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分》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通分》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通分》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内容
用通分来比较分数的大小的方法(教材第73~74页例4、例5、及75页练习十八的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能熟练地,快速地比较。
2.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概念,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把两个分数进行通分。
3.能运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4.经历探索活动,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三、重点难点
1.掌握通分的方法。
2.能很快地看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熟练灵活地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提问:1.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与,哪个大,为什么?
教师: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今天,我们来探究一种新的方法,可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1.出示教材第73页例4。(出示世界地图)你知道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吗?(学生观察图进行判断)
再出示条件: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1)放手让学生根据条件自己比较,学生相互交流方法、结果及理由。
(2)小结:要比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谁大,就是要比较和的大小。是3个,是7个,所以大于。
(3)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口答结果。
提问:以上各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同分母分数如何比较大小?
(学生归纳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4)再出示:
学生尝试比较上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5)请学生汇报自己比较的结果及理由。
以和为例,学生可以用分数单位的大小推出;因为<,所以3个小于3个。
提问:以上各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子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
小结: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比较大,分母大的比较小。
【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74页例5。
(1)提问:和这两个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像这样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
学生思考并回答,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思路:
一种是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一种是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
教师指出:这两种思路,都能把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问题。都是可以的,今天我们重点研究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方法,我们把几个分数的相同分母叫做公分母。
(2)教师提问:用什么数做公分母?怎样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3)请学生汇报解答过程。
先求出和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20,用20作公分母。
板书:
(4)教师提问:根据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师指出: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板书: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
(5)教师提问:你能说一说怎样通分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小结:通分时,先求出原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分母,再看原来分数的分母变成公分母要乘上几,分子也要乘上相同的数,提问:为什么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用其他较大的公倍数作公分母可以吗?
(6)在通分的基础上,比较和的大小,让学生完整写出例4的比较过程。
3.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3页的“做一做”。
判断时要求学生说出根据。
(2)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75页练习十八的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五、板书设计
通分
例3:
例4:
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
《通分》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的例4和“试一试”,“练一连”和练习十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通分及公分母的意义。
2、能正确的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它们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3、通过亲历探索通分的`意义与方法这一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为公分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一说:最小公倍数4和6.8和9.9和5。
2、化成分母是2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1/5.3/4.7/10。
二、新授
1、出示例题
例4:把3/4和5/6改写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题目要求是什么?
2、揭示通分的意义
小组学习,交流各小组汇报。
为了计算简便,一般取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3、你觉得通分的依据是什么?
4、通过自学、讨论,我们知道了这些概念和方法,根据这些我们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5、通分和约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先找出
1/6和4/9的公分母,再把这两个分数通分。
思路引导:1/6和4/9的公分母是
要求学生自由说说中间的过程。
2、练一练
3、判断
四、课堂小结
《通分》教学设计 篇3
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叫通分,掌握通分的方法,会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后再比较大小。
2、通过寻找比较分数大小来体验通分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转化的思想,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我们学校在被评为了“全国绿色环保学校”,
环境教育对同学们来说已经不陌生了。还记得我们去年参
观过中山市垃圾处理厂吗?你还记得垃圾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出示信息窗一:请看,这是某个城市一天来的垃圾处理情况。
问: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你能提
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独立思考,探究问题。
1、学生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全班交流。
…和…一共是多少?…比…多多少?…比…少多少?
A、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问: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
()()()
B、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请列式()()
()你能算出来吗?你知道谁大谁小吗?
