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2025/11/09教案

此篇文章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4、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重点】

能够读准字音,掌握生字词。

【教学难点】

认识动物尾巴的功能。

【教学方法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法、自读质疑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壁虎吗?(课件出示壁虎图)今天,给你们讲一个有关于壁虎的故事。有一天,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他使竟劲一挣,尾巴挣断了,怎么办了?他到处借尾巴,他借到了吗?你们等会儿学完课文就知道了。板书课题:17、小壁虎借尾巴。

二、播放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

1、请学生把书打开到72页,借助插图把课文试读一遍,并画出不认识的字。

(自由读)

2、检查:

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一起读一读。你愿意读哪个词,就读哪个词。

(课件出示单独一屏的拼音的生词。)

壁虎 逃走 姐姐 一条蛇

蚊子 难过 小河 借尾巴

3、这些小老师可真棒!

(课件出示无拼音的词)

没有拼音的词你们会读吗?

(小组开火车读)

4、其他小朋友想读吗?

(师指齐读)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朋友们生字读得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现在大家先把课文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多少自然段?然后再读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读。

五、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请一名喜欢读1、2、3三个自然段的同学读1、2、3三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考虑问题:

(课件出示3个问题)

⑴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⑵ 小壁虎首先向谁借尾巴?

(小鱼)

⑶ 借到了吗?

(没有)

是不是小壁虎借尾巴时没有礼貌,所以小鱼不借给他?

(不是)

那他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找出那句话来读一读,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

(出示第二自然段课件)

引导我们同学向别人借东西时一定要像小壁虎一样,一定要尊敬地称呼别人,还要用商量的语气。指导朗读小壁虎说的话,这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板书:鱼尾巴──拨水

2、课件出示4、5两自然段:

⑴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小组讨论解疑,在解疑中穿插朗读。

蝇子:专叮牛的苍蝇。

⑵ 指导朗读,表演读。

3、小壁虎借尾巴的结果是怎样?

(课件出示)

指导朗读: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

齐读第七自然段,讨论:

⑴ 知道什么?

(小壁虎又长出一条新尾巴)

(课件出示)

⑵ 小壁虎借尾巴的事告诉妈妈,为什么只用一句话带过,妈妈不是不知道借尾巴的经过妈妈不是不知道他借尾巴的经过吗?

(渗透写文章要有祥有略)

⑶ 妈妈为什么说“傻孩子”:

因为他已经长出一条新尾巴了,心里还难过,还要借,所以妈妈疼爱地说“傻孩子”,从这里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因为他已经长出一条新尾巴了,心里还难过,还要借,所以妈妈疼爱地说“傻孩子”,从这里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又长出来了。这是再生现象,人的`头发、指甲都有这种现象。)

六、回悟课文

(课件出示)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边。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大树上。

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小壁虎爬了较长时间,尾巴不是断了就立即长出来)

七、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艰难过程,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和再生的功能,从中了解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品德。

八、作业设计

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7、小壁虎借尾巴

鱼尾巴──拨水

牛尾巴──赶蝇子

燕子尾巴──掌握方向

壁虎尾巴──自我保护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

2、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的特点。

3、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并渗透礼貌教育。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难点是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学思路】

先引导学生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接着,借助插图,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朗读、演示、讨论等多种形式,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最后,诱导学生瞻前顾后,弄懂壁虎尾巴能帮助爬行和保护自己的功能,以及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学用具】

小壁虎挂图、录音带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请同学们猜个谜语:

称虎不是虎,墙上自由爬,待在房屋上,去擒飞来将。

(板书:壁虎)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用“虎”口头组词。壁:上下结构,上大下小,上面左右各占一半,要写紧,下边“土”,要居中。虎: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是横钩)

2、壁虎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挂图)边指边介绍:壁虎是一种爬行动物。它身体扁平,背部暗灰色,表面有细鳞,四肢短,趾底有吸盘,可在墙壁上迅速爬行。它有一条细长的尾巴,长尾巴有两项功能,一是摆动帮助爬行,摆动越快,爬得越快;还有一项功能,通过学习课文,大家就知道了。它白天几乎不出来,经常在黄昏和夜间在天花板上和墙壁上张口捕食蚊、蝇、蛾等小虫子。所以叫“壁虎”。壁虎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发生在小壁虎身上的故事: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小壁虎借尾巴。(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弄懂字意,并用“借”口头组词。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把“错”字的金字旁换成单人旁,就是“借”。“昔”第二和第五笔写在竖中线上。尾:半包围结构,左上包右下,外面是“尸”)

4、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尾巴?怎样借?借到了没有?)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边听录音,边思考。

2、出示“先……接着……最后……”:

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小壁虎先向小鱼借尾巴,接着向老黄牛借尾巴,最后向燕子借尾巴)

三、看图导学第一、二自然段

1、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呢?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看图边思考。

2、请同学们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所以它要去借尾巴)

3、那小壁虎的尾巴为什么会断呢?

