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2025/10/24教案

此篇文章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1

学情分析:

这首古诗,好多孩子学前就已经会背了。如果我们再一味注重读背,那就如我们所说的:学生只是在数白嘴、背天书,毫无意义。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我们必须把握一点: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定教。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眠、啼、觉、少、晓”5个生字,会写“春、处、多、少”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初步了解诗意。

3、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与乐趣,培养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游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背诵以前积累的古诗。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课下搜集背诵了好多的古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来,勇敢地站起来给我们背一首吧!

2、出示图片,观察。

师:你们真是勤奋好学,背诵了这么多古诗,今天老师奖励你们看个图片,示图。真是太美了!老师想用一首古诗来描绘一下这幅图,你猜是什么诗?

(学生猜测,会背的背给大家听)

二、认读古诗。

1、师生合作,认读古诗

老师想背的就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写的这首《春晓》,(板书课题,解题)我们的课本上也有这首诗呢,赶快看看它和我们背的这首《春晓》是不是一样呢!请同学们打开书12页,自己认真地拼一拼、读一读这首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还是圈下来,一会儿想办法解决,好吗?(生自由读,师板书诗)

2、指名读,互相评价。谁愿意把书上的这首诗给大家读一读?

3、这么好听的诗,老师也想给大家读一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4、生评价老师

三、识记生字。 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这么好吗?因为老师交了好多的生字朋友,瞧:春、晓、眠、觉、啼、多、少、处

2、合作识字。

来看第一位生字朋友,谁认识它?生逐各念出读音。

3、让我们一齐来认认他们吧!

师领读,生个别读,齐读。

四、指导朗读

1 、结合图片,了解诗意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是呀,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啦,(出示图片)你瞧,花开得多美呀,到处都是鸟儿飞来飞去。天气这么美,你们昨晚睡得舒服吗?你看,这位大诗人睡得也很香,连早晨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它叫醒的呀?(小鸟)对啦,到处都是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学生自由想象)大诗人一起床,就听到这么好听的叫声,精神真好呀!可他突然记起昨晚上听到了刮风下雨的声音,就想: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这风吹了一晚上,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下来呢!

2 指导读第一句。

春天的早晨,睡得这么舒服,一醒来听到这么美的.叫声,心情真舒畅呀!来,试试看,第一句如何读好呢?

1)生试读。

2)指名读。

3)全班读。

3、 指导读第二句。

诗人在回想昨晚听到的声音,可以把“回忆”的感觉读出来,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4、 把1、2句连起来读一读。

5 、男女生赛读。

五、导背。

1、看图试背。

2、分组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3、全班齐背。

六、指导写字。

1、了解“春”的由来。

你们真像小诗人,有一个朋友很喜欢你们,很想和你们聊聊天,听听他会说些什么吧?大家快看,是哪们小朋友呢?出示“春”字。

(师述:大家好,你们说我是谁?对,我是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是老大,人们很喜欢我,都说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春雨蒙蒙,一年之计在于春,我是由两部分构成,上面是春字头,下面是日字底,小朋友们,你们记住我了吗?)

2、指导写“春”。

1)我们来把它请进田字格里吧。

边写边说笔顺,并加上拼音,讲生字的结构。

3、组词。

4、用上“春天”说一句话。

5、同上学习“处、多和少”字。

七、游戏巩固生字复习诗。

1、讲解游戏办法。

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他们,老师奖励你们看(出示卡片)这是什么(红果),对,不过这些红果可不是奖给你们吃的,它是用来串糖葫芦的!怎么串呢?看每个红果上面都有一个字,我们把这些字,重新串成这首诗,每行串一串,全诗四行串四串,老师已经把这些红果给发到了你们小组长的手中,每个小组一句,你们小组成员一块动手把它们串好,看哪组串的既快又好。

2、分组竞赛。

八、布置作业。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会写“北、南”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谚语导入,出示课题。

1、出示三条谚语,指名读

2、师概括引出谚语,出示“谚语”生齐读后引出课题《识字8》

二、整体疏理。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圈出生字,难读的多读几次。

2、校对圈出的生字,再次读一读。

3、学习生字

(1)生字宝宝排着队伍来了,(出示课件:辨 雁 转 寒 )谁来跟它们打招呼?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前鼻音)开火车读

(2)还有一些生字宝宝也忍不住想来了(出示课件:眉 湖即)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第二声)你有读好它的方法吗?(干脆,上扬)指名领读 小组赛读

(3)还有两个生字落在后面,我们来看看是谁?(出示课件:初 斗归)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齐读。

3、小朋友真能干,现在生字宝宝藏在谚语中,你还能读正确吗?(出示整篇课文,自由读一读)读完,用手势表示共有几个小节?

