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025/10/25教案

此篇文章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1

一、课标要求

1、科学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培养。(通过观察如何提出问题,如何通过比较认识事物,如何进行猜测并验证结果,如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形成结论)用写观察记录、撰写报告的方式来表达探究结果,通过表达与交流、总结与交流、总结与反思来发展的科学判断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建立学习科学课的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观察活动中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积极地把学生学习科学的确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

3、科学知识:获取大树、叶子的一些知识。对蜗牛、蝗虫、蚂蚁等小动物有所认识、构建起有关动物、生物、事物的初步认识;初步了解基人身体的各部分及功能;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纸的性质与用途、对一些纸质材料进行简单的研究;认识几种大米。知道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这一检测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25名,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

通过教师观察,该班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内容安排在生命科学方面有所侧重。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

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内容,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四、方法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五、预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这册是起始册,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情况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八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8个单元。

其中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共四课含1、探索自然2我发现的环境问题3、问题银行4、发现问题宝藏;

第二单元五官兄弟共2课含1、游乐场2、瓜果交易会;

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共2课含1、寻找秋天2、果实累累的季节;

第四单元有趣的动物共3课含1、寻访蚂蚁2、动物怎样过冬 3、上夜班的动物;

第五单元蚯蚓小导游共四课含1、探访蚯蚓的家2、蚯蚓的房前屋后 3、蚯蚓的邻居4、落叶到哪里去了;

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共2课含1、自转旋翼2、降落伞;

第七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1、科学,生活的朋友 2、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3、美好的展望;

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共3课含1、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2、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3、我也能当科学家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3

一、课标要求

1、科学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培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建立学习科学课的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观察活动中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积极地把学生学习科学的确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

3、科学知识:获取大树、叶子的一些知识。对蜗牛、蝗虫、等小动物有所认识、构建起有关动物、生物、事物的初步认识;初步了解基人身体的各部分及功能;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纸的性质与用途、对一些纸质材料进行简单的研究;认识几种大米。知道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这一检测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共有四个班级,学生120余名,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教师观察,该班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内容安排在生命科学方面有所侧重。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

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内容,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四、方法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五、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重点:《动物和我们》、《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六、各周次教学进度安排:

1、 我看到了什么,开学注册

2 、校园的树木,完成练习

3、 大树和小草、水生植物

4 、植物的叶、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5 、 国庆节放假一周

6、 植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7、寻访小动物

8、 蜗牛

9、完成相应的练习

10、期中考试

11、 、金鱼

12、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

13、我们周围的材料 、哪种材料硬

14、 比较韧性、它们吸水吗

15、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砖瓦和陶瓷

16、 給身边的材料分类、水

17、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谁流得更快一些

18、 比较水的多少、我们周围的空气

19、 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有重量吗

20、期末考试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八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同学“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同学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同学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同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动身,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同学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同学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同学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沛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四、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同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议让同学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实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战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掌握小同学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空虚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同学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同学在相互交流、合作、协助、研讨中学习;

8、给同学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同学自身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身得出结论,并把自身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沛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

1、探索自然 2课时

2、我发现的环境问题 2课时

3、问题银行 2课时

4、发现问题宝藏 2课时

第二单元五官兄弟:

1、游乐场 2课时

2、瓜果交易会 2课时

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

1、寻找秋天 2课时

2、果实累累的季节 2课时

第四单元 有趣的动物

1、寻访蚂蚁 2课时

2、动物怎样过冬 2课时

3、上夜班的动物 2课时

第五单元 蚯蚓小导游

1、探访蚯蚓的家 2课时

2、蚯蚓的房前屋后 2课时

3、蚯蚓的邻居 2课时

4、落叶到哪里去了 2课时

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

1、自转旋翼 2课时

2、降落伞 2课时

第七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

1、科学,生活的朋友 2课时

2、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 2课时

3、美好的展望 2课时

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

1、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 2课时

2、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 2课时

3、我也能当科学家 2课时

期末复习 1课时

考试 1课时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5

一、教材简析:

1、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编写,这册教材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逐步形成,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融为一体,全面体现课程目标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加深学习内容,逐步开放学生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地多样化地学习。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共22课,从知识体系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单元讲生活中的食物,本单元选择学生生活经验圈中的”食物”中相关的问题研究,引导学生将常见的食物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与食物的营养以及食物的消化等相关的科学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科学健康的饮食观;第二单元讲饮用水,整个单元均以饮用水为主线,以家庭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过程.在这条主线内,有关热现象、热传递、物质的溶解、水与生命的关系等探究内容相融其中;第三单元讲身边的玩具,本单元从学生玩玩具入手,让学生把收集到的玩具都带来,形成玩具大集合,高高兴兴地、充分地、人人参与玩玩具,并在玩的过程中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第四单元家养小动物,本单元选择了常见的鸡、鸭、猫、兔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小动物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研究,进而认识鸟类和哺乳动物,初步了解认识动物的基本方法和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概括的能力,体会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2、重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3、难点:学生科学素养的逐步形成。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德育:(1)教育学生学好科学课,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培养学生爱大自然,爱家乡,爱劳动,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2、知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食物;饮用水;身边的玩具;家养小动物等。

3、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三、学生的知识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41名学生,其中成绩较好地约有15人,这部分学生头脑灵活、爱动脑筋、学习方法好能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兴趣一般的约有15人左右,这部分学生也比较聪明,只是学习上比较懒惰,不太注意积累好的学习方法,不能积极主动的去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兴趣差的约有11人,这部分学生底子较差,学习态度不踏实,自卑心理严重,学习积极性不高,需要想办法改善他们存在的消极学习问题。

四、教改措施:

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五、教学进度:

组别 课 题 节次 合计 时间安排

“做“科学,从身边开始 1 9 9.1—10.11

一、生活中的食物 1、我们在生长 1

2、食物的色香味 1

3、食物从哪里来 1

4、食物的营养 1

5、设计一日食谱 1

6、食物的消化 1

7、食物的变质

自由研究

二、

饮用水 8、水是什么样的 1 9 10.12—11.13

9、怎样使水变清 1

10、烧开水 1

11、水位为什么会升高 1

12、水是怎样变热的 2

13、糖到哪里去了 1

14水与生命 1

自由研究

三、

身边的玩具 15、玩具大集合 1 7 11.16—12.11

16、磁铁玩具 2

17、玩小车 2

18、小车的运动 1

自由研究 1

四、

家养小动物 19、鸡 1 7 12.12—12.30

20、鸭与鸡 1

21、猫 1

22、兔与猫 1

自由研究 1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6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