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2025/10/27教案

此篇文章《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会用“第几”描述物体在某个方上的位置,还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获得了自然数能表示位置的经验。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知识已有的基础,本单元主要将学生已有的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威势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在第三阶段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

2、学生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按一定顺序排列是学生已有的经验。但是用数对表示位置顺序,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并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知识视野,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四、教学理念: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利用现代化媒体的虚拟特点,呈现生活实际信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问题,围绕“如何用简洁明确的方法确定位置”,结合学生对位置的已学经验,通过自学、观察、讨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操作过程,体验学习的价值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

一、呈现情境,引出问题

(1)呈现有关航天的图片信息,确定学习目标,介绍我国的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位置的确定有着和密切的关系,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2)结合学习中的位置确定揭示学习的实质,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的知识来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但是用旧知得到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使学生认识到这样描述位置的方法不够准确。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新方法的内在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二、逐步抽象,掌握方法

(1)学生自学,认识“行”“列”,再通过具体的情境,通过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行、列的含义与确定行、列的规则。

(2)结合实景描述位置。有意识让学生用行、列的方式描述小军的位置,即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

(3)再把具体的场景图抽象成圆圈图,并在圆点图中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完成场景图到圆点图的抽象过程与理解过程。

(3)根据第几列第几行的描述方式,让学生创造更加简洁的数学地记录位置的方法。,让学生大致创造出数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再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结合板书使学生理解数对中的每一个数各表示什么,从而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教师中的数对。因为圆圈图中的位置和实际教室里的位置稍有不同,所以教师加强了指导作用。然后通过用数对描述自己的位置,让学生结合教室中的位置,进一步巩固对列、行和数对的含义的认识。再利用学生写出的数对,找同行同列的几个数对,是学生认识到:同行的同学的数对,第二个数相同,同列的同学的数对,第一个数相同。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用数对表示相邻同学的位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快理解写出的数对时,可以利用教室中的具体场景或者画圆点图,帮助这些学生理解。然后充分利用教室中的场景,让学生通过找朋友的接力游戏出题、答题,进一步掌握今天学习的内容。这些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数对的理解,提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更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2、用数对表示装饰瓷砖的位置,并发现规律:前面的数字相同表示在同一列,后面的数字相同表示在同一行。

3、用数对表示国际象棋记录棋子位置的方法。

练习的形式活泼有趣,富有开放性和人文性,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体会数对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的应用价值。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更有效地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新知识。

总之,练习的形式活泼有趣,富有开放性和人文性,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体会数对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的应用价值。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更有效地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新知识。

四、课外延伸,思想教育:

介绍数对的发明人,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学生充分体现数对知识的广泛应用,并向学生渗透了德育教育。

五、全课总结,质疑延伸。

一节数学课虽然结束了,但学生的思维没有终止,教者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带着问号离开小课堂,走进生活的大课堂。临下课的时候,又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观察地球的画面,让学生生成新问题:地球这么大,地球上的位置是怎么确定的呢?这样做既为下节数学课进一步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丢下引子,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探究的意识。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65-66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过程与方法:

经历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说一说、比一比等具体的活动,体会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平面示意图表示事物和用方向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资源与利用:ppt课件量角器、直尺等

高端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动物园是大家最喜欢的去处,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老师准备领大家到动物园去。这不,老师提前找来了动物园几个场馆的平面分布图。想看看吗?

(出示主题情境图)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喷泉广场。

看示意图,你都看到了哪些场馆?指名说

你想去那个场馆?自由说,答案多样。

想知道老师最先想去的是那个场馆吗?

猜一猜:黑毛亮,白毛白,圆圆胖胖惹人爱,攀的高,爬得快,嫩笋竹叶当饭菜。

熊猫馆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去动物园的情景,先让学生说出最想去的场馆,再通过猜谜活动适时地引导学生快乐、自愿地走进熊猫馆。]

二、探究新知。

(一)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什么方向?

1.独立思考,指名回答。(东北、东偏北)

2.引导学生质疑:狮虎山也在东北或东偏北的方向上,怎样区分它两的位置?

