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2025/10/11教案

此篇文章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暮江吟》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暮江吟》。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暮江吟》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中描写了深秋的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题目的意思是:吟咏暮色降临的江上景色。暮,傍晚。吟,吟咏,作诗。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①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铺: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句意: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

②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这里指碧绿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句意:江水有一半是绿色的,有一半是红色的。)

③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可爱的意思。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句意: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

④露似珍珠月似弓(似:好像。"月似弓",农历初三晚上,是月牙开始出现的日子。月牙好像一张弯弯的弓。寒露降临,附着在树叶和草丛上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就像闪闪发光的珍珠。句意: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月牙弯弯像弓一样。)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用了一个"铺"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突出了江水的平静,夕阳的美丽。"铺"在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②读"可怜九月初三夜",体会"可怜"在这里的意思。("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九月初三这个深秋的夜晚的留恋、喜爱。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正因为喜爱,他才从黄昏到入夜,久久地停在江边观赏景色。)

③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学会用书信体。

2、能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3、通过生动、细致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教学重点:

用书信体的格式,从不同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难点:

通过生动、细致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信封和纸)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信封和信纸)

2.今天的课我们不用簿,就用信纸和信封,怎么样?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例文,看看跟平常的例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1)指名说说。

(2)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书信的书写格式和第二人称的形式。

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朗读或默读王磊同学写给李阳同学的这封信,想一想,王磊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家乡?

3.如果你是李阳,读了好朋友的这封来信,你会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吸引了你?

(1)交流。

(2)列出介绍的提纲。

(3)学生分组汇报自己的想法。

三、说说家乡

1.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独特的魅力,能说说吗?

(1)分小组交流搜集的有关家乡的资料。

(2)把各小组的资料进行整合,列出介绍提纲。

(3)分组具体介绍。

2.师生评议、补充。

3.学生在各小组内修改、完善提纲。

四、学生练写

1.学生练写草稿。

2.交流、评议、补充。

(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分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誊写,装进信封,写好地址。

板书设计:

请到我的家乡来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教学反思:

学习读书名言。

(1)自由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指名朗读,正音。

(3)讨论:这两句话都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4)再读句子,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练习背诵名言。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3

一、 课前组织

(播放歌曲)同学们,刚才播放的是《蓝猫淘气三千问》这部动画的主题曲。大家认识蓝猫吗?(蓝猫既淘气而且懂得很多的科学道理。)小朋友们,蓝猫告诉我们:只要你"爱想爱问爱动脑,天地间奇妙的问题你会全明了。"这节课上,让我们学习蓝猫,做个"爱想爱问爱动脑",学科学、爱科学的聪明孩子!

二、 导入激趣

最近,蓝猫科技创新公司研制出了五种新型玻璃,总经理蓝猫准备公开招聘新型玻璃的推销员,大家想不想参加?不过,进行招聘之前,同学们首先得学习课文,熟悉掌握新型玻璃的知识。

你们说,我们应该先学习新型玻璃的哪些知识?(名称、特点、作用、)我们该如何了解这些知识呢?同学们,让我们试一试用读、想、划、记的方法来学习(板书学法)。

三、 学习新课

(一) 学习第一种玻璃

1、 请大家自由朗读描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这一段,想一想它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最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再分别用横线和曲线划出文中有关的句子。如有不懂的问题,可将问题记下来并想办法解决。

2、 学生运用读想划记的方法自读

3、 学后汇报指导

学了这一段,你了解了什么?(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是能自动报警,有防盗的作用。)谁读一读有关的句子?(略)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4、"特殊"是不同一般的意思。在这里指这种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与自动报警器相连,所以能自动报警。(生齐读特点的句子)

最近蓝猫公司在重新装修,大家说,装上这种玻璃,好不好?