(1)指名分别读每一句话,重点指导“江湖畔”“一场秋雨,”的读音,老师要提醒大家,这个“场”放在这里读第二声,听我读一遍:一场秋雨、咱们来开列小火车,一场秋雨、一场秋雨、一场秋雨、一场秋雨……放到句子中,请出第二位勇士!生: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师:接下来的第三位勇士难度最大,要把整首谚语都读对,没有勇气的就不要举手了!

(2)生:读整首。师生对读,拍手全班读整首。

三、具体分析1——3自然段。

(一)过渡: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前三句谚语(出示课件)请小朋友读一读谚语,自己喜欢的谚语多读几遍,想一想它里面包含着什么意思?

1、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①请一个人读一读,其他的人听一听:你看到了什么?

猜猜娥眉月怎么样的呢?(指导朗读)

学习“辨”字。

②让我们记住它的形状是:弯弯的,细细的!这么细的.月亮,什么时候能圆起来呢?

生:15、16、师:把句子读出来、评:哇,你这是15的月亮,哇,你这是16的月亮,更圆了!难怪古语说:十五月亮十六圆、每年的八月15、16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当我们面对这圆圆的月亮,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愿望,希望远方的亲人都能够回来,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够团团圆圆!师生玩游戏对读,同桌对读,让我们一起把整句读好: 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③请你们想象一下,中秋节,月亮下,一位母亲拿着剪刀在给远方的儿子做衣服,从初一做到初二,从初二做到初三,一直用剪也剪啊剪啊,请你猜,会是这里的哪个字?初、(组词)

④知识延伸:初一不见,初二一线,初三初四娥眉月,初七初八月半圆,十五十六月团圆。

一起读一遍!

看来啊,看观察月亮的变化能知道时间。

2、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①自己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②太阳,东西南北操、这样我们就把东西南北给分辨清楚了、

③辨是我们要认的字,怎么记住它?(学生讲方法)嗯,你看辨中间的点,撇,就像――眼睛一样、我们分辨事物要用到眼睛、(出示儿歌)对啊,读读词语,你来:分辨,你来:分辨,你再来:分辨,一起来:分辨!放到句子中,谁来读?朝看太阳辨西东、一起来!

过渡:早上看太阳,到了晚上呢,就看---贴北斗星、斗,你怎么记住它?

引过来北斗星、看到了北斗星,就找到了哪个方向?北、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南、所以说是,一起说—一夜望北斗知北南、一二团队比一比,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

3、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①同桌互相读一读,听听别人都看到了什么东西?

②在哪里低飞?(江湖畔),江湖畔意思就是江湖边、你读读?

评1:你这么着急,要告诉大家什么呀?马上要下雨,快要下雨了、快要这个意思,就是这里的哪个词?――即将

评2:原来雨还没来,但就要来了呢,〔快要下雨了呢〕谁来读?

评3:雨就要来啦!就要来啦!你快快提醒大家!让我们互相提醒!!

③哎,那还有什么现象说明即将有雨呢?

生:鱼儿上游,

师:鱼儿上游,(手示意):跟我一起说,即将有雨在眼前!

师:燕子低飞,即将有雨在眼前!

师:蚂蚁搬家,即将有雨在眼前!

4、过渡:看来啊,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只要细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让我们把今天学的谚语记住!(拍手读)

四、生字书写

1、这个字是――你说!北,北京的北,我们一起说笔画、北的反义词是――南,说笔画,

2、在书上描起来、

3、反馈:你觉得哪一笔写好了,这个字就漂亮了?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3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4

【课前解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知识性童话,全文以生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鱼、牛、燕子等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以及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义和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关注课文结构:本课的结构清晰,其中第3、4、5自然段情节反复,可作为学生仿说仿写的范例。

关注插图:本文配有六幅插图,可利用连环画课文图文对应的特点,让学生带着课后问题看图读文,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还可以鼓励学生分角色表演。这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关注课后思考题:本课的课后题提示了识字方法、讲故事方法和分角色表演,对于完成本课教学任务有着导航性的意义,本课教学需紧紧围绕课后思考题展开。

关注科普常识:本文是一篇知识性童话,介绍了鱼、牛、燕子等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以及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为学生补充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或其他具有再生能力的小动物,为学生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

关注识字方法:本文是继一上《小蜗牛》和一下《咕咚》之后的第三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需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识字和阅读经验基础上借助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和联系上下文了解字义,并通过交流提炼猜读的几种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壁、墙”等12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正确书写“捉、条”等7个生字。

2.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义;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通过图画、形声字等方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认识“壁、墙”等12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小壁虎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1)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上是什么小动物吗?

