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美术课教学设计

2025/11/07教案

此篇文章美术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美术课教学设计 篇1

《今天我值日》

教学内容

用绘画的形式,表示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

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示值日的情景。

3、提高同学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同学做事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值日中人物各种动态的变化

难点:值日中人物各种动态的变化

教具准备

教师范作或以前同学的优秀作品,绘画用具如彩笔、油画棒、水彩或水粉、彩铅。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通过回忆,在学校,班级中你做过什么值日?(学校里的值勤员,班级中的值日生。)值日时做些什么事?做值勤员时检查同学的各项行为规范,如文明休息不奔跑,见到老师主动招呼有礼貌。做值日生时擦黑板,扫地,排桌椅……得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

2、发展阶段

请几位同学来前面演示值日时的各种动作,引导同学仔细观察人物的动态,能用基本形概括出每个动作的'特征。(教师可以用骨架的形式表示动态中的人物)

出示几张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同学进行大胆的想像,启发他们考虑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手脚并用,一手擦黑板,一手擦窗,脚还可以扫地,让机器人一起参与劳动,把自身变成个巨人站在学校里值勤等等。引导同学组织画面,画面中的人物不用很多,动作不宜复杂,只要表示值日时的一个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即可。

3、收拾整理

虽然绘画课地上因该不会有太多赃物,但也让同学注意周围卫生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美术课教学设计 篇2

一、欣赏导入。

1.(出示一图片)提问:这些作品是什么材料做的?仔细观察,大胆的猜想它们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盘泥条)泥条盘筑是我国古老的制陶技法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来制作陶器,由于这种方法技术简单操作方便非常实用,所以一直延用到今天。

瞧,用泥条盘筑的人物、动物、器皿……多可爱!你也来试试。(欣赏图片)

二、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

1.制作泥条的方法。(看视频)

(1)将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块,揉成泥团。

(2)用手掌将泥团搓成粗泥条。

(3)将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条继续在桌上搓成细而均匀的泥条。

学生动手尝试制作:强调在桌上搓泥条时,桌面要垫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2.泥条盘筑的方法。(看视频)

教师播放录像:泥条盘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领。强调泥条与泥条之间要粘牢。

3、教师示范手形器皿的制作步骤。

(1)制作器皿底面。(压一块泥板,切割成手形。)

(2)盘筑器皿坯体。(将搓好的数根泥条,沿着底面的边缘进行盘筑,按顺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条。)

(3)装饰整理作品。

三、作业要求。(出示课件)

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形或异形器皿。

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

评议学生作业,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谈感受;根据学生要求,收集作品烧制。

美术课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体验一起堆沙和合作进行造型活动的愉悦,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

2、了解和发现堆沙造型的不同方法,学会巧妙地利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堆沙造型游戏。

3、培养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体现相互配合的群体意识。

教学设计:

活动:大家一起玩堆沙游戏。看一看,想一想,怎样在沙地上塑造出有趣的`场景。

一、玩玩堆沙游戏

在沙地上能做些什么。

1、让学生充分、尽情地玩,寻找到能做的一件事,如:图画、写字、浇水、堆沙造型等。

2、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沙地上做了什么。

二、发现堆沙造型

引导学生看一看,交流自己堆沙造型的方式和方法。

三、选择方法尝试

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选择方法。

2、现场演示,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利用塑料桶、一次性水杯、沙滩玩具的模具等进行较为复杂的堆沙造型。

3、指导学生对堆沙造型进行再塑造,即雕的方法,包括铲、挖、切等。

四、沙雕造型表现

采用分小组合作表现的方式,有利于观赏效果和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一、 即兴述说表演

1、学生根据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的内容,自己的经验和想

象,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2、即兴述说一个故事或进行一个小表演。

《堆沙》课后记:

堆沙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之一,沙子具有造型表现的功能,且适合集体合作参与。

本课通过大家一起玩沙,自由或小组堆雕有趣的事物,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参与体验。学生在玩中知道了泥沙造型的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课学习的材料沙子易堆易雕,又好玩,有的学生带了成套的沙滩玩具(小水桶、小铲子、小水壶等),有的学生带了自己配备的工具,我与学生一起有效地组织、合作、参与,尽情体验堆沙造型活动的愉快,活动中提升了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美术课教学设计 篇4

美术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课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小鸟的形态、结构、花纹、色彩;懂得用点、线、色来画小鸟;知道一些生态环境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比较、表演中了解小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索小鸟的画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喜欢小鸟,懂得爱护小鸟;

(2)能与小朋友分享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围绕本课主题进行创作练_。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色画出不同形态和花纹的小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图片、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认识翟志刚叔叔吗?(引导学生欣赏回忆火箭载人航天的情景,用简短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⑴、你看到了什么?

⑵、你想到了什么?

2、这节课,让我们向航天英雄学_,一起漫游飞行世界。(板书课题:漫游飞行世界)

二、引导欣赏

1、欣赏鸟飞行的图片,学_有关知识。

⑴、鸟的特征:它为什么会飞?

⑵、鸟飞行的形态。

⑶、学一学鸟飞行的`样子。

2、欣赏艺术家创作的会飞的形象,从造型、色彩等欣赏要素中体会艺术作品,感受飞行世界的美。(板书:造型、色彩)

⑴、飞行器——达芬奇

⑵、铜飞鹰——战国

⑶、图腾柱“雷鸟”——美国

三、自主创作

1、欣赏学生作品。

2、“我的飞行梦想”主题创作。

作业要求:用线条或色彩表现飞行世界的形与色;画出自己的飞行梦想。

四、分享收获

1、我发现了什么?我知道了什么?

2、我喜欢大自然吗?

3、我能画出心中的梦想吗?

美术课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学生采用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并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产生对光的兴趣和对科学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欣赏、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用纸或其他材料制作作品。

用不同颜色的人造光照射作品,进行展示。

教学准备:

请学生事先准备了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图片等。各种灯光设备。

教学过程:

一、感受光的魅力:

请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拿出来。

让一个学生用一些卡通形象编讲故事,几个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摆放玩偶、图片,或者简单构出画面,另一些学生用光源对已构好的画面或场景进行照射。

引导学生进入到了学习状态,认真地听故事,然后对构图不够合理的大胆提出建议。

教师引导:象不像舞台上表演卡通片?比单纯的画面效果好多了是吧?

请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把光用蓝色的皱纸包住变成蓝色的光,更符合故事情节的气氛。” “光从卡通形象的下面往上照,才能有恐怖的效果。”

在热烈的讨论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光的魅力,兴趣被调动起来。

二、了解光的魅力:

教师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进一步分析总结光影与美术的关系。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光照射下,美术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白天太阳光下的建筑,晚上在灯光照射下的建筑;雕塑作品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效果。甚至也可以利用画室里的石膏像,在不同光线照射下的`不同效果,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光的密切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列举电影、幻灯、投影片、皮影等艺术,来说明艺术与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激发学生对光的兴趣。

三、探究光的魅力:

在制作作品前,先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总结出:表面光滑的物体与粗糙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四、布置下一次需要的材料。

布置学生寻找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下次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