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四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

2025/10/22教案

此篇文章四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四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 篇1

课程主题:趣味操场运动

课程目标:

1.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则。

2.熟悉常见的操场运动项目,如跳绳、跳远、接力等。

3.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和协调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课程内容:

1.热身阶段(5分钟)

活动内容:自由慢跑、瑜伽伸展等。

2.技能训练阶段(30分钟)

活动内容:

1)跳绳:除传统绳跳之外,还可以尝试跳两个人一起跳绳或编跳绳歌,加入有趣的元素。

2)跳远:每人尝试三次,成绩取最好的.一次。

3)接力比赛:分组进行,每组从起点开始,依次将接力棒传递到终点。最先完成的队伍获胜。

3.游戏比赛阶段(15分钟)

活动内容:将跳绳、跳远、接力等项目结合起来,设计一些趣味的游戏,如“跳跳绳猜拳”、“跳远横档比赛”、“接力接力斗地主”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运动的乐趣。

4.合影及总结阶段(10分钟)

活动内容:拍摄班级集体合影,以及总结今天的课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课程评估: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制定一些简单的评估标准,如完成任务的时间、技能表现的好坏、团队合作是否有进步等。

教学策略:

1.多元化的体育运动方式。

2.在练习中融入趣味性。

3.根据不同学生的表现,分组设计适合的游戏项目。

4.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促进班级氛围的形成。

四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主题:乒乓球基础技能训练

二、教学目标:

1.掌握乒乓球基本姿势,学会击球的正确动作。

2.基本技能的练习和掌握,如正手发球、反手发球、直线打球、左右分别打球等。

3.学会适当运动休息,有效控制呼吸。

三、教学重点:

1.乒乓球姿势的正确掌握。

2.正手发球、反手发球、直线打球、左右分别打球等基本技能的掌握。

3.如何控制呼吸、适当运动休息。

四、教具准备:

1.乒乓球拍。

2.球台,网。

3.乒乓球。

五、教学内容:

1.乒乓球姿势及技巧讲解。

2.正手发球,反手发球,直线打球,左右分别打球等基本技能的练习。

3.适当运动休息,控制呼吸。

六、教学步骤:

1.乒乓球姿势及技巧讲解。

教师先讲解乒乓球的姿势,学生跟着老师模仿实践。然后,老师介绍一些基础技巧,如何站好姿势、如何握拍等等,学生听取老师的讲解,做出积极的反应。最后,老师示范切实操作,让学生们深刻领悟体会。

2.正手发球,反手发球,直线打球,左右分别打球等基本技能的练习。

教师分别对正手发球、反手发球、直线打球、左右分别打球等基本技能进行细分讲解,并进行操作与演示,学生在听到老师的讲解之后,立即利用自己的乒乓球拍操作,增加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和热情。

3.适当运动休息,控制呼吸。

在训练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要过过大,可通过适当的干预,引导学生进行运动休息。同时,在训练时,老师还要教育学生合理的控制呼吸,在休息时间内,调整好呼吸,并拍手做深呼吸,帮助学生更好地恢复他们的体力。

七、预期效果:

经过这一期的乒乓球训练,学生们不仅将能站稳姿势,控制动作,而且对于正手发球、反手发球、直线打球、左右分别打球等基本技能和能力也有了较好的掌握。同时,学生们还能进行适当的运动休息,并合理控制呼吸,以提高身体素质并保持良好状态。

结束语

教育的是人类未来,正确的'教育是社会英才和培养未来人才的无尽推动力量,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领导能力、教育技术和教育策略等方面更高的要求和质量水平。在此,本次学习主题也应紧紧围绕这一方向点展开。乒乓球并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亲密无间的爱,它代表着人类最为关心的那个领域,小学生们要将其视为珍贵的财富之一,不断探索、创意、拼搏、奋斗,成为健康、快乐、自信的新时代优秀少年。

四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如跑、跳、投、接、抛等。

(2)了解运动规则和运动道德,遵守比赛规则。

(3)了解身体锻炼的重要性,掌握简单的体育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运动的习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勇于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教材

1、教学内容

(1)阳光运动

(2)跑、跳、投、接、抛的技巧练习

(3)各种比赛形式的练习和比赛

(4)一些健康和体育知识

2、教材

(1)小学体育四年级上册

(2)体育教育园地

(3)网络资料

三、教学方法

1、激发兴趣法:采用趣味性、互动性、游戏性和情境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体验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体育运动,让学生全面认识运动要素和运动方法。