3.引导学生指出:可以加上角度

4.同桌合作:找角、量角

5.指名汇报:请用规范的语言描述他们的准确方向。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述来汇报。

(如: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北偏东20度方向;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东偏北70度方向;但指南针上只有南、北两个方向,所以我们在描述时尽量地选择和使用第一种表述方法:北偏东20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的质疑引发认知冲突,增添了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和动力,从而很自然地得出:加上角度会让我们的表述更准确。有水到渠成之效。]

(二)大象馆在喷泉广场的什么位置?

1.猜谜引出问题。

找准了熊猫馆的位置,接下来你最想去哪个场馆?学生自由说。

再猜猜老师的想法:两耳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弯又长,比手还能干。(大象)

恭喜你,答对了!接下来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

2.解决问题:大象馆在喷泉广场的什么位置?

(1)独立思考,指名汇报。(大象馆在喷泉广场的北偏西60度方向)

(2)假设引冲突。

假如你正在大象馆参观,你朋友要来找你,你觉得这样告诉他的话,他保准能万无一失地快速、准确地找到你吗?

(很有可能会找到长颈鹿馆。)

(3)出示“直接”问题:

大象馆和长颈鹿馆都在喷泉广场的北偏西60度方向上,如何区分他们的位置呢?

(4)引入距离。

(5)同桌交流,准确描述。

(6)指名汇报。

大象馆在喷泉广场的北偏西60度方向1000米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假设,让学生设身处地很容易地引出了“直接”问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深入地体会到要确定位置除了方向与角度这两个因素外还必须要加上距离。]

(三)参观斑马场后,同学们想去猴山,说说他们的行走路线。

1.温馨提示:刚才的观测点都在哪里?(喷泉广场)

现在的观测点在哪里?(斑马场)

2.小组交流、讨论行走路线。

3.展示、汇报。

4.评价交流汇报情况。(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找准观测点是确定位置的关键和前提,通过小组合作对行走路线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再进行展示汇报,最后分别由学生和老师对各组的交流讨论过程和汇报展示情况进行评价,正确引领、多元评价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圆满地完成了今天所学的知识,下面老师想让同学们大显身手,看看谁学得好。

课件出示:

1.基础练习:

书66页练一练第1题

2.提高练习:

书66页练一练第2题

3.拓展延伸:

书66页练一练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由易到难的分层练习,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

四、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2.对自己的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今天所学知识的梳理,也能起到对知识的巩固效果,不容忽视;问困惑,让学生就本知识点提出疑惑,从而激发学生对后续知识的探究兴趣。课堂上有教师评价、生生互评,课结束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

五、作业布置

1.书66页练一练第3题;

2.练册本课1、2、3题。

六、板书设计

熊猫馆北偏东20度

在喷泉广场

大象馆北偏西60度1000米

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确定位置”p.56---5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 “第几层第几号”、 “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来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让学生在观察、合作与交流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使学生省银子 懂得观察要有序,表达要有条理。

3、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座位卡片(每个学生一张)、每人一张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第几排第几个”

1、 师:今天,森林动物园的小动物们要进行广播操比赛,你们想不想去认识 下这些小动物呀?

师:那好,老师现在就带领你们去。

2、出示做操图:

师:看看小猴在什么位置?(小猴在第一排第一个) 小熊在什么位置?

问:小猴和小熊是用什么方式确定位置的?(板书:第几排第几个)他们是怎样确定第几排的?从哪儿往哪儿数呢?(从前往后)有几排?怎样确定第几个的?(从左往右)我们数数看。

3、问:你们想知道老师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吗?老师说在第几排第几个,学生猜。

说一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让别人猜一猜,也可以先说出小动物的名字,让别人猜一猜他的位置。

同桌活动:玩猜一猜游戏。

4、指出:我们在确定物体位置的时候,一般从前往后确定第几排,从左往右确定第几个。

二、认识“第几层第几号”

1、讲述:森林运动会结束了,小动物们回到了自己的家。你们想不想去参观他们的家呀?

2、出示楼房图。

问:小猴的家住在哪里?(板书:第2层第3号)

第几层是怎样数的?(出示楼层号码)第几号又是怎样数的?(出示1、2、3)

2、问:你想参观哪个小动物的家呀?

