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此篇文章正面管教读书心得(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篇1
我小的时候,妈妈常常教育我:待人接物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哪怕我各方面都很优秀,妈妈也不会夸赞我,从来不会对我说一句表扬或者是鼓励的话,最多就是把我得到的奖状贴在洁白的墙上,无形地告诉到访家里的客人,我的孩子还是不错的,这就是我们那个年代得到的最好的表扬方式。如果哪次考试不好,妈妈还会拿我和邻居的某某同学孩子作比较,可是我只能敢怒不敢言,她根本不知道我的内心有多难受,原本已经是一个失败者,还要在这“伤口”上撒盐,简直就是雪上加霜。那时的我是多么需要别人一句鼓励。
如今,我不单为人母,还是40多个孩子的老师,我深刻的意识到给予孩子鼓励,犹如给予植物充足的水分。刚开始,我以为夸赞孩子就是一种鼓励,以为说“你好棒”那么简单。我们是夸赞孩子的行为过程还是夸赞孩子的行为结果?这两种方式有着不同的结果,鼓励孩子是夸赞孩子为一件事付出的努力,因此才能得到那么好的结果,孩子的内心的力量感就会增加。当把握了这一个原则,我们就不会随意夸赞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学生了,我们就知道怎样的鼓励才是最有效果的。
我经常教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刚从不同的幼儿园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行为习惯也有很大的区别。刚开始,孩子们写的字歪歪扭扭,不能再田字格里占正确的格式,平时我除了让家长配合让孩子家里练字之外,我在课堂更是常常地去鼓励。我没有跟孩子们说他们写字很难看,我每天只是让他们学会从众多个字当中找出你认为好看的字,然后孩子们就挑出了自己认为好看的字,第一天挑出了两个,第二天挑出了四个……直到有一天,他们只能挑出写得不好的出来,这个过程,我只是轻描淡写,毫无痕迹,但是孩子们的字却越写越好了,我在批改作业是,还常常写上:孩子,你的字越来越好看了!
鼓励让孩子充满了自信,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田,促使孩子更加优秀,在我的教育事业中,它将成为我的“杀手锏”!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篇2
歌德曾经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的确,书就像指向标,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初次接触这本书,是源于女儿班主任老师和我沟通孩子学习习惯的事情,老师便推荐这本书给我阅读。《正面管教》由美国简.尼尔森编著。它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生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已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即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父母要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合作以及责任感,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例子,使我开始反思自己对两个孩子的管教方式。作为父母的我们,经常会因为孩子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发火。然后给予更多的说教、苛责、呵斥,而不是让他们从自己的错误中体验后果。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正面管教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第一、父母的行动大于说教。
父母首先得弄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应该做的事情又该怎么去做?而不是絮絮叨叨地说一通。也就是,“说1000遍还不如做一遍”的道理。其实唠叨、催促、是非常无力感的,往往消耗家长自身的耐性。父母要用正确得当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并长期坚持不懈。
第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书中提到让孩子参与到家庭活动中来,并同父母一起制定家庭事务的规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这可以让孩子发现家庭生活中的问题,并执行规则、以及解决问题,以此激发孩子参与其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后果。
德雷克斯说:“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鼓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认可他们的,然后再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宿感和价值感。
第三、和善而坚定
和善就是要父母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且体会到父母是接受他们的感受。坚定的意义在于父母对原则、规则的坚持。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应该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管教孩子,并且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的亲子关系。我要去践行《正面管教》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更自信环境中健康成长。
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美]简·尼尔森著的《正面管教》,对我的班级管理工作帮了不少忙,加上前几天学校发放《班主任》中的《“赢了”学生,“输了”教育》中也提到了《正面管教》一书,由此我决定写些东西来梳理一下这本书对我的改变。
记得《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样说:我们不但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就好比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诚恳地告诉我的病人:“我非常愿意帮助您,尽管我没到什么技术,但是我充满爱心!来吧,请相信我!”如果您是这位病人,您一定神色大变,从手术台上跳下来就逃走了。其实做教师,包括做妈妈也是这样,我们不仅有爱,更要懂得爱的技巧来正面地爱我们的孩子们,不过它最触动人心的地方,是它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也包括我们自己)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理解得越深刻,就会做得越自然,越“本能”,越彻底。这也在告诉我在班级管理中要找到支点。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我想这个支点也可以撬动班级里问题学生的坏习惯。
