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
此篇文章中班美术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近阶段我们的主题是《秋天来了》,孩子们对秋天的各种各样的特征都十分的感兴趣,通过收集资料、制作图书、观看幻灯、聆听故事等形式,孩子们对秋天的基本特征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都秋天的树叶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特别是秋天枯黄的树叶,以及树叶凋零的景象让他们觉得很新奇,于是,我设计本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秋叶寥落的景象。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落叶》,感受小树叶对树妈妈的情感。
2、知道一年中树叶的变化,并能用绘画表现这种变化。
3、普特幼儿共同参与活动,通过互相帮助的形式培养普特幼儿之间的感情。
二、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幼儿绘画纸、蜡笔等。
三、活动流程:
欣赏讨论——表达表现——交流评价
四、活动指导:
1、欣赏散文
教师播放录音磁带配乐散文,幼儿欣赏。
2、讨论
当小树叶落下时,它们飘呀飘,都飘到了哪里?
它们在想些什么?
小树叶盼望自己的大树妈妈明年怎么样?
(注:本环节中关注特殊幼儿是否对散文感兴趣?鼓励特殊幼儿与普班幼儿共同模仿树叶凋落的景象)
3、画一画
(1)教师:小树叶在春天、夏天和秋天会变成不同的样子,请拿起你的画笔,画一画树叶的变化。
(2)幼儿画画,教师引导孩子注意三棵树表示三个不同的季节,树叶是在不断变化的。
(3)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
(注:本环节是整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师可以在本环节中鼓励普班能力强的幼儿与特殊幼儿共画一张画,共同表现秋叶,体验普特融合、一起绘画的乐趣。)
反思:
本次活动是在主题背景下有序的展开的,由于孩子们事先了解过各种树叶秋天寥落的景象,于是,在第一个环节中,孩子们都十分的投入,同时教师采用了散文诗的形式,让语言更加优美,让孩子们对秋天的体验更加的真切。在之后的绘画活动中,教师采用了让普特幼儿共画一张画的形式,让他们之间零距离的接触,拉近普特幼儿的距离。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会画蚂蚁的不同动态,能结合生活经验构思出简单的情节。
2、通过作画,了解蚂蚁的组成部分和生活习性。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范例、课前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蚂蚁资料
不同动态的蚂蚁照片
教学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蚂蚁
老师念谜语,幼儿猜出谜底
二、出示各种动态的蚂蚁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它们长得怎样?
你们喜欢蚂蚁吗?今天我们就来画蚂蚁
三、老师示范画蚂蚁
师:先画蚂蚁的头,后画蚂蚁的胸,再画蚂蚁的腹。最后在身体下面画上六条腿。画好蚂蚁后你还可以想想蚂蚁在干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等
四、布置幼儿作业,交待要求
要求幼儿画之前要先想好你画的小蚂蚁在干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蚂蚁,周围有什么?
五、指导幼儿作画,
引导幼儿大胆作画,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六、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蚂蚁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我预设的活动目标重在使幼儿学习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探究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活动中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做做、画画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去观察,动手去研究问题,探求新知,寻求发现。寻找孩子绘画中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用语言安抚与鼓励,帮助放松心情减轻对绘画的畏惧和压力。
小百科: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3-10年,蚁后则可存活几年甚至十年。一个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几年甚至十几年。需要注意的是,白蚁不属于蚂蚁。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大胆交流碟片的用途,知道废旧的碟片能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
2、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碟片的形状特征大胆想象制作各种有趣的动物,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两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家中收集各种废旧碟片带到幼儿园。
2、教师制作1个废旧碟片制作的小猪。
活动过程:
一:谈话、提问引出主题老师以谈话的方式,出示废旧碟片并提问幼儿: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它是什么形状的?它像什么?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什么?