说明要求。比如(生说:我想参观小鸭的家,小鸭家住在第三层第一号。说对的话,其余生就说:xxx快请进!)

3、讲述:小猴的家第2层第3号,还可以简写成“203”。“2”“3”各指什么?

4、你的`家住在几零几?几零几是什么意思?

5、举例: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编号码确定位置的?(图片展示:火车上、电影院……)

三、认识“第几排第几座”

1、小朋友有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呢?

出示电影院座位图(两幅)

观察比较:你看到了什么?两个电影院的座位是怎么排的?有什么不同?“大光影院”的座位按1、2、3、4、5、6、7、8、9、10排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大明影院”的座位按9、7、5、3、1 2、4、6、8、10排列。(从中间开始,往左边是1、3、5、7、9,往右边是2、4、6、8、10)

问:9、7、5、3、1是什么号?2、4、6、8、10是什么号?如果影院安装两个门,从单数这边就安装一个单号门,双号这边呢?(出示:单号 双号)

2、问题:(1)这两个小朋友想去“大明影院”看电影,拿着电影票正发愁呢,该走哪个门比较好呢?一个小朋友的座位是二排9号,他走哪个门呢?三排8号走哪个门呢?主要看什么呢?(座位号)

(2)二排9号在哪里?你怎么找的?(先找第几排,再找第几号)三排8号呢?

如果他们去的是“大光影院”看电影,座位在哪里呢?(同桌互相说说怎么找的?)指名回答。

(3)小红和小芳去看电影,她们的电影票分别是四排4号和四排6号,可她们却坐在相邻的座位,你知道她们进的哪个电影院呢?

四、小练习

1、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方格图左边的数字表示什么?下面的数字表示什么?

问:(1)、第几排第几个是△?

(2)、画一画:第2排第3个画○,第3排第2个画★。你是怎么画的?

(3)、同桌互相出一道题,先把题目写下来,再画一画。(上台展示)

五、认识“第几组第几个”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确定位置的方法,现在老师就来看看你们学得怎么样?、师:请第一组的小朋友起立。(指出:从左边数起是第一组,或从右边数起是第一组,都有道理,为了便于交流,一般我们把左边起的这一组确定为第一组,依次是第二组……)

下面请第友起立。哪个小朋友站了两次?你为什么站两次?如果老师只想找这一个小朋友(第一组第一个),一定要说出他在第几排第几个,不能只说第几排或第几个。(一排的小朋板书:第几排第几个)

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客人老师,你能向他们a、介绍一下自己的座位吗?b、你的好朋友坐在哪儿?c、(找一个中间的小朋友)问:和他相隔2个的小朋友请站起来,你们的位置分别是什么?

3、过渡:小朋友都清楚自己的位置了,下面我们来玩“找座位”的游戏,好吗?

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座位卡,学生按照座位卡找自己的座位。(学生先观察再行动)

(有4张卡片只写了第几排,或第几组)问:你们为什么找不到座位呢?

师帮4个学生写全后,再找座位。

六、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亲自参与了确定位置的游戏,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的收获,这节课你们认为谁最棒?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 怎样确定位置,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讲给家长,让家长也分享你们学习的快乐好吗?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第84到8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4、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一:

师讲述:小朋友们都知道每天做操可以锻炼身体,做操时应先排好队。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呀也在做操了(课件演示例题图)。看,它们的队排得多么整齐啊。咦?小猴小熊它们好象有话要说,听听(课件演示:小猴举起右手说:“我在第1排第1个。”小熊说:“我在第2排第3个。”)

(1)从小猴和小熊的话里你想到了什么?

(2)自由讨论。

(3)小结:我们生活中习惯由前往后数第几排,从左向右数第几个。

(4)找找 小狗弟弟在哪?穿蓝裤子的小兔排哪?蓝猫站哪?(每种小动物被点时右手摆动)

(5)第4排第4个是谁?

二、情境二:

师:“元旦”节快到了,到时候家里会来亲戚,亲戚们想了解一下你在学校的情况。

(1)你能先给他们介绍一下你在教室的位置吗?第几组第几个?(请几个小朋友到讲台前表演)。

(2)你的好朋友是谁?他坐哪?你会介绍吗?

