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教学】
出示课题。(师生谈话)
所谓: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看到本课的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把它告诉你的同桌,或者把它写下来。(说话)
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准备上课。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优美的风光景色)。
问:假如老师和你外出旅游来到这样的一个地方,你会说什么?(指生答)
地球本身是美丽壮观的星球,地球上本来也是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板书)人类可以在优美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生活或工作,但有些人并不珍惜我们周围的环境。请打开联合国发出的一封信。快速阅读,找出人们破坏地球,破坏环境的内容,用“!”标明。看谁最快找到。──找到的请举手。(指生答)
1、(教师范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这两段内容你听了有什么感受?把你感受最深的那句话划出来。
你找到那句话了吗?(指生答)(1~2人)
2、(示句)很多同学都认同这句话感受最深,请你带着感情自由朗读这个句子,想想该怎么样读,才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同桌的同学之间可以先试一下。
(指生读)(1~3人)(你觉得这段话使你产生什么感受?你觉得他读出了这种感受吗?谁再来试一试?或: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3、对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个性。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个性把这段话读一遍。
4、这段话中究竟是什么让你产生这种感受?谁谈一谈。(1~2人)
5、学习“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谁能举例说明(1~2人)
6、那样的行为就是一种“不顾后果”的行为,这是最让人气愤和痛心的,让我们用这种感情再齐读这段话。(齐读)
7、地球本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可人们却这样毁坏她,多么令人痛心的行为啊!我们地球所遭受的破坏当然不仅这些,请看录像。(播放)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当地球上的矿物资源都枯竭了,其它资源不能再生了,地球将会出现什么情景?
(四人小组讨论。)
8、河水断流,树木都枯萎了,空气不能呼吸,动物不断地灭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灾难”,这样的灾难中,人类的生存也绝对受到威胁。(板书)
9、齐读全两段。
二、如果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人类将面对恶劣的环境,甚至无法在地球上生存。那么现在人类要用什么方法来拯救自己?
1、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生读)(评价:读得不错)有谁可以比他读得更好些?(指生读)
2、联合国在来信结束时向人类提出了号召,你愿意响应这样的号召吗?(起立齐读。)
3、小结:人类只有好好保护地球,才能生存(板书)。
三、质疑问难
1、回忆课前的疑问,看看你问题解决了没有;没有解决的请举手。举手的同学请在你们小组讨论一下,看能否把疑问解开。没有疑问的小组自由朗读课文,看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四人小组交流)(巡视检查,班上质疑交流。)
2、试一试: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小组讨论)(班上交流)
⑴地球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地方。
⑵地球养育了人类。
⑶现在还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
3、其实刚才同学们已经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内容概括出来了,说明同学们已经理清了课文的内容。
五、语文活动──地球故事
1、活动目的:
⑴你还知道哪些破坏环境,破坏地球,影响人类生存的现象和行为。
⑵想一想,看到这些行为给地球或环境带来的破坏,你打算怎么办?
2、(音乐)活动方式:
⑴小组讨论。
⑵查找资料。
⑶现场采访。
3、活动内容:中央电视台开播了一个环保节目《地球故事》,想请学生在电视上汇报活动结果。
4、总结:通过这次的活动,老师和同学们一样,都懂得了“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明白了只有好好保护地球,才能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六、布置作业
给联合国写一封回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2
(一):创设情境
1.刚才课前大家快速地看了课文,包括预习部分,我想考考大家的记忆力。
2.师问:大家知道4月22日是什么日吗?(知道的不须举手,站起来就大声说。)[板书“地球”]
3.师述:“地球日”并非地球的生日,它最初是由美国人提出的,目的是号召大家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后来,在1990年,全世界各国均发起把每年的4月22日作为爱护地球的日子,称世界地球日。
4.过渡:那么,地球作为人类生活的家园,它是怎样的呢?想不想知道?
