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美术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美术课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体验一起堆沙和合作进行造型活动的愉悦,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
2、了解和发现堆沙造型的不同方法,学会巧妙地利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堆沙造型游戏。
3、培养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体现相互配合的群体意识。
教学设计:
活动:大家一起玩堆沙游戏。看一看,想一想,怎样在沙地上塑造出有趣的场景。
一、玩玩堆沙游戏
在沙地上能做些什么。
1、让学生充分、尽情地玩,寻找到能做的一件事,如:图画、写字、浇水、堆沙造型等。
2、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沙地上做了什么。
二、发现堆沙造型
引导学生看一看,交流自己堆沙造型的方式和方法。
三、选择方法尝试
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选择方法。
2、现场演示,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利用塑料桶、一次性水杯、沙滩玩具的模具等进行较为复杂的堆沙造型。
3、指导学生对堆沙造型进行再塑造,即雕的.方法,包括铲、挖、切等。
四、沙雕造型表现
采用分小组合作表现的方式,有利于观赏效果和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一、 即兴述说表演
1、学生根据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的内容,自己的经验和想
象,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2、即兴述说一个故事或进行一个小表演。
《堆沙》课后记:
堆沙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之一,沙子具有造型表现的功能,且适合集体合作参与。
本课通过大家一起玩沙,自由或小组堆雕有趣的事物,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参与体验。学生在玩中知道了泥沙造型的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课学习的材料沙子易堆易雕,又好玩,有的学生带了成套的沙滩玩具(小水桶、小铲子、小水壶等),有的学生带了自己配备的工具,我与学生一起有效地组织、合作、参与,尽情体验堆沙造型活动的愉快,活动中提升了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美术课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花边文化,感受花边与生活,美术的联系。
2、掌握多折剪的方法,能创作多样的剪纸作品。
3、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精彩动画视频导入
同学们,老师带来一段精彩的视频,你想不想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这段视频精彩吗?你知道她是用什么制作的吗?对,是剪纸,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花边就是剪纸艺术中常见的一种形式。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剪花边》
二、新授
1.花边在生活中应用
开动小脑筋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花边吗?生答:
教师总结:在远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用花边装饰美化身边的物品,图片展示:如陶罐,衣服等。它还可以装饰很多物品,大到建筑物,小到茶杯,餐具,发卡,以及室内的窗帘,被单等。那么这些物品上的花边是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的,我们能不能用剪纸来制作花边呢?
展示剪纸花边作品
2.分析剪纸花边特点。睁大眼睛看一看这些花边有什么特点?生答:
教师总结:
1)带状
2)重复的图案
3)连接的
3.这些花边作品中都有什么图案?生答:
教师总结:花动物人物小鱼建筑等,剪纸的题材十分广泛。你知道它是怎样剪出来的吗?
三、探究剪纸花边的制作方法
1.发给每个小组花边作品,通过看一看,拆一拆自主学习花边的制作。请学生说一说每个小组的.发现
教师总结花边制作方法步骤折----画----剪----展
2.教师示范反面示范:我们一起来看他说的是不是这样的。首先把纸对折,再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再剪出。展开,断了,没连起来,为什么,怎样才能连起来?
正面示范:首先把纸对折,画上喜欢的图案,把需要剪掉的部分画上阴影,在需要连接的地方标上三角号。在黑板上画图。四动手做一做
美术课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
2、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3、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的有个性的卡通形象的欲望。
4、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 难点 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了解卡通形象设计的基本手法,运用夸张、拟人手法创作简单的卡通形象。
课前准备 教师:动画片《西游记》影碟及相应VCD音乐光碟、自制课件、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课前上网查找自己喜欢的卡通图片并存在移动盘上带来课堂、彩笔、32开画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预备铃响,学生随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一个师傅三徒弟》音乐声有序进入教室,按八人小组坐好,并摆放好学具。
二、谈话导入
1、师问:同学们刚才听到了一首什么歌曲?它出自哪里?
学生答:《西游记》里的歌。
师补充:这首歌我们很熟悉,是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一个师傅三徒弟》。
2、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片断。
3、师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画片?(学生自由发言)
师述:你们知道的真多。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为什么?
(学生举手谈)
动画片深受大家喜爱,是因为它在生活或想象故事中设计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课件出示部分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
4、师明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卡通形象的基本设计方法,《卡通大亮相》。(板书课题)
三、启发认识
1、课件出示各种卡通形象,学生将课前找到卡通图进行展示。
2、学生小组讨论:卡通形象与生活中真实物象不同在什么地方?(教师参与到各组中听取意见)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3、比较验证
教师课件显示狗的写真图与卡通形象图,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最后结论——卡通形象在狗的外形特点上进行了夸张、拟人等设计,使造型更为有趣,更加人性化,更能贴近人的生活。
四、设计方法
1、教师演示人物与动物的卡通设计各一,学生观摩感受夸张与拟人方法的运用。
在此过程中学生口述介绍夸张与拟人——
(1)夸张:可加强形象的娱乐性和幽默感。例如日本卡通人物采用的夸张方式是改变人体的正常比例,将身体缩小、五官放大或省略,以达到一种奇妙的滑稽感。
(2)拟人:这种手法在卡通画中运用得最为广泛。象我国动画片《黑猫警长》、《雪孩子》、《蓝皮鼠和大脸猫》,美国迪斯尼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猫和老鼠》等,都是优秀的卡通片。它们的共同特点正是卡通形象拟人化。
2、师生共同设计台灯的卡通形象。
教师黑板画一盏台灯的写实简笔画,口述:同学们愿不愿和老师一起把这盏台灯变化为一盏卡通灯?(生述:愿意)
那你们说出变化方法,老师画。(教师按学生所说画)
学生评价共同设计的作品,教师鼓励,同时针对学生想法缺陷进行进一步设计完善。
五、自我实践
1、学生进行卡通形象设计练习,每人设计一个有趣的卡通形象。
教师巡视指导。(不动笔,只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启发、辅助)
2、选一些表现跳、跑等动态的作业利用投影仪展示。
师问:这些形象老师觉得设计得不错,就是有一点点不足,你们发现没有?
