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和钝角的教案
此篇文章锐角和钝角的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锐角和钝角的教案 篇1
教学内容:P37-38及做一做、练习九。
教学目标:
1、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能辨认锐角和钝角,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主题图)
1、师:小朋友,这是我们宁波的甬江大桥,看,桥面上无数根拉索与桥面形成了许许多
多的角。你能找一找吗?
2、学生交流汇报,并让学生用手指一指找出来的角。
提问:有关角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角。
二、教学新授
1、(出示刚才学生从主题图中找出的角)
你能把这些角分分类吗?怎么分呢?(可四人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各组讨论情况(学生一般会有两种分类结果1、根据是不是直角分2、根据角的大小分为三类:直角、比直角大、比直角小)
3、根据学生回答,归纳
师:根据角的大小,我们可以把角的分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把刚才找出的角分三类显示)
4、练习:书P39(1)
直角、锐角、钝角生活中处处都有,请你找一找,说一说。
除了书上的,你还能举个例子吗?
5、师:刚才我找了直角、钝角和锐角,现在请你自己动手来创造直角、钝角和锐角。
(纸片、小棒、活动角等材料)
6、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创造的直角、钝角和锐角。
7、练习:书P39(2)连线
1)全体独立完成
2)校对
8、画角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锐角、钝角,那么怎么来画锐角和钝角呢?你可以利用你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试一试。
9、让学生自由尝试
10、汇报,展示
1)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画得是什么角?
2)说说你是怎样画钝角和锐角的?
三、课堂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揭题:锐角和钝角)
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后记
锐角和钝角的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 授课日期 __ 年__ 月__ 日星期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
2、新课的导入。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
3、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4、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
教学重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三角尺,纸张
学具准备:学生三角尺,纸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
1、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
出示角。根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 角 )
角是怎么组成?请你在图上填出“边”“顶点”“边”
出示直角。这是一个什么?(直角)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汇报
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3、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的概念,只当作两个普通的角出现)。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的回忆,调动学生发挥认知能力,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本课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导入新知的学习。
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并进行板书。
①、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
②、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
③、按照学过的方法请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
④、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以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
⑤、读一读,加深记忆。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教师巡视。
⑥、抢答。教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例:A、锐角比直角() B、比直角大的是( )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清晰地把握锐角和钝角的本质属性,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正是新课标倡导的全新学习方式。
三、巩固实践阶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实行小组活动教学,在合作中完成。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1) 请大家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折出一个直角。
(2) 请在大家再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3) 请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
2、自由活动:找一找!
老师带我你们去小海龟的家。瞧!小海龟的家都是由我们学习过的图形组成的,有锐角,钝角,还有直角。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并说出原因。
3、出示两道判断题:(课件板演比较的方法)
A、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 B、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钝角?
②、写有“最”的方形宝盒。
出示两部分的内容。(课件板演)
A、用角描述图形。如:红领巾是有2个( )和1个( )组成的。
B、用同样的方法描述教室里的物品。如:黑板是有4个直角组成的。(小组自由发言,限制发言的时间为1分钟)
4、小组合作完成三部分内容,限制时间。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A、拼一拼。把小组内所有小朋友的三角尺集中在一起,拼出大小不相等的锐角和大小不等的钝角。
B、画一画。以固定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
C、折一折。用纸张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巩固强化,使学生能比较牢固地建立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同时感受角的分类以及三种角之间的变化联系。
四、总结,深化阶段。
①、小组内讲解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角是钝角?
②、体会,在我们做早操时,经常有两臂的运动,想一想,两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时是锐角,什么程度时是钝角,什么时候又是直角。
五、课堂练习
作业p39第1、2、3题,小组校对
锐角和钝角的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37~39页。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现实场景认识锐角和钝角,了解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会区分并在实物中找到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相关工具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学生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张、光盘。
【学具准备】
学生三角尺,纸张、小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老师,大家想见见她吗?
2.新老师带我们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去看看。00:33播放光盘(游乐场),00:50暂停。让学生先看:你发现了什么数学秘密。
然后点名让学生说说。
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下面我们把这些角请出来02:00播放光盘,02:20暂停,
你认识哪些角?学生回答。
他说得对吗?你有什么办法验证?请学生用三角板验证。
4.生活中还有很多角。我们再到桥上去找找。05:25播放光盘,06:10暂停,你从中找出了些什么角?指名回答。
电视机里的小朋友还找到哪些角?08:27播放光盘。
5.这些角在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能给这些角分类吗?09:35播放光盘,10:25暂停。小组合作,先分清每个人干什么。分类时可以请三角板来帮忙。
学生小组讨论分类。
6.小组汇报分类情况。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电视机里的同学是怎么分的?播放光盘10:53,展示机内学生分类情况。
7.小结分类情况。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二、探究新知,动手操作
1.我们刚才把这些角分成三类,直角已经有了名称,你能给这些角取个名字吗?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
我们来听听电视机里的同学取了什么样的名字。14:08播放光盘。
小朋友说得真形象!数学上我们就把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锐角和钝角。
板书课题。
2.谁能再说说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指名说。
3.闭上眼睛想一想直角、锐角和钝角。
4.生活中还有很多锐角和钝角,你能找出来吗?