(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挣,就挣断了)

4、出示纸壁虎、纸蛇:

请学生演示“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从同学的演示和“一挣”这个词中,大家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除了刚才老师介绍的能帮助爬行外还有什么用处、特点?

(尾巴长得不牢,用力一挣就断了,可以保护自己)

(板书:挣断)

5、指导学生朗读:

“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注意轻重、停顿)

6、小壁虎尾巴断了,要去借尾巴。它要去借尾巴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呢?像刚才那样,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的话。

(因为没有尾巴很难看,所以小壁虎要去借尾巴。相机引导学生读准“难”字的音;认清“难”字的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英雄”的“雄”字左边换成“又”,中间“亻”一竖写在竖中线上;理解“难看”词意:指小壁虎断了尾巴样子不好看;最后用“难”口头组词)

7、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心里感到怎样呢?

(难过)

从哪里看出来的?

(“没有尾巴多难看哪!”)

8、指导学生朗读:

“没有尾巴/多难看哪!”

(注意语气、重音、停顿)

9、小壁虎尾巴断了,很难看。它先向小鱼借尾巴,接着向老黄牛借尾巴,最后向燕子借尾巴。那小壁虎是怎样向它们借的呢?借到了没有呢?为什么呢?我们下一堂课再学习。

四、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壁虎借尾难”:

注意写得正确、匀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生字“壁、虎、借、尾、难”,并用“虎、借、尾”口头组词。

2、指导学生口头填空:

小壁虎的尾巴( )了,多( )哪!它去向( )、( )和( )借尾巴。

二、看图导学第三自然段

1、那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请大家看图,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清画面内容。

(小壁虎爬到小河边,向小鱼借尾巴)

(板书:小河边小鱼)

2、小壁虎尾巴断了,又伤心,又难过,它急着去借尾巴。课文是怎么写它来到小河边的?

(爬呀爬)

“爬呀爬”说明了什么?

(说明小壁虎从墙角到小河边爬的路远,断了尾巴爬的速度慢)

(随机指导学生读准“爬”的字音;认清“爬”的字形:半包围结构,左下包右上,“爪”字第四笔的捺要写平,写长些,能托住上面的“巴”字,“巴”的最后一笔起笔在竖中线上;通过学生演示理解“爬”的字义)

3、指导学生朗读: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

(注意停顿。“爬呀爬”要读得轻而慢)

4、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看到了什么呢?

(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指名演示理解“摇”。

(板书:摇)

5、小壁虎看到小鱼的尾巴摇来摇去,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

⑴小鱼姐姐的尾巴多漂亮啊,我就向她借吧!

⑵我借到了小鱼姐姐的尾巴,就不难看啦!它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呢?

(“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6、出示两句话:

⑴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⑵小壁虎说:“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指名朗读,进行比较:这两句话有哪些不同?

(相机指导学生读准“行”的字音;认清“行”的字形:左右结构、左右相等,右边“亍”不要写成“于”;理解行吗、好吗、可以吗、好不好)

哪一句话好?为什么?

第⑴句好,从“姐姐”“您”“行吗”这些词中,可以看出小壁虎是用商量的语气在跟小鱼说话,很有礼貌,随机进行渗透教育:同学们也要做讲礼貌的孩子。

7、指导朗读“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注意停顿、重音及语气)

8、那小鱼有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

(没有)

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

(要用尾巴拨水,演示理解“拨水”)

(板书:拨水)

9、因为小鱼姐姐要用尾巴拨水,所以只能很为难地对小壁虎说“不行啊”。谁来读小鱼的话?要尽量读出这种语气来。

(请二至三名学生朗读,教师作适当指点)

10、分角色练读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三、看图导学第四自然段

1、小壁虎向小鱼没有借到尾巴,又去向谁借尾巴呢?