生猜答,师再问:从它们的表示上能看出跑的速度或跳的高度吗?(不明显)
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的设计更明了、生动。
小组讨论后汇报。
师课件显示解决办法——利用曲线、直线、折线等辅助线条增加动势效果。
学生根据所学进行设计完善,修改自己画稿。
六、展示小结
1、各小组互赏互评,选出一幅最能代表小组水平,最有特点的作品拿到讲台前。
2、被选出作品的学生利用投影仪将自己作业展示出来,并自评。其余学生谈观后感,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七、课后拓展练习
鼓励学生课后尝试让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动起来。通过上网、看书等途径了解动画片中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美术课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注意保持教室的干净。
[智育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素质发展目标]:将收集、加工后的什物串起来,制作1-2串挂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是否找到与众不同的材质来制作挂饰。
2、是否能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3、是否发挥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是否对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并激发出想象、创新的热情。
教学准备
1、收集一些彩色纸、吸管、麦杆、果核、落叶、野花、纽扣、贝壳、小石子及针、线、透明胶等工具材料。
2、老师准备旧挂历的图片、准备胶水、针线、课件等。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准备彩色纸、吸管、麦杆、果核、落叶、野花、纽扣、贝壳、小石子及针、线、透明胶等工具材料。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欣赏图片《生活美劳》课件
揭题:挂饰
什么是挂饰?哪些物品可以称为挂饰,你准备做一些什么挂饰?
三、新授
挂饰可以包括以下品种:项链、手链、脚链、腰带、耳坠、包饰、手机饰品、钥匙坠、风铃、信插……
你看到过的挂件是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的?我们可以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材料来制作呢?
吸管,纸片、纽扣、易拉罐,各种颜色的绳,或者用一些大自然的馈赠——缤纷的野花、柔韧的枝条、五彩的浆果、玲珑的石子、美丽的贝壳……
把这些东西都串起来美不美呢?并不是所有的东西串在一起都会好看的,可以将有联系的什物串在一起,一般情况下,组成一串挂饰的什物种类越少越讨巧。
利用纸片来设计,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制作呢?
折叠、卷、裁剪、绘画
同样其他的.材料也可以用各种方法来制作。
四、布置作业
利用你准备的材料,动手设计一个挂饰
1、较硬的尼龙绳、金属丝、细藤来串什物可以避免穿针引线。
2、较硬的物品,可以先用透明胶粘贴或用线捆绑,再串联。
五、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悬挂作品进行展示,并讲评
七、小结
八、课后拓展
在节日里,制作一串精美的挂饰,送给朋友和师长
教学反思
小朋友很感兴趣,能用各种彩珠,线,挂历纸做出各种造型,作业很有新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美术课教学设计 篇5
美术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美术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课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字体装饰艺术的特点,学习字体设计方法,能从汉字的义、形和结构特征出发,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作合理的联想和变形,创意出美观形象的美术字。
2.从设计和创意美术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充分体会美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用美术语言表达思想,提高审美文化素养。
3.了解中国古老汉字的历史及构成,感受汉字的奥妙和艺术魅力。增进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二、设计与思路:
在“字的创意设计”中,我设计了四个大的环节:一是认古代汉字,二是欣赏现代美术字,
三、是设计指导。
四、是创意设计比赛。
本课的重点是字画结合,而汉字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表意性”,而古代汉字更能体现这一特点,因此,从认古代汉字这一活动入手就能让学生较好地感受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从而为他们的创意设计打下基础。同时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对祖国古老文化热情。
现代美术字的欣赏,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感受现代美术字的艺术魅力(体现在它外型的生动和设计的巧妙两个方面),让学生从感官和内心去喜欢它,并从中学到设计的方法;第二就是让学生了解艺术字的设计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于是,我收集了一些店面、封面、广告、队报等艺术字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让他们懂得学好艺术字的重要意义。
“创意设计”指导是本课的重点部分 。我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考虑,牢牢抓住“创意”两字进行展开。如谈谈“创意”是什么意思,“火”怎样创意,两个“蝶”字的创意哪个好等,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创意设计的方法和注意点:那就是首先要有大胆的想象力,其次是要巧妙地联系字的含义,然后是变形后要让人认得出这个字,要与字型结合并要好看等等。
在创意实践这一块,我设计了两个活动环节,一是在老师精心挑选的一些字的轮廓上进行创意设计, 如火、山、雨等简单的字的设计;二是直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进行设计。如自己的名字等。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我考虑到美术字的设计难度较高,需要有一定的正规美术字的基础,而一开始就让学生既控制字的轮廓,又要创意变形,难度太大,弄不好很有可能就无法突破本节课字画结合这一重点,因此在空心字创意设计时,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手脚得以充分放开。在这一环节,我在学生作业前,提供了教师的示范作品“花”字的设计思路,让学生在范例欣赏中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我还以“点”为例教给学生方法(“点”可以用“一朵小花”、“一滴水珠”、“一片树叶”、“一个五角星”等表示)。从学生的作业来看,效果是比较好的,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也得到较好地激发。
但是,尽管我给了学生20分钟的作业时间,但时间依然有点紧,有的学生创作出来的字没有美感,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