C、比较大小
填埋处理的与回收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回收处理的与其他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堆放处理的与回收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填埋处理的与其他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堆放处理的与其他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填埋处理的与堆放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问:()能够直接比较出大小,
比较的方法是()。
2、比较填埋处理的与堆放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请同学们先自己独立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小组长做好记录,看哪个组想出的办法最多?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将三种情况板书
(1)化成小数比大小
3/7≈()2/5=()
因为()○(),所以3/7○2/5
问:你是根据()做的。
(2)化成同分子分数比大小
2/5=()3/7=()
因为()○(),所以3/7○2/5
问:你是根据()做的。
(3)化成同分母分数比大小
3/7=()2/5=()
因为()○(),所以3/7○2/5
问:你是根据()做的。
这样做的优点是()。
2、总结: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有的化成小数比大小,有的化成同分子分数比大小,也有的化成同分母分数比大小,这三种方法都对。其实都是将新知识转化成了已有的知识来解决。
3、优化方法
比较堆放处理的与其他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问:用三种方法中你喜欢的方法比较这两个的大小?()
4、通常情况我们习惯用化成同分母分数比大小,这样()相同了,便于比较。
5、观察两组化成同分母方法比较的过程,你能不能自己尝试着总结一下什么叫做通分?
明确:像这样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6、公分母是()。
7、比较3/4和5/6的大小,引导学生理解通常情况下通分时我们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
比较3/4和5/6的大小:()
8、(1)24做公分母()
(2)12做公分母()
说说你是用哪个数作为3/4和5/6的公分母的?你是怎么把3/4和5/6化成同分母的分数的?你是根据什么来做的?
刚才有的同学用24作为3/4和5/6的公分母。有的`同学是用12作为3/4和5/6的公分母。还可以用那个数作为3/4和5/6的公分母?那你们觉得用哪个数做3/4和5/6的公分母简单?
通常情况下通分时我们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
9、解决问题:把3/10和4/15通分
()
(四)及时强化,应用问题。
1、根据通分的意义,想一想下列计算过程,哪个是通分?哪个不是通分?为什么?
(1)2/3和3/5
2/3=10/15 3/5=9/15
(2)5/8和2/7
5/8=15/24 2/7=8/28
2、用通分的方法快速比较出堆放处理的与回收处理的垃圾,哪类多?(3/7 2/35)
3、一个普通的鸡蛋,蛋黄的质量约占2/5,蛋清的质量约占1/2,其余的是蛋壳,蛋黄和蛋清哪部分重一些?
4、有三根绳子,第一根长2/5米,第二根长4/5米,第三根长5/8米,小毛想找一根最短的绳子用,他应该选择哪一根?
5、据统计,生活垃圾中废金属占1/4,废纸占3/10,食物残渣占3/10,危险垃圾占3/20。提出问题,并解答。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你能用这节课学的知识解决哪些问题?
《通分》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通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公分母的方法.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揭示矛盾
1,求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求的[课件1]
8和99和275和66和812和1810和15
2,口答.[课件2]
3/4=( )/83/4=9/( )3/4=( )/243/4=( )/20
3,把1/3和1/5化成分母都是15的分数.[课件3]
习后提问:A,说一说该题中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B,分母15与原分母3和5是什么关系
C,由异分母分数到同分母分数,这个转化过程是依据什么来实现的
4,揭示课题:通分
二,探究新知,激发思维
认识公分母和通分的意义.
(1)教学P115.例3:比较3/4和5/6的大小
①提问:A,3/4和5/6能直接比它们的大小吗想想用什么办法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
B,想一想:"相同的分母"与4和6有什么关系
②试一试把它们化为同分母分数.
观察学生的几个算式,有没有达到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目的
③反馈讨论:对比一下,"相同分母"选哪个数比较好为什么
④小结:我们在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时,首先选定的"相同分母"我们称为公分母.一般我们选已知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它们的公分母.
板述: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2)我们从下面的图中看一看,通分前后的两个分数,什么发生变化了什么没有发生变化[课件4]
(通分并没有改变分数的`大小,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使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了,这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
2,教学通分的方法.
(1)教学P116.例4:把下面每组数的两个分数通分.