(板书:老黄牛)

2、请同学们看图,像刚才那样,说说画面内容。

(小壁虎爬到大树上,向老黄牛借尾巴)

(板书:大树上)

3、那小壁虎是怎样向老黄牛借尾巴的呢?

(出示小黑板)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并想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他看见老黄牛( )着尾巴,在树下吃草。小壁虎说:“黄牛( ),( )把尾巴借我( )?”老黄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 )呢。”

4、结合学生回答,重点指点学生理解老黄牛尾巴的`功能:

⑴什么叫“甩”?(板书:甩)请学生用一段绳子演示理解。提醒学生注意“甩”和“用”的区别。

⑵板书:

赶蝇子。

出示图片,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蝇子”这里不是指苍蝇,而是指牛蝇,即寄生在牛身上的一种飞虫。

5、老黄牛要用尾巴赶蝇子,小壁虎又没有借到尾巴。这节和第三自然段内容上有所不同,但朗读的语气、重音、停顿是基本相同的。谁来朗读?

(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句。结合学生朗读,进行适当指导:老黄牛的话可读得低沉、慢一些)

6、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老黄牛的对话。

四、看图自学第五自然段

1、小壁虎向老黄牛没借到尾巴,又去向谁借尾巴?

(板书:燕子)

2、请大家结合插图,轻声朗读第五自然段,要求:

⑴用自己的话说清画面内容;

⑵说说燕子的尾巴有什么用处?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组织学生自学并分小组讨论,教师边巡视边作适当指点。

4、检查自学情况:

结合学生回答,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燕子尾巴的用处。

相机演示理解“摆”及燕子通过摆尾巴“掌握方向”──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尾巴朝西偏,燕子就往东飞;尾巴向东偏,燕子就朝西飞。随机板书:房檐下摆掌握方向。

5、指导学生运用第三、四节的朗读方法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燕子的对话。

五、进行小结,布置作业

1、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但都没有借到,是因它们的尾巴都有用处。那谁能说说它们的尾巴各有什么用处?(小鱼用尾巴拨水,老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那后来又怎么样呢?我们下堂课再继续学习。

2、抄写生字“爬、行”。

3、完成课后第三题填空练习。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生字“壁、虎、借、尾、难、爬、行”,并用“虎、借、尾、爬”口头组词。

2、填空,再读一读句子。小壁虎去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因为小鱼要用尾巴( ),老黄牛要用尾巴( ),燕子要用尾巴( ),所以,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

二、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怎么样?

(很难过)

什么叫“难过”?

2、小壁虎难过地爬回家,把它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

(指导学生读准“告诉”的字音。认清字形:告,用“一口咬掉牛尾巴”猜字谜帮助学生识记;诉,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斤”加一点,要诉说,话就多一点。理解词意:告诉,这里指小壁虎说给妈妈听。最后,要求学生用“告”口头组词)

3、课文中有没有把小壁虎告诉妈妈什么写出来?

(没有)

那你们知不知道小壁虎向妈妈说了些什么?老师做壁虎妈妈,谁来做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说给妈妈听?

4、课文前面已经写了,所以这里就不用再写了。妈妈听了小壁虎借尾巴的事,笑着说小壁虎是“傻孩子”。那什么叫“傻孩子”?妈妈为什么叫小壁虎“傻孩子”?

(一是小壁虎去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它们的尾巴都有用处,借不到;二是小壁虎能自己再长出尾巴,不用借)

指导朗读妈妈的话。

5、听了妈妈的话,“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小壁虎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随机指导学生读准“新”的字音;认清“新”的字形:左右结构,左右相等,左边“亲”,写时第九笔捺变点。最后用“新”口头组词)

谁能用高兴的心情读一下小壁虎的话?要把高兴劲读出来。

6、指导朗读:

“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注意感情、停顿、重音)

7、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断后过一段时间能再长出新尾巴)

(板书:再生)

三、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下列句子:

⑴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⑵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

⑶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

⑷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

⑸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

⑹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2、根据这些句子和课文的有关内容,谁能完整地说说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和特点?

