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2025/10/17教案

此篇文章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认清几个形声字的读音与偏旁。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暑假谷老师去大连玩了一趟,那儿的景色美极了!尤其是大连港口,既繁华又热闹。当老师站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时,心情特别舒畅。为了能和大家分享这美丽的景色,老师特意带回了一幅画(出示图画)

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 由图入境,学习词语。

当船快到码头时,只见船上的工作人员抓起一个大家伙用力朝岸边的海滩上抛去,船就慢慢停了下来。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出示词语:铁锚)学生读词,观察字型:左右结构,金字旁。

(出示“铁锚”实物图)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1:铁锚有两个爪(重点指导“爪”的读音)

生2:铁锚能停船。

教师评价: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

三、 朗读儿歌。

这时,有个非常聪明的人看到了这种情景,就编了一首儿歌,想听吗?

出示儿歌:船上有只锚

船上的锚两个爪

船上的锚能停船

请学生自由读儿歌、周围同学互相读、指名读儿歌,教师相机指导朗读,重点读准、读好加点字的音。

四、 学生看图自编儿歌。

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起劲,小猫也想来凑热闹(出示小猫图),它说呀,想让我们班同学帮它编一首儿歌,行吗?(这一环节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生1:我家有只猫,我家的猫四条腿,我家的猫爱吃鱼。

生2:我家的猫喵喵叫。

生3:我家的猫蓝眼睛,我家的`猫能捉鼠。

生4:我家的猫摇尾巴,我家的猫最乖巧。

教师对学生所编儿歌,进行大力表扬肯定,同时出示书上的三句儿歌:

家里有猫

家里的猫四只脚

家里的猫喵喵叫

学生自由读儿歌,并与前面出示的三句儿歌对比着读,从而找出“锚”、“猫”、“喵”这三个容易读混的字,重点读好。

学生运用各种方式朗读儿歌: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个别读,集体读等。

五、 熟读儿歌,学习形声字。

我们能给这首儿歌起个什么名字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猫和锚)

师故意为难地说:“一会儿是猫,一会儿是锚,我都分不清猫和锚了,同学们能分的清吗?”

生1:猫和锚有相同的地方,右边都是“苗”字;不同的是“猫”的偏旁是反犬旁,“锚”的偏旁是金字旁。

生2:小猫是动物,所以用反犬旁表示,铁锚是金属做的,所以是金字旁。

生3:还可以从字音上区分,“猫”是一声,“锚”是二声。

同学们真聪明,能从字音和字型上来区别这两个字。根据大家说的,老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出示最后三句儿歌):

猫和锚

莫混淆

看看偏旁就知道(学生齐读)

六、 学习带有“苗”字的形声字。

右边是“苗”的字还有很多,我们来做个猜字游戏吧。

1、 老师做描红的动作,学生猜出“描”字

2、 让学生做瞄准的动作,问:怎样才能瞄得准?从而使学生知道,瞄准的“瞄”是目字旁和苗字组成的。

七、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的字都是以“苗”字作为主字,给它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这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法。这些字叫“形声字”。“苗”是声旁,表示这5个字的读音与苗字很相近,提手旁、目字旁、反犬旁、金字旁、口字旁是形旁,代表每个字不同的意思。

八、 转盘游戏:转转盘,学生读出组成的字并组词。

[课后反思]

前几天在接受反思课题组检查活动中,我教授了二年级上册《识字4》。在这堂课上,我打破了教材的顺序,先给学生呈现儿歌,再带出转盘识字。在创设情境时,我并没有脱离课本,而是活用了课本。把书本儿歌中静态的画面演变成动态的渐变过程,学生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每次都是直接面对生字,在不断摸索中、发现中理解生字、学会生字。在学生自己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后,再让学生运用规律猜字、识字,从头至尾,学生始终处于有趣的识字游戏中,兴味盎然。我想:

这堂课,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是生字,是有趣的形声字的规律。

学习是一个动态的个体的习得过程,人们的许多生命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学习,但学习得效果却是各不相同。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得自主性,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可能获得最好得效果。在这堂课上,我采用的方式就是充分地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再发现、再学习,并没有过多的花样,然而学生学得有劲,学得主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而我在这堂课上所采用的方式正好顺应了学生的需要,或者说点燃了蕴藏于心灵深处的需要。

