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说课稿
此篇文章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说课稿(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的第二课《自选商场》。本课是以识字写字为教学重点的归类识字课。一幅自选商场的插图,罗列着一些商品的名称,还有一篇关于自选商场的短文,组成了本课识字的文本环境,简洁明了。
二、说教学理念:
将“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走进生活,轻松有趣的识字。增加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识字,感受环境识字的乐趣。
三、说学情
孩子们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已经积累了许多识字的方法和经验,大部分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也有个别学生识字量较少,识字兴趣不浓,容易遗忘。
四、说教学目标:
1、激发识字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认识9种商品名称,14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巾、牙”两个生字;
3、观察自选商场,了解自选商场的售货方式,初步体会它给购物的人带来的方便。
五、说教学重、难点:
1、通过认识本课的十四个生字,使学生学会一定的识字方法,培养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
2、认识形难字“商场”、读准“东西”一词的轻声读音。
六、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探照灯“拉幕”“拖拽”“放大缩小”等功能及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设计了一个动画人物贯穿课的始终,让他和学生对话。
七、说学法
注重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性,使学生轻松识字及汇报学校效果。
八、说课堂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演示课文、了解内容。
3、借助情境,巧识生字。
4、掌握方法,自主识字。
5、活动激趣,巩固识字。
6、提示规则、练习写字。
7、课外拓展、生活识字
九、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拼读课题,认识生字:商场
上课开始,我利用聚光灯效果引入一个孩子们十分喜爱的动画人物大耳朵图图,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由图图代替我给孩子们提出学习要求、夸奖他们、提醒他们注意书写规则、鼓励他们学会更多的字。
过渡:“图图要带我们去个地方,大家看这是哪儿?出示图片(用拉幕功能)先出示图片,再出示“商场”两个生字,学生认读。提醒学生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并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识记生字。比如:“我觉得‘商’字就像一个戴着帽子长着两撇胡子的商人,咱们跟它打招呼吧!”这两个字是本课最难记住的生字,因此,我在上课伊始、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出示,给他们强烈的`印象。最后出示课题《自选商场》齐读课题。
2、读句,认识生字:东西
(结合商场购物场景,通过利用图层叠加、放大缩小和拖动复制功能分别出示图片、句子“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指导学生读句,读准“东西”的轻声读音,并这样启发学生:你在东,我在西,咱们一起去商场买东西,让学生加深体会“东西”一词和“东西”两个字的读音和意思的不同。在生活情境和文本的语言环境中轻松识字,突破了本课的识字难点。)
二、演示课文、了解内容。
图图讲述了他和妈妈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的情景,孩子们也了解了课文内容,自由读课文之后,图图给孩子们提出了问题:
1、自选商场里有哪些商品?
出示句式:“商场里有—————,有——————,还有——————。”练习说话。
2、在自选商场里购物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说)
三、借助情境,巧识生字
1、图图跟妈妈在自选商场里买了很多东西,咱们来看看都有什么?(使用拉幕效果,调动学生求知欲)
2、(用拖拽功能将图片拖走)借助拼音读词语。你能读出这些商品的名称吗?它们的名称就是本课要学的词语。孩子们答对了会得到他的夸奖。这些词语都带拼音,孩子们看文字、拼音节、认事物,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词语。在学到“牛奶”这个词语时,“女字旁”用笔画上了红圈,我告诉孩子们它叫“女字旁”,并提示学生:我们还认识哪些带“女字旁”的字?