多少年来,我也在苦心寻找这个支点,终于在《正面管教》中我找到了,他就是健康的自尊,它是孩子培养出“我能行”的信息的基础,若孩子们总是由别人告诉他们去做什么,而没有自己受尊重地参与解决问题的体验,从而联系父母希望他们拥有的技能时,他们就无法发展那些有助于感到自己能行的技能。当我们能以尊重和尊严对待孩子,并教给孩子为了形成好品格而应该掌握的有价值的人生技能时,他们就会在世界上传播和平,这也正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和谐不谋而合。
作为班主任,我个人的感觉是不仅要传授孩子们知识,更重要是要给孩子们健康的自尊,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人格。每个班里都会有一些小魔头,他们身上的一些不良行为,经常会让我们捶胸顿足,他们其中也不乏有故意和我们作对,捉弄我们的孩子,但退一万步讲,他们是孩子,我们为什么要和他们计较、较真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所能,在不伤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帮助他们与不良行为作斗争,而不是和不良行为来一起打败我们的孩子们,有事一些简单粗暴的行为可能会起一时作用,但从长远的影响来看,却没能帮助我们的孩子们改掉不良行为。
最后,教育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机智!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篇3
假期读了《正面管教教师指南(A—Z)》一书,这本书主要分为了第一部分基础和第二部分的解决方案。靠前部分,介绍的是正面管教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鼓励、错误目的、奖励和惩罚、和善而坚定、社会责任感、分派班级事务、积极的暂停、特别时光、班会等。第二部分,是教室里常见的各种行为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如果在面临问题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阅读,立即解决这些难题。每个行为问题及其解决,基本都包括5个部分:
1、讨论。就一个具体行为问题出现的情形及原因进行讨论。
2、建议。依据正面管教的理论和原则,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3、提前计划,预防未来的问题。着眼于如何预防问题的发生。
4、用班会解决问题。用班会解决相应问题的真实故事。
5、激发灵感的故事。用正面管教工具解决相关问题的真实故事。
总结起来就是从发现问题开始讨论到解决再到总结的一个过程,其实刚开始看到书名里的“管教”两个字,明明是个中性词,但我看着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奇怪感觉,似乎平时生活中很少直白的用到这个词的原因么,就是平时会说尽量去引导,去沟通,但管教来说被管理者好像从心理上会有一种抵触情绪的样子。看了本书后的感觉则是,这也许就是“正面管教”与“不正面管教”地区别吧,就是在行动上语言上的一些小小的差别可能就会造成很大差异的结果。其实对于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者对学生进行一些要求或者建议时,不,抛开学生,就算是成年人有时候对于他人的一些建议,如果方法方式等原因不恰当也会本能的拒绝,比如说也就是说有人下棋一时不知道怎么决定,边上有另一个人非要说这么下就输了,有很多人他不会听,然后可能想明白了要输也不会改变主意,事实上人有时候就是这么不理智,更何况面对一群青春期的学生。所以面对问题一定要正面的去管教。
一、感受比较深的就是鼓励与自尊,看了书我觉得可以更多的关注是在进步这一点上,并在这一点上让学生有归属感,让他们维持自己的自尊,而不是一种需要他人认可来维系的自尊。这样他们才有动力,也有出于自己做出的选择。
二、沟通与尊重,坚定而和善,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学生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三、关注解决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会且也要教孩子把错误看成一个学习机会,下次遇到是不是能够改正,学到了什么,从而铭记。
总之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读得浅显,书中很多教育方法理解也十分不足,有错误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3
这个假期学校让读一本书——《正面管教》,说实在的,看了这本书的目录,让我感觉这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临近开学了,为了完成任务,强制自己静下心来看这本书,我却发现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书的作者简·尼尔森,是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里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她是七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还有两个孩子的曾祖母。她曾经担任过十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是众多著名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
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正面管教倡导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弃二者之短而采其所长,既有骄纵的和善,亦有惩罚的坚定,而剔除了骄纵的无规矩和惩罚的过分严厉。
整体来说,正面管教就是一种鼓励模式。以往教师在针对犯错误的学生时,往往采取严厉的训斥,孩子表面上服从了,但实际上不服气,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不良的师生关系。而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读完这本书,让我对鼓励和赞扬的区别有了深刻的认识:赞扬针对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励针对的是行为,赞扬是评价式的,鼓励是自我指向的,赞扬长期的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而鼓励能让孩子自信。举个例子,我的孩子从上一年级开始,有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写作业都磨磨蹭蹭的,我采取了各种的方式,比如说按照我要求的时间写完作业的,给予金钱上的奖励,或语言上的表扬,但是效果甚微。