预设:小壁虎

出示课件1:

(2)出示“壁虎”一词及拼音,引导学生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3)教师过渡:你们看见过壁虎吗?在哪里见到的?它长什么样子?

预设1:见过,在墙上。

预设2:灰乎乎的,有长长的尾巴。

(4)教师过渡:从同学们的回答和老师给大家的图片中,我们知道了小壁虎喜欢在墙壁上活动。

(5)出示“墙壁”一词及拼音,引导学生看图猜“墙”字读音。

出示课件2:

教师讲解:以前人们盖房子、垒墙的时候,墙壁多是用土垒起来的,所以“墙”和“壁”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土”。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观察图片的方法来猜字音、理解字形,有效降低了识字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揭示课题。

教师导语:今天,我们去认识一只小壁虎,他呀正着急呢,着急干什么呢?

(板书:21小壁虎借尾巴)

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3:

教师过渡:小壁虎有尾巴,为什么还要再去借尾巴呢?快去故事里寻找答案吧!

二、随文识字,交流方法

1.读读画画。

出示课件4:

2.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和小组成员一起读一读课文,互相提醒字的读音,不认识的字一起猜一猜读音和意思。

3.教师引导:你们小组新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

预设1:我们新认识了“墙”这个字,是从课本里的插图看出来的。

预设2:我们新认识了“蚊”这个字,因为它右半边念“文”,我们就猜它念wén。

4.教师过渡: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没有拼音也能用这么多方法猜字音了,咱们来总结一下吧!

出示课件5:

预设1:可以根据图片来猜这个字,比如“墙”。

预设2:形声字的读音比较好猜,比如“蚊”“咬”“赶”“房”“转”。

预设3:有些字的偏旁和它的意思有关系,比如“咬”“赶”“房”“转”“拨”。

5.教师引导再读生字:咱们再一起读一遍这些生字宝宝吧!

出示课件6:

(1)去掉拼音读字。

(2)开火车读字。

6.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把你刚刚认识的生字宝宝带回到课文中,再读一遍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流利。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如生活中识字,利用形近字偏旁表演识字,利用图片识字等等,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图文对照,整体感知

1.出示第一幅插图,教师引读第1自然段,并通过动作演示“一挣”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课件7:

2.教师过渡: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假如你是这只断了尾巴的小壁虎,看着自己光秃秃的尾巴,你心情怎么样?

预设:伤心、难过、着急。

教师过渡:于是这只小壁虎想到?

预设: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

3.出示第二幅插图,齐读第3自然段。

教师引导:小壁虎先爬到了哪里?找谁借尾巴?

出示课件8:

预设:先爬到了小河边,找小鱼借尾巴。

(板书:小河边 小鱼)

4.出示第三幅插图,齐读第4自然段。

教师引导:小壁虎又爬到了哪里?找谁借尾巴?

出示课件9:

预设:爬到了大树上,找老牛借尾巴。

(板书:大树上 老牛)

5.出示第四幅插图,齐读第5自然段。

教师引导:小壁虎最后爬到了哪里?找谁借尾巴?

出示课件10:

预设:最后爬到了房檐下,找燕子借尾巴。

(板书:房檐下 燕子)

6.教师指板书引导学生共同总结3、4、5自然段:小壁虎先后爬到了哪里?分别找谁借尾巴?

预设1:爬到了小河边,找小鱼借尾巴。

预设2:爬到了大树上,找老牛借尾巴。

预设3:爬到了房檐下,找燕子借尾巴。

7.教师过渡: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发生了什么事呢?

8.出示第五、六幅插图,齐读最后两段。

出示课件11:

预设1:没有借到尾巴。

预设2:小壁虎回家告诉了妈妈自己借尾巴的经历。

预设3:小壁虎的尾巴又长出来啦。

教师总结:你们说得真好!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结构,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直观形象思维特点,使学习过程变得有趣。)

四、板书设计

21小壁虎借尾巴

小河边 小鱼

大树上 老牛

房檐下 燕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

3.正确书写“捉、条”等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

(板书:21小壁虎借尾巴)

教师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看图片,跟同桌说说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出示课件12:

预设:小壁虎向小鱼姐姐、牛伯伯和燕子阿姨借尾巴了,没有借到,最后尾巴又长出来了。

(板书:小鱼老牛燕子)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让学生根据插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一边回顾一边再次梳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达到了“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教师导语:今天,我们都来当一次小壁虎,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体会小壁虎的心情,好吗?

