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此篇文章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篇1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一〉 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二〉 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三〉 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体育课教学常规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 教师方面:
1、 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 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 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 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 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 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 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
7、 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 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 学生方面:
1、 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 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 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 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 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二年级体育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至日期 计划进度
一 引导课 体育常识:做课间操的好处
1、队列队形;2、游戏;块块集合
二 1、基本体操:2、队列:排纵队,横队;
3、游戏:块块集合;
三1、基本体操;2、游戏:一切行动听指挥
3、复习基本体操;4、游戏:挑战应战
四1、队列;原地转法;2、复习基本体操;
3、技巧;前后滚动;4、游戏:障碍赛跑;
五 游戏课:1、端水平衡;2、障碍赛跑;
3、技巧:复习前后滚动;4、游戏:绕木棒接力;
六 1、韵律活动;2、走:各种姿势的走;
3、用各种正确姿势的走;4、游戏:迎面接力;
七 1、队列:报数;2、复习,各种姿势的走;
3、韵律活动;4、队列:报数;
八 1、技巧:前滚翻;2、游戏:跳垫子游戏;
3、技巧:前滚翻;4、游戏:换物接力;
九 1、劳动模仿操;2、游戏:迎面接力;
3、游戏:换物接力;
十 1、队列:齐步走-立定;2、复习劳动模仿操; 游戏课:1、蹦蹦跳跳;2、猎人xx老虎; 十一 1、队列:走圆形;2、十字接力;
3、技巧:立卧撑;4、游戏:换物接力; 十二 1、基本体操;2、游戏:“8”字接力;
3、徒手操;4、游戏:改换目标;
十三1、跳小绳;2、游戏:迎面接力跑;
3、走跑交替;4、复习跳小绳;
十四 1、走跑练习;2、游戏:跳进去拍人;
3、韵律活动;
十五 1、跳小绳;2、游戏叫号赛跑;
3、跳双绳;4、游戏:迎面接力
十六 1、走跑交替;2、游戏:单脚跳接力; 3、30秒跳小绳;4、期末总结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篇2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加上体育室外课干扰因素多,每一个一线的体育老师都知道:要上好、上活低段的体育课是有一定难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在组织教学方面,有的教师会感到束手无策,因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教学任务也很难完成。但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好奇和新鲜感,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尤其使对新学技术动作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对体育兴趣是从模仿开始的,并在愉快的体验中加深和发展。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就要求教师多动脑、多引导、多激励,抓住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直观入手,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乐趣,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知道一些保护自身健康的基础常识,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心健康。
2.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和韵律活动的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具有活泼、乐观、愉快的情绪和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培养同伙间友好相处、团结协作的精神。
4.使学生了解做操的好处及简单的安全常识,初步懂得一些个人卫生与健康的常识和方法,逐步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互相关心的优良品质
5.培养荣誉感和责任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良好道德的教育。
三、教学进度
一
3.1—3.5
引导课,体育常识:做早操的好处
1、队列队形;2、游戏:快快集合
二
3.8—3.12
1、基本体操;2、队列:排纵队,横队;
1、基本体操;2、游戏:报数比赛;
三
3.15—3.19
1、基本体操;2、游戏:一切行动听指挥;
1、基本体操;2、队列队型练习;
四
2.22—3.26
1、基本体操;2、队列:原地转法;
1、基本体操;2、队列队型练习;
五
3.29—4.2
1、队列;原地转法;2、复习基本体操;
1、技巧;前后滚动;2、游戏:障碍赛跑;
六
4.5—4.9
游戏课:1、端水平衡;2、障碍赛跑;
1、技巧:前后滚动;2、游戏:绕木棒接力;
七
4.12—4.16
1、韵律活动;2、走:各种姿势的走;
1、各种正确姿势的走;2、游戏:迎面接力;
八
4.19—4.23
1、队列:报数;2、复习:各种姿势的走;
1、韵律活动;2、队列:报数;
九
4.26--4.30
1、技巧:前滚翻;2、游戏:跳垫子游戏;
1、技巧:前滚翻;2、游戏:换物接力;
十
5.3--5.7
1、劳动模仿操;2、游戏:迎面接力;
1、劳动模仿操;2、游戏:换物接力;
十一
5.10--5.14
1、队列:齐步走-立定;2、劳动模仿操;