(好)除了公司,哪儿还可以用?(生读作用的句子,练习

句式: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师范句:新型玻璃可以用于军事上,可以用于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上,也可以用于制造眼镜、头盔等方面。

4、 小结:刚才学了夹丝网防盗玻璃,这种玻璃真是奇妙,能自动报警,用途也广。(板书妙、广)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的?

(读想划记)大家学的不错,证明这种方法好!接下来我们

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另外四种玻璃。

(二) 小组讨论,互相补充

1、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分组来学习,每四人为一组,先通读一下剩下的部份,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玻璃,运用刚才学第一种玻璃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并且共同完成课后的填表练习。应该注意的是,大家要发扬合作精神,有不懂的地方,要在小组内提出来,共同帮忙解决。

2、 学后汇报

谁先来汇报学习情况?(根据学生汇报,相机点出重点语句)

(1) 理解"藕断丝连"

准备一节藕,将藕轻轻折段拉开:"同学们,藕虽断了,但丝仍旧连着。本课是说夹丝玻璃即使碎了,碎片也会象这藕一样粘连在一起,这样就不会四处飞溅伤人了。"

(2) 理解变色玻璃是如何"反射阳光,改变颜色"

(边演示课件边解说)当阳光很强时,变色玻璃不仅能反射阳光,而且玻璃颜色会由浅变深,从而调节室内光线。

(3) 理解"噪音"及"吃音"的意思:噪音是嘈杂、刺耳的声音。而吃音就是阻挡、消除噪音的意思。

(4) 自查填表内容(师点出表格:你们只要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我们都算它对。)

四、 举行招聘会

看来大家都已经熟悉新型玻璃的知识了,我们的招聘会也快要开始了。可是,怎么进行推销呢?好,听听蓝猫怎么说?(放录象)明白了吗?现在就选择你喜欢的那种玻璃,针对它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一次产品推销。先在小组内试讲,注意:做到语言通顺、流畅,有创意的我们蓝猫公司将优先录用,并发给他奖品。

五、 争当小发明家

同学们,你们真棒!相信将来你们将成为出色的推销员。新型玻璃不仅奇妙,而且用途很广,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它正起着重要的作用。(读最后一段:在现代化建设中,新型玻璃正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可不是,最近在国外的一次展销会上,参观者们惊奇地发现,在一块透明玻璃上,居然能煎荷包蛋。原来,这是一种导电玻璃菜锅,既安全卫生又省电。同学们,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啊!让我们听听蓝猫大哥又有什么话说(放录象)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自己也来发明一种新型玻璃呢?把你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当然你也可以根据你发明的玻璃画一张设计图。

六、 总结

你们真了不起!相信只要大家努力学科学,热爱科学,不断地研究科学,将来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七、 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字,认识多音字“悄”。正确读写“盲童 浓郁 穿梭 流畅 引导 悄然 灵性 经历 瞬间 扑闪 概念 弧线 飞翔 权利 缤纷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等词语。

2 理解“流连 穿梭 一瞬间 清香袅袅”等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规范书写。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一 导入新课:

二 回顾梳理学习内容:小组内交流。

1 根据音节读准生字,正确认读以下词语。

盲童 浓郁 穿梭 流畅 引导 悄然 灵性 经历 瞬间 扑闪 概念 弧线 飞翔 权利 缤纷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

2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流连 穿梭 一瞬间 清香袅袅

我还理解的词语有:

3 认真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把难写的多写几遍。

4 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我知道课文讲了谁的`什么故事。

三 集体交流:

1 检查生词认读:

盲童 浓郁 穿梭 流畅 引导 悄然 灵性 经历 瞬间 扑闪 概念

弧线 飞翔 权利 缤纷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

悄然合拢

2 交流生词的理解。

3 书写指导:

提出难写的生字,重点指导:梭 磕 瞬

4 课文朗读:

指名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5 整体感知课文。

说说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四 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体味“流连、穿梭、流畅、悄然、神奇的灵性、张望、飞翔、多姿多彩”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味安静的内心世界,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是课文理解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