16:03播放光盘
课前游乐场中的角是什么角?18:58播放光盘,19:15暂停。让学生说一说。
你在生活中见过锐角和钝角吗?让学生指一指。
5.你会做一个角吗?请你动手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可选择纸张、小棒、剪刀等材料)。
说说你做的是什么角。
学生汇报展示。
还有不同的吗?
6.你能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吗?
学生动手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
学生汇报。
同桌互相欣赏一下画的是什么角。
7.接下来新老师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好吗?24:05播放光盘,猜角,比比谁猜得又快又准。机内外互动。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和电视机里的同学都收获不少,下课以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说给家长听。
机动活动:用三角板拼一拼,能拼出哪些角?分别是什么角?
小组合作。
锐角和钝角的教案 篇4
教学内容:锐角和钝角p38_40
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三种角的特点,会辨认直角、钝角、锐角,能够尺子画角。
2、渗透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能在生活中找出三种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与直角比较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老师穿西服(很多角)出现在课堂上,今天老师带了一个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到教室里,这个老朋友就在老师的衣服上,请你仔细观察。
1、让学生说说角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都有些什么特点。
2、
二、观察主题图
1、请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角吗?说说在哪里。
2、除了我们认识过的过的直角,还有什么些什么样子的角?
三、体会比较钝角和锐角
1、请你用身体来表示出这些角来。
2、用三角板的直角比较一下主题图上这些角,你发现可以把图上的这些分分成几类?
3、这些比直角要小的角书上把它们叫作什么角?比直角要大的这些角叫什么角?
4、那你能用纸折出锐角吗?你怎么知你折的'角就是锐角?让学生边比边说。
5、折出钝角说说
6、找出生活中的三种角。
7、完成39页第1题。
四、动手画角
1、动手试画,说说你是怎么样画角的。要注意什么。
2、根据老师的要求画角。
五、完成39页第2题。
六、用三角板拼出钝角,看谁拼的多。
锐角和钝角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通过找、做、画、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分析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提升数学思考力。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学生能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能准确辨认接近直角的锐角或钝角。
教具:图片、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回忆旧知。
1、师:我们在上学期认识了一个朋友,现在,老师来说一下这个朋友的特征,看看你还记得这位朋友的名字吗。
师:这位朋友有着尖尖的脑袋,还有两条直直的边……
(生:角)
2、师:对,就是角,同学们都记得这位好朋友,今天,它藏在了一些物品上,看一看,你能找出它吗。
教师出示各种物品,学生找出上面的角。
此处出现直角时候,要进一步询问:你是怎样知道它是直角的呢?
(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师:怎样比呢?你能接着说吗?
(学生演示说明)
师:是的。两个角的顶点对齐,两条边都重合,说明它就是直角。(边说边演示)
师:想到用工具去比,真是一个好办法!
3、师:其他物品上也藏着各种各样的角,你能找出来吗?
谁先找到了?(生汇报,可到前面向大家指出来。)
二、探索新知
(一)分类。
1、师:同学们找到的角可真多啊。老师要把他们其中的几个代表请到黑板上。那么多的角,你们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停顿)
可以分成怎样的几类呢?是按什么标准分的?先同桌商量一下。
师:你觉得可以按什么标准分,分成几类?
(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比直角大直角比直角小)
师:同意这样分的举手。
要将这些角分到合适的位置上,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先给它们编个号码。现在请四人小组组长拿出老师准备的分类表,四人小组合作,把这些角分到合适的位置上,开始吧。
(四人小组合作分类)
2、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
①师:你是先分哪一个的?
(生:先分第一个)
师:1号属于哪一类?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直角,因为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过……)
师:那你能上来比一比吗?(学生到前面操作演示。)
师: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也重合,说明这个角是直角。
(将1号贴到黑板上)
②师:然后再分……(2号)
师:***认为2号是直角,你们同意吗?
怎么知道它是直角呢?
谁敢上来试一试。
师:两条边都重合,就是直角。(将2号贴到黑板上)
③师:接着是3号,3号比直角大有没有不同意的?
师:***你也觉得它比直角大对吧?那你怎么确定它比直角大呢?
看来三角尺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师:请你上来比一比。
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在三角尺的外面,说明它比直角大。
(将3号贴到黑板上)
④师:4号比直角小同意吗?
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师:像这样比较明显的角用眼睛也是可以看出来的。(将4号贴到黑板上)
⑤师:5号也能看出它比直角小。(将5号贴到黑板上)
⑥师:最后一个是……6号比直角大也同意吗?(将6号贴到黑板上)
3、师:刚才***一组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将6个角分到了合适的位置上。你们也是这样分的吗?这样分的举手,可真能干!