游戏课:1、蹦蹦跳跳;2、长江黄河;
十二
5.17--5.21
1、队列:走圆形;2、十字接力;
1、技巧:立卧撑;2、游戏:换物接力;
十三
5.24—5.28
1、基本体操;2、游戏:“8”字接力;
1、徒手操;2、游戏:改换目标;
十四
5.31--6.4
1、跳小绳;2、游戏:迎面接力跑;
1、走跑交替;2、复习跳小绳;
十五
6.7—6.11
1、走跑练习;2、游戏:跳进去拍人;
1、韵律活动;2、找自己的家;
十六
6.14—6.18
1、走跑交替;2、跳小绳;
1、1分钟跳小绳;2、队列队型练习;
十七
6.21—6.25
1、各种姿势的走;2、游戏:长江黄河;
1、基本体操;2、游戏:一切行动听指挥;
十八
6.28-6.30
期末测试
四、教学措施
1.利用评比法培养学生荣誉感,提高课堂组织的效果。
2.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3.利用正确示范和多中诱导方法来促进技能的掌握
4.利用语言激励学生,提高练习的效果
5.学习新体育课程标准及相关体育理论,吸取经验,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因地制宜,合理开展体育课堂教学。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健康为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一切为了学生,认真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深化改革、求实创新,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二、教学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5.培养良好的课堂常规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们对体育课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对于刚刚接触体育课的一些新同学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培养他们的的兴趣,发掘其潜力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初期,他们生性好动活泼开朗,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常规还不大了了解。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将因材施教,提高兴趣,发现体育人才,重点抓课堂纪律,强化课堂常规训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具体措施
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视让学生充分地参与体育课上的活动。利用体育运动游戏项目,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分组形式开展教学,以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使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1、重点培养课堂教学常规,狠抓队列队形、路队和两操;
2、针对学生在平时体育锻炼的弱项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使每位同学的每个技术动作
都能到位;
3、利用奖励措施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4、重点训练学生的队列队形;
5、重点强化课堂常规。
五、教学进度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篇4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开展良好的教学工作,进行有步骤的教学,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根据新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特制行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学目标:
1、全面锻炼,努力增强学生的体质。
2、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4、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二年级年龄小,基础差,体育知识及技术技能差,自控能力不强,组织纪律性意识不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但非常乐意参加体育活动和上体育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想他们基本能掌握队列队形的`有关动作及要求。本学期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合理处理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学习,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储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教材分析:
新学期一、二年级体育课内容有队列队形、走、跑、跳、体操及游戏等内容,以游戏为主,将其他内容穿插其中,使学生在娱乐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体质,还学到了简单的体育知识。
四、教学内容:
1、教材的重点是以游戏教材,应突出课堂上练的教学方法,难点是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使学生从小就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动作方法,但是对于一年级来说是比较难做的,可采用直观教学,利用互相帮助和课外活动的方式来突破这一难点教材。
五、教学措施、教学进度与教学时间安排
1、全体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遵守考勤制度,按时上课。
2、遵守体育课常规,认真听讲,积极学习。
3、参加期中和期终检测,督促学习。
4、采用直观教学方法,精讲多练。
5、教师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六、教学目的: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七、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八、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初期,运动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处于发展期,运动能力较低,身体各部分肌肉发展不平衡,上下肢协调性差;好动喜玩,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六个班级各有千秋,因此在教学中根据班级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九、后进生措施