在这堂课上,学生发现规律之后,我还让学生根据动作猜字、识字,让学生在猜想中对自己的猜想获得印证。《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识字有这么一段话:“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作为教师,不仅教给学生方法,更教给学生一种思想,那就是在实践中学习,用事实说话。

我们一直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我想:如果每次教学都能注意到这一点,那教会学生学习应该不是很遥远的事情。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2

原有情况分析(双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习惯等)

本班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好学上进,接受能力也较强,语文学习兴趣比较浓厚。通过一年的学习,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尝试合作学习,掌握了基础知识,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技能,并能正确写字,书写规范,掌握字的音、形、义,理解常用词语,并进行简单的运用。绝大多数学生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能说会写一句或几句话,意思比较完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背诵指定的课文。当然,也有一些在学习上暂为落后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学习效率不高,做事有头无尾等。针对这些问题,本学期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所获得的成功和乐趣。

本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与“识字”、“课文”组成。“识字”安排了2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课文安排了6个单元,每单元3~5课,共23课。1、关于识字。本册继续采用“识字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406个,其中要求会写的为276个,另外的130个只要求认识。“识字”课有三种形式:(1)词串识字。(2)看图会意识字。(3)形声字归类识字。2、关于课文。全册教材安排课文23篇,其中韵文6篇。有些课文内容与秋季风光有联系;有些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有些课文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等。3、关于练习。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8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

教学重点为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和写话。教学难点是学会字词并运用字词、口语交际和写话。顺应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语文规律,将采取模仿、迁移等训练方式,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本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06个生字。并掌握课本安排的27个常用偏旁。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76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语句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3)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的大意。&6、写话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教学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并能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视听与思考相结合,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发展,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适时演播,恰当讲解。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4、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5、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充分利用“晨诵”、“午读”的时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增强语文素质。坚持写小练笔,打好作文基础。

7、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利用指南针测定方向,能尝试制作指南针,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2.过程与方法:知道指南针是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磁铁指示南北的性质做成的,了解指南针的用途及用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科学技术能为人类服务,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1.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学习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2.使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

教学准备:

指南针、条形磁铁、缝衣针、线、透明塑料小碗、剪刀、胶棒纸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星期天,小明和小华去野外郊游,可是他们迷了路,怎么办呢?你能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吗?

学生回答。

预设(看大树,大树南边枝叶茂盛;看物体的影子;看高山积雪的融化程度;用指南针。。..... )

师:大家有这么多的方法呀!用哪种方法最准确呢?

生:指南针。

二、了解指南针结构和使用方法

1.大家见过指南针吗?关于指南针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出示指南针)。

预设:磁铁做成的,有刻度盘等

(预设:学生:我想知道指南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学生: 我想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 学生:我想知道怎样使用指南针?等)

2.认识指南针结构和使用方法

(1)观察指南针的结构: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指南针。(出示观察要求)

指南针由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指南针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①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② 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发现进行全班交流。

师生总结:指南针有各种各样的,但它们的构造基本相同。常见的指南针由磁针、支柱、刻度盘三部分构成。指南针是观测方向的仪器,是根据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2)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① 你会使用指南针来指方向吗?磁针的哪一端指北,哪一端指南?小组轻声讨论使用指南针的方法,并试试看。

学生试着使用指南针并进行交流

② 交流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通过刚才的阅读资料,我们对指南针有了更深的了解。它又是如何使用的'呢?

生:把指南针放平,指针停止摆动时,就能指南北方向了 生:。。....

总结:大家说的不错,只是不太完整;课本13页上给了我们完整的方法,请大家读一下。

(3)实践活动

① 用指南针来判断教室的各个方向。

② 走出教室,继续判断:学校大门和教室窗户的朝向;国旗与学校大门在我们的哪个方向。

(4)小结: 可以学生进行总结,也可以老师提示进行。

三、制作指南针

1.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指南针?要做一个指南针,要什么材料呢?(磁铁)

2.出示各种各样的磁铁(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小磁针、磁化的缝衣针??) 把这些磁铁放在桌子上,为什么不指南北?

3.讨论: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要使磁铁自由的转动,谁有好办法?

