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2025/10/23教案

此篇文章《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篇1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做记录。

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的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作好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习作

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的听写词语。

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的多,背的快。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也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少讲多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素养。

本次习作要求是按一定的顺序写校园里的景物,或者别处的景物,还可以写写发生在校园里的难忘的事。我们就先来选择写写我们朝夕相处的校园。

先让学生课下仔细观察学校中你认为最美的地方,作好记录。然后运用我的发现中的句式进行描写。接下来全班评改。

评改要求:景物描写的过程中,是否抓住了主要景物来描写,是否选择了恰当的描写方法(描写方法已在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一栏中有体验、有训练。)是否运用了总分的写作方法。

最后加上开头结尾,还是要运用总分总的结构,这样一篇习作就完成了。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会读8组字词,能准确搭配词语。

教学难点

准确搭配词语。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仔细观察,看看图上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2.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比一比谁发现得多、谁说得好。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利用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自读自认生字新词。

2.同桌互听互读,体会每组两个字在音、形、义方面的不同。

3.电脑出示生字,学生读字组词。

4.电脑出示句子,学生在读句子的过程中来分辨每组两个字的不同。

(二)读读背背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读通顺,读流利。

2.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倾听教师读时的节奏和语调。

3.师生对读,读时注意上联低缓,下联高而平。

4.指名读,齐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

(三)我会说

1.自己思考空白处应填哪些词语,教师指名说一说。

2.除了刚才填过的词语。还有哪些词语也很恰当?在小组内交流,看哪组填得又对又多。

3.展示各组的交流结果。

4.你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一些这样的词语吗?找一找,读一读。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

2.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来体会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成语和句子。

3.写铅笔字,练习写全包围的字时,应该先外后内再封口。

【教学重点】

写全包围的字时,应该先外后内再封口,积累成语、儿歌。

【教学难点】

听《老鼠嫁女》的故事,学会根据图片讲述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一)

二、学用结合

(一)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课件出示)

手套帽子登山鞋运动裤

地图水壶望远镜指南针

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看一看:看旁边的提示,了解这些词语是哪一类的。我们能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有关去野外生存必备物品的词语。(板书:野外生存必备物品的词语)

3.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与去野外生存必备物品的词语。(课件出示)

如:背包帐篷睡袋手机打火石

(二)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体会每组加点词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

提示:这些加点的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课件出示)

迎上去穿衣裳甩甩头

追上去披红袍摇摇头

(板书:动作的词)

(1)读一读:自己自由读一读。

(2)想一想:这些加点的词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做动作演示一下这些动作。

(3)演一演:先小组内各选一组动词演一演,再选小组代表上台表演。

2.读一读,用上加点的词语造句,说一说你的日常生活。

(课件出示):

有时候……有时候……

在……在……在……在……

(1)读一读。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的`用法。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句的“有时候……有时候……”是说一种事物的两种相反的情况;第二句“在……在……在……在……”是说一种事物在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动作。

(3)造一造:联系自己是生活实际,分别用这两组词语造句。

例:有时候……有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很不稳定,有时候很好,有时候很差。

在……在……在……在……:学校是我学习成长的乐园,我在教室里学习文化,在阅览室读自己喜欢的书,在美术室尽情涂涂画画,在音乐室里纵情歌唱。

(三)书写提示

1.看提示

旁边的小朋友提示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

(1)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2)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窄右宽,如“作、法”,有的左宽右窄,如“都、别”。

(板书:左右结构)

2.写一写

(1)先照着字帖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

(2)再在田字格中写,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

三、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野外生存必备物品,认识了几个动词,学会了写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则,同学们都表现的很棒,希望下节课继续努力。

【作业布置】

1.你知道的描写野外生存必备物品的词语有哪些?

2.你所知道的左右结构的字还有哪些?本课学习的左右结构的字书写规则是怎样的?

3.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动词的字?

答案:

1.火机,水杯,小刀或短匕首,冲锋衣和背包。

2.左右结构的字还有:娃、纷、知、识、植、物

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窄右宽,如“作、法”,有的左宽右窄,如“都、别”。

3.带有动词的字:打篮球踢足球提水跳绳画画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一”的有关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一)

二、读一读,记一记

(一)板块四:日积月累

诵读古诗《梅花》(板书:梅花)

(课件出示)

梅花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拼拼读读

(1)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诗读通顺。重点指导读准“凌、墙”的后鼻韵母,读准翘舌音“数”和“枝”。

(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读读想想

(1)再读词语,想一想这首诗是写哪个季节的?