后进生在六个班级中都有存在,个别是由于智力和生理有缺陷,。还有些是由于体质较弱、胆子较小等因素造成的,因此这些后进生是完全可以转化的。在体育教学中,我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2)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3)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4)集体帮助,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我坚信我所教的班级里没有后进生。
十、德育渗透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育人是教育的本质。把德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激活教学,优化课堂,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每一个老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这是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课教学应从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诚实守信等各种优良品质。
十一、体育课教学常规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将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及为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
4、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自然。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篇5
一、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
体育教学的目的:
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习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
1、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
通过身体锻炼,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促进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2、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
学习简要的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树立安全的观念,掌握日常生活所需的实用技能和简单的运动技术,增强锻炼身体的能力,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3、向学生进行思品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逐步提高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关心自身健康的社会责任感,养成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集体意识和良好作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注重能力的培养,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学生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5个班的体育教学工作,总人数人,其中:二(1)班51人;二(2)班51人;二(3)班50人,二(4)班50人;二(5)班52人。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小学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要求,内容要贴近他们的生活,练习的动作也应该考虑编排一些他们熟悉的东西。
教学内容的编排,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上,让学生充分体验参加体育学习的乐趣。尽量贴近学生生活,而且都是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动有趣的动作方法为教学内容。这些取自于社会、来自于生活的教学内容,游戏性强,趣味性、娱乐性浓,从而能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动”起来、“玩”起来,并在“动”和“玩”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掌握知识、学会方法,获得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游戏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更富有娱乐性、情趣性、竞争性,它以特有的内容、形式、规则和情景吸引着广大小学生,这正是促进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兴趣与高涨热情,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因此,以课程目标的导向来确定游戏教学,把简单的动作技术与游戏融合为一体,使各种体育教材内容与游戏内容和形式相互结合,形成教师用书新的内容体例结构。这种新的体例结构既有以游戏形式来表示的动作技术内容,又有具体游戏内容、目标和特定情节、方法、规划与结果的“主体性”游戏。这种新的教材体例结构体现出教材内容的兴趣化、游戏化和生活化等特点。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运动参与则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而教材内容则是为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综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四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要更多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身体、心理、社会参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获得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充分体现教材内容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特点。同时,课程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文化性。为此,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生理、心理特点,吸纳了具有传统的、民族的、现代的体育文化,并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不断体验与感受,使现代体育文化在小学体育中让学生不断体验与感受,使现代体育文化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提出了实践性和常识性教学内容,并结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加强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的指导,重注实用性。
