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翠鸟》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翠鸟》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文质兼美。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的描述了翠鸟羽毛艳丽,小巧玲珑的外形和它捕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
本课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自由结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喜欢翠鸟外形美的学生为外形组,分为几个小组;喜欢翠鸟动作敏捷的学生为动作组;还有两方面都喜欢的为综合组。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学习全文,体现本组学习内容,并未其他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在互赏互助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本课合作学习设计:
教学中我设计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次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深入研讨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第二次合作学习是让学生互相置疑,小组间合作学习,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解决,进一步理解翠鸟特点,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合作中品尝到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13课《翠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根据自己对翠鸟的外形美和动作敏捷的不同喜好分好了小组,这节课我们按小组深入研究课文。
二、指导学习
师:要想在小组里有出色的发言,自己先要有准备,我们先干什么?
生:先把课文读熟,
师:光读不行,还要有读书方法,我们学习过哪些读书方法?
生说学过的读书方法。
师:那是不是不是本组的学习内容我们就不读了呢?
生:不是。
师:对,还要学,要给对方提出问题,想办法难倒他们。
三、合作学习
出示合作分工:
1、选一名代表作记录员记录大家的发言。
2、选一名发言员代表大家发言
3、还要有一名同学集中大家的问题向对方组提问。
4、其他同学补充。
四、汇报交流: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翠鸟外形美与动作敏捷?各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五、互相置疑(第二次合作学习)
1、每小组置疑员向对方组置疑。
2、各小组针对难点问题进行合作讨论。
3、组际间交流解答问题。
六、自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七、作业(自选一题):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把你知道的有关翠鸟的知识制作成知识卡片。
3、以“我最喜欢的鸟”或“保护鸟类”为题写一篇作文。
专家点评:
1、注意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2、三维目标的结合非常好。
3、在小组合作时,目标再细化一些效果会更好。
《翠鸟》教学反思
在本次合作式教学的教学策略研讨活动之中,我有幸作为一名作公开课教师,在感到荣幸之余,心中有无数的感慨和激动。
从没想过我的课会在全区骨干教师的培训会上进行研讨,也从没想过能和北京的专家一起面对面对的一起交流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与策略。不过,我一直在努力,朝着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目标前进,我的努力终于在这个特殊的机会下得到了展示,在作课之后,我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这一节课的收获,更多的是对自己语文教学的一个提升。
我所作的课是第六册语文第十三课《翠鸟》,应用合作式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对翠鸟不同角度的喜爱,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在自独自悟的基础上,在小组中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展现翠鸟的外形美与机灵。教学思路是经过深入研究之后才确定下来的,融入的不仅是我自己的教学经验与理念,还有我乡教研员的思考和指导,虽然不算太成熟,但却大致有了合作式学习的'基本思路。
在讲完课之后,当我还沉浸在整堂课的得与失的思考中时,北京来的沙莉老师上了《鲸》一课,同样是应用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一节课过后,之前我一直困扰的问题似乎迎刃而解了,如何使合作学习更有时效性,不流于形式,让学生学生真正去讨论,这个问题我有了自己的看法并有了对课的一些改进措施:
一、更加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如果我能在学生合作之前,更加细化分工,也许学生在小组活动时会效果更好。可以帮助学生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能读,读出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2)我能说,说出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3)我能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4)我会有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用读的方式展现出来。如果这样定目标,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发言点,小组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
二、小组学习的时机要善于把握
要使小组学习取得更大的效果,教师要善于把握合作的时机。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是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第一,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似是而非时要组织学生辩论或讨论。第二,当问题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时,要组织小组讨论。三、对知识的查缺补漏,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比如当学生提出:“翠鸟像箭一样飞出去。”能否改成“翠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出去”时,我如果激起学生的二次讨论就是最佳的小组合作时机。
三、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向。
小组合作评价的形式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及时反馈性评价,小组内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等。而我在这节公开课中,对这一点做的还甚少。
总之,这节课给我了不少的收获,而北京专家的指导更给了我质的帮助,如果没听沙莉老师的一节课,没聆听徐玲主任的一番话,我想这些经验也许我会从实践中慢慢摸索出来,但那可能是很长时间之后,毕竟没有这么鲜活与生动,这么深刻与及时。感谢进校,感谢专家,希望这样专家引领的机会多一些,使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有更大的进步。
《翠鸟》教学设计 篇2
一、激趣导入,走进翠鸟世界
1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画眉、黄莺等,下面请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
(板书课题翠鸟。)
2师: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3教师: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
二、朗读课文,识字读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边读边画出含生字的词语,对照注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3积累词语
(1)字形辨析。
“衬衫”均为衣字旁;“漾”字是左右结构。
(2)生字扩词,丰富词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按自学提示学文,先独自思考,再与小组讨论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相机点拨。
(1)“开火车”读课文,并分别说出各段段意。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2)学生汇报自学的收获。
(3)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3课文主要讲了翠鸟的什么特点?