以往我认为坐在孩子旁边看孩子写作业,陪伴孩子,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实际上,坐在孩子身边,陪伴孩子写作业,是在精神上给予孩子的一种鼓励和支持。就比如练电子琴,在最初刚开始的时候,我都一般坐在她旁边,鼓励她,帮助她想办法一起解决问题,克服困难。随着孩子弹琴技能的增长,现在她有信心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我就放手让她自己练习。鼓励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老师要动脑筋、想办法采取不同的鼓励方式,来增强孩子的自信。
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我还有一个感受,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现在的孩子,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被家长包办代替的太多了,大人们事无巨细的替孩子们打算,抹煞了孩子办事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的提高的机会,也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对社会、对事情的热情。就比如说,这个假期我的孩子参加了一个军事拓展夏令营,她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我很担心她能不能适应这个夏令营生活,但孩子快乐自信、顽强的笑容告诉我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的认同了这本书里告诉我们的,寻找机会帮助孩子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学会放弃对孩子的控制,转而以一种合作的方式与孩子们共同努力,正面管教才会有效,或者说老师家长的管教才会有效。
这本书还告诉了我们一些沟通的技巧,其中有几个我非常的赞同,比如说探询,要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连接并改善沟通。和孩子一起探询问题,既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在共同解决问题中增进了与孩子的情感,这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还有一点就是尊重,当你尊重孩子时,你会认可孩子的一些不同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沟通。在尊重这点上,我还需要改善,有的时候在与孩子或者学生沟通时语气过于强硬。
我相信,读了这本书,我会通过自己的改变,来改变孩子,改变他人。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篇4
假期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其英文名字为Positive 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的纪律。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实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我经常因为孩子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因为她好像没有责任感而深感苦恼,因为她无端的胡闹而心烦。我就在心里嘀咕:这孩子怎么就这么难缠呢?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让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孩子之所以缺乏责任感,是因为我替她做了很多,从而就剥夺了她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她反而会认为自己需要我的照顾,或者她“理应”享受特别的服侍。之所以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是因为我总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给予她的更多是说教、叱责,让她去承担一些逻辑后果,而不是让她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惩罚中,孩子充满了怨恨甚至是屈辱,她哪里还有心思去学习和改正呢?我发现孩子总是在我特别忙的时候来烦我,让我陪她,以前我一直认为她在无理取闹,没事找事,不懂事,不理解妈妈,但是简·尼尔森却告诉我“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这样做只是在寻求我对她的关注。而她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时间来获得家长对她的关注。
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即: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错误的观念“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要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她是想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为了自暴自弃。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要践行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最终赢得孩子和我们的合作并让孩子学会关注于解决问题。正面管教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品质,在班级管理和处理突发性课堂事件中,也是很有帮助的。现在想起来我上学期处理课堂上一突发情况时,歪打正着用了这种方法。当时,我正在上课,有一女生突然从后门进入,连招呼也没打一下。按照常规做法,我应该让她站在后面,也可以当时就批评她。可是,当时,我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问她为什么来迟到了?她高傲地昂着头,“某某同学流鼻血了,我去给她送纸了!”声音很大,一脸的挑衅!我想在她心里,帮助同学是值得肯定的行为,她不认为自己来迟到是不对的,更不会认为自己不打报告就进教室的行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要想让她意识到她的错误,必须先让改变以往的做法。我真诚地看着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平静地说,“你能帮助同学值得表扬,但是,老师希望下次你如果迟到的时候,能从前门进入,跟老师打个报告。