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初步了解有关于地球的一些知识。
2、训练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
3、增强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结合课文知识,利用课外知识,练写劝说稿。
教学准备:录象、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说说我们在哪里?(要求思路开阔)
2、跺一跺脚,并大声呼唤:地球,你好!
二、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遨游太空吗?
2、观看课件。
三、初读课文,体会地球的'美。
1、这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喜欢吗?请用一句话夸夸我们的地球。
2、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是如何来赞美地球的。
3、出示句子: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感情朗读这句话。
四、通读全文,自学质疑
1、为什么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2、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并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同桌互读课文。
4、说说课文告诉我们哪些关于地球的科学知识。
5、看课题,为什么用“只有一个地球”做题目?(出示练习: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所以 。)
6、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过渡:保护地球,珍爱生命,是我们的共同信念,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下面我们先阅读两条网上消息。
五、出示两条消息(略)
六、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学生自读消息。
2、读完消息后,你有什么想法?你的心情怎样?
①、做表情
②、谈感受
③、写劝说稿
④、全班交流劝说稿
七、总结并布置作业
建议同学们以班级的名义写一封信给布什,希望能改变他的态度。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内容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十单元“家园的呼唤”中的一篇科普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包含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易破碎不可移居”给我们介绍了地球的相关知识,教学学生要精心的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自学本课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并规范的进行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重点语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重点段落的品读及课件资源的阅读、观看,理解地球的美丽和易破碎。
(2)通过对描写地球说明方法的学习,初步了解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养成收集资料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五年级学生的字词自学能力已经基本具备,他们可以通过查字典、工具书,问同学等多种方式自学大部分生字。
(2)已经具备简单的概括能力,能用课文中的语句和自己的描述概括课文内容。
(3)五年级学生具备基本的感悟能力,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设想,只不过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是潜意识,没有形成主动性。
(4)能够收集初级的一些数据,并具有了简单的资料分析能力,但不完整、全面。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策略的设计
本节课设计中应用了多种教学和学习策略,就主要的.应用如下:
先行组织者策略:课件布置应用多种方法自学生字词并收集关于环境污染的数据资料,为学习本课做好了准备。
任务驱动策略:出示“导读目标”让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自觉完成相应的任务。
情景启发策略:观看地球的美丽图片,创设和谐的学习气氛;创设环境遭到破坏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情感得到升华。
直接强化策略: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上资源的破坏和面临枯竭”通过直观的视觉,强化学生认识,让学生看到历历在目的地球惨状。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学生课前自学本课生字词。
(2)学生自行收集有关地球资源被破坏的资料。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课件展示地球在宇宙中美丽的全貌)
谈话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地球。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只有一个地球》
板书课题。
观察图片,观察并描述地球的美丽。
读课题,读出自己初步的理解。(只有一个)
播放课件,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情景,通过观看地球在宇宙中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初读
课文
1、出示“读书导航”
(1)认真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弄不清楚的字词和同学交流解决。
(2)自渎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3)教师总结、板书。(美丽而渺小,可爱但易破碎,不可易居)
学生读书、标画、交流、思考。
整体感知课文,用自己的话语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概况课文内容。
2、出示重点句子: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边读边勾画,找出有助于理解这句话的句子;同桌交流讨论。
抓住重点句子,质疑、讨论、交流,理解课文中心内容。
细读
感悟
1、感悟地球的可爱。
(1)指名朗读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
(2)出示自然风光图片,感受地球的美丽与可爱。
2、感悟地球的易碎。
(1)指名朗读描写地球易碎的句子。
(2)播放地球遭到破坏的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
3、引导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4、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写了地球的美丽、渺小、可爱、易破碎的呢?
教师补充相应的资料。
找出课文中描写地球可爱和易碎的句子,结合看到的课件资源,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再读,揣摩说明文写作方法。
学生不仅从文字上还从课件资料中看到了地球上美丽的风景,但同时看到了地球上被污染的千疮百孔,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升华
情感
1、看到这些图片资料,和同学们谈的这些感受,我不禁又想起了宇航员的那句话:“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那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了?