4.根据你们的办法,我们可以制作出各种形状的指南针。出示材料清单,你们能择其中的一些材料制作一个怎样的指南针?

5.小组讨论:你们准备制作一个什么指南针?需要什么材料?取材料进行制作。

6.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7.展示各小组的制作(特别是不同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交流在制作中的问题,讨论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8.教师小结:看看我们的指南针能否准确地指示方向?试一次能表明制作成功吗?我们需要反复的实验,才能提高准确性。(对学生制作情况进行评价。)

四、指南针的历史

问:关于指南针还想了解它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学生回答

同学们头脑中有这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自己来研究寻找答案。下面根据自己课外搜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答案吧!

学生首先阅读资料然后进行讨论。 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中,了解的掌握情况。

班内交流汇报:下面就请同学们谈谈我们自己都解决了哪些问题? 学生谈刚才的收获。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指南针的结构,使用方法。

介绍司南。(本部分如果学生已经收集相关的材料可以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不错,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指南针就是四大发明之一。现在就请跟着老师来了解一下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人民就发现有一种石头能吸铁,并且能指南北。人们把这种石头叫做磁石。

人们把磁石磨成一个勺形,把它放在一个非常光滑的铜盘上,这个勺形的磁石就慢慢地旋转起来,待磁石静止时,勺柄总是指着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后来,人们在司南的基础上又发明了罗盘。古罗盘已经很像现在的指南针,有磁针,有刻度盘,把罗盘装在船上,可以给人们指引方向,到海上去航行。

大约在800年前,我国发明的指南针才传到非洲、欧洲,成为世界各国不可缺少的指南 仪器,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国科学、文化、经济的发展。

现在,指南针做得更加精密,用途更加广泛。当人们使用指南针时,都不会忘记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4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 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以及对联的发展历史。

2、 品味对联的形式与内容美,尝试写作一些简单的对联。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对联的特点,如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

尝试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

赏析法、讨论法、合作学习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那么你们猜谜底是什么呢?确切点说是春联。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但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基本特点?如何写作张贴?以及如何尝试写作简单的对联?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对联的奇妙世界来探索!

据说,三国时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与鲁肃设宴请诸葛亮。席间,瑜曰:我与你以对联设赌,对得上——饮酒,对不上——砍头!敢否? 孔明笑答:请出题。

瑜曰:有水便是溪,无水便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赛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亮答:有木便是棋,无木便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瑜大惊,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长得丑。便曰:

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亮笑答:有木便是桥,无木便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双娇

瑜大怒,欲反目。鲁肃忙劝曰:

有木便是槽,无木便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言罢,哈哈大笑,一场干戈暂告平息。

二、 整体认知:

(一) 对联的含义:

对联广义上属于诗的范畴,它是书写或是均、镌刻并且悬挂于门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的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最短的文字表达形式,可以说,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好诗。它是用上下两联形式相对、内容相关的语句结构而组成的一种汉语言艺术和装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练和艺术化的反映。

正所谓对联是: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古联今,古今无事不成联!

(二) 对联的起源:《宋史?世家?西蜀》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公,自命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般认为,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春联。而正式提出春联这个名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 对联的特点:

1、 对仗工整:

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具体要求为:

(1) 字数相等。

(2) 词性相同。

(3) 结构一致。

(4) 内容相关或相反。

2、 平仄协调:上联末尾的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仄起平落。

举例: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但随着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所谓非正宗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对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郭沫若为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对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毛泽东

对仗歌谣(节选)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朝对暮,夏对春。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楼对阁,院对宫。栋宇对垣墉。墙头对屋角,寺外对庭中。

几万黄蜂寻苑圃,一双紫燕入帘栊。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韩对赵,吕对申。张耳对李膺。贾山对潘岳,魏绛对陈平。

萧曹汉代称良相,李郭唐朝是伟人。

心对口,面对身。皓齿对朱唇。咽喉对肺腑,肝胆对腹心。

3.传统对联写作所使用的方法

叠字 、反复、复叠、顶真、析字(拆字、合字)、镶嵌 、加减 、翻造、双关、同音、回文、比喻 、夸张、数字、方位、联绵等。

举例:

数字联: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叠字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反复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复叠联: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顶针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拆字联:踢倒磊城三块石 剪断出字两重山

合字联:蚕为天下虫鸿是江边鸟

镶嵌联:天下万物皆润泽世间无水不之东

双关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同音联: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回文联: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

联绵联:独抱琵琶寻旧曲;数教鹦鹉念新词。

数字对联: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如何贴对联?