出示课件13: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小壁虎遇到了什么危险?他是怎么逃脱的呢?

出示课件14:

预设: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他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教师过渡:噢,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他心情怎么样?

预设:伤心、难过

出示课件15:

教师过渡:请你来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第2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出示课件16:

(1)教师过渡: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画出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2)教师过渡: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呢?

预设:小鱼姐姐、您、行吗

教师指导朗读:可真是个有礼貌的小壁虎,快来和你的同桌读一读他们两个的对话吧!

出示课件17:

(3)教师过渡: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有礼貌的小壁虎呢?

预设:小鱼的尾巴要用来拨水。

(板书:用尾巴 拨水)

教师过渡:哦,小鱼的尾巴是怎样拨水的?

预设:摇着尾巴

教师引导:请你来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吧!

(4)教师小结:小鱼没了尾巴就不能拨水了,就不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啦,所以她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3.学习第4、5自然段。

(1)教师引导:没有借到尾巴,小壁虎有点失望,但是他并不灰心,继续向前爬。小壁虎爬呀爬,他又碰到了谁呢?

预设:牛伯伯和燕子阿姨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4、5自然段,画出小壁虎和老牛、燕子的对话。

(2)指名读第4自然段。

出示课件18: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19:

(3)教师引导交流:牛伯伯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

预设:老牛的尾巴要用来赶蝇子。

(板书:赶蝇子)

教师过渡:老牛是怎么用尾巴来赶蝇子的?

预设:甩着尾巴。

教师引导:你能用手来模仿一下老牛的尾巴吗?

教师小结:老牛的尾巴要赶蝇子,也不能借给小壁虎,哎,这可怎么办呢?

(4)教师过渡:小壁虎坚持不懈,他爬呀爬,爬到屋檐下。他看见——

(5)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

出示课件20: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21:

(6)教师提示:燕子阿姨为什么也不同意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呀?

预设: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

(板书:掌握方向)

教师过渡: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的时候,尾巴怎么样?

预设:摆着。

教师过渡:哦,燕子阿姨摆着尾巴掌握身体的平衡和飞行的方向。你能用手学一学燕子阿姨的尾巴吗?

教师指板书引导学生连词成句:小鱼的尾巴用来拨水;老牛的尾巴用来赶蝇子;燕子的尾巴用来掌握方向。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做动作的方式理解、感受词语的意思,学生更喜欢,认识更深刻。)

4.学习第6自然段。

出示课件22:

教师过渡: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是怎么做的?

预设:爬回家找妈妈

教师点拨:“爬呀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快找出来读一读。这么多“爬呀爬”,说明了什么呢?应该怎么读呢?

出示课件23:

预设1:出现了四次,说明小壁虎一直在爬,去了很多地方。

预设2:小壁虎可能还找了别的小动物借尾巴了,很辛苦。

预设3:小壁虎多想有一条自己的尾巴呀!

教师引导朗读:是呀,小壁虎爬了很久,爬了很多地方,越爬越伤心,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预设1:我们应该读慢一点儿。

预设2:应该把声音放低一点儿,读出小壁虎一路上的艰难和伤心。

出示课件24:

学生试读、指名读。

5.教师过渡:结果怎么样?

预设:他长出了一条新尾巴。

出示课件25:

教师启发: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1:因为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

预设2:就像我们的指甲和头发一样,断了还会再继续生长出来。

教师补充:蚯蚓也有这种功能,它的身体断了,也可以再长出来。

出示课件26:

教师过渡: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心情怎么样呢?

预设:开心、高兴

教师引导:看谁能读出小壁虎的高兴呢?

学生试读、指名读。

三、表演故事,加深理解

1.师生共读。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要读出小壁虎的恳切、有礼貌,读出他的艰难与伤心,读好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读出每个角色的特点。现在,老师来当旁白和壁虎妈妈,同学们分别来当小壁虎、小鱼、老牛和燕子阿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出示课件27:

2.小组演一演。

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得这么好,想不想演一演呢?咱们分小组来演一演吧!