2、同学们,今天,我们终于真正的认识了我们的另一位妈妈——地球,我想当我们看到满身伤痕的她,你想说些什么话?
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为了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写什么?
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解重点词语“至少”,体会课文中用词的严谨。感悟作者用“只有一个地球”做题目的原因。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自己保护家园的做法,也可以写保护性的标语等。
拓展
延伸
出示课后作业:
1、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说明方法的作用。
2、给我们校园写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标语。
3、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和同学们想保护的办法。
出示拓展延伸作业,将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从课本引向生活实践。
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自我表白,老师很受感动,有, 相信有我们这些有志儿女,我们的地球妈妈会变得更美丽。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警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发在内心的说一句:祝地球妈妈早日健康!
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回味课文。
在富有情感的语言中,升华情感,使环境保护意识深入学生心里。
八、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学生学习的评价融入到各个教学活动过程中。
(1),用课堂中学生的朗读来检测学生自主识字和合作识字情况。
(2)通过指读、交流读来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和朗诵水平。
(3)通过学生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的介绍评价学生学生的概况能力。
(4)用课堂上学生阅读后的畅所欲言和情感状态,来评价学生对“只要一个地球”深层感触。
(5)通过学生收集资料的交流和对地球妈妈的话语,评价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
九、帮助和总结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和老师帮助完成。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你都学习了那些知识?掌握了怎样的学习方法?明白了什么道理?你能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或明白的道理做些什么事情呢?你在资料收集和选取中需要怎么样的帮助?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3
一、创设问题,谈话入题:
1、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用“母亲”指代哪些事物呢?(板书课题)为什么称地球是母亲呢?为什么要说“只有一个地球”?
2、出示地球图片,请学生谈谈感受,描述看到地球的样子。
3、学习第二自然段,读悟想象地球的“美丽壮观”。
二、引导学法,激发质疑
1、谈话:同学们,你们认为怎样才算学懂了课文呢?
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读书,一定要学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读懂课文。但学习提问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提真实的问题;二是一定要提自己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
2、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
3、交流质疑,随机疏理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以下问题:
①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②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
③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
三、深入感悟,读出自己
1、要读懂课文,我还要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才叫读懂了。其实要弄清上面这些问题,我们可能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探讨来弄清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后自己是什么心情?(担心、愤怒、悲伤、伤心)
2、默读课文,画出带给你这种心情的文字。
3、组织交流,根据学生发言,随机抓住以下几点感悟:
①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第2自然段)
②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第3自然段,抓“不加节制”感悟)
③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第4自然段,抓“生态灾难”感悟)
④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设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抓第6自然段,“40万亿公里”感悟)
四、读懂课文最后一段
1、面对如此脆弱的地球,我们的科学家怎样呼吁的?
2、面对如此的生态灾难,我们的作者怎样呼吁呢?
3、面对如此的生态灾难,人类的过错,我们又该怎样呼吁呢?
五、倾诉读后感,小结全文
1、引导学生写话,播放音乐。
2、交流感悟,倾情朗读,小结结课。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要从地球上索到。
2、使学生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3、使学生知道地球只有一个,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发展爱护地球,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4、使学生知道确定“地球日”是为了宣传和呼吁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对等地球。
教学准备
1、放大课文一、二幅插图。
2、“滥伐森林”投影片和“读一读”录音、cai课件。
3、安排学生社会调查:人口增长过快给我们生活的`市、县带来哪些社会问题。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资源、能源来自哪里?(引导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刚才讲得很多,我们人类的生活、生存离不开地球。地球是我们共有家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单元,爱护我们共有家园——一地球。请把书打开130页。第一课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题)
二、讲述第一部分:共有的家园
让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你认为目前地球的负担如何?
等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回答后,教师出示放大的第一幅插图,让学生看图说一说:
(1)使用这些家庭用具、机器和车辆,各需要什么能源?(学生回答)
(2)如果能源短缺,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交通带来什么影响?(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能源会不会短缺与人口的增长有着直接的关系。
教师出示第二幅插图,让学生看图回答:世界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了哪些社会问题?根据你所调查的事实,具体谈谈,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
学生看图回答,教师边补充边板书:
资源、能源紧张
(板书:人口膨胀环境污染
粮食问题
师: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教师出示投影片:滥伐森林,学生看投影听录音“滥伐森林的恶果”。
学生谈听后感受。鼓励学生从滥伐森林、滥垦草原、滥捕野生动物、狂采滥挖矿产等现象广泛地谈认识,增强责任意识。
出示cai课件,讨论a、人类能否移居?
b、移居星球,一万年后还会有何危机?