对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贴对联时就要分清上下。先说说门的上下,古文都是竖排版,自右而左。这样一来,我们面向门站立时,右手边自然就是上,左手边的是下。再就是给对联分上下,对联是讲究平仄押韵的,遵循着仄起平入规则。结尾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联,结尾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横批的书写是自右而左。

三、优秀对联赏析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赏析】用比喻手法,以天为盘星为子,地为琵琶路为弦,气象宏大,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赏析】这副对联用四个节气--大雪、霜降、小雪、清明和两个节日--端午、重阳组成。一寒一暖,形象分明,谈天说地,意境优美。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春雷似鼓,秋雷似鼓,发声鼓,收声鼓。

【赏析】上联从月的形状介绍了天文知识。下联从声音上介绍了春雷的区别,一形一声,构成一副对联,颇具匠心。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赏析】这是对联,也是诗画,联中钩画出一副美妙的夜晚醒月图。其中的数字掺进了乘法运算。上联“十四”是“七”的倍数;下联“一双”是“孤”的两倍。

对穿肠: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唐伯虎: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赏析】这个要说得详细一些。这一副改得绝,把秋香嵌进去了,十分应景。原联大多是这样传说的:上联:口十心思,思乡思友思父母:下联: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相传是清乾隆和纪晓岚的酬唱之作,构思拆字十分巧妙。而现在改的下联却也不遑多让,将“赏”字拆为尚、目、八(繁体),更摆秋香姐姐上台,才子风流呀!

四、活动

(1)猜对联活动

猜地名: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成都杜甫草堂)

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武汉黄鹤楼)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滁州醉翁亭)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济南大明湖)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广州黄花岗)

猜人物;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清湘应识九歌心。(屈原)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云霄,幽思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诸葛亮)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曹植、李白)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扬深处;

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猜行业

架上丹丸长生妙药 壶中日月不老仙龄 (药店)

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茶店)

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 (理发店)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书店)

寒衣慰出春风暖彩线添来瑞日长 (裁缝店)

前程远大脚根须站稳工作浩繁步骤要分清(鞋店)

四时恒满金银器一室常凝珠宝光 (珠宝店)

(2)对联练习

对联连线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一寸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

江河不洗古今恨 天地能知忠义心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雨洗杏花红欲滴 日烘杨柳绿初浮

补充对联

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 扫千年旧习,(迎万古新风)

学问藏今古,(文章贯中西) 春晖盈大地,(正气满乾坤)

爆竹声声脆,(满园春色好)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上心头) 绵绵春雨润万物,(皑皑白雪兆丰年)

五、布置作业

一、为班级的学习园地创作一副对联。

二、为自己读过文学作品写一副对联。

小结:对联是一朵小花,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一朵精巧别致的小花;对联,是一条小溪,是我国古老文化长河中一条清澈的小溪。它以工整的对仗,和谐的音调,特有的书法,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种文学形式在世界各国中是独一无二的,是我国特有的瑰宝。希望同学们发扬光大。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学会正确区分,书写形近字。

2、借助拼音朗读,背诵诗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通过做借书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正确书写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动手的能力。

突破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万花筒

1、出示形近字(卡片),生认读。

2、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3、生仔细观察,找出异同。师随机揭示形近字概念。

4、生互相探究这些字怎样书写,要注意些什么?

要——耍爱——暖湿——温得——待

5、生独立写,师巡视指导。

(二)百宝箱

1、展示(图片)水城威尼斯。

2、生观察,看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讨论下自己的`收获。

3、师简单介绍水城威尼斯

4、生带着感情,借助拼音读诗《水城威尼斯》

5、同桌读,背比赛。

6、生讨论诗中的两个问题:

你说那一座古桥是真?

哪一个月亮是假?

(三)大舞台

1、读云朵上的话。

2、大交流借书卡怎样做?

3、师引导学生按书中的借书卡的提示去做。

4、生做,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