3、“闯关夺奖,赢免费商品” [以商场要举行“闯关夺奖,赢免费商品”活动,巧妙地引导学生运用拼音、图片、谜语等识字方法分类认识九种商品名称以及10个生字。]
第一关:拼音宝宝帮我忙:请你看拼音,读出食品专柜中的三个商品名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准确拼读出食品专柜中面包、牛奶、火腿肠这三种商品名称,顺利过关插一面小红旗!同时获得象征性的奖品———词语卡片。通过这样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闯关夺奖活动)
第二关:看图片识标签:请你看图片,读出生活用品专柜里三个商品名称。
(指名学生上台,用白板笔给图片和相应的商品名称连线,并大声读出,三个词语全部连准确读出来的就顺利过关,获得奖品。)
第三关:小小谜语我会猜:请你猜谜认字,获得学习用品专柜里的三个商品
(这一关,通过这3个有趣的字谜,利用拖拽、组合功能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识记“本、笔、尺”三个生字,并认识三种学习用品的名称。如:猜“毛”想象毛笔的样子。)
四、掌握方法、自主识字
[通过上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学生借助闯关夺奖的活动情景,已经初步认识了九种商品名称及其生字。本环节再通过归纳和内化,让学生较好地识记生字,同时掌握一些识字方法、学习自主识字。]
1、认读词语,归纳识字方法。
(同学们,看看我们夺得了哪些奖品呢?请大家来读一读吧!学生通过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认读词语、生字;接着老师启发学生说出识字方法:拼音宝宝帮我忙、看图片识标签、猜谜认字等识字方法。)
2、同桌交流,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交流汇报。
(这里主要采用各种笔的功能,引导学生采用加一加、减一减、实物演示、联系生活记忆等多种生动活泼的识记方法提高识字效果。)
五、活动激趣、巩固识字
1、“售货员”分类包装商品
(出示三个货架,学生扮演“售货员”利用拖拽功能,把这些奖品分类摆在货架上,并给商品贴上标签。)
[这项教学活动既让学生巩固了已学词语,也向学生渗透了商品分类的知识,让学生初步弄清楚了商品的类属、体会商场售货方式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使语文教学生活化。]
2、师生交流自选商场购物的体会,
再读句“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真方便。”
六、提示规则、练习写字。
在写字这个环节,利用汉语笔画功能出示带米字格的生字“巾”“牙”,然后在白板上示范书写,最后由图图提示写字姿势和书写规则,学生在书上练习写。
最后,图图鼓励孩子们学会更多的字。
七、课外拓展、生活识字
课外搜集商品的包装袋,把认识了的字剪下来做成展板。
(利用认识的九种商品名称进行拓展识字,布置商品展板)
布置这样的课外拓展作业,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积累拓展识字空间,在生活中识字,培养自主识字能力。让学生主动识字、充分体验识字的乐趣。
这节课我始终紧扣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师生、生生互动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力求上一堂综合的、开放的识字课。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各位老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活动诗歌《雪地里的小画家》。诗歌朗诵一遍。这首诗歌具有奇妙别致的想象,将小动物在雪中的脚印比喻成形状优美的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勾勒出了一幅活泼、生动、优美的画面,既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又适合即将到来的有关冬天的主题活动
《纲要》中提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初步学会诗歌内容,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朗诵诗歌,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2)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3)乐于参与游戏,并感受到游戏的快乐。
其中重点是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朗诵诗歌,难点是引导幼儿进行仿编诗歌。
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了解有关动物冬眠的知识;识别各种动物的脚印。
(2)制作电脑课件,将诗歌内容展现出动画效果。
(3)小动物和小动物的脚印的图片各半。
二、说教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更好地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兴趣,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和游戏法。
通过生动活泼的动画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幼儿有目的、仔细地观察,并积极思维。
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各种动物的脚印,激发创编欲望。
三、说学法
活动中我充分利用“电教”这一现代化手段,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和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
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电脑课件直接获得生动的印象。
讨论法是幼儿最喜欢的方法,幼儿可以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大班幼儿学习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以下几环节:
1、音画结合,引出诗歌。
活动一开始,我就打开电脑画面,战线出这样一幅美丽的情景:天空中飘着朵朵雪花,优美的《雪绒花》音乐慢慢响起。这时,我对小朋友说:“你们看,天空里下起了什么?”这样视听结合,一下子就能调动起幼儿的兴致。
2、动画演示,理解诗歌。