这首诗写的是冬天的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景象,赞美了梅花的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板书:冬景图)

(2)这首诗中你能读懂哪个词语?同桌之间相互说说。

(课件出示)

a.凌寒:冒着严寒。

b.遥知:距离很远就知道。

c.为:因为。

d.暗香:指梅花不易感觉到的清香。

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词语的意思,只要能说出大致意思即可。

3.读出韵味

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

(课件出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诗主要是意境优美,要读出梅花的傲寒独自开的高洁和香味。

4.熟读成诵

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二)我爱阅读

1.读通顺小故事《企鹅寄冰》。

注意注音的字,读准确;再把故事读通顺。(板书:企鹅寄冰)

2.思考问题(课件出示):

(1)这首儿歌写了谁和谁的事?

企鹅和狮子大王的事。

(2)企鹅和狮子大王一个在寒冷的南极,一个在炎热的非洲,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企鹅又为什么要寄冰?从故事中找答案。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积累11个词语,认识8个生字。

2.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3.结合生活情境,体会四种不同心情,并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4.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5.和大人一起读童话《小熊住山洞》,并能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重点】

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生活,正确认识“卫生间、牙刷”等9个词语,认识“卫、刷”等8个生字。

2.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3.了解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意义,进一步感知偏旁表意的构字规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内容:我们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问号”,《棉花姑娘》告诉我们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咕咚》使我们懂得了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通过《小壁虎借尾巴》我们知道了动物尾巴有不同作用,壁虎尾巴还有再生功能呢!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八,里面一定还有许多有趣的内容等着大家呢!

出示课件1:

教师引导: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

预设:光头强

出示课件2:

教师过渡:光头强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2.认读词语。

教师引导:你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和词语吗?

出示课件3: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词,纠正字音:“刷”和“梳”是翘舌音。

出示课件4:

(3)指名读词,纠正字音:“皂”是平舌音。

出示课件5:

(4)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

教师提示学生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5)小组同学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教师过渡:小青蛙想到河对岸找朋友玩耍,请同学们帮助它快速过河吧!

出示课件6:

(6)教师过渡:光头强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看一看,他又带来了哪些词语呢?

出示课件7:

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3.词语分类。

教师引导:我们已经能够把词语读正确了,那给它们来分分类吧。

学生自由回答。

预设:“牙刷、梳子、毛巾、香皂、脸盆”表示日常生活用品;

“刷牙、梳头、擦手、洗澡、洗脸”表示这些物品的用途。

4.我拓展,我积累。

出示课件8:

教师过渡: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日常生活用品?它们的用途是什么?

预设1:洗衣液洗衣服

预设2:洗发水洗头

预设3:沐浴液洗澡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们喜欢的动画人物导入,引领学生在趣味中认识词语。在此基础上的识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也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教师导入:同学们表现非常棒,光头强要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拔河比赛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光头强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出示课件9:

2.教师介绍:向我们迎面走来的是第一支队伍——小狗队,队员们真精神啊!

出示课件10: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它们都带有“反犬旁”。

(2)引导学生发现“反犬旁”的字大多与兽类有关。

(3)教师提示:这支队伍如果想招收新队员,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

出示课件11:

预设:狗、狼、猪、狐狸、猩猩……

3.教师导入: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是——小鸟队,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队员?

出示课件12:

(1)教师提示: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

预设:它们都带有“鸟字边”。

(2)引导学生发现“鸟字边”的字和鸟类、禽类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预设:鹅、鸥、鸽、鹃、鹰、鹦鹉……

出示课件13:

4.教师导入:最后一支队伍是我们的——蜘蛛队,个个都很棒呢!

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出示课件14:

(1)教师引导: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

预设:蝴蝶、蜻蜓、蚂蚁。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它们都带有“虫字旁”。

(3)引导学生发现“虫字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

预设:蟑螂、蝙蝠、蝌蚪、蚯蚓……

出示课件15:

5.我拓展,我积累。

教师引导学生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16:

教师小结:在拔河比赛的过程中,动物们都特别开心,而且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希望以后还能一起参加更多的比赛。

(设计意图: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自主发现中了解汉字造字规律,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插图,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

2.联系生活,情感体验,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识心情

教师导入:拔河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动物们的表情也是各种各样的,有开心的、生气的、难过的……生活中,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这些呢?