2/3和5/71/6和7/12
讨论:A,想想:要把这两组分数分别通分,第一步要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
B,说说公分母21是怎样确定的公分母12是怎样确定的
C,能说一说通分的一般方法吗
板书:通分的一般方法是: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把下面两组分数通分.[课件5]
9/10和8/153/8和5/12
D,请再说一说通分过程分几步每步做什么
※口答填空.[课件5]
三,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1,说出下面每组分数的公分母.[课件7]
1/4和2/32/3和5/63/8和5/65/12和5/48
2,P117.1
3,P117.3
四,课堂小结,抽象概括
什么叫通分通分的一般方法
五,家作
P117.2,4
板书设计:通分的意义及方法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通分》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93-9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比较各类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和作用。
2. 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能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并使策略最优化。
3.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渗透爱国情感教育。
教材分析:
通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93至94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以分数的大小比较为线索,由特殊到一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学通分。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在分数加减法中常常用到。因此通分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所以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部分内容。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力求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抽象概括方法、比较法、观察法等。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习了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所以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难度不大,重点让学生讲解判断大小的理由并及时归纳总结。至于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一部分同学其实已经知道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比较,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成果引入通分,再通过自学环节,顺理成章的让学生转入本节的重点学习中。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比较
教具准备: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课前调查:
了解学生对冬奥会的关注情况,适当进行补充然后请学生单选或多选温哥华冬奥会上令你感动的画面。
【评析:体育最能激发人的爱国热情,这样的课前调查,既为本节的教学提供了素材,又渗透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1、由温哥华冬奥会的举办,引出调查的信息并出示信息。
师:同学们,20xx年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中国金牌榜首次进入世界前七!冬奥期间,每一个精彩瞬间都会激起我们的心灵震颤,(出示课件:王濛叩谢恩师李琰、周洋以一敌七摘取1500米桂冠、申赵18年圆梦登顶、中国短道接力金牌失而复得)。
2、让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数学问题。
【评析:情境的创设基于学生自己调查统计的结果,不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独立解决问题
【评析:学生独立思考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自由地去探究,去发现,亲自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2、合作交流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已解决的问题,或讨论有疑问的地方。
【评析:这个环节可以实现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思维方式的互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3、汇报展示
⑴ 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①总结方法;
② 练习巩固: ○ ○ ○
⑵ 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①分子相同的异分母分数比较;
②分子和分母各不相同的异分母分数比较;
【评析:课堂中学生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主动寻求多种解题方法,迸出创新的火花,使学习真正成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和张扬的过程。同时这样处理环节也很好的突破了难点。】
4.教学通分。
⑴ 观察方法,揭示课题。
师指着利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做法问:仔细观察这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发现?教师追问:“转化后分数的大小变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这时教师揭示:像这位同学的方法,就叫做通分(板书课题)。
⑵ 阅读教材,理解意义。
阅读课本93--94页,把你认为的重点或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标注一下。
⑶ 交流收获,掌握方法。
看书后,先解决有疑问的地方,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叫通分,通分的方法,学习通分有什么作用等等。
【评析:这样做学生不仅触到新知的“脉”,还能寻到新知的“源”,不仅知道了学什么,还知道为什么要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就突出了重点。】
(三)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基本练习:比较下面分数的'大小:
和 和
2、拓展提升。
同学们进行100米赛跑,丁丁用了 分,明明用了 分,谁的
成绩好一些?
3、随机练习黑板上的其余问题。
【评析:通过从基础练到拓展练,把数学放到了更广阔的生活环境中,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虽不见得有冰雪健儿们那样的天赋及机会,能够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但是我们每个人,却可以被他们的某种精神所激励,然后在我们各自的人生舞台上,去赢得属于我们自己的金牌!