出示课件28:

学生分小组练习表演,请一两组进行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课文、品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角色形象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寓教于乐,于不知不觉中升华情感。)

四、回顾全文,总结延伸

1.教师引导: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了哪些收获呢?

出示课件29:

预设1:原来小壁虎的尾巴还可以再生,太神奇了。

预设2:我知道了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用处。

预设3:我知道了小动物的尾巴不同,都有自己的用处。

预设4:请求他人帮助的时候要有礼貌。

出示课件30:

2.教师过渡: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引导:小鸟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课件31:

教师引导:大鳄鱼的长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课件32:

教师引导:小兔子的短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课件33:

(设计意图:此处为学生补充几个知识点,可以起到拓展延伸的作用,丰富学生的知识存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引导:咱们再来一起回顾一下这篇课文吧!

出示课件34:

师生一起通过板书串联故事。

五、指导书写

1.教师导语:这篇课文中还有几个生字宝宝我们要会写哦,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学生齐读两遍。

出示课件35:

(1)学习上下结构的字。

出示课件36:

教师过渡:同学们,请你观察“条、您、草”这三个生字宝宝,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预设:它们都是上下结构。

教师讲解:对,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上下部分的收与放。现在我来给同学们范写,请同学们书空。

(2)学习左右结构的字。

教师过渡:同学们,“捉、姐”这两个生字宝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1:它们都是左右结构。

预设2:它们都是左边窄右边宽。

教师重点讲解:它们分别是提手旁和女字旁,一个字里有两个小朋友肩并肩坐在一起,要互相谦让,所以我们在写“捉”时,注意提手旁最后一笔是提画;在写“姐”时,“女”字的横画要变成提画,为坐在右边的小朋友让位置。这两个字都是左边稍窄些,右边稍宽些。现在我来给同学们范写,请同学们书空。

(3)学习半包围结构的字。

出示课件37:

教师讲解:同学们,这个字是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爪字旁最后一笔捺要写长一些,接住“巴”。现在我来给同学们范写,请同学们书空。

出示课件38:

教师讲解: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房。这个字的第一笔点要从田字格的竖中线起笔,注意内部要写得饱满一些,户字头下面的“方”的横画要伸出户字头。现在我来给同学们范写,请同学们书空。

2.学生自己练写。

教师提示: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写生字,描一遍写两遍,注意坐姿,看谁写得漂亮。

六、课后作业

出示课件39:

七、板书设计

21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 拨水

老牛 用尾巴 赶蝇子

燕子 掌握方向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读出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要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朗读训练中来,小组合作是较好的方式,但由于孩子年龄尚小且水平高低不同,需要教师在小组合作前做大量的情感铺垫工作,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对角色的情感理解到位,课堂中设计的表演环节也是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5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走独木桥,准备漫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引——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1、让学生说说走独木桥的感受。

2、师生配合做走钢丝的动作。

此环节从趣入手 ,由乐开始,以生走独木桥的感受和师走钢丝的夸张的表演引入,从心理和视觉等方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教室里首先充满笑声,拉近师生距离,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看——了解学生初步读图的情况

1、师引言,投影仪出示文本。

2、引导生观察漫画,说说自己的发现。

此环节仍从视觉上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学文上,教师了解学情,为继续学文做打基础。

听——让学生从具体的语境中识字

1、生看书,听老师读文。教师模仿画中主人公变换声音朗读课文。让学生听,这是本课识字的主要途径。因为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示范是的老师,让孩子从开始学习语文就能在汉语铿锵优美的音调中感受母语的无穷魅力。

2、师再读课文,生边听边画生字,师出示“你、俩、可、别”四个生字,让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初步认识这几个生字。

说——培养学生说话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生继续看书想象画面,说图意。《新课标》中提到: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是读图能力的要求。这个环节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语言,允许其有不同的观点,允许其看法有偏差,因为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采用扮演角色,给画面配音等形式再次让生表达自己的读图效果,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歇——符合儿童身心和学习的需要

师生互动,共同做走钢丝的游戏,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使学习的氛围更轻松愉悦。

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多种能力

1、揭示并板书课题,学习生字“脖、妙”。

2、巩固字词。

采用偏旁、比较、旧字带新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识字。重点强调“脖、妙、俩”的读音,区别字形、字义,认识“女”字旁等。既巩固了识字,又初步培养学生说话,自主、合作等学习能力。