首先我请小朋友观看雪地上出现的的各种脚印,并以神秘的语气问幼儿:“这些都是谁留下的脚印呢?”让幼儿自由猜测,然后再播放小动物走过雪地的动画,以此来验证幼儿的猜测。接着我又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自由地说一说:“这些小动物的`脚印象什么?”幼儿在与同伴的讨论中能够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能够吸收到别人的知识,从而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小朋友讨论完以后,我又让他们大胆地把自己的见解在集体中发表,并且加以肯定和鼓励,培养了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为了将小朋友引入诗歌的主题中来,我直接说:“小朋友看,西欧啊动物在雪中留下的脚印就象一幅美丽的画一样,它们都是雪地里的小画家。我们平时画画都要用颜料和笔,可是小动物们画画是不用颜料不用笔的。你们说,它们的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呢?”这样通过简单的几句话,就让幼儿理解了诗歌中的“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一句。在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最后一句的时候,我还是利用电脑画面中“小猫奇怪地问:‘小青蛙怎么没来?’”这样一个动画来完成的。小朋友已经有了一些有关动物冬眠的知识,所以能很快地回答出来。
3、多种方法,学习诗歌。
在这一环节中,我分这样几步进行:(1)整体欣赏。我让幼儿一边看动画一边完整地欣赏诗歌。(2)分句教学。就是老师念一句,小朋友跟着念一句。老师念的时候要有感情,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这样利用自己的情感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比如诗歌中的前两句,我会这样念:“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再如后两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很快就能将老师的语气、神态模仿的惟妙惟肖。(3)表演诗歌。在小朋友基本掌握诗歌的时候,我启发幼儿为诗歌加上合适的动作,可以分组表演,也可以分男女表演。这样既帮助他们记忆,又增加了学习的兴趣。至此,活动的重点就解决了。
4、发挥想象,创编诗歌。
这里有两个过程:(1)幼儿讨论,演示动画。“还有那些小动物会象小鸡它们一样可以在雪地里画画呢?它们会画些什么呢?”让幼儿分组展开讨论,然后请小朋友将讨论的结果在集体面前讲述出来。没说出一个动物以后,我就利用课件演示出这个小动物在雪地里行走的画面。第二个过程就是观看画面,创编诗歌。这里我是这样引导的:“小朋友相处的动物可真多,你们看,它们在雪地里画的画也很美,我们能不能把它们也编进诗歌里呢?谁愿意来试一试?”有了上一个步骤做铺垫,热切幼儿对诗歌的语言形式已经掌握,所以基本上都能很快地开动脑筋,发挥想象,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编出新的诗歌来。他们可能会说“小熊画面包,大象画小船......”这里可以让个别幼儿示范仿编以后,再让小朋友们互相编,让每个幼儿都表现的自我的机会。这样,活动的难点也就解决了。
5、游戏《帮小画家找画》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游戏,进一步感知动物的脚印,同时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我染个一半幼儿手拿画有各种小动物脚印的图片,另一半幼儿手拿画有相应的小动物的图片,然后让小朋友一一对应帮手里的“小画家”找画,看谁先找到。
最后,我对小朋友说:“小动物们一直站在雪地里太冷了,他们要回家了。我们和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说再见吧!”同时,画面上也出现小动物边挥手边踏步走的情景,以此来结束活动。
我们都知道,语言活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本次活动中,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孩子,为他们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让他们在“回答提问、自由讨论、朗诵诗歌、表演诗歌”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创编,从而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说课稿通用(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识字效率。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感悟汉字,掌握朗读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力、水、手”三个字。
教学难点
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初步的认字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过程:
一、形象揭题,趣味识字
1、出示“一轮红日图”。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幅图吗?板书:日。红日高照,光芒四射,非常明亮。
2、出示“一弯月牙图”。这幅图又用什么字来概括呢?板书:月。
3、“日”和“月”和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字。板书:明。齐读题目。
4、大家观察这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这些新朋友。
二、学习生字
出示:
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众
1、你们仔细看看,有谁认识这些汉字?说说是怎么认识它的?曾在哪儿见过它?读读看,读对了同学们就跟着小老师读一读。
2、同学们再仔细瞧瞧,看谁能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举手说说。然后把它们分成三类:左右结构:明、鲜、休、林;上下结构:尘、尖、灭、男、看;品字形:森、众)
3、是呀,这些汉字有的是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有的是由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有位小朋友也像你们一样能干,他也发现了这些规律,而且还把他的发现编成了一篇小韵文,让我们来读读,说不定,待会儿我们也能像他一样编一篇小韵文了。
三、熟读课文,语境识字
1、自由拼读课文,并把这些汉字在课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2、同桌互读课文、教师引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比比谁读得好。