3、分组体验法: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开展集体活动和比赛,并引导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介绍本学期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安排,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2、体验式教学

(1)阳光运动:让学生体验运动场的气氛和活力,了解阳光运动的特点和意义。

(2)跑、跳、投、接、抛的技巧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项进行技巧练习,注重讲解和示范。

3、参观和比赛体验

参观体育场馆或进行运动比赛,了解不同的运动项目和比赛形式,并通过参与比赛,体验运动乐趣。

4、体育知识教育

讲解一些健康和体育知识,如体育锻炼的好处、运动安全、运动饮食等。

五、教学评价

通过日常观察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和体育知识等方面进行评价,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整合思想,并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 篇4

一、教学目标

本次教学旨在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和对体育运动的热爱,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接力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接力赛的基本规则和技能

2.培养队员团结协作精神

3.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

四、教学方法

1.示范授课法

2.分组合作学习法

3.互动交流法

五、教学过程

1.开场活动(5分钟)

老师做简单的热身活动,让学生活动身体,做好准备。

2.介绍接力赛规则和技能(10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接力赛的规则和技能。同时,进行示范。

3.拆分练习(25分钟)

学生按照小组分组,进行拆分练习,分别练习自己在接力赛中的技能。

4.合作学习(15分钟)

学生各小组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帮助,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5.排练演练(20分钟)

学生在小组之间模拟比赛场景,进行排练演练。

6.报告总结(5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在接力赛中的表现和经验,进行总结报告。

六、教学评价

1.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竞赛,比较结果,以激励学生。

2.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定各小组的评价等级,鼓励和帮助不擅长运动的同学。

3.对学生进行课堂作业和考试评定,统计分数,做好帮扶工作。

七、拓展活动

1.马拉松活动

2.篮球比赛

3.游泳比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接力赛的基本规则和技能

2.培养队员团结协作精神

3.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

五、教学方法

1.示范授课法

2.分组合作学习法

3.互动交流法

六、教学过程

1.开场活动(5分钟)

老师做简单的热身活动,让学生活动身体,做好准备。

2.介绍接力赛规则和技能(10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接力赛的规则和技能。同时,进行示范。

3.拆分练习(25分钟)

学生按照小组分组,进行拆分练习,分别练习自己在接力赛中的技能。

4.合作学习(15分钟)

学生各小组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帮助,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5.排练演练(20分钟)

学生在小组之间模拟比赛场景,进行排练演练。

6.报告总结(5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在接力赛中的表现和经验,进行总结报告。

七、教学评价

1.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竞赛,比较结果,以激励学生。

2.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定各小组的评价等级,鼓励和帮助不擅长运动的同学。

3.对学生进行课堂作业和考试评定,统计分数,做好帮扶工作。

四、拓展活动

1.马拉松活动

2.篮球比赛

3.游泳比赛

五、总结

本次教学主要对小学四年级的体育运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教学。通过本次教学,我们让学生们对体育运动有了更深厚的认识,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更加锻炼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 篇5

四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实用(1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 篇6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相对比较是属于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四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四年级学生骨骼成分中胶质较多,钙质较少,可塑性比较大,富弹性,坚固性较差,不容易骨折,且容易弯曲变形、脱臼和损伤,因此,要特别注意身体姿势的培养和练习前的准备活动。

四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好,交换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学生的情感容易外露,爱争论问题,容易激动,动不动就提出批评意见,但仍愿意依靠老师,希望老师来做主。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体育基础知识,是依据课程标准中各学习领域“水平三”目标的规定及活动和内容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而选编的,用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活动实践,它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根据《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走和跑的练习中,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为主要学习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主要的内容围绕着学校的趣味运动体育项目进行开展教学法。

三、教学要求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

3、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

4、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五、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

(1)体育卫生保健基本常识(2)田径(3)游戏(4)体操(5)小球类(6)大课间(武术操)

2、重难点

在以上六点内容中,(1)(2)(4)(6)为重点内容,其中(2)(6)为难点

六、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如增缩练习的距离,对器材的摆放,分组的形式等进行变化,以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3、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使学生有新鲜感。

4、打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因材施教,以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七、教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