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板书相关内容)
学习二、三部分,让学生明白“地球日”的意义,知道怎样爱护地球。
学生自读课文“地球日”这一部分。思考后回答:
(1)“地球日”是哪一天?(学生回答)
(2)确定“地球日”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强调“地球日”的意义。
板书:地球日4月22日
三、本课小结
我们少先队员应该怎样爱护地球?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上结。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结束教学。
空间有限粮食紧张
一、只有一个地球─────────人口膨胀──住房紧张─┐不
资源有限水源紧缺能
环境污染移
爱护地球日4月22日居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要求】
1.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3.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4.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从课题看,这篇课文应当写哪些内容(这篇课文应当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而且还应写出地球只有一个.)
二、初读,自学生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
⑴划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注意:"赐"是平舌音,"矿","慷","贡"是后鼻音,"滥"是前鼻音.
⑵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渺小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2.检查自学效果
三、细读,理清层次
1.细读课文,思考,回答:
⑴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⑵这篇课文怎样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2.讨论分段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地球的外部形态;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地球的面积;
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讲地球的资源;
第四段(第五至八自然段)讲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第五段(第九自然段)讲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四、识记字形,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二、精讲训练
1.精讲第一段
⑴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什么
(这一段课文主要写地球的美丽,可爱.)
⑵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地球的美丽可爱(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⑶课文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你是怎样理解的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地球,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球与人类不可分离的关系.)
⑷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一段课文.
2.精讲第二段
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写地球面积很小,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⑵课文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数字说明,比较说明)
3.精讲第三段
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从三个方面:一是不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二是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三是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药品.)
⑶这样做的后果如何(这样做不但使人类所需要的资源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如气候恶劣,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从而使土地荒漠,粮食减产,空气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4.精讲第四段
⑴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科学家已经明,在茫茫宇宙中;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措居住的.第个星球,到火星或月球去建造移民基地,也仅仅是科学家的设想.所以说如果"只有一个"的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
⑵课文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⑶指导朗读第四段课文.
5.精讲第五段
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这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的是只有一个.如果它被破坏了,或者不合理利用它的资源,我们将无法生存;第二句讲的是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⑵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人关系(前一句是讲原因,后一句是讲结果,是因果关系.)
⑶这一段课文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内容,揭示课文中心.)
三、渗透德育
1.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些什么。
2.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说说应该怎样做。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课文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4个生字,会写4个字。理解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过程与方法:
诗歌韵律优美,应以读为主,通过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思,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借助形象的图片资料或录像,感受地球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地球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
教育学生保护地球,尽自己所能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小节。
教学难点
重点理解“我们放飞美的希望,我们栽下爱的花朵,我们放飞和平的白鸽,我们开辟友谊的.长河”等诗句的意思,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爱中永生的观念,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配乐朗读诗歌:
2、这首诗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3、配乐朗读诗歌:妈妈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是我们的好妈妈,我们该为她做些什么?
1、这首诗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2、小结:地球是我们的家,也是我们的妈妈。它只有一个,我们都来好好地爱它。
二、诵读全诗,读中感悟。
1、自由读。分小节朗读。
2、识字。朗读表演。
3、谈对诗歌的感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学诗歌。
1、读诗歌第2—5节,说一说:你觉得哪几句事写得特别有趣?为什么?你对哪句诗的意思不太理解?
2、细读第2节,体味排比句。
(1)默读第2节,在你觉得特别好的词语下面加点,说说体会。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
(2)再读整节诗,每行诗有什么相似点?
3、细读第4、5节。
(1)轻声朗读,说说读着这两节诗歌,有什么感觉?(极具号召力,在召唤我们去做。)
(2)发散:动物王国的代表走上讲坛,会讲什么?(3)小结。
4、齐读第6节。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