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读后感700字

2025/10/12读后感

此篇文章《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读后感700字(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读后感700字 篇1

读了《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这本书之后,我受到了很多的教育。

比如什么是“真”,我过去是不清楚、不明白的,通过阅读这本书现在才知道,原来“真”就是“求真知,做真人”.“真知”就是真理,就是真才实学,“真人”就是品行端正、诚实可靠的人。而“求真知,做真人”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反对愚昧和迷信,积极创新,诚实守信,谦虚谨慎,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相反,总是撒谎、欺骗、耍赖、不学无术、骄傲无知的人,就是虚伪的人,虚假的人和愚昧的人。

比如什么是“善”,我过去以为,就只是心地善良,不干坏事。现在我才明白,她还包括团结友爱、慈善互助、感恩宽容等内容。电影电视里那些漠视他人生命,侵犯他人权利的人,比如采取法西斯手段迫害犹太人的纳粹分子,以及在伊拉克、叙利亚攻击无辜平民的恐怖的份子,他们的行为就不符合“善”的标准,他们就是恶人,坏人,魔鬼。

再比如什么是“美”,我过去一直认为,“美”就是风景的优美、脸蛋的美或者衣服的美。现在我才知道,“美”还包括及其广泛的内容。比如运动的美、力量的美、速度的美、音乐的美和舞蹈的美,还包括心灵的美和品德的美。总的来说,都是生活之美。不知道是谁所的,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真、善、美其实是一体的,真的往往就是善的,真的也往往是美的,善良也是一种美。他们与“假恶丑”是对立的。假的也往往就是恶的,是丑的,恶的也是丑的。我们的生活中往往充满了真善美,也充满了假恶丑,有时候不太好分别,假恶丑也往往会装扮成真善美,欺骗善良的人们。所以我们要善于区别,以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在增强自己的真善美方面,作为少年儿童,我们要特别注重培养自己创新能力,这种创新不仅仅只是科学技术方面的,而且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比如创新新的艺术作品、新的交往模式、新的价值标准等。

《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读后感700字 篇2

这几天,我读了《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这本书,其中我对宽容和感恩这两个词感触颇深。

宽容和感恩是以修养为基础的,宽容和感恩能形成一个人高尚的品格。书中介绍了曼德拉的故事。曼德拉说,感恩和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马德拉说起获释出狱时的心情:“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诗人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周总理是我最敬重的伟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向被人们称作礼貌待人的楷模。他就具有一颗宽容豁达的心。有一次,周总理请一位姓朱的理发师给他刮脸,刚刮到一半,周总理忽然咳嗽了一声,朱师傅没提防,刮了个小口子,朱师傅心里一阵紧张,忙说:“我工作没有做好,真对不起总理。”周总理微笑着宽慰他说:“怎么能怪你呢!全怪我咳嗽没和你打招呼。还幸亏你刀躲得快。”事后,周总理还一再向朱师傅道谢,尽力消除朱师傅的顾虑。周总理的一言一行,无不展示了一颗宽容朴素的心。

由此我还想到了最近的新闻,因不能互相宽容一时气愤而摔死孩子的事件,面对法官的宣判而悔恨不已。假如孩子的妈妈多一些宽容不与他人争吵,那么孩子就可以健康的成长。假如那个司机多一些宽容,那么他也不会面临法律的制裁,也连累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宽容就是忘却。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如果我们怀着一种豁达大度的胸怀,严于律已,推己及人,许多矛盾就不会发生,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人际关系就会和睦融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后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懂得仁爱。团结同学,传递友爱。学会用和平的、对话的、协商的、非暴力的方法去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读后感700字 篇3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少年向上 真善美伴我行》,里面的每个故事都让我十分感动,我知道了只有真善美才会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美好,每一天、每一时在我们身边都发生着真善美,就看我们能不能去发现它们。

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第六课的一个美丽的姑娘给一位乞丐打伞的故事。故事说了下雨了,一位靠滑板行走的残疾大爷,一只手拿着行乞用的搪瓷杯,一只脚艰难地向前移动。他的旁边一位穿着白衬衫的瘦弱女孩正在为他撑伞,为了不让大爷被雨淋着,女孩将伞都偏向了大爷一侧,自己的半边身子却露在伞外,被雨淋湿了。尽管浸透雨水的衬衣贴在背上,她还是坚持以这样的姿势和大爷一起向前行走。女孩愿意帮助乞丐,是人格上平等相待的表现。在乞丐面前,那个女孩没有表现出一种天然的优越感,没有像其他一些傲慢冷漠的人一样,轻视乞丐而当做没有看到,而是冲进暴雨中施以帮助。这看似平淡的方式让我深深地感动了,我觉得她真的很美很美。

女孩暴雨中为残疾乞丐老人撑伞遮雨,自己却被雨淋湿,这一举手之劳让我知道了一个人的美丽和他身上的高尚品质有很大关系,这件平凡的小事反映出的是一个人真诚而温暖的心灵。女孩做的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我联想到平时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小事。当我偶尔当我放学家长还没来接时,门卫叔叔亲切的话语:“同学,家长还没来吗?来,到里面暖和一下,稍等一会你家大人应该就快来了 ”。当我脚骨折了,打着石膏出现在班上,好多同学就来关心我,帮助我,给我打饭,扶我去洗手间…点点滴滴温暖着我。我觉得平凡的生活小细节能看到每个人的素质,生活小细节往往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的体现,而这些是从哪来的呢,就要靠我们平时不断地学习,学习书本上的真善美,更要学习生活中那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中所包含的真善美。