(小壁虎的尾巴能帮助爬行,它长得不结实,可以自动切断保护自己,断后过一段时间,又能长出新尾巴)

3、小壁虎、小鱼、老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那自然界中其它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呢?请大家回去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4、抄写生字:

告、诉、新,要求写得正确、匀称。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篇3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习者分析

低年级儿童知识水平有限,生活圈子窄小,对于一些自然科学现象不甚了解。上学期在《比尾巴》一课学生初步认识了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所以教师可指导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和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的词句和每一段的意思,了解小鱼,老黄牛和燕子尾巴的用途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获得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2,通过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认识不同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资源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一,创境入题,趣学生字:

(放录像,小壁虎爬在墙上捉蚊子的`情景)

1,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录像中捉蚊子的动物是谁 师板书:壁虎学习生字"壁""虎"想和它打招呼吗 那么你试一试吧。

2,揭题,学习"借"。你借过什么 听说过借尾巴吗

3,质疑:你有什么疑问要问小壁虎 教师随机把学生的问题归类。

4,想知道小壁虎怎么借尾巴吗

教学活动2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范读:

这个故事爷爷,奶奶听过,爸爸,妈妈听过,你想听这个故事吗

(课件出示课文及插图,教师像解说员似的,边说边演,带学生进入有趣的故事中,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2,交流识字方法:

这课没有一个注音,遇到生字怎么办 你有什么方法

(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猜字;通过相似的熟字猜字;问老师,问同学……)

3,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尝试读文,学习生字。

4,交流学习成果:

你学会了哪些生字 是怎么学会的

(有借助图画学习新字的吗 联系上下文你猜到了什么字 ……)

你又发现了什么新方法

教学活动3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生评议。

3,带着刚才自己不懂的问题,边读边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交流阅读情况:

(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说说你的想法。)

5,教师帮助理一理: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经过,结果。

6,你发现文中小动物的尾巴都有什么作用了吗

教学活动4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笔顺,然后描写。

2,提出自己写不好的地方。

3,教师范写。

4,学生仿写。

教学活动5

五,作业:

收集资料:请教父母,读读课外书,上上网,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有尾巴,那些尾巴有什么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相机认识生字。

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读通读顺课文,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在朗读中进一步感知文意,通过设疑,讨论,答疑等环节帮助学生认识动物尾巴的特点,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认识"我会写"中的生字,记清笔顺,认清字形,规范写字。

巩固知识,拓展延伸。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篇4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读了课文我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生:读了课文我想知道小壁虎怎样借尾巴?

生:读了课文我想知道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二、自主合作,读文识字

1、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认认真真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2、请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检查组内识字情况。

3、把这些字宝宝送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认识吗?

(认识)

4、请各组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5、老师要看看你们把课文读的怎样了,谁来试一试?

6、你来,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听他读的是不是正确、流利。

(读后生评价)

7、谁还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举手的人很多)

三、自读课文,品味内容

1、有这么多同学都想读啊!

老师请大家自由的,大声的读读这篇课文。

但你要边读边想一个问题: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同学们,现在把你想到的说给你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看看你有没有新的收获。

生讨论,师巡视。

3、同学们在小组内说的真认真,现在谁向大家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你们想的都很好,那么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呀?

(许多同学说)

5、谁能把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话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

你觉得小壁虎怎么样? (声:有礼貌)

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师范读,生读)

从哪里还可以看出小壁虎有礼貌?

生:……

找出小壁虎有礼貌的`句子读一读(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6、同学们读了这篇文,你知道了什课文?

生:小鱼没有尾巴借给小鱼,为什呢?

(看插图)笑语张着大嘴巴好像再说什?

试想一下,小鱼如果没有尾巴,他会出现什么结果?

老黄牛怎么说的?(生读)谁能读出老牛说的那种语气?

通过这句话我们还知道牛尾巴用途是什么?

看挂图,图中小壁虎在借尾巴,老牛在做什么?

小燕子也没有把尾巴借给它,为什么?

(生答)

想一想,燕子如果没有尾巴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答)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燕子、小鱼,老牛他们的尾巴都有用,都不能借给小壁虎,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怎么样?

(难过)

于是,它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你又读懂了什么?

⑴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

⑵小壁虎长出新尾巴。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还能长出来,也就是还能再生,这是它尾巴的一个特点,所以当小壁虎被蛇咬住尾巴就挣断了尾巴,使自己得救了,这也是它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

小壁虎长出尾巴后心情怎样?

(高兴)

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来,先听老师读,谁学着老师的语气读一读?

(生读)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还能长出来,什么小动物的尾巴断了还能长出来?也就是还有再生能力?