四、应采取的措施
1、认真备课,理解教材,根据天气情况安排运动量。
2、加强纪律教育,强化课堂常规。
3、加强运动卫生常识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篇6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加上体育室外课干扰因素多,每一个一线的体育老师都知道:要上好、上活低段的体育课是有一定难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在组织教学方面,有的教师会感到束手无策,因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教学任务也很难完成。但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好奇和新鲜感,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尤其使对新学技术动作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对体育兴趣是从模仿开始的,并在愉快的体验中加深和发展。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就要求教师多动脑、多引导、多激励,抓住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直观入手,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乐趣,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知道一些保护自身健康的基础常识,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心健康。
2、 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和韵律活动的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 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具有活泼、乐观、愉快的情绪和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培养同伙间友好相处、团结协作的精神。
4、 使学生了解做操的好处及简单的安全常识,初步懂得一些个人卫生与健康的.常识和方法,逐步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互相关心的优良品质
5、 培养荣誉感和责任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良好道德的教育。
三、教学进度
周次课次教学内容操作手段
一1队列游戏向右看齐
操和舞复习小学生广播操1—4节
二2操和舞复习小学生广播操5—9节
走和跑自然站立式起跑,逐渐加长距离比赛
3操和舞拍手操1—2节
走和跑30米自然加速跑,追拍游戏
4操和舞拍手操3—4节
跳跃跳单双圈
三5操和舞拍手操5—6节
投掷抛掷轻物体(纸飞机、球、沙包等)
6操和舞拍手操7—8节
投掷抛掷轻物体(各种方向、左右手抛掷)
7操和舞拍手操1—8节复习展示
球类及游戏拍球比多(变化手及两手交替拍球)
四8跳跃从高处往下跳
球类及游戏拍球比多(不同节奏、不同姿势)
9技巧复习已学过的各种滚动动作
球类及游戏拍球比多(不同的球、个人的、集体的)
10技巧前滚翻成蹲撑
球类及游戏运球接力(直线、绕圆运球)
五11技巧滚动、滚翻开创练习1—3
球类及游戏运球接力(绕过竿等障碍)
12技巧滚动、滚翻开创练习4—6
球类及游戏运球接力(各种方式的运球比赛)
13投掷双手向上,向左右抛实心球
技巧滚动、滚翻开创练习7—9
六14投掷双手从体前向前抛实心球
技巧滚动、滚翻开创练习10—12
15投掷持轻物投准
走和跑各种方式接力跑(迎面)
16投掷正面持轻物投过2—3米高的目标
走和跑各种方式接力跑(往返)
七17投掷侧向持轻物投过2—3米高的目标
走和跑走跑交替(400—600走走跑跑)
18投掷侧向掷远
走和跑自然地形跑(呼吸方法)
19投掷侧向持轻物投准
走和跑图形跑(曲线跑)
八20队列游戏原地踏步——立定
跳跃立定跳远、跳过障碍物
21操和舞简单舞蹈(模仿蜗牛、老鼠)
跳跃走几步一脚踏跳、双脚落地(游戏:你追我躲)
22操和舞简单舞蹈(模仿牛、兔子)
跳跃跑几步,一脚蹬地踏跳,越过30CM高的物体,双脚落入沙坑或垫子。
九23操和舞简单舞蹈(模仿马、鸡)
跳跃3—4步助跑,踏在助跳板上踏跳,双脚落入沙坑
24操和舞简单舞蹈(模仿青蛙、孔雀)
跳跃5—7步助跑,踏在50—60CM踏跳区踏跳,双脚落入沙坑或垫子
25跳跃跑几步,一脚蹬地踏跳,越过30CM高的物体,双脚落入沙坑或垫子。
操和舞简单舞蹈复习、配乐练习
十26技巧有人帮助下连续两次前滚翻
操和舞简单舞蹈复习、表演、评价
27技巧一定要求下连续两次前滚翻
走和跑接力跑
28操和舞找朋友
球类及游戏传球游戏:熟悉球性的练习、玩球、展示
十一29操和舞找朋友(配乐练习)
球类及游戏传球游戏:二——三人对面抛接球
30球类及游戏传球游戏:各种方法和各种形式的传球
走和跑各种方式追拍游戏
31投掷投击活动目标
球类及游戏传球游戏:运球后的各种形式传球
十三32球类及游戏投篮比准:投篮进箩筐、圈等
投掷地滚球掷准
33技巧各种滚翻动作的综合练习
球类及游戏投篮比准:投进高悬的箩筐、圈等
34球类及游戏投篮比准:用小皮球、小篮球、小足球投篮
走和跑400—600米一般耐力跑
十四35队列游戏齐步走——立定(动作的规范)
球类及游戏投篮比准:小组间投篮比准
36跳跃纵箱盖上迈一步跳下
球类及游戏动作展示评价:学生自选已学篮球动作展示评价
37投掷沙包、小皮球掷远练习比赛
球类及游戏综合游戏:石头、剪子、布
十五38技巧滚翻动作的复习表演和展示评价
球类及游戏奔跑游戏:抓尾巴
39跳跃6—10步助跑,踏在50—60CM踏跳区踏跳,双脚前伸并不蹲落地
球类及游戏搬运游戏:运送伤员
40球类及游戏反应、灵敏游戏:不倒旗
走和跑各种形式的耐力跑(小组、自由结伴等)
十六41走和跑耐力跑的评价与考核
球类及游戏奔跑游戏:我想有个家
42队列游戏原地由一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
球类及游戏传统游戏:钓鱼等
43跳跃不固定踏跳脚的跳远练习
球类及游戏传统游戏:老鹰捉小鸡及其变化
十七44跳跃跳远比赛及评价
球类及游戏传统游戏:大鱼网等
45操和舞兔子舞
球类及游戏传统游戏:丢手绢等
46队列游戏原地由一路纵队变成二路纵队
操和舞兔子舞(配乐练习)
十八47队列游戏原地跑步——踏步(动作要求)
操和舞与同学合作已学舞蹈的表演及展示
48机动五子棋下法介绍
49机动五子棋比赛
十九50机动中国象棋基本走法介绍(车、马的下法)
51机动中国象棋基本走法介绍(炮、士、相的下法)
四、 教学措施
1、 利用评比法培养学生荣誉感,提高课堂组织的效果。
2、 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3、 利用正确示范和多中诱导方法来促进技能的掌握
4、 利用语言激励学生,提高练习的效果
5、 学习新体育课程标准及相关体育理论,吸取经验,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因地制宜,合理开展体育课堂教学。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