(3)你还能怎样介绍他的位置?

(4)我们班第4组第4个同学是谁?从右数第5组第4个是谁?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体会位置的相对性)

三、情境三:

师讲述: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最近有一件大喜事,它们搬进了新楼房里。它们还邀请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玩哩。为了我们方便寻找每个小动物的家,它们特意寄来一张各家分布图。{课件显示“想想做做”第1题}谁会看?

(1)小猴住第几层第几号?(屏幕显示“我住在第2层第3号。”)

(2)生活中怎样数楼层?

(3)我们现在要去小青蛙家(点小青蛙,青蛙张张嘴 ),它住几层几号?

(4)第5层第2号是谁家?

(5)你还想去谁家?它住几层几号?

四、情境四:

(课件演示书房——书橱图)

师:我们到小兔家看看。小兔真是个喜欢看书的.孩子,它家有这么多的书,收拾得真整齐。《新华词典》在第1层第2本。我想向小兔借一本《成语词典》用用,谁帮我找一下,在哪?

师:对了,小明让我帮他借本《数学家的故事》,这本书放在哪?

五、情境五:

(课件演示:欢欢、小红买票 ,进电影院发现有两个门单号门、双号门。)

讲述:欢欢和小红一起去看电影,欢欢的票是“5排8座”小红的票是“10排15座”。他们进电影院后发现有两个门。他俩急了:“我们该进哪个门?”谁能帮帮他们?为什么这么走?(讨论)

(课件演示电影院内座位)

(1)这些号码是怎样排列的?

(2) 学生讨论。

(3) 学生总结:从中间向两边是从小到大排,单号在右边,双号在左边。

(4) 谁能很快的帮欢欢找到位置?先找什么?再找什么?(找对后欢欢的位置闪动)

(5)谁愿意帮小红?(小红的位置闪动) 电影院是公共场所,我们去看电影时不能喧哗,要做个文明的小市民。

(6)老师有一张4排2号的票,请小朋友们找一下我的位置在哪儿?(生先说进哪个门,再用鼠标点具体位置。)

六、游戏:“回家”

在地面上画一方格图(如85页第3题)(共画四个)。学生按要求站进去,例如:老师宣布小红家在3排4号,小红便站到相应位置。

(1) 师生合作。

(2)分小组进行。

七、自主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开心吗?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遗憾?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数对”的表示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座号卡片,方格纸,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源于生活,激趣导入

1、找朋友,引起争论

老师很高兴能认识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想和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成为好朋友。首先我想先认识一下我们班坐在第2组第5个位置上的同学,他是谁呢?

(1)同学们都同意他的看法吗?

a:(大家都同意)那好,这节课就按同学们的意思把这一行作为第1组。

b:(有不同意见)同于同学们的分组情况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看来,要想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必须要有个标准才行,这节课我们就把这一行作为第一组。

2、认识第几组

第一组的同学请全体起立。

第五组的同学请举手。

第八组的同学请向这边的同学笑一笑,打个招呼——(嗨!你好)。

3、认识第几个

现在“组”同学们已经清楚了,那“个”呢?

请每组的第1个同学全体起立。

请每组的第3个同学拍拍手。

请每组的第5个同学向前面的同学挥挥手,

4、认识第一组第一个

看来,“个”同学们也弄清楚了,今天谁坐在教室里的第1组第1个的位置上呢?

揭示课题:像这样用第几组第几个的形式,就可以确定一个的位置,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共同来学习“确定位置”。

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1、唤醒旧知,发现问题

1、现在谁能说出你的准确位置了?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坐在第几组第几个位置上。

2、同学们都能就出自己的准确位置了,现在老师临时给同学们调一下座位(拿出座号卡片:多数为第×组第×几的形式)想一想你的新位置在哪,然后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如果遇到问题了,先研究研究,解决不了的讨论后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2、认识“数对”

(师将三种形式的座号各拿出两个贴在黑板上)

(1)第3组第6个 第8组第2个

这种形式座号的同学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吗?