出示课件17:

教师引导:大家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我发现图中的小女孩脸上的表情是不同的。

预设2:第一幅表示高兴;第二幅图表示生气;第三幅图表示害怕;第四幅图表示难过。

二、结合生活说心情

教师引导: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选择一个词和大家说说。

预设1:星期六,爸爸妈妈带我去动物园,我非常高兴。

预设2:我的作业没完成就出去玩,妈妈很生气。

预设3:天黑了,妈妈还没回来,我好害怕!

预设4:这次考试我没有考好,心里很难过。

三、扩展心情词语

出示课件18:

四、自由表达写心情

教师引导:同学们刚才说得非常好,能够把自己当时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心情说出来,下面请大家选择其中一种心情,用笔写一写。

1.学习例句。

教师引导:我们来看看有关“高兴”心情的例句。

出示课件19:

教师引导: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写。

出示课件20:

教师提示:写话的时候要注意前面空两格。

出示课件21:

教师提示:句子要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出示课件22:

2.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写话情况,并且做适当地指导。

3.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大家一起进行评价,及时肯定并表扬。

教师总结: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自己的心情随时都会发生变化,明白同一种心情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用笔随时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吧!

(设计意图:借助插图,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联系生活,情感体验,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2.学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童话故事《小熊住山洞》。

3.和大人一起边读边思考,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教师过渡:拔河比赛结束,输的一方要现场学习并背诵一首关于动物的古诗。

1.教师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出示课件23:

2.教师介绍作者。

出示课件24:

3.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25:

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5.想象交流:请你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看图,看看大公鸡的样子,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户的情景。

(1)交流第1、2句的诗意。

出示课件26:

(2)交流第3、4句的诗意。

出示课件27:

(3)根据诗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出示课件28:

6.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这首诗内容浅显,参照插图朗读诗学生就基本能够了解古诗的意思,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到古诗语言的魅力。积累优秀诗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和大人一起读

1.谈话导入:同学们快看,谁来到我们的课堂啦?

出示课件29:

教师激趣:这两只小熊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和光头强一起来听一听吧。

2.初读故事。

学生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故事。

3.教师借助填空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小熊一家发生了什么事呢?

出示课件30:

教师引导思考:为什么熊爸爸一次又一次没有砍树呢?

预设1:熊爸爸不想砍树。

预设2:砍树是不对的。

预设3:我们要保护大树。

4.教师引导学生感悟: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出示课件31:

预设1:我们要爱护坏境。

预设2:我们不能太自私了,不能只想着自己。

预设3:我们也要多为别人着想,大家才能喜欢自己。

5.教师小结:森林里的动物都感激小熊一家,给它们送来好多鲜花和果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的能力。一年级的学生虽有些小,但是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和表达,应充分给予他们思考、表达与交流的空间。在交流中丰富语言,在交流中感悟内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三、课后作业,延展阅读

1.搜集关于描写动物的古诗,如《咏鹅》《蜂》等并背诵。

2.回家给自己的家人读一读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减少《语文园地》内容带给学生的枯燥感,教给学生多种识字的学习方法,我设计了“光头强带领大家参加动物王国运动会”的一系列情境,通过举例归纳和拓展,来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将语文学习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而且课件动画里的人物是学生熟悉并喜欢的。因此,以动画人物为主体的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观察、倾听和思考上,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很好地提升了学习效果。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篇5

【教材简介】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我的发现”是第一课时训练的内容,它包括:

一是识字,让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并用这样的方法认识“票”、“元”、“旦”、“值”、“篇”和“遍”这六个汉字 。

二是读六个带有“张”的词语,体会“张”在不同的词语中有不同的意思,即“一字多义”。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汉字规律,小结“减一减”“加一加”两种识字方法并运用方法识字。

2、初步发现并领悟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造规律,并尝试运用规律识字。

2、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同一个字的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多个意思。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出示动画课件:

学生已经认识的、可以采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的生字,直观感受旧知“加一加”“换一换”的识字方法。

二、我的发现

1、学生借助拼音识字:

自主认读“我的发现”中的熟字和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边观察本次训练中的熟字和新字,发现了什么?