教学准备

1从生活中、网络中去寻找盲人的生活,体会盲童的内心世界

2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解海伦凯乐的生活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语言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游戏中蕴含的道理。

2.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刻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随着作者的叙述,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并在学习中提出问题。

难点

在品读课文中,学习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有关高洪波的录像资料、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高洪波的相关信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自己体会比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3.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对自己理解深刻的句子作批注。

难点

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掌握词语

本课中用了很多成语,把自己喜欢的成语抄写下来。

二、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请你从中找出描写战斗性强的词读一读,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2.简介作者高洪波,看多媒体课件,从这些词语中你能看出小作者有怎样特点。

3.默读课文,在自己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三、梳理文章的脉络

根据提纲把文章分成下面几部分。

1.陀螺的名字

2.陀螺制作方法

3.陀螺的玩法

4.“我”制陀螺

5.叔叔送“我”陀螺

6.陀螺给“我”带来欢乐和自豪

7.明事理

四、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并识记。

板书设计:

陀螺

毫无怨言??重整旗鼓

不甘人后??好胜心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抓住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抓住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难点

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一、回顾上节内容,提出本节学习要点

二、赏析文章语言美

1.玩陀螺曾经由于什么原因让“我”感到懊恼?又是怎样从懊恼变成了自豪?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随机引导)

2.教师引导从关键语句来体会情感的变化。你能找到描写从懊恼到自豪的这一情感变化的文字吗?

(1)“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把“快乐”比作“过冬的燕子”这一修辞手法)

(2)“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幸福得感觉有点不真实)

(3)“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极度的兴奋)

(4)“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突出陀螺的丑,不伦不类,士气也大受挫折)

(5)“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于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3.你们能通过朗读来体现我从懊恼到自豪的这一情感变化吗?(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文字,分别读出懊恼、自豪的语气。)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5.小结:一个不起眼的小陀螺主宰了“我”童年的忧伤与欢乐。与它相伴,“我”的童年生活无比精彩。

三、朗读句子,学习写作方法

教师总结写作方法。

1.用成语进行描写,生动。

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

3.注意刻画人物的心情。

四、 谈谈文后的体会

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你有什么体会。这句话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面写的是陀螺,更像是说谁呢?谈对自己的启示。

板书设计:

陀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不能只看外表

教学反思:

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通过这篇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在学习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明理。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意境,感受太阳对自然、对人类博大、无私的爱。

3。背诵和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悟太阳给予我们的无私的馈赠。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他在孩子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希望。”(结合课后题2)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将课文读准读通,并给生字注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问: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你想对太阳说什么?

2。板题、读题。(指导读出对太阳的问候之意。)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词,学生自主学习,检查读音。

山巅铺满棕色寄托

2。练习写“铺”字。

教师重点指导写好右半部分,注意不能丢掉点。

3。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字词的读音。

4。指名读文,相机纠正字音。

5。同桌相互检查读文。

6。齐读课文。

7。说一说文中的语句有什么特点?

8。说一说你懂了什么?

三、练习写字。

1。练习写字。

(教师提醒注意“善”字的写法。)

2。学生自评、互评。

四、作业:

1。熟读课文,请父母评一评。

2。找一找、读一读与太阳有关的文章。

第二课时:

一、诵读课文。

1。听教师范读全文,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2。交流汇报。

3。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4。交流,针对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朗读感悟。

如学习第2—6自然段。

①学生先交流读这几段的感受。

②自读第2—6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③练读,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

④指名读,读前大家提出朗读小建议。

⑤引读,体会拟人手法的妙处。

⑥男女生轮读这几段。

5。质疑解疑。

(结合课后题2)

二、拓展延伸。

1。想一想:太阳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你能用拟人手法描绘出来吗?

2。拓展阅读(教师推介说明文《太阳》和艾青的诗歌《太阳的话》),对比它们在写法上的异同。

三、积累背诵。

1。读背自己喜欢的句段。

2。摘抄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