(2)(8,4) (7,2)形式的数对。

还有谁手中座号形式的这个座号是一样的,你能说说你的位置是第几组第几个吗?

数对:它是第几组第几个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由于它是用一对数来表示一个人、一个建筑或其它事物的位置,所以叫数对。

黑板上第2组第5个这一位置用数对应该怎样来表示呢?

把括号里的2和5调换一下位置行不行?

表示方法:通常第一个数都表示横向的数,第二个数都表示竖着数第几个,前后位置是不能随意颠倒的。

把你的座号用数对的形式表现出来。没有座号的同学可以帮你的同桌写。写好之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3)(2, ) ( ,4)形式的数对

黑板上还有两名同学的新座号,他们能找到自己的新位置吗?(“数对”是通过一对数来确定位置的,只有一个数是无法确定位置的,这两名同学的问题老师暂也无法解决,你们两个先到老师这来等一下吧!其它同学拿着你的学习用具快速地到你的新位置上坐好。)

找好位置的同学现在看一看你的新同桌是谁呀?他到底是不是你的新同桌,检查一下它的座号。如果确定他就是你的新同桌,就握握手吧,希望你们能友好相处。

没找到位置的`同学,你觉得哪个位置才是你的呢?你怎么想的?

3、用“数对”确定在教室中的位置

终于都找到看书的新位置了,也该关心一下自己的好朋友了,他们都换到哪个位置上去了呢?请你用数对的形式来说一说。

(1)说出你好朋友的名字,让同学说出他的位置。

(2)说出你好朋友的位置,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4、用“数对”确定方格纸上的位置

1新位置同学们又能很快地找准了,教师现在又把同学们的新位置反映到了一幅图上

(边说边用课件演示介绍位置图)

2、教室里(1,1)这个位置反映在图上应该是哪呢?

3、现在老师所指的这个位置应该是哪呢?(任意指出一个位置)

4、你能在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三、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游乐场

1、看,这是游乐场的平面图,你都看到哪些游乐项目了,这些项目你都喜欢吗?

2、游乐场的地形你已经熟悉了,老师想聘你当小导游,带我在游乐场里逛一圈,怎么样?要求:①从(4,2)这个位置出发,最后到溜冰场。②一边带我游玩一边向我介绍游玩的项目,以及它的位置。③游玩结束后,要说明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条导游线路。

3、老师现在突然有点急事要到溜冰场,选择哪条线路最近呢?

动物园

1、咦?动物园里有点奇怪,怎么一只小动物也没有呀?原来今天动物园搬家了,小动物们都迷路了,我们帮帮它们吧!

2、你来说说哪只小动物的家是你帮它找到的,怎么找的?

猜秘密点

其实,老师现在也在动物园里看动物,你来猜一猜老师在哪?你有三次机会,猜错了我可以给你提示。

四、自我评价,情知交融

结合你这节课的表现,你觉得你能摘到哪颗星,想把它放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正确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红、绿两支水彩笔;练习纸一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需要

提问:能说出我们班中队长坐在哪里吗?

出示例1主题图,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描述小军的位置。(学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

质疑:同样都是表示小军的位置,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呢?(第一种意见是把一竖排看作一个小组,小军就在第4组第3个;第二种意见是把一横排看作一排,小军就在第3排第4个)

提问:怎样才能用一致的方式,更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学生可能想到:先说清楚是什么排或什么是组,再说明小军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统一规定,横着的.是排,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定去说)

提问: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些?(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如果有一个约定,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则去做,就不会表达不清了)

揭示课题:怎样规定横排和竖排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既准确又简洁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确定位置

二、认识列、行和数对

1、认识列、行的含义

师:你的座位在整个会场中还可以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表示

板书列行

师:在你的理解中,什么叫“列”?什么叫“行”?请你比划一下。

板书:竖排为列横排为行

电脑显示座位中的列、行

2、统一定位

(1)请3位学生上台凭票指出自己找到的位置。并简述是怎样找到的?

师:个别同学有异议吗?

情况一:都能正确找到位置。

师:他们在找座位时有哪些相同的方法步骤?