3、学生小组交流个人的发现,互相补充。

4、全班交流,补充:

老师引导学生从字形、字音、字义等不同的角度发现汉字的基本规律,并利用评价激励学生学会观察,大胆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倡个性化的学习。

5、识字金点子:

学生介绍自主认识新字的独特方法。

6、总结“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减去熟字的偏旁就可以记住了新字。它们的读音和字形有相似之处。

7、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并创造语言环境帮助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重点理解词语“元旦”、“满山遍野”,多媒体出示场景“满山遍野的白雪”、“漫山遍野的小花”,借助图片场景直观理解词语,并练习运用词语说话。

三、我会认

1、识字大比武:

开火车等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条上的生字。

引导学生评价,培养倾听的好习惯。

2、识字方法大交流:

渗透课内外的衔接──学生展示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在课外识记的新字,交流识字方法,鼓励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在生活中识字。

3、拓展识字,提供平台,激发识字兴趣:

出示自编字族文:

苗苗学素描,

用眼瞄一瞄。

小猫玩铁锚,

乐得喵喵叫。

设计意图:识字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行识字方法的发现,并运用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了“扶──辅── 放”三个层次的教学,首先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减一减”识字方法,这是直接方法的学习,渗透“发现”的意识,教给学生发现的方法,如观察偏旁、主要部首、字音等。接着让学生运用方法识字,达到巩固识字方法的目的'。最后,放手让学生自我发现“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并运用方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新授后拓展学习内容:以“你还有哪些认字宝宝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积累和运用,同时让学生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走到哪儿都能找到自己识字的内容,体现新课标中大力提倡的生活中识字的观点。出示“字族文”,学生会很快发现“苗、描、瞄、猫、锚、喵”这些字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阅读,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从而不断产生学习的成就感。

四、读读想想

1、边读边想,词语积累:

⑴ 课件出示:

带“张”字的词语:

张贴 一张画 东张西望 开张 张爷爷 张开嘴巴

⑵ 初读词语,读准字音,如:

“张”翘舌音。

“张爷爷”中的“爷爷”的正确读法等。

⑶ 边读边想:

从这些词语中发现了什么?

2、自主学词,寓教于乐:

⑴ 你想读哪个词?为什么?

⑵ 学生自主读词,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张爷爷”中的“张”是姓。

班上还有那些同学姓“张”?

“一张画”。出示实物──一张很漂亮的画。

学生把画贴在墙上,理解“张贴”。

⑶ 游戏“表演双簧”:

老师说词语学生做动作。

理解“张开嘴巴”“东张西望”“张贴”“开张”。

⑷ 总结:

“张”在不同的词中表达的意思不同,它表达的意思很多。

3、字词拓展,开阔思维:

⑴ 师生共同游戏:

老师扮字宝宝“打”,学生组词,并鼓励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理解表达词语的意思。

⑵ 学生分小组玩字宝宝交朋友的游戏:

了解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设计意图:“读读想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以交朋友的形式,通过动态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中读、思考和发现.采取多种方式理解词语,如游戏──我说你做,用动作表达词语的意思;实物──理解一张画中“张”的意思;过程演示,理解什么叫“张贴”,引导学生由表层的发现到深层的理解,初步体会到“一词多义”,易化教学难点。再通过 “打”字的延伸教学, 学生通过“找朋友”的形式进一步感知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要求】

1、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

“加一加”、“换一换”。

2、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读准字音。

3、看拼音,理解字义,正确书写汉字。

4、熟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归纳识字方法。

2、读拼音写汉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让生自主观察,同桌讨论,说说各自的发现。

2、全班交流:

归纳“加一加”、“换一换”的识字方法。

3、还可引导学生用其他识字方法,交流课外认记的生字。

4、让生充分自学七个生字,检查生认读、识记情况。

(可用词语:评比、家访、挤进、邮车、局长、轿子、钱包。)

二、日积月累

1、生自读词语:

说说都是有关哪个季节的'。

2、小老师教读,更正字音。

3、交流还收集到哪些有关春天的词语。

4、“开火车”读词语。

三、我会写

1、生自读拼音: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句子。

3、师可范写一句。

4、生独立书写:

注意书写笔顺正确,字迹工整,姿势端正。

5、全班交流,同桌互改。

四、读读背背

1、生自读短文。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抽生读──小组读──比赛读。

4、背诵短文: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按要求进行表达和交流。

2、结合口语交际内容进行拓展训练。

〖教学重难点〗

注意语言表达流利、通顺、完整。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歌唱春天”:

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春天的旋律。

(如:《嘀哩嘀哩》《春天在哪里》)

2、“我看到的春天”:

① 说说自己关于春天景物的观察所得。

② 将收集到的有关春天的图片,资料交流介绍。同桌介绍—全班展示。

3、“我们听到的春天”,找学习小伙伴,介绍自己听到的春天的声音,谈谈自己的感受。

4、“我画的春天”,把春天的图画作品全班交流介绍。

二、展示台

1、展示内容不限:

商标、名字、招牌、书名等。

2、展示方式不限:

同桌轮流出示自己认识的字。

3、比赛方式:

同桌打擂、小组打擂,每周选出一个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