板书设计:
通 分
大 小 不 变
异分母分数 同分母分数
转 化 (公分母)
公倍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设计思路:
在这节课上,我最初的设计是依据教材,按照教材上的指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等活动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可是,课前的调查和研究表明,无论是学生还是身为教师的我,都已经不能够将学习和教学的关注点仅限于课本了。有了这样的感觉,我就不能够再默守陈规、按部就班的进行原定预设计划了。因此我决定走出教材、了解学生,真正实现“用教材”“备学生”这一高度上来设计这节课。针对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材提供的素材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在课前进行了同学们喜欢的体育运动进而进行冬奥会深刻画面的调查,并将这一调查结果引入课堂,学生积极的进行观察、提问、思考、交流等各项活动,在情趣交融的活动中实现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课堂上学生是兵教兵,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总评】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分析。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通分的方法?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注重给孩子创设一个多元求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独立尝试,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这样的教学真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效果很好。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分》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73-74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知分数大小比较的意义,会比较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和作用,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确地把两个分数通分。
2.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通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公分母。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单。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谈话法、练习法。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自主探究运用新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导入新课
在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中,有着无数的星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什么呀?对,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可是,有人认为,地球其实应该叫水球。看看这样两组数据,我们就明白了。(出示课件)“你知道地球上是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吗?”
(设计意图;凝聚学生注意力,激起兴趣,引发思考,有效地为学习新知最好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分数大小比较
(1)学生思考并判断,回答地球上是陆地多还是海洋多的问题。(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伴合作寻找解决的策略)。
⑵汇报、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得出的结论。(师板书两个分数并填出符号比较大小)
⑶相机进行两个练习。3/13()4/135/9()2/9师:同学们判断的非常准确,观察一下,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大家是怎么判断它们大小的?跟同桌交流一下。
生: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课件展示)
(4)尝试练习。(师出示课件,学生用手势回答)
(5)师出示课件,这组分数怎么比大小?3/8()3/7(学生思考后回答,师课件展示后顺势再呈现两组分子相同的分数))
(6)提问并让学生观察后自主归纳: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的?
生: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课件展示)
(7)尝试练习。
2、探索通分的意义
(1)出示2/5和1/4的大小比较。提问: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像这样的分数叫做异分母分数。这样的分数分子与分母都不相同,比较起来有一定困难。下面我请大家独立思考,找出比较他们大小的方法,写在练习卡上。比一比谁解决问题的策略多。
(2)展示交流学生的策略。(大家把我们碰到的新问题转化为过去学过的知识,非常好)
(3)说明:大家都解决了这两个分数的大小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课本74页例5,比较黄豆和蚕豆蛋白质含量的问题。(出示课件),你现在判断谁的蛋白质含量高?
(3)自学课本。刚才大家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有一种运用了通分的方法。哪一种方法是通分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74页有关通分的知识,把通分的概念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你认为概念里那个词语最关键?(谁来汇报,究竟什么是通分,教师顺势板书通分的定义)
3.尝试通分。(学生在练习单上练习通分5/6和7/83/7和2/94/9和7/18)(1)说明:通分時我们把几个分数的相同分母叫做公分母。提问:用什么数做公分母?怎样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解答过程。
(3)小结:通分时,先求出原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再看原来分数的分母变成公分母要乘上几,分子也要乘上相同的数。
(4)提问:为什么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用其他较大的公倍数作公分母可以吗?
4.体会通分的作用。
(生回答)
25.总结一下刚才通分的过程,你认为通分的步骤是怎样的?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学生汇报:
(1)寻找公分母;
(2)运用分数基本性质,将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用公分母作分母的同分母分数。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的教学要体现它的应用性,因此在教学中我遵循教材的编排,将通分的教学置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情境中,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的比较方法: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而且还通过异分母分数的比较,探索出通分的一般方法:先找出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在探索通分的方法之知,为了能让学生的思维自主发挥,采用了先放后收的方法:先允许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同一个总是可以有多样的方法解决,当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又将学生的思维收回来,重点研究转化成同分母的方法,从而引出通分。在研究通分的方法时,采用了逐步建立概念的方法,让学生经历通分的方法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几组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通过教师的不断追问:怎样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公分母是多少?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通分的方法,最后掌握通分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后“做一做”(必做)。
2.练习十八第6题、11题(选作)。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五、布置作业,巩固新知。(练习十八2、4、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