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科学教案

2025/10/21教案

此篇文章科学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局部特征来推断动物角色,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2.进一步加深对各种动物特征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卡片(老虎、长颈鹿、鳄鱼、螃蟹、狮子、大象、蛇等),将动物卡片切分成四等份。

2.乌龟饰一个,抽取卡片的箱子,动物应聘板(白纸贴在墙上)。

3.将活动室简单布置成动物现场招聘会。

4.请三个幼儿排练好表演:小动物来应聘。

活动过程

1.动物来应聘。

——乌龟兄妹的职业介绍所越开越大了,来找工作的动物也很多。于是,他们每周都要开一次动物招聘会。本周的动物招聘会又开始了。 ——请三个小朋友扮演小动物来应聘,教师扮演乌龟。(小动物说:“乌龟,我想找份工作。”乌龟问:“你们有没有带照片?应聘是要照片的。”小动物们都拿出了自己的照片,乌龟老哥一看:啊?怎么每张照片都只有一小部分?乌龟老哥看了半天也猜不出照片上是谁)

2.猜猜是什么动物。

——教师出示这些只有局部特征的动物卡片,请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动物的照片。

——幼儿猜出后,教师拿出其他三块卡片将动物完整地拼摆出来。

——请幼儿到卡片箱内抽取一张卡片,猜猜是什么动物来应聘,并和同伴说说。

3.拼拼照片

——乌龟要求动物们来应聘时要有完整的'照片,可现在这里的照片都只有一部分,小朋友能不能想办法把照片拼成完整的?

——教师请幼儿与同伴合作,找到相配的那一部分拼成完整的照片。

——拼好照片的幼儿,将照片粘贴在动物应聘板上,与同伴自由观看、交流。

活动结束

本活动适合以游戏形式开展,活动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兴趣适当加以延长。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感知各类水果,制作水果拼盘,品尝水果的滋味,培养幼儿触摸觉、嗅觉、味觉的能力,

2、 幼儿感受秋天水果成熟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参观果园

2、苹果、梨子、香蕉、柑橘、柚子、石榴等水果若干个

3、塑料盘子五个,塑料刀子每人一把

活动过程:

一、引入:今天,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了好多的水果,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水果?

二、感知水果

1、分组观察水果(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来感受水果的色、香、)

2、集中交流讨论。鼓励幼儿大胆把自己看到、摸到、闻到的感受告诉他人。

三、水果拼盘比赛

1、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制作水果拼盘

2、幼儿分组制作水果拼盘(老师帮助小朋友切好)

3、欣赏各组的水果拼盘,幼儿进行评价

四、品尝水果拼盘大会引导幼儿品尝自己做的水果拼盘,并说说吃到的滋味如何

五、游戏“运水果”结束。

科学教案 篇3

关于科学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科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叶子的特征和叶脉,知道叶子由叶脉、叶片、叶柄组成。

2、认识枯叶和绿叶,发现树叶有各种形状、探索叶子的特点。

活动准备:收集各种树叶、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接触各种植物的叶子,发现叶子的不同之处 。

1、导入:春天,你发现树上的树叶有什么变化?

2、一起去室外观察树叶,并收集自己喜欢的树叶。

二、仔细地看一看,比一比,什么地方不一样?

1、仔细观察,了解叶子的各组成部分。

2、我们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发现叶子有这么多地不同,那么,你最喜欢哪片叶子呢?这片叶子有哪几部分组成?(叶脉、叶片、叶柄)

3、你喜欢的叶子象什么?

幼:我喜欢的叶子像小扇子、像小船,像帽子……

(小结: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树叶的很多小秘密,如它们的形状千奇百怪,同种树上的树叶的颜色、大小也有很大的区别。

4、实验发现枯叶和绿叶的区别

(1)刚才我们小朋友发现,有的树叶碧绿碧绿的,而有的树叶却是枯黄枯黄的,为什么呢?