(提示: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动作敏捷。)
《翠鸟》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按照要求自学生字、词。
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
2.引导学生回忆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即一读:读课文;二画:画出文中生字、词;三查:查字典认识生字、新词;四找:从字典中找出重点生字的字义。
3.让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4.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填表,举例:
(二)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自学,纠正读音。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3.区别形近、同音字,作巩固练习。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疾”字为例。“疾”在课文中组成的新词是“疾飞”。教师引导学生从查字典中查找出“疾”字有四种解释:(1)病,身体不舒适;(2)恨;(3)快,迅速;(4)疼痛。本着根据词义选取字义的方法,“疾”字在“疾飞”一词中应选取“快,迅速”的字义。“疾飞”的意思是很快地飞。联系课文内容,“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学生便可悟出“疾飞”一词是指翠鸟飞得很快。
3.出示词语,让学生作巩固练习。
锐利——“锐”是尖刻的意思。锐利即尖锐、锋利。课文中指翠鸟的感觉非常灵敏。
鲜艳——又鲜明又美丽。课文中指翠鸟的羽毛色彩非常美丽、好看。
清脆——“脆”指声音响亮、清爽。课文中指翠鸟的鸣叫声清亮好听。
(四)介绍翠鸟。
1.翠鸟:又称叼鱼郎,也叫鱼狗,羽毛青绿色,尾巴短,捕食小鱼。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
2.出示图片或标本让学生看。
(五)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熟悉生字、词。
(六)作业:朗读课文,写生字、词。
四、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形象生动的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的小鸟——翠鸟。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是本课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在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同时,表达人们对它的'喜爱。
本文语言浅显生动,在教学中,我这样展开。首先,在学生初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鸟的特点、怎样把它表达清楚的。
一、翠鸟外形上的特点。外形上的特点主要包括: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体态小巧玲珑;眼睛灵活、嘴巴长尖,“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这些描写都是静态描写。
二、翠鸟动作上的特点。动作上的特点包括:鸣声清脆;飞的速度极快。“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翠鸟还很机灵。“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注意,作者之所以将翠鸟的特点写得如此细致,是与他日常的认真观察分不开的,进而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作者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翠鸟,也反映了他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因为如果没有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作者是不会那样认真观察,生动的描写的。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翠鸟》教学设计 篇4
1、教材分析:
《翠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2、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对阅读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对阅读内容也有一定的评价能力。本课的教学内容与我们农村孩子的生活经历非常贴近,少数孩子有时不自觉地捉一些虫鸟戏玩,但多数孩子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危害有益的虫鸟。
3、教法设想:
(1)读书法。小学语文教学识字、字词、字句、朗读、背诵训练是重点,采用以读为主的方法可以做到读中熟字、读中解词、读中学句、读中悟情。
(2)情境法。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置身当中,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4、学法指导:
采用合作法和体验法。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听、想、读、说、合作交流,结合生活、情感和课件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5、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6、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翠鸟的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2)难点。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7、教学过程:
导→读→悟→拓→画
7.1导: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画眉、黄莺等,下面请看看这是什么鸟?(多媒体课件展示翠鸟)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
7.2读:初读课文,教学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字作个记号。
(2)同桌之间互读生字,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识字方法,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
(4)师生互动,玩摘苹果的`游戏。(出示满苹果的苹果树,苹果上写上不带拼音的生字。)
(5)师:刚才大家顺利的从苹果树上摘下自己喜欢的苹果,都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我们再注意一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我们喜欢的词语,请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
(6)把生字词送回课文,再次读课文,看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
7.3 悟:学习课文,感悟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多媒体)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
3、四人小组自学。
4、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5、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借助多媒体朗读,读出自己对翠鸟的喜爱。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学习第二自然段,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1)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2)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2、学习第三自然段,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3、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住苇秆的爪子)(2)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不易被发现)
4、训练朗读,读出翠鸟的动作轻快、迅速敏捷。
(三)学习第四、五段
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
1、引入学习第一句。真想捉一只翠鸟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26句,理解陡峭。
3、导读,于是,我们只能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从远远地看着对翠鸟的喜爱。
7.4 拓: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1、我们为什么么要捉鸟?为什么又打消了捉鸟的念头?
