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大班美术《树》教案

2025/10/15教案

此篇文章大班美术《树》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大班美术《树》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衍纸的方法,合作完成各种各样的树。

2、感受色彩搭配的美。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衍纸制作树。

难点:渐变的搭配。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价值:以情境引出街心花园里的树)

1、(出示背景)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街心花园,街心花园里有些什么?

2、除了这些,花园里还会有什么?

3、你知道街心花园里会有哪些树?

:街心花园里种上你们说的树肯定会很漂亮,空气会更加新鲜。

二、制作衍纸树(价值:尝试运用衍纸来制作渐变的树)

1、今天我们用衍纸来做树。

2、要求:

(1)三人一组,商量谁来画树,谁来准备材料。

(2)合理搭配色彩,装扮小树。

(3)音乐结束时我们就要完成作品,一组选一个代表,把完成的小树贴在展示板上。

3、讲评:

(1)你觉得那棵树最漂亮?

(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棵树,你们觉得这棵树哪里最漂亮?

(3)我的树叶用了渐变的方法,树叶使用了三种颜色深绿色、浅绿色和黄绿色。

4、幼儿操作。

三、欣赏(价值:欣赏衍纸作品的美)

作品贴在背景上

:我们的街心花园里种上了各种树,让我们的花园变得更漂亮了。

大班美术《树》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流畅的线条大胆地画出大轮船的主体形象。

2、大胆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轮船。

3、丰富画面,培养审美意识。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彩色笔,蜡笔,轮船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讨论

1、你坐过大轮船吗?

2、大轮船和一般的船有什么不一样吗?

二、观察大轮船图片,自由交流讨论

你最喜欢哪艘大轮船?为什么?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并师范画大轮船,可根据幼儿描述设计轮船,添画背景。

四、幼儿作画

1、大胆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轮船

2、丰富画面

五、幼儿作品展示。

大班美术《树》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猜想、探索折叠画玩具的制作方法。

2、大胆在集体中讲述探索的过程。

3、体验自主动手制作玩具的成功喜悦。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用纸折"楼梯"造型。

2、范画"会变的树"一张。

3、彩色纸、水彩笔、记录纸、铅笔等绘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范画并演示。

教师:这张纸画了什么?仔细看一看?大树会有什么变化?(展开一层)大树又怎么样了?(继续展开)现在大树变得怎么样了?(合并纸)这棵树为什么能一会变高,一会变矮呢?

2、引导幼儿探索制作折叠花的方法。

小组讨论,研究制作方法。

教师:这个会变大变小的树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幼儿探索)。请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的发现,说说这个玩具可以怎么做(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归纳整理探索的经验)。

教师:除了在纸上画大树,还能画什么?

3、幼儿自由制作玩具。

鼓励幼儿大胆制作与别人不一样的玩具。

探索并发明不同的制作方法,进一步美化玩具。

4、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教师:你做的是什么?是怎么样做的?你喜欢谁的玩具?为什么?

教学反思

主要还是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善于提出问题。

选择好的场所让幼儿亲自去亲近自然,幼儿能自主的去观察一年4季的变化,同时能让幼儿了解树变化的同时,对环境保护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大班美术《树》教案 篇4

大班美术《树》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美术《树》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美术《树》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积极尝试用各种线条、图案装饰树,激发对线描画的兴趣,增强艺术美感。

2、能主动地对同伴的'作品作出较正确的评价。

3、培养幼儿探索树的能力,通过感官观察并记录树的样子。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线描笔、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师(点击课件,出示“树”):这是什么字?你认识吗?

2.师:世界上的树有很多种,你知道的有哪些?

3.师:树的种类多,形状也是各种各样,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点击课件)4.师生小结:有的树干粗、有的细;有的树冠大、有的小,有的树冠像三角形,有的像椭圆形,真是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5.师:我们到幼儿找一找各种各样的树。

(二)讲解示范,掌握绘画要求师:今天我们就用线描的方法来画树,你想怎么画?

幼:用各种线条、图案……师:你们熟悉哪些线条?

幼:波浪线、螺旋线、锯齿线、长城线、斜线、直线、弧线……(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带领幼儿徒手练习各种线条的画法)。

(三)欣赏线描画范作,感受线条变化带来的艺术美感 。

师:在这些作品中你发现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有什么变化呢?它们是怎样排列、组合的?

师:不同的线条变化组合产生的效果会使画面更美,你们愿意来试试吗?你想怎么设计?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儿自由交流,介绍自己的想法。)师(点击课件示范):如果添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一定会更满意,你喜欢什么图案呢?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要求:在电脑中选一棵或者是平时看到过的树,在纸上画好外形(轮廓),要画得尽量大,布局合理。

2.幼儿作画,提醒先画好的幼儿写好名字,将作品贴在展板上。

(五)讲评作品,结束活动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用贴五角星的方法选出“你最喜欢的树”

2.请幼儿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请其他幼儿提点意见 。

3.介绍线描画,鼓励幼儿自由尝试创作。

大班美术《树》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克里姆特作品《生命树》,感受不同曲线所带来的动感,探索运用不同曲线(螺旋线、波浪线等)表现舞动的树枝。

2、在欣赏的基础上,积累舞动的树的姿态表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肢体表现这些舞动的树的典型特征。

3、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有计划地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树,有画简单树的造型的经验;欣赏过各种线条,表达过每种线条所带来的不同感觉。

2、克里姆特的作品《生命树》。

3、黑色卡纸,水粉笔,水粉颜料(黄色、橙色、金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树的图片,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

师:我们周围有很多的树,你看到的树干、树枝分别是什么样的?

2、出示克里姆特的作品《生命树》,进行比较观察。

(1)通过欣赏作品,引导幼儿两两交流开表达曰已刚感受。

师:你看到这棵树有什么样的感觉?它特别之处体现在哪里?螺旋的树枝会让你想到什么?你觉得这棵树像在干什么?

(2)幼儿表达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树枝。

师:原来,这些扭动的曲线会给人带来跳舞、运动的感觉。

(3)教师介绍画家创作背景。

3、教师启发幼儿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创作设想,尝试创作。

(1)通过教师启发式的问题,幼儿思考自己的创作设想。

师:你觉得还有哪些线条也能给你运动的感觉呢?如果让你来画跳舞的树,你想让你的树跳什么样的舞蹈?用什么线条来表现舞动的树枝呢?

(2)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4、幼儿欣赏作品,感受曲线表现的树枝所产生的舞动的感觉。

师:你是用什么线表现树枝的?哪棵树最像在跳舞?

活动建议:

1、活动延伸在幼儿学会运用多种曲线表现舞动树枝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重点欣赏舞动时树干弯曲的动态,并尝试用多种曲线表现树枝。

2、区角活动美术区:提供各种造型的树干底图,幼儿运用一些长短不一的毛线进行变形,创造性地粘贴树枝。

3、环境创设在班级布置一个以“树林”为背景的展示板,幼儿用曲线添画树枝。

【评析】

该活动重点是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曲线,通过想象表现出大树跳舞的姿态,体验不同曲线的质感。在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集体或同伴互相欣赏作品,启发他们大胆表述或评价。如教师可以问:“你感觉这棵树在跳什么舞?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螺旋线的枝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幼儿会自主地根据自己画面中所运用的线条来大胆想象。在评价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或同伴的作品,还可以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画面中舞动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