(二)、导学,师生共同讨论第一自然段的一、二、三三句话。
1.师述: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随宇航员到太空去看一看地球,好不好。
2.多媒体播放。(第一部分)(边看边听介绍)
3.问:刚才画面上的内容与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哪几句话相吻合,找到了读一读,声音放开。边读边想,还有什么不懂的词或句子。
4.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
晶莹透亮:光亮而透明。水蓝色:淡蓝色。“纱衣”:海水,把地球当作人类。
把地球比作“母亲”、“摇篮”都是说明有了地球才有了人类和一切生命。
5.教师提出生字:“裹”:读音字,记字形,解字义。
6.小结:从刚才的画面及课文中的描述中,你觉得地球怎样?[板书:“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7.在第一自然段中还有一句话,这句话是写什么的?怎样写的?(地球很小,与宇宙相比)(打比方:“扁舟”突出其小)
8.过渡:是的,这篇课文不仅要告诉我们地球的美丽、可亲,更要告诉大家不能破坏地球,要保护地球。那么,下面的课文主要是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三)、导读第二、三、四、五、六、七自然段。
1.学生带着问题读下文二—七自然段,(自由读)多媒体出示阅读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思考2—7自然段的意思,并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意思相近或联系紧密,可以合并在一起。
⑶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同位相互讨论,实在不懂的待会儿在全班提出。
2.学生汇报交流:
二—七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三个方面内容:
⑴第2自然段: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
⑵第3.4自然段:地球上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⑶第5.6自然段: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3.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4.导学第二自然段:
⑴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多媒体显示)
师: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最后一句话,那么前三句话分别是从哪个方面说明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的呢?
⑵学生读句子,思考:拿地球与什么比?(宇宙)
师述:“宇宙”指包括地球和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渺小”非常非常小。“地球”其实在我们眼中很大很大,说它渺小,主要是相对宇宙而言的。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称得上是渺小的呢?学生说话练习。
第一方面是说地球不会再长大。
第二方面是用数据来说明。这种说明事物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用上。
5.导学第三、四自然段:
⑴师:我们通过读课文,不仅知道了人类生活的.范围很小而且知道了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请同学们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认真读课文三、四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⑵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诱导、小结。
①矿产资源经地质变化形成的,属不可再生资源。[板书]
②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属可再生资源。[板书]
③课文从哪几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一、不加节制地开采有限资源;二、随意破坏可以再生的资源,滥用化学品,使它不能再生。){讨论}
⑶理解重点句:
①多媒体出示第四自然段。
②学生自由读,并注意加点部分,想一想,加点部分主要是强调什么意思?前后四位同学讨论。“本来”强调破坏前对人类的作用;“不但……而且”
(强调了破坏后的严重后果。)
③举例说明:的确是这样的,水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人们随意破坏水资源,向江河里排放各种废水废物,特别是有毒的化学品,清洁的水资源就不能再生了。据统计,我国每年可用水量7000亿立方米。受污染旱达3000亿立方米,剩下的可用淡水资源就只有4000亿立方米了。不但如此,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使人害病,使鱼类灭绝,使山清水秀的风景区失去美丽的风光。
除了水资源外,还有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谁能举出人类破坏这些资源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呢?
④师小结:在地球上,还有许多因破坏自然资源而导致的生态灾难的活生生的例子,这样的教训太多太多了。如果人类再不省悟,自觉地保护地球,那后果会怎样呢?
6.导学第六、七自然段:师: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另的星球上去吗?请借助课文中的语句,谈谈你认为可行吗?你认为第七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最能突出不可行吗?