(发现他们在数列与行的时候,都很有序。先找列,再找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看屏幕显示确定列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看屏幕显示行数。这样每一个座位与位置一一对应,不会产生异议。)

情况二:两人找到了同一个座位。

在矛盾中引出:由于同学们看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所以在找位置时,产生了不同的说法,看来得统一定位。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看屏幕显示确定列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看屏幕显示行数。这样每一个座位与位置一一对应,不会产生异议。请刚才有争议的同学重新找到自己的座位。

(2)教师指座位,学生口答。

第1列第1行、第5列第7行

第11列第7行、第2列第10行

3、用数对表示位置

(1)提炼数对

师:在教室后面坐着几位老师,请你用既准确、又简洁的方法,把老师的位置记录下来。

反馈:把学生的记录方法一一呈现在黑板上,作为进行比较的素材

可能出现:a全部用文字b第2列第3行c(2,3)

52(5,2)

47(4,7)

师:这几种的记录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用两个数分别表示列和行。)

师: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大家的方法已经很接近和数学家的方法。数学上用两个数分别表示列和行,中间用逗号隔开,再用小括号把两个数括起来,就叫做数对。

(2)读法和意义

读一读数对(2,3)

数对(2,3)表示什么?这两个数(2,3)分别表示什么?

(3)完整书写课题

师: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平面中的位置,就是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板书完整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

(4)数对的作用

师:认识了数对,充分让我们体验到数学表达的简约之美。请用数对说说你现在的位置?同桌交流。小结: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很快确定教室里每个人的位置。

三、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点的位置。

1、动物园示意图

(1)质疑,引入列行标准

师:这是动物园的示意图,动物园内的大象馆、猴山、海洋馆等不规则地分布着,说说动物园大门的位置?(列行不明,难以描述)

可用一定大小的方格来统一距离,那些分散的场馆就好似方格中的点了。

(2)观察起点的位置

方格中的0表示什么?(既是列的开始,也是行的开始;同时也指示了列从左往右,行从上往下。)

(3)大门的位置用数对(3,0)表示。

(4)数对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

表示第几列,第几行?你是怎样看的?

(5)学生独立完成

a、熊猫馆的位置在第()列第()行,用数对表示为(3,5)。

b、海洋馆的位置在第()列第()行,用数对表示为(5,3)。c、在图上标出下列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0,1)大象馆(0,4)猴山(3,3)

(6)观察,讨论,深化数对的意义。同时向学生渗透坐标思想。

选择其中的两个位置进行比较,你发现什么?

发现一:数对(3,5)和(5,3),同样的两个数写的位置不同,实际的位置不同,因此在写数对时要按照规定先列再行。

发现二:猴山和海洋馆都在同一行上,因此第2个数都相同。

师:这一行上还有许多点,它们都可表示(几,3)列数不确定而行数确定,你能用一个数对来概括这一行上的所有点的位置吗?

发现三:熊猫馆(3,5)和猴山(3,3),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它们都在同一列上。用(3,y)可以表示这列上所有点的位置。

四、应用数对,创作图形。培养观察比较,空间想象能力。

1.根据顶点的数对,在方格中画出三角形。

(1)想一想

观察顶点的数对a(1,1)b(3,1)c(1,3),想象这是个什么图形?

(2)画一画

根据顶点的数对,在方格中画出这个三角形。

(3)移一移

画出这个三角形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的图形。说一说又是什么三角形?

2.根据顶点的数对,在方格中定点连线,找规律(1)根据数对在图上描出各点,标上字母,并顺次连接a、b、c、d。

a(1,9)b(2,8)c(3,7)d(4,6)

(2)比较这些数对,你有什么发现?

列变化,行也随之变化;但列与行的和是不变的。当列和行的和是10时,连接各点是一条线段。如果把这条线段的两端延长,想一想,还有哪些点也一定在这条斜线上?

五、总结、延伸。

1、师:今天这节课学了什么?你对数对都了解了哪些?

2、在直线上确定一个点,只要一个数据;

在平面上确定一个点,需要两个数据,就是今天我们学的数对;

在三维空间里确定一个点,也需要数据,需要几个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