2、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3、讨论:假如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
4、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7.5画:观画结合,陶冶情操
学生作画。伴随着美好音乐的课件,让孩子们用绚丽的色彩画出美丽的翠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又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在欢快愉悦中结束本堂课的学习。
8、教学反思: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提高,情感提升贯穿于教学始终。在教学中,我遵循学生识字规律,先初读,再理解,后记忆,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同时通过展开想象激发情感,学生在心里荡漾着热爱小鸟,保护环境的情愫,因此,也做到了学在课内,做在课外,拓展时空,内外结合,真正把语文学习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全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翠鸟》教学设计 篇5
课题名称
翠鸟
科 目
小学语文
年级
三年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习者分析
1. 三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有较强烈的表现欲望,能够积极主动去学习。同时,学生对趣味性、生活化、直观形象的图文的教学资源非常感兴趣,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2. 学生能根据工具书、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翠鸟学生对此了解甚少,利用网络媒体查找有关翠鸟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 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词句体会翠鸟的特点。
2. 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三、知识与技能
1. 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积累好词好句;
2. 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资源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资料。
2.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学习资源。
3. 教师自画翠鸟图片。
4.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翠鸟》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一)激趣导入,认识翠鸟
1. 多媒体课件播放“百鸟争鸣”声,说说喜欢什么鸟?
2.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板书课题,一起亲切地叫它的名字。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 多媒体课件播放“翠鸟”图片,分组交流课前通过网络收集到的有关翠鸟的一些资料。
教学活动2
(二)自主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
2.你们提的问题在课文找到答案吗?谁来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
教学活动3
(三)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看图,想象翠鸟的样子,读后反馈。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用双横线画出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翠鸟的外形?
(3)、愿意来亲手画一画翠鸟吗?请同桌或小组合作,画一只课文中描写的`翠鸟。
(4)、哪几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大家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集体评议。
(5)、老师也画了一只翠鸟出示图片,可是忘记了涂色,大家能不能,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自己练习说一说。
(6)、个别学生上台介绍翠鸟样子。集体评议。
2.学习课文第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出示课件,学生边看图编自由读课文第2、3段。用△找出表示翠鸟动作的词,用横线划出表现它动作敏捷的句子,体会翠鸟活动特点,看看该怎么读,能它读好。
(2)、学生汇报,教师指导朗读
(3)、同桌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4)、学生反馈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3.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快速默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画出文中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的句子。
(2)、激趣过渡:翠鸟那么美丽可爱,那么机灵,你想捉一只来饲养吗?课文中的小朋友也想吗?后来他们为什么打消了捉它的念头,希望翠鸟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
(3)、教师小结:我们也要像作者那样,不但喜爱鸟,更要保护鸟,因为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如此的丰富多彩。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着吧!(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翠鸟)
教学活动4
(四)回顾课文,总结写法
(1)、谈谈学了本课有何收获?
(2)、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写法。(边说边课件出示)
(3)、我们一定要保护鸟类,因为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说说你们准备怎样保护鸟类?
教学活动5
(五)布置作业:
搜集各种各样鸟类的资料,以“我最喜欢的鸟”为题,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作文,介绍自己所熟悉的鸟的外形,活动特点,生活习性等。
《翠鸟》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优美词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及按顺序观察描述的方法。
4、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翠鸟的美丽、可爱、机敏,理解作者的观察、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课前,老师请大家搜集了有关翠鸟的资料,谁愿意把你搜集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可以告诉我你是用什么办法搜集到的吗?这种方法不错。为了让大家认识更多的翠鸟,我也从网上搜集了翠鸟的许多图片资料,清大家欣赏,(播放课件)看了之后有那些感受?这是我从课外书中搜集到的文字资料(播放课件),请大家快速浏览,请把认为重要的内容在小组内说一说。我们通过上网、查阅图书、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等各种途经了解了翠鸟的这么多知识,今天我们就一块学习《翠鸟》想不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二、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你可以坐着读,可以站起来读,可以找伙伴一起读,也可以请老师和你一起读,遇到的生字、生词可以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翠鸟?找出你喜欢的段落。(外形、捕鱼、住处)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翠鸟?