写——把握书写质和量的要求

师指导范写三个生字,注意字的笔画笔顺的指导,注意强调写字的姿势,控制写字的数量,采用灵活多样的写字形式,适时加以评价,配上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既严格把握书写的质量,又使学生始终保持轻松的学习状态。

积——培养学生积累的意识和习惯

利用课件复现本课字词,复习巩固,旨在结合本校课题的需要,同时也让学生从小就产生积累知识的好习惯。

延——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学生自由展示,或尝试画一幅漫画,或在组内交流准备的漫画,或想象长颈鹿的脖子还能干什么等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为以后的学习留下空间。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以趣入手,创设轻松愉悦幽默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课文,就达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实际教学中既要注意教学的预设,更要注意课堂的生成。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6

一、感受涛声入情境

小朋友们,轻轻地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地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呢?(播放一段大海的声音)谁能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呢?或者想象一下这是什么地方呢?

对啊,小朋友们可真聪明。那么,你们想象中的大海或者海边是什么样子的呢?(畅谈)

二、欣赏优美小韵文

1、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就让我们一起来到海边,看看它是否和小朋友想象中的一样呢?(课件展示)

2、提问: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谁来说说?(指名说)

(1)根据学生说的师随机贴卡片并领读。

(2)谁来做做小老师,领着大家读。(随机奖励)

(3)老师把这些词语分成了四组,你最喜欢哪组呢?请你读给大家听。(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读)

(4)读得真好!老师能问问你为什么喜欢读吗?

3、师随机点拨

(1)沙滩是什么样子的啊?(指名说)

如果我们把鞋子脱了,赤着脚丫走在上面会是什么感觉呢?快让我们把舒服的感觉读出来吧。(领读“沙滩”)、

哎,大家见过贝壳吗?老师这儿有许多的贝壳,你们想看看吗?(想)好的`,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一边看课件一边问)

谁能用“有的……有的……”说句话呢?(指名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说)

小结:光着脚丫走在沙滩上,还能看到这么多的贝壳,真实一件幸福的事啊!能把第一组词语读好吗?

(2)海风吹来了,听!它把谁也带来了呢?

(欣赏课件)问:浪花怎样啊?一群海鸥飞过来了,它们好象在说什么呢?

师小结:海风吹过,浪花在跳舞,海鸥在唱歌,多快乐啊!让

我们美美地把第二组词语读一读吧!(齐读)

(3)读得真好!大海可真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示课件)问:那个绿色的是什么呀?吃过吗?珍珠见过吗?(实物出示)

师小结:美丽的珍珠,调皮的鱼虾,长长的海带,谁来读的美一点呢?(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那你想不想去看看呢?(想)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示课件)

大海里除了珍珠、鱼虾、海带之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宝贝,你们想不想见识一下。(示课件)指名说

(4)师问:什么是港湾啊?

师小结:晚霞落下去的时候,港湾静悄悄,静悄悄,出海的渔船都回来了。谁能把第四组读好呢?(分组读)

(5)让我们带着感情齐读这些词语。(齐读)

三、勇做“沙滩开荒者”

瞧,这是一片还没开发的大海、沙滩,看上去非常的荒凉。老师想请大家动动手,做一回“沙滩开荒者”,设计出最美丽的图画。你们愿意吗?(边放音乐生边贴图),下面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

师小结:小朋友们可真能干,现在的大海、沙滩多漂亮啊!有那么多美丽的贝壳,那么多的鱼虾,长长的海带,再也不荒凉了,你们真棒!

四、乐做“沙滩小导游”

现在的大海变的美了,老师可要给小朋友出一个难题了,这回啊,老师想请大家来当一回“沙滩小导游”,用上学到的词语,说一句话或者几句话,你们行不行啊?(行)好的,现在你们就可以走下去把它介绍给听课的老师,向他们请教,让他们给你出出主意,开始吧!(师巡视,生走下去介绍,过一会交流,师加以点评)

听了这么美的介绍啊!老师真想唱首歌,你们想不想啊?(想)好,老师啊把这些词语串起来写成了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伴着《搏浪鼓》的音乐唱歌,巩固词语)

海风吹,浪花涌,海鸥飞,

让我们漫步沙滩。

光脚丫,拾贝壳,

让我们尽情欢笑。

晚霞落,港湾静,渔船归,

珍珠、鱼虾、海带满舱。

五、带情入境读韵文

今天这节课,老师跟小朋友们一起去海边走了走,看到了大海迷人的风光。最后,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识字5(配着音乐,齐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