朋友立即抱着头趴到床底下,可用被子、枕头包着头,但不能堵住鼻子,避免呼吸不顺畅;(在教室)小朋友可抱住头躲到桌子下面,或抱住头贴墙站好(教师示范);(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发或床底下,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好,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②地震停止,小朋友立即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大树等),并抱着头蹲下,不要到处乱跑,避免余震造成再次伤害。
③教育小朋友:灾难中,逃命最重要,不要想着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戴方面等等。
结束环节:(安全演练)让幼儿练习在地震中逃生、疏散演练,通过演练熟悉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及疏散路线。老师在演练前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并提醒幼儿在演练游戏中不慌张,不推不挤,要互相关心,帮助同伴。在地震逃生演练过程中,要请班上老师配合,避免幼儿在演练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延伸环节:
让幼儿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资料,开设“地震知识展览”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