四、感悟课文,进行美读

指明读,全班一起读。

五、课文的再创性表演

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谁表演什么角色。

(师巡视指导)

分别请两个小组进行表演,表演过程中教师适当指导。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要求】

1、抓重点词句,结合看图,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内容。

2、掌握十个生字及有关词语,能用指定的字口头组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重点】理解讲鱼、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和用途。

教具】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

放壁虎投影片(或挂图)问:

你知道这个动物叫什么吗?看看它身上少了点什么?

(尾巴)

出示课题,学生借助拼音读题。看题目,你能提出问题吗?

(引导学生想:为什么借?向谁借?它借到了吗?)

请打开书看课文是怎么讲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一句一句地读,读准字音,边读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写上序号。

读完第1、2自然段,教师出示这两段中出现的生字词卡片,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以下读完3~5、6~7段相同)。

注意“难”的声母是 n ,不要读成 l 。“诉”是平舌音。“行”是后鼻音,“新”是前鼻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

指导把每个字音读准。进行断句指导,如:

“小壁虎/在墙角里/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

3、教师范读课文:

注意停顿、重音、语气等。

读完问学生:

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七个自然段)

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

(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

三、图文对照,初步了解每段讲的是什么

1、同座二人轮流说课文四幅插图上小壁虎在干什么,互相补充;接着分段读课文,议一议每段讲的是什么。

2、指名逐图说图意,逐段读课文,初步了解各段的意思。

四、练习读小壁虎和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五、读生字生词卡片,要准确读出生字字音

六、作业

认真读两遍课文,识记田字格中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结合看图,理解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先理解“一挣”的意思。再问:小壁虎为什么要这样“一挣”?接着看投影片(或插图),弄清小壁虎是因为被蛇咬住了尾巴,它这样一挣,挣断了尾巴才能逃走。认识小壁虎的尾巴有自我保护功能。最后自由读第一段,知道这段讲的是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它挣断尾巴逃走了。

3、指名读第2自然段:

理解“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指导学生读出小壁虎嫌难看想向别人借尾巴的急切心情,知道这段的主要意思。

4、学习课文第3至5段,扶放结合,培养自学能力:

⑴ 自由读第3至5自然段,议一议:

这几段主要讲了什么事?

⑵ 指导学习第三段:

先弄清有几句话,再指名读这一段,懂得每句话讲了什么。接着让学生用笔勾画讲小鱼尾巴怎样动,有什么作用的语句(“摇着”、“用尾巴拨水”),结合看图,弄懂小鱼不借尾巴的原因,认识小鱼尾巴的作用。最后自由读第三段,知道这段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小鱼没有借给它。

师生共同回顾学习这段的过程。

⑶ 学生用学习第3段的方法自学第4、5段,程序:

① 学生读书、勾画、看图、思考。

② 同座交流。

③ 全班交流:

读第4或5段;说勾画的语句;结合看图讲老黄牛或小燕子为什么不借尾巴;再读这一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5、理解第6至7自然段:

⑴ 小壁虎为什么难过,后来怎么又高兴起来了?

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两段。

⑵ 指名读第6段:

理解“很难过”;尾巴没有了,“难看”,别人又不借,小壁虎的心情别说有多伤心了,它还不知道自己的尾巴有再生功能。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爬回家找妈妈。)

⑶ 指名读第7段,思考:

小壁虎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了?通过朗读指导,体会小壁虎喜出望外,“高兴地叫起来”的心情,指导读出妈妈“笑着说”的疼爱心情。自由读第7段,知道这段讲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心里很高兴。认识小壁虎的尾巴有自我保护及再生功能。

二、作业

填空,再读句子(课后习题)。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学生自读全文:

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问:小壁虎为什么借不到尾巴?

(使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所以它们都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引导学生体会“摇着”、“甩着”、“摆着”,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2、在书中画出小壁虎三次借尾巴的.话,再读一读:

问:从哪儿可以看出小壁虎借尾巴时讲话是有礼貌的?