(“即使……也……再说……又……”)
(四)、小结全课
1、师: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宇宙间只有一个地球。[板书:“只有一个地球”]学生集体读课题。
2、师: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另无去处。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宇航员的感叹吧。
3、多媒体播放(最后一部分)。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3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弄明白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2、能力目标
理清课文条理,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能用“贡献、渺小”造句。
3、情感目标
使学生受到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教育,懂得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多么可爱,同时有多么脆弱。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从地球上可供人类生存的范围非常有限、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破坏了地球人类将别无出路等角度说明不能再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环境了,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条理清晰,说服力强。
1、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地球上人类生活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再破坏资源了;为什么破坏了地球将别无去处。
2、难点
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目前地球面临的危机,从思想深处接受爱护环境的教育。
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最优化的电教手段,改进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许多真实的、具有震撼力的画面摆在学生面前,不必教师多做分析,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便能很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受到思想教育。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安排在五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本领,如预习,查阅一定的资料,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等。所以在课前可以安排学生查阅资料,充分预习课文,这样便给课堂留出更多的时间加强能力训练,比如本课的说话、写读后感训练。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使他们在查找资料、预习课文中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品尝探索的乐趣、收获的快乐。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内容简练,涉及的许多知识学生都没有机会形象的了解,所以是一篇结合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的好教材。多媒体是新兴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效果,是教改的新课题,也是我们要探索的内容。本课力求体现科学运用电教媒体,提高认知语言能力,使学生在认知语言过程中,更有效地获得语言信息和处理语言信息的本领。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认识、理解、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认知语言能力得到提高。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突出电教媒体的最佳结合点和恰当展示时机的设计,体现电教媒体的作用与优势。
五、教学媒体设计
(1)多媒体《预习要求》、《课文分析》。主要用于指导学生自学和预习。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预习方法、相关资料。(2)电子相册。包括一组漂亮的自然风光照片和歌曲《蓝色的地球》在正式上课前3分钟播放。
(3)多媒体《美丽的地球》。教学第一自然段时用。展示一段在卫星上拍摄的'关于地球的影片。
(4)多媒体《环境危机》。教学三、四自然段时用。用大量生动形象、逼真的影像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5)诗歌欣赏《地球的孩子》文字和课文紧密联系,正好是学完课文后的感慨、思考。画面也贴近主题,一群各种肤色的孩子围成圈转啊转,转成一个地球缓缓转动。在第一课时学完课文后指导学生朗读。
(6)巩固练习。在第二课时复习阶段用。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巩固生字、词。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一定还在回味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那活泼、愉快的旋律吧?这首歌名叫《蓝色的地球》,它告诉我们要爱护美丽的大自然,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今天我们学习讲述同样内容的16课《只有一个地球》。
教师: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你产生过什么疑问?通过预习找到答案了吗?
学生:地球本来就只有一个,人所共知,为什么题目还要说“只有一个地球”?自由发表意见,说清:作者是在强调必须保护地球,破坏了地球我们将无处可去。
教师:这也是本课所要揭示的主题,课文哪一段直接点明了这个中心?
(二)倒序法学习中心段。理清条理
齐读最后一段。试分层,并说说层意。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这个中心?读一读,理清课文条理。
(三)学习第一部分
1、作者讲地球很小,运用了什么方法?看看这一组数字,体会其中的含义。讨论,体会。
2、教师:课文一开始给我们描述了宇航员眼中的地球,读一读相应的句子,想象是什么样的。学生朗读相应的句子,再指名读。评价,读得怎样?
3、教师引导:大家想不想跟随宇航员到太空中一睹地球的风采?多媒体:《美丽的地球》情景引导:此时你想说什么?(“地球太美了!”等)现在再来读描写地球的句子,体会一下应该怎么读。让我们一起深情的赞美:“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指导朗读)
4、抓住“母亲”一词引导,过渡到第二段的学习。
教师:母亲养育了我们,我们理所当然以加倍的爱来回报她。那么,对养育了人类的地球母亲,人类是怎么做的呢?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自己读课文,找答案。
2、交流:课文从哪些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不可再生的资源遭到破坏,过度开发;可再生资源受到破坏,许多已不可再生,还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3、多媒体:《环境危机》从各个方面显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污染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
4、教师:说一说哪些画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想到了什么?可以联系本地发生的、学生亲眼目睹的事例谈一谈。
5、教师引导说话练习:同学们,如果你是一条河、一棵树或一只鸟或别的什么属于大自然的东西,此时,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
(五)学习第三部分
1、教师朗读第五自然段,教师:你们说得这么可怕,然而“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大家讨论,这说法有道理吗?放手让学生讨论,对于有的说法,比如:科学家已经尝试在太空建立居住的空间,有可能成功;外星人的发现说,也说明在地球之外有可能存在能生存的地方,不否定学生的想法,只是要引导:无论怎样,地球还是绝大多数人生存的基本家园,不能再破坏了。
2、引读:“我们这个地球,真是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多媒体文字:“我们这个地球,真是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作者在课文第一段讲地球的小时,用了一个比喻句,大家找找看,学生读:“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讨论为什么把地球比做扁舟?除了说“小”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意思?
(六)延伸课题,畅谈环保设想
教师:大家都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因为,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作为一名小学生,你为保护环境做过些什么?还能再做些什么?学生交流、发言。
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可不能只有想法,要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从自身做起。
(七)多媒体:诗歌《地球的孩子》
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带动学生加入进来。建议:课后抄给学生练习朗诵。
(八)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为下节课的写读后感做准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5
一、启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13课,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样的问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地球,了解地球。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说说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方面的内容?