谁来做小老师,帮我检查一下生字、生词的读音。(有请XX同学,大家欢迎)(播放课件)指名读、想读的一块读。
三、以学定教 自主选择
生字生词大家学的这么好,课文我们怎么学呢?是老师和大家一块学呢?还是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小组合作尝试着你们自己学呢?我尊重同学们的选择,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喜欢学翠鸟外形的同学来一组或二组,喜欢学翠鸟活动的同学来3组或4组,喜欢4、5段的同学来5组、六组,座位不够可以到其他组去搬,看哪个组第一个做好?
四、合作探究
为了小组合作学习能开展的更有效些,老师想提 2个小小的建议,可以吧?第一,我建议各小组推选出能胜任的组长,由组长具体分工,协调好本组的学习。第二个小小建议,请大家看屏幕:(播放课件)
一会儿我们交流汇报大家的学习成果。开始吧!
六、交流汇报
请你们组选去代表拿上你们的涂的翠鸟有顺序的介绍介绍?同学们,请看(韦翔宇)(投影展示)你来,下面这些同学都是来参观的。!你看,同学们都坐得这么好,在看你的图片,他们组涂的怎么样,介绍的怎么样呢,你能评价一下吗?你能试着介绍一下吗?我觉得你们你们两个都很棒,很会学习,能把有顺序的观察和写作联系起来。很了不起。
你们能有感情的把第一段读好吗?读得真好!我都不敢读了,哪个组敢向他们组挑战?你把对翠鸟的喜爱都放在脸上了,读得真好!
刚才我们学习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翠鸟是怎样捕鱼的?谁来介绍一下呢?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用课文中的话来说。想不想亲眼看看翠鸟是怎样捉鱼的?(播放课件)看完之后你有什么话想说?我把翠鸟捕鱼的重点句子写在大屏幕上了。(播放课件)其中抓住重点词语读好课文对我们理解课文很有帮助!你能借助重点词句把句子读好吗?练读、指名读、它读的怎么样呢?能评价一下吗?(建议语调、重音、语速、表情等)别人的.意见你能接受吗?再读一读,试一试?你能试着读一读吗?听大家读的这么好,我也禁不住想读了,可以给老师一次读的机会吗?那老师读的怎么样呢?谁能评价一下呢?你想读,老师有没叫到你的同学站起来一齐读!(师生齐读)读了以后,又有哪些新的体会?
我们知道了翠鸟怎样捕鱼,那翠鸟的家在哪里呢?我们听一下5组同学的汇报。谁能模仿老渔翁的语气读一读?学生练习读。师:师生接读。别再读了,再读下去,我们就不用读小学了,全都去上老年大学了呀。你们的家在哪里呀!从同学们的表情,我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翠鸟,那么愿不愿意当翠鸟呢?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把身份换一下,现在同学们就是一只只可爱的翠鸟了。我来自联合国,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我们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都是你们鸟类的好朋友,我想来采访一下各位翠鸟们,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呢?翠鸟们,你们都很愿意接受我的采访,那通过你们的回答,我已经知道了你们家是在石壁上,啊呀,翠鸟们,你们真是太会找地方了。那儿真安全啊!那你们家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家的样子,我要到你家做客,你们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啊呀,你真是想得太周到了,谢谢你!
【环保渗透】
你们对我们人类还有什么要求吗?
师:好,各位翠鸟们,你们的要求我记住了,我要写一篇文章,下面还得加上一句话:让我们全人类都来保护环境,保护鸟类!
师:谢谢各位翠鸟们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的采访。
【课外延伸】
同学们,刚才我们角色转化非常成功,老师奖励大家看一段录像,同过这节课的学习和刚才的录像,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语文实践性作业】
最后留一个语文实践性作业:(播放课件)
1、用彩笔画静态、和动态的鸟。
2、以我最喜欢的鸟为题写一篇作文。
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作业完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