(2)幼儿大胆想象,发表意见。

(3)实验:枯叶不能舂出叶汁来,绿叶则能舂出绿色的汁液来。

(4)为什么大部分树叶是绿色的?(这是因为叶中的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

(5)我们散步时发现有的树叶飘荡到了地下,为什么呢?(因为叶子缺乏水分和营养,所以变黄变干了就飘落了下来)飘落下来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叶子会慢慢枯死,因为水分都蒸发了)

三、记录自己地发现。

1、把你地发现记录到记录卡上。”

2、幼儿讲述自己地记录,分享经验。(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边缘不一样)

四、了解叶子的用途

1、这么多的叶子有什么用呢?

2、幼儿自由谈论,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3、小结:可以美化环境、挡风、遮雨、有的树叶可以加工成茶叶、有的可以做菜吃、还可以做树叶贴画来布置环境。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用叶子粘贴图画,在展览区内进行展览。

科学教案 篇5

内容:

鲁班造锯

目标:

1.启发幼儿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获得现实生活中仿生现象的有关经验。

2.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引起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

准备:

1.每组一份操作材料:带锯齿的茅草,放大镜,粉笔。

2.匹配图片人手一份。

3.锯子一把,故事图两幅。

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茅草有锯齿的特点。

1. 出示茅草,要求幼儿轻轻地摸一摸,用放大镜仔细地看一看,小心地在粉笔上划一划,找一找茅草的什么地方很特别。

2. 引导幼儿进行第一次操作活动。讨论:你发现茅草的什么地方很特别?茅草的边缘有什么?像什么?

3. 有的小朋友发现茅草的边缘有一排小锯齿,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

4. 幼儿再次观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茅草边缘锋利的小锯齿。

5. 刚才你们都发现了茅草很特别的地方,真聪明。古时候也有一个聪明人,他的名字叫鲁班。

二、引导幼儿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获得有关仿生现象的初步经验。

1. 出示挂图,有表情的讲述故事《鲁班造锯》

2. 提问:鲁班发明了什么?(出示锯子)锯子有什么用?他是怎么发明的?(出示茅草)锯子和茅草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

鲁班受到茅草的启发,发明了比茅草更加锋利的锯子。事实上,我们今天见到的许多机器和工具也是受一些动物或植物的启发才造出来的。不信,我们来看一看。

3. 出示匹配图片,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并连线匹配。

小结:大自然中的事物真奇妙,瞧,鸟会飞,鸭会游,蝙蝠会使用超声波,鱼儿能自由地生活在水中,人们仿照它们的特点,制造出了对我们人类非常有用的飞机,船、雷达和潜水艇。

三、通过竞猜游戏,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引起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

1. 教师说出一种人造物,请幼儿猜一猜它是受哪种动物的启发而发明的。

(1) 渔网(蜘蛛网)

(2) 母子雨衣(袋鼠)

(3) 电鼻子(猎狗)

(4) 脚蹼(蛙蹼)

(5) 迷彩服(动物保护色)

2.小结:你们想做个“小小发明家”吗?那好请你们平时多去观察周围事物,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模仿这种特点能发明什么有用的东西,如果有什么好主意,赶快来告诉老师,好吗?

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 发现“转动”的有趣现象,体验“转动”游戏的乐趣;

2、 尝试探索让物体转动起来的方法;

3、 能关注并说出周围生活中转动的某些现象,发现转动在生

活中的运用。

二、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感受过物体“转动”的现象。

2、物质材料准备:地球仪、风车、积木、光盘、笔、圈、绳子、圆罐、纸杯、勺子: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1、 游戏:快乐小转盘

(请五位小朋友上来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边转圈边喊口令:“快乐小转盘,大家一起转,叽里咕噜转呀转,转出可爱的动物来。”喊完之后停下做出一个可爱动物的动作,没有做出来的淘汰。)

2、 探索尝试,让各种物品转动起来

(1)、交代任务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

(3)、师幼一起总结”转动”方法(吹、拧、转、拨、搓等)

(4)、引出转动和“力“有关

3、 尝试让两种物品一起转动起来

(1)、交代任务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

四、 转动与生活、并播放PPT课件

活动总结

生活中的'“转动”无处不在,它们不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还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小朋友们用你们善于发现的眼睛,继续观察和探索身边的转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