2、汇报。
3、观看课件,说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是啊,难怪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请你找到课文中的这句话读出来。
三、研读
师导: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宇航员的话,边读边做标注,写写自己的感受。同时可以结合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来谈谈。
(二)太可爱了
1、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
引导学生看课件,抓住说明方法、修辞方法来体会。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引导学生看课件,抓住说明方法、修辞方法来体会。
4、提供着有限的自然资源
师:是啊,多么伟大的母亲,多么无私的地球母亲,她为我们默默的奉献着,但我们人类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读读让你心灵触动的语句。
生:人类生活的……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请你打开资料库,结合图片文字和书中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汇报
师:是啊,如果地球资源枯竭了,我们人类还能生存吗?
生汇报6、7自然段
师:茫茫宇宙,灿烂星河,只有地球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地球才孕育了如此丰富的生命世界,因此,我们更加深切的感受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别无去处,因此我们要。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把你此刻的感受尽情的读出来,用你们的声音,用你们的力量,呼吁人类.
生齐读
师:那么,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四、总结练习
1、练习
(1)必做题说说下面的句子的说明方法
(2)选做题
a作为地球村的小村民,宣传环保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让我们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也可以到网络上查找.
b到网络上搜集一些有关环保的资料.
2、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是啊,我们的地球是如此可爱,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那么我们更应该珍惜资源,精心保护,才能造福后代,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2、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3、拓展课外知识,让学生了解各更多有关地球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渎,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使学生明白“只有一个地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地球的“可爱”和“容易破碎”。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
学生:查阅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13课《只有一个地球》。
2、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看看一幅动画。(教师出示幻灯片)。
3、看了这个动画,你想说些什么?
4、看了刚才的动画,同学们有了很多感慨,有位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飞到太空中,亲眼看到了地球,他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这句话。
5、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感情?(赞美、叹息、惋惜)请大家试着读一读。
6、全班齐读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虽然地球很可爱,但是它很脆弱。(教师板书:可爱破碎)
二、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1、请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部分讲了地球的可爱?哪些部分讲了地球容易破碎?
2、可爱表现在哪儿?指名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找出重点词句。(教师板书:母亲摇篮)
3、读地球可爱的这一部分,你的心情怎样?(赞叹、自豪)带着这种语气,请大家一起读。
4、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老师请女生读这一部分,男生思考。(教师板书:渺小资源枯竭)
5、(出示幻灯片,请全班齐读)你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点吗?作者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我们更加了解了地球。
6、地球本身就非常渺小,人类应该精心保护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可是,人们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三、四自然段,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完成填表。
7、由于人类的行为,而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查有关资料的作业,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查阅的有关资料。
8、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幻灯片)
9、看了生态环境前后的变化和这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你想说什么?
三、讨论,体会“只有一个地球”
1、老师(饱含深情地):同学们,老师听出了你们的伤心,你们的愤怒。听!老师还听到一个伤心的哭声,那是谁在哭?是养育了我们的地球母亲在哭呀!也许有人会说,哭什么呢?宇宙空间不是大的.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同学们,你们说能不能呢?
2、找自己的学习伙伴,学习课文5-7自然段,先读,然后讨论,最后派代表上台发表意见。
3、教师小结(“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以目前一般飞机的飞行速度来估计,40万亿千米大约需要600万年时间才能到达。就算有适合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也无法到达。)
四、引读,呼吁大家保护地球
同学们,即使找到第二个地球,如果人类还是这样做,悲剧会同样发生。更何况“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所以我们要——”。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美好的家园,让我们对自己,也对所有的人类说:“保护地球,造福人类”。
五、布置作业
课外延伸:从下面选作一题
小画家:请你画一幅“珍爱地球,保护环境”的环保宣传画;
广告设计师:请你设计一个“人人都来保护地球”的广告;
宣传员:请搜集保护地球的资料,练好朗读,然后上街宣传;
小作家:请写一份倡议书,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地球、美化环境;
绿色使者:请围绕“世界地球日”策划一次绿色行动;
小研究员:请确定一个环保小课题开展研究活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