《少年向上 真善美伴我行》给我的启示特别多,我很喜欢这本书。

《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读后感700字 篇4

沐欲着阳光的雨露,让我们天天向上!三字经中曰:“人不学,不知意”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书是快乐,书是生活,书还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这个充满温暖,多姿多彩的假期中,我看了一本书,叫《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分为四单元,五味在其中,有开心,有痛苦,有悲伤,先甜后苦。第一单元:求真,追求真理,尊重科学。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极力主张读书求学,教书育人的第一要服从的要求就是“求真”,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晓庄师范。来进行自我勉励及勉励他人。每个人以诚实守信为根本,回报社会。第二单元:阅读经典。人得素质只能靠人文教育来培养,而阅读经典,应该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它就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宝贵的财富。凡是领略过此种享受的人一定会同意,倘若一个人活了一生一世,却从未踏进这个宝库,那是遭受了多大的损失!即使长命百岁又能如何?

第三单元: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你会感觉到大自然的万物美好生机,热爱生活,你会感觉到人世间其乐融融,热爱生活,你会感觉到前途一片光明,有激情,有前进的动力。有人说,成功这最需要的是品质是:乐观、

自信,自强不息,热爱生活,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永远从不放弃希望。生活就是这样,无论你对生活并未为之努力,使这个从想要变成目标变成现实,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你的生活因为你热爱生活而变得美好,幸福。

第四单元:五好小公民大行动之做真善美好少年:自古以来,人类在认说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追求真善美地世界,即不论从任何角度去看,不论从知识的角度去求真,从行为道德角度去向美,还是从现实的行为准则去呈现,人们都力求将三者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这样的大千世界,美丽和谐,五彩缤纷的世界,人类的文明会给大千世界做一个衬托,人们追求美,让我们做一个追求美的中国人吧!

《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读后感700字 篇5

读了《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这本书后,我领悟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真是真正的意思,善是善良的意思,美是美德的意思,合成一句话,我认为贯通起来的意思其实就是:真正的善良就是美德。在当今社会上,有不少人以为外表美才是美,可真正的美是外表美吗?不,不是。我们人心中的内在美,是外表美无法比的,因为内心强大才是真正强大。

这本书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三课,每读完一课,我的心都震撼了,这儿有一幕幕感人的故事,书中的故事虽短,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书中的人有的坚持不懈,传承梦想;;有的团结友善,乐于助人;有的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还有的日行一善,无私奉献

最令我深受启发的还是第九课。第九课的主题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这本书举了一个又一个例子来说明,书中有诚实守信的柳传志;有查斯特·菲尔德写给他儿子的人生忠告;还有陈景润等一系列人物,都在这本书中得以体现。不错的,好习惯是好品德的基础,要想拥有美德,首先要养成好习惯,要是养成了好习惯,你将会受益一辈子,如果养成了坏习惯,它就会拖累你一辈子。

其实我们人人都离不开好习惯,好习惯等于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可行为习惯却是靠我们自己养成的。也许有人会不明白习惯是什么,告诉你,其实当我们在固定的时间一定会做的事就叫做行为习惯。再给你们举个具体的事例,比如说:早晨自觉地刷牙洗脸,看到没人但也把垃圾丢入垃圾桶中,一回到家就赶紧写作业,这些都是普通的习惯,也都是好习惯,大家都应该知道好习惯,养成好习惯。因为好习惯成就终身,决定命运!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习惯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靠我们自觉养成的,好习惯能使我们受益万分。

《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读后感700字 篇6

寒假里,我阅读了《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一书,其中的《求真的途径》一文让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讲述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位道士,只要用手一指,便点石成金。在其他徒弟争抢金子的时候,只有一位徒弟纹丝不动。道士问他为什么,那徒弟回答说:‘我看中师傅点石成金的指头。’随后陶行知先生告诉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学习,不能单单知道老师和书本教给你们的知识,这些知识虽然好,但仅仅是世界上全部知识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求学必须要学会靠自己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就是要拿到开发文化宝库的金钥匙,也就是道士的那个点石成金的指头。"

读完这则故事,我不由得想起二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情。

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在学校里当场写了一篇日记。第二天,当老师把批改好的本子发下来时,我看到老师在我的日记末尾处用红笔写了一行字:内容非常精彩,但是不会写的字别用拼音!回家后,妈妈看到这行字非常生气,狠狠地数落了我一顿。我感到非常委屈,便抽抽噎噎地说:"妈妈,这些都都是生、生字,老师没教过,不会写很·很正常!""什么叫很正常?"妈妈反问道,"你不会查字典吗?"没办法,我只好去请教字典老师。从那以后,无论是写日记还是做作业,只要遇到不会写的字,我都养成了查字典的习惯,再也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

知识和财富都是靠自己得来的。如果像其他徒弟一样只会一昧地使用别人的财富,那么是迟早会用尽的。相反,如果像那位徒弟懂得用指头点石成金的方法和途径,他的财富才会用之不尽。其实学习也是一样。不久后我就要升入初中,学的课程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难,学习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所以我一定要靠自己摸索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才能使自己的学习取得更大的提高。因为我相信—激流闯荡,勇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