4、比赛读。自选一节最喜欢的反复读,然后分组读课文、分男女生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5、读着读着,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每一小节有一句话,有两行,第一、二两节与第三节不一样,是把一个字拆开来变成两个字,第三节是把几个相同的字组成新的汉字。)
6、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从、众,让小朋友独立猜猜并相互说说这些汉字的意思。
7、汇报学习情况。
(1)明:明亮的意思。日和月都很亮。
(2)鲜:“鱼”和“羊”的味道都很鲜美。
(3)尘:土少就叫尘,灰尘。
(4)尖:(用铅笔演示)上面小,下面大,就尖了。
(5)灭:用盖儿一盖,火就灭了。
(6)男:田里出力干活儿的主要劳动力是男人。
(7)休:人靠着树干什么呀,休息。
(8)看:(动作演示)手掩目是“看”。
(9)林:树木多了,就成山林了。
(10)森:树木多了,就成林了,再多一点就是森林了。
(11)从: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跟随,叫跟从。
(12)众:上面看,一个人,下面看,两个人,仔细看,很多人。人多了,就成“众”了,众多、大众。
四、诵读韵文,巩固识字。
1、自己出声读韵文。
2、用对口令的方式,巩固识字。
五、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生举手说说。
第二课时
目标:
1、开展实践活动,扩大识字。
2、指导书写。
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读课后词语。
(1)自由读读“我会读”中的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找朋友。(老师报词语,学生在词语上标序号,然后校对。)
4、读读想想。
(1)自由读读“读读想想”中的内容。
(2)跟老师读。
(3)指名说说还从哪儿看到过像今天所学的汉字一样,也是由两个不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或者是由三个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说到品字形的字时,可以从学生的姓名中迁移开去,给学生提供认识更多的认识汉字的机会,例:石头很多就是磊,水很多就是淼等等。)
二、自创儿歌。
1、根据课文形式,自创儿歌,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2、交流。
三、指导书写
力: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手:注意第一笔是撇,要写得平,第三笔在横中线上,要写得长,第四笔在竖中线上。
水: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压横中线出笔,第三笔写至中心点,最后一笔捺收笔在撇的平行线上。
四、课外拓展。
课外利用多种渠道去认识汉字,把自己的发现编成儿歌。
《日月明》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识字(二)”第四课《日月明》,鉴于《日月明》是一篇识字韵文,它通过韵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单元之前的象形识字课显然已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对日、月、火、竹等会意字的组成部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几个句意的理解完全可以通过会意字的特点进行分析,因此,识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字音以及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上。本课出示了12个会意字,并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的韵文形式介绍了这几个字的构字规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认了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明、鲜、尘、尖、灭、力、男、休、手、林、森、从、众”13个生字,会写“力、手、水”3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由读、对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读,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会意字的构成规律,知道他们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而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如很小的泥土就是灰尘的尘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先造字的智慧,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为达成这些目标,我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为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但是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并不是完全地放任学生去自由活动,而是在教师有序指导下的自主探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从四方面着手让学生进行探究:
一、字形上的探究
直接出示要认的会意字,因为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所以对于这些字学生很快就读出并读准了他们的字音,然后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就说出了明是由日和月组成的,鲜是由鱼和羊组成的,而日、月、鱼、羊则都是我们学过的象形字,通过反复的认读,学生很快就说出了日月明、鱼羊鲜等这些朗朗上口的韵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每个小朋友都能掌握识字规律。也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二、结构上的探究
让学生看看明、鲜、男、森等生字同样是由独体字拼成的,他们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结构分类,让学生自己到黑板上去认一认,分一分,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又是品字结构。使生字反复再现,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同时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三、笔画上的探究