(此处根据情况予以表扬:他们组还有一个值得表扬的地方,就是他们在分类的时候是
按顺序一个一个有规律地分下去的,这样分结果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了,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有没有小组也用到这种方法的,真棒,给自己一点掌声吧。)
(二)教学锐角和钝角。
1、师:刚才我们把这些角分成了比直角小、直角、比直角大这样三类,像这些比直角小的角在数学上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锐角”(板书:锐角),“锐”就是锋利、尖锐意思,比直角小的角就叫锐角,一起喊一下这个新朋友的名字吧。
比直角大的也有个名字叫“钝角”(板书:钝角),“钝”跟“锐”刚好相反,是不锋利的意思,比直角大的就是钝角,也来叫叫它吧。
2、师:好的,你能说说怎样的角是锐角吗?生活中你见到过吗?(请三个学生说)
怎样的角又是钝角呢?(请三个学生说)
3、连线。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锐角和钝角。课本第39页上有几个角迷了路,你能帮它们找找家吗?拿出课本完成第一题。(时间稍快一点)
汇报:你是怎么知道的?(直角直接过掉)
师:找对的举手。你能帮角找到家,可真了不起!
4、师: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锐角是什么样的、钝角又是什么样的?我们这节课是怎样来认识它们的。
①师:好,张开眼睛。你能把你脑海中的锐角做出来吗?
请你利用桌上的两根彩条和一个图钉做一个锐角。
把你做的锐角高高举在手上。(请一个学生到台上展示)
师:他做的是不是锐角?为什么?
师:你能不能做一个比它大的锐角呢?
还能不能再大点呢?
②师:再大一点可不可以?(将学生的角变成钝角)
为什么?为什么比直角大就不可以?
明确:锐角一定要比直角小。
师:那你能不能做一个钝角呢?
还能不能再小一点?(师演示)
明确:钝角一定比直角大!
(快速将活动角放进桌箱里。)
5、师:小朋友都轻松地记住了锐角和钝角这两个新朋友,那你能把它们画出来吗?在练习本上画一画。
提醒:我们画角的时候要先画……
同桌互相检查一下,全对的奖给他一个笑脸,有问题的帮他纠正。
师:得到笑脸的小朋友把笑脸挂在脸上让我看看,真可爱!
6、判断题。
那就带着笑容来听老师说的三句话,请你做做小医生。
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所有的`锐角都一样大。
所有的钝角都一样大。
7、师:那如果直角和钝角相比,请你选一选直角应该比钝角(),为什么?
那如果直角和锐角相比呢,直角比锐角()。
锐角比钝角()。
师:也就是这三种角中,什么角最小?什么角最大?
如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可以怎样排列?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板书:锐角<直角<钝角)
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拓展练习
1、请你动动手,怎么剪去长方形中的一个角,可以使剩下的图形中既有直角、又有锐角和钝角?
2、师:老师这里有一把三角尺,请你拿出手中和老师相同样子的尺子数一数有几个直角,几个锐角,几个钝角?
汇报:哪几个是锐角?……指一指。
师:我们知道这块三角板里(指第一把三角尺)有两个锐角和一个直角,那你手中的另外一块呢?(拿出另一块三角板)
①师:两块三角板里都没有钝角,那你能想办法用你的一副三角板拼出一个钝角吗?
②师:能用一副三角尺拼出锐角吗?(可以选择两把尺中最小的两个角试一试)
③师:直角拼得出吗?自己的两把拼不出来,和同桌的尺子拼拼得出来吗?
可以选2把,也可以选3把或4把。(有3种方法)
④师:再和同桌拼一拼,看你能拼出几种不同的角。并说说是什么角。
四: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又认识了角的王国里的两个新朋友——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你能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吗?我们课本的第37页和38页有两幅美丽的图画,课下同学们可以和你的同桌或者好朋友找一找,在这两幅图中,哪些地方藏着角,再自己也尝试用学过的角设计出一副美丽的图画,好吗?角的王国里还有许多更有趣、更奇妙的知识等着我们今后继续学习,让我们继续期待吧!
锐角和钝角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会辨认锐角和钝角。
2:能正确画出锐角和钝角。
3: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和画法。
教学难点:
能准确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
1:上学期学习了角,让学生回忆一下角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2:从老师搜集的一些图片中找出角,让学生上讲台来找。
3:将刚才找出的一些角进行分类(小组讨论进行分类,自己去探究分出三类,比直角大的一类,直角一类,比直角小的一类),让小组汇报分类情况,并说出分类的理由。通过编写的口诀,来学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进行比较判断角。(掌握后进行两个小练习)
4:自己动手画一画钝角和锐角,并和同桌交流自己画角的'方法,再说给大家听一听老师同时进行示范。
5:动手拼一拼,发现角组合在一起有什么变化,小组动手,并进行汇报。
6:说一说生活中的角。
7:总结,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后点评:
1、板书题目出示过早,在总结出钝角和锐角后接着板书,水到渠成,同时强调一下钝角的“钝”字。
2、让学生从图中找角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比划,而不是老师代劳。
3、课件中出示角不应该用箭头!
4、起来汇报画角方法让学生上黑板自己画,边画边说自己的方法,最后适当总结。
5、拼一拼,有针对性的让学生来拼,然后再自己去拼。
6、对一些练习要有回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