这是应有的礼貌和尊重。”她没想到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吵她,还肯定了她的行为,低下了头,“老师,知道了。”她态度的改变也让我感到很惊喜,我想正是因为老师的态度的变化,给学生的心里感觉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才会导致她态度的转变吧!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对相互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平等的对话。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如果我能坚持“坚定与和善”并行,在以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也积极地应有正面管教的方法,一定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感谢《正面管教》一书的作者,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让我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迈出了第一步。相信我的坚持与改变,一定能让正面管教在以后教育孩子和管理学生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赢得”孩子,“赢得”未来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篇5
转眼儿子已经小学二年级。真不敢想象,为人父母已是第九个年头了。面对不断成长的孩子,总要面临各种问题和新的挑战,期间伴随着种种迷茫,焦虑与困惑,那匆匆的时光来不及回忆,只是“一晃儿”就飞逝了。
爱孩子的父母,总想把的带给孩子,究竟如何陪伴,如何担负起做父母的责任,我们要学习的太多。这既是孩子的成长,更是自我童年的治愈。我感受到自己成长中的痛苦和不足,并且特别担心我的孩子重蹈覆辙。所以我经常通过读书去寻找答案和方法。跌跌撞撞的走来,一本本育儿书籍就像闯关宝典一样,扶持我向正确的道路靠近,一次次点化我,打开自己的心门。
还记得儿子出生以后,我第一次接触到的育儿书籍,是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和《捕捉儿童敏感期》,能够及时的读到这两本书非常幸运,对于初为人母的我像一块儿未曾启用的试验田被滋润了甘露。在一个生命的初期,他那些不被成人理解的各种行为背后,是趋光般的成长规律。作为母亲需要给他提供足够的支持并保护他不被不懂的家庭成员制止。要把自己的焦虑与恐惧从爱中剥离出来,不以成人的习性去爱孩子,而真的看到他的需要。这是在保证顺利通过0-6岁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
孩子逐渐长大,我后来读过的是《正面管教》。学习到很少有孩子在行为失控时对自己感到满意。他们需要得到鼓励,以便从错误中学习,并需要弥补损失的办法,父母们需要将自己的态度从羞辱和责备转变为支持和真正的管教,本着爱而不是愤怒的精神,以和善而坚定的方式纠正。这样,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才会重获一定程度的自尊,在错误中成长。
还有一本好书名叫《通往幸福的教育》。我们不能做“空心”教育,如果孩子只是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知道怎样考出好成绩,却没有自我,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那将是多么的遗憾哪!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幸福感,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幸福生活,我们追寻这样的幸福,就要帮助孩子实现自我价值。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当某种方式适合某个生命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充满活力与激情,这种感受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我们应当尊重他自我选择的`自由。
家庭教育,首先是陪伴,亲情让孩子有安全感。后来我又读过《你就是孩子的玩具》,我们需要花时间来倾听和回应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孤立和拒绝。有时候孩子可能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他需要你的指导,提供解决方案或者引导孩子思考解决方法。哭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语言能力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请给哭泣的孩子足够的支持与爱吧,痛哭一场之后,孩子会更容易和你诉说他的心情。如果发现孩子总是闷闷不乐,应该重新评估一下你的日常活动,是否给孩子足够的运动时间、安静时间和各种活动来锻炼孩子的智力和体能。
接受孩子的性格内向,害羞通常是与生俱来的性格,孩子们对陌生面孔和环境的过度敏感有着遗传学上的根源。他们拥有细腻的内心世界,他们会花时间去分析为什么某些人会做某些事,而且具有奇妙的想象力,害羞的孩子往往会成长为敏感和善解人意的成年人。
虽然我们至今仍然不时会坠入错误教育方式的漩涡中去,但至少我一直在努力想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母亲。我们努力的目标不是接近完美,而是不断醒悟。
后来我读到《原生家庭》,这本书真的是太好了,每个人都有必要读一读。我们能给孩子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决定了这颗种子是否健康,快乐的成长。这个环境,指的不是多好的物质空间,和多优越的学习资源,而是我们是否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充满爱的精神世界。这也是为什么我总要往漩涡里掉的原因,就是我的生活模式从原生家庭受到的影响,我必须要认清楚,为什么我们不容易控制情绪,我们本身的问题,以及上一代的问题,这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模式,我们不是要责怪父母,我们必须要搞清楚问题的根源。
《快乐养育法》是非常适合在读过《原生家庭》以后读的一本书。书中讲到了大脑结构,以及孩子大脑的发展顺序,下层脑和上层脑的概念,也就是“情绪脑”和“理智脑”。大脑像一栋双层楼房,当情绪失控时,下层脑情绪的房盖被掀起后,上层脑无法理性思考,也就无法继续发展理智脑。
需要读的书和需要学习的方法还会有很多,但是我落实的不够好,以致现在还是没能很好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需要更多的一步步的改变,这是我们共同的成长。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