二:老师出示示范作品小猪,幼儿欣赏观察,引导幼儿说出或表现出感受。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
三:幼儿分组创作
1、介绍活动内容、材料,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组。
2、示范创作方法--老师简单示范制作,让幼儿掌握制作废旧碟片改造的基本技能、常规。
3、个别幼儿上前来按老师的讲解操作,老师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
4、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幼儿在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下,自由发挥,老师巡回指导,对一些不够大胆的幼儿以积极的鼓励;对个别不会的幼儿做详细的讲解;对一些领悟强、制作较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引导。第四部分:幼儿作品展示--本部分主要采用谈话法,通过讨论,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内容表达出来,这是本次活动较重要的一环。老师要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获得成功后的愉悦体验。
四:结束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后,把自己的作品小猪送到小兔的商店。
反思:
在活动中我能运用教具很好地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帮助他们感知、理解,并在和谐的师幼关系中鼓励孩子大胆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体验表演的快乐;通过表演,促进幼儿良好合作能力的养成。虽然在合作表演环节个别幼儿表现的不那么尽人意,但整体还是挺好的,能达到预期目标。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拓印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报纸、黑卡纸、水粉颜料、调色盘、水粉笔、水桶、擦手湿巾。
活动过程
1.游戏“团报纸团”,将报纸团成团备用。
2.将调好的颜料放于调色盘中备用,幼儿用报纸团蘸取黄色颜料,。根据构图需要拓印出蒲公英的花蕊,每一个新花蕊需从新蘸取颜料。
3.根据构思主题(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用报纸团蘸取白色颜料在黄色颜料外围拓印。
4.用水粉笔添画枝叶、添画细节和情节,完成作品。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摆出房子造型,进一步装饰房子周围的景色。
2、能用不同的颜色表现自己的经验和愿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3、感受到表现自我的快乐和自由,更喜爱绘画。
4、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适当的蘑菇、花菜、生菜、土豆片等不同颜色的、易于摆出造型、让人联想的蔬菜;足够数量的大盘子;胶水;一段轻缓的音乐。
经验准备:幼儿已观察学习过不同造型、不同颜色、不同环境的房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法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都见过妈妈在家做饭,我们今天也来当一回厨师,做一道菜怎么样?提起幼儿兴趣,然后引入话题今天的这道菜叫做“我的小房子”,我们今天要烹饪出一座房子。
二、回顾法继续进行活动。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咱们上次欣赏过的小房子,大家还记得吗?播放几张上次活动所欣赏过的房子的图片,接着让小朋友回忆还有哪些欣赏过的图片。
接着话题:“小朋友们上次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房子,那么我们今天就可以烹饪一道自己喜欢的房子了。老师喜欢这座房子。”教师选择一副简单一点的房子“蘑菇房子”,引导孩子观察图片上有什么物体,每个物体像什么,可以用什么材料盖。
三、教师请孩子观察台上的蔬菜,引导孩子,“小朋友们,我们的厨房有这么多蔬菜,我们要怎么烹饪我们的佳肴呢。”请孩子观察台上已有的材料,同时拿一片蘑菇当做房子的房顶,“我觉得这片蘑菇可以当我的房顶”以此例子来引导小朋友说出台上的蔬菜都可以拿来做什么。
四、教师接着鼓励幼儿摆弄自己的材料。幼儿“这片花菜太大了,可以撕成小一点,我觉得它很像我房子外边的小花朵。”“我想将这片菠菜作为我的草坪,我还可以将它撕的碎一点,因为我的草坪很大,草很肥。”引导幼儿想象,并且示范撕的动作。
五、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成“蘑菇房子”的粘贴画。示范粘贴的方法,在蔬菜上沾上胶水,然后粘贴到自己的盘子中。
六、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房子进行粘贴画,鼓励幼儿小组合作,也可以个人进行。创作过程中播放音乐。
七、请小朋友上台展示自己的佳肴,并且简单说自己的作画意图和过程。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观察幼儿园、家里还有哪些材料可以进行粘贴画,例如鸡蛋壳、豆子、碎布等等。请小朋友们在父母的帮助下选择不同的主题,完成另一幅粘贴画。
小百科:房子指供人类居住、从事社会活动或供其他用途的建筑物。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电视剧剧名。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中班美术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美术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