让学生探究发现独体字是不是简单的相拼,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一些部首的变化,比如人木休的休,左边人的捺变成了竖,小土尘尘上面的小,竖钩变成了竖等,再一次让学生体会了构字规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编出来的韵文儿歌读读黑板上出示的生字。
三、字义上的探究
新的课程观指出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杜威也主张“在做中学”,因此为了更好得让学生理解字义,我让一高一矮两个学生上来,高的当树,矮的坐在树旁边,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这是休,这样既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会意字,有让学生知道了休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休息的意思,又比如我在黑板上画冒着热气的鱼和羊肉串,让学生体会鲜的意思,还可以让学生拿出铅笔来观察,学生很快就说出了铅笔头尖尾粗的特点,这样就很容易得理解了小大尖。然后我又出示了一些本课没有出现的意会字,如采、苗等,让学生说说字义,通过讨论解决的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识字、理解字义活动中,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学习方法提高自学的能力。
四、拓展上的探究
本课课后练习中安排了一项“读读想想”,目的是进一步扩展学生对会意字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结合这项练习,我组织学生围绕“有趣的汉字”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首先,我先引导学生完成“读读想想”的练习,仿照课文将这四组字念成一段小韵文不正歪、日光晃、三口品、三日晶。然后,引导学生自由组合,与好朋友一起复习前面学过的汉字,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字。因本册书至此已过大半,学生已学了不少汉字,其中有不少象形字、会意字及形声字,让学生试着找出这些汉字有趣的地方,或画画,或出字谜,或学着课文的样子编编韵文。总之,用各种方式将汉字的有趣之处表现出来。最后,开个交流会,让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有了自由表达的空间,有了展示才能的舞台和自主发现的过程。
不难看出: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给他们机会、时间,孩子会发现很多很多的东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构字规律,互相倾诉,欣赏别人的发现成果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与情感也在互动。学习中,孩子的自信心在增强,学习能力在增强,互相倾听、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也在逐渐形成。总之,我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时刻牢记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时时处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不动摇,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虽然在课上仍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成功终会属于自己。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我上的本节课《zcs》是人教部编教材第二单元第7课内容的第一课时。我设计的第一课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一幅小动物上课的情境图,用小刺猬的“刺”提示c、ci的音,小刺猬的形状提示c的形;用正在吐丝的蚕吐出的“丝”提示s、si的音,蚕吐出的丝的形状提示s的形;用小熊写的z提示z的形及z、zi的音。第二部分是声母z、c、s和单韵母a、e、u的拼音练习和uo三拼练习,以及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的`拼读练习。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声母z、c、s。
2、正确拼读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书写声母z、c、s。声母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带调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
难点: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四、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课件出示:(1)竖弯加点,母鸡捉虫。同学们猜一猜是哪个声母?
(2)气球拖线,左上半圆。它是谁?
(3)刀切西瓜,像个叉叉。它是谁?(学生结合课件出示的图片和谜面来回答)
2、课件出示z、c、s,你们认识他们吗?谁来读一读?(老师适时点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和z、c、s交朋友,师生一起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学习z、c、s
1、(课件出示图片)看图找一找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个拼音字母。(请学生上来指一指,说一说)
2、(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来读一读z,老师教读相关句子,带领学生加深对该声母的读法。
3、(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来读一读c,老师教读相关句子,带领学生加深对该声母的读法。
4、(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来读一读s,老师教读相关句子,带领学生加深对该声母的读法。
5、猜谜语:(1)像个2字,它是谁?(2)半个圆圈,它是谁?(3)半个8字,它是谁?
(三)学习zi ci si
1、读一读,比一比。课件出示:z、c 、s和zi、ci、si,教师教学生来读一读,听一听,你听出了什么?(z、c 、s和zi、ci、si的读音相同)强调z、c 、s是声母,zi、ci、si是整体认读音节。
2、课件出示:zi、zī、zí、 zǐ、zì。教师教读,学生跟读。并出示句子:好孩zi,爱写zì,写个2字像个z。(引导学生在句子中感受整体认读音节的读法)
3、课件出示:ci、cī、cí、cǐ、cì。教师教读,学生跟读。并出示句子:小cì猬,长满cì,cì个红果回家吃。(引导学生在句子中感受整体认读音节的读法)
4、课件出示:si、sī、sí、sǐ、sì。教师教读,学生跟读。并出示句子:蚕宝宝,爱吐sī,半个8字就是s。(引导学生在句子中感受整体认读音节的读法)
5、小猴子摘桃子游戏:课件出示z、c、s、zi、ci、si等音节。老师口述摘桃子的要求(老师指,学生答,答对了,桃子就顺利地摘到了篮子里)。
(四)学习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1、学习两拼音节
(1)声母z和ɑ、e、u分别交了朋友,我们来一起读一读zɑ、ze、zu。
(2)声母c和ɑ、e、u分别交了朋友,我们来一起读一读cɑ、ce、cu。
(3)声母s和ɑ、e、u分别交了朋友,我们来一起读一读sɑ、se、su。
2、找宝藏
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图片中的物品是什么?然后鼓励学生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音节。
(五)指导书写z、c、s
1、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z,强调写法:左上起笔横折横,一笔写成。
2、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c,强调写法:一笔写成左半圆,上下紧挨二三线。
3、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s,强调写法:先向左画半圆,再向右画半圆,一笔写成。
4、学生在本子上练习写,老师巡视指导。
(六)总结
孩子们,你在这节课上都学到了什么?
(七)说板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操场上》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这是学生学完拼音后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有一幅表现操场上热闹的图,六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分体育运动,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告诉学生体育锻炼可使身体更强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考虑到昨天匆忙结束拼音教学,第一次接触到识字课,这节课我安排了内容较少,仅仅学习9个生字和6个词语。
说教法:
字词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环节,为了避免出现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无味的现象,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趣味识字的教学方法。
说教学过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精神振作、情感充沛,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上课伊始,利用我班学生爱猜谜语的特点,我出示了三则谜语(乒乓球、气球、篮球)揭示谜底后教学“球”字,给球字找找朋友,想办法编顺口溜记住字形。
学完“球”后自然地过渡到教学的第二环节:看图说话。出示课文中图画,给足时间让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自己想说的话。但考虑到低年级的孩子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他们完整地口述整幅图的意思是比较困难,从平时的教学中完全能反映出来,上看图说话是我最怕的,不管我怎么引导,学生都不能说到点子上。何况今天教的是那么复杂的一幅图,所以在备课时,我颇费心思。设计了两个环节:
1、出示图画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自由述说,此时学生说得肯定是零零碎碎的。2、自由述说后再引导学生“这么大的操场,这么多小朋友在活动,我们的眼睛真不知看哪里好?
小朋友,你有什么好办法来介绍这幅图,让大家听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适时引导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的表达更确切,说得连贯、通顺,学生自练后在小组里试说,初步培养学生言之有序的表达能力。
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即将要教学的6个体育名词,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学习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6个词语,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出示6个带拼音的词语后,学生自由拼读,再指名读,同桌赛读,去掉拼音再读。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再记住形,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通过摆一摆让学生按规律给词语分类,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初步发现汉字组字的一些规律。接着让学生猜猜字谜,出示两个猜猜这两个古汉字是什么字。利用这两个小篆记字形,我有一定的意图,因为这两个字的篆书特点还依稀保存在他们的楷书中,对记住这两个字颇有益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记住了“足、手”后教学偏旁,做做跟手,跟脚有关的动作,以加深印象。
新课程讲究活动中学,学中体会。孩子们经过30多分钟的学习,此时也属于课堂中的'疲倦期,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游戏“你做我找”,指名一生做动作,其余学生快速地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利用游戏的方法巩固字词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最后一环节,我又安排了一个活动“喜迎奥运”黑板上贴着12面奥运五环旗,每面五环旗的反面有一个生字宝宝,揭完旗后展示在眼前的是北京奥运的会徽。
此设计的意图一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摆脱刻板单调的一遍一遍地重复性地机械地认读。二是体现本课的思想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想到设计奥运五环旗,主要是受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军团的不菲成绩的鼓舞,再说北京奥运近在眼前,有必要对孩子们进行北京奥运的宣传。这样孩子们在课堂上不仅学习了生字,还能了解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