(引导学生“姐姐”、“伯伯”、“阿姨”的称谓上,从第二人称的“您”字上,从商量的语气“行吗?”体会。)

3、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感情。

二、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着重指导两点:

1、看图,想象当时情景:读出对话双方的不同语气用稍快语速读出小壁虎借尾巴既难过又急切的心情。

小鱼、黄牛、燕子说明理由不借尾巴,读时语速稍慢。

指导读出“姐姐”、“伯伯”、“阿姨”的不同声音。

2、读出重音,使感情更加鲜明生动,增强表达效果,如:

“小壁虎一挣”断尾自救,逃脱蛇口,重音要放在“一挣”上。“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重音放在“借给我”三字上,能较好地体现小壁虎难过急切的心情。“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是小鱼、黄牛、燕子不借尾巴的理由和它们尾巴的作用,所以要重读。

3、以六个人为一组,分角色试读。

4、请一组在全班分角色朗读,师生评价。

三、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从田字格中分别找出左右、上下、半包围结构的生字进行识记;师生共同分析生字左窄右宽等特点,对照田字格指导书写。

2、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的识记、书写:

“壁”共16画,上面两部分写紧凑些,下边“土”字要居中写。

“虎”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

“爬”第四笔写平些长些,托住“巴”。

“诉”右边是“斥”,笔顺是:“横撇、竖撇、横、竖、点”。

“新”左下是“木”(第二笔应写成竖钩,撇、捺改成两点)。

四、读生词卡片,抄写生字词,用指定的字口头组词,以发展学生词汇

五、作业

抄写生字3遍,每个生词写2遍。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长听。

六、准备

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它长的什么样子?先想一想,明天讲给同学们听。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

2、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正确读出感叹的语气。

教学重点:

反复读小壁虎与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理解它们尾巴的用途。

教学难点:

理解小壁虎尾巴的作用和再生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壁虎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小动物呀?

2、小壁虎是什么样子呢?

(壁虎也叫守宫、蝎虎。身体扁平,长达12厘米,背部暗灰色,有黑色带状的斑纹,身体表面有细鳞,四肢短,趾底有吸盘,能在天花板上、墙壁上爬行,就是玻璃上也掉不下来。它有一条细细的长尾巴,长尾巴有两项功能,一是摆动帮助爬行,摆动越快,爬得越快,如果失去了尾巴就爬不快了。还有一项功能,先不告诉你,通过学习课文,自己回答。)

3、板书课题,问同学们看了标题后想知道什么。

(小壁虎的尾巴跑哪去了呢?为什么小壁虎要借尾巴呢?他向谁借呢?最后借到没有呀?)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初读正音。自由小声读全文,不会读的字标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注意“蛇、挣、甩、傻”几个字是翘舌音,“蚊、您”是前鼻音。)

2、再读课文,解答为什么小壁虎要借尾巴?他向谁借呢?最后借到没有?

三、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1、2自然段。(全班齐读)

(1)想想: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

(2)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他是怎么做的?

(3)理解“挣断”的意思。(用力使自己摆脱束缚)如果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怎么样?

(4)指导朗读。注意感叹号,要用很难过,很不好意思的语气来读。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看书上的第二幅图,想想PPT的问题(小壁虎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尾巴,借到没有,为什么?),边想边画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2)回答问题。

(3)小壁虎是怎样来到小河边的?从“爬呀爬”可以看出什么?

(4)他看见谁在做什么?他是怎么说的,小鱼是怎么回答的?

(5)指导朗读。出示两组句子:小鱼,你的尾巴借给我。 小鱼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指导学生用有礼貌、商量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用讲道理的语气读小鱼说的话。

(6)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板书:拨水)理解“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做拨水动作。

(7)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3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3、总结学法。第3自然段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的:先读读课文,再看看图,想问题,边想边画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下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自学第4、5自然段,好吗?

4、自学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让学生回答问题

(2)老牛怎样用尾巴赶蝇子呢?跟教师做动作。

(3)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小壁虎的话要用很和气、商量和问的语气来读,读老牛的话要用诚恳讲道理的语气来读。

(4)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4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5、自学第5自然段。自学方法同第4自然段。

6、学习第6、7自然段。(指名读第6、7自然段)

(1)想想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后来怎么又高兴啦?(板书:长出新尾巴)

(2)指导朗读。指导学生用和气、亲切的语气读妈妈的话,用惊喜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

(3)把第1段和最后一段连起来读?想想你又知道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看板书总结全文。

2、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附板书:

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 拨水

挣断尾巴 老牛 用尾巴 赶蝇子 长出新尾巴

燕子 掌握方向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二、分析记忆字形

1、利用识字方法记忆字形。

(1)熟字带生字(准→难 祖→姐 桃→逃)

(2)熟字加偏旁(几→虎 文→蚊 它→蛇)

2、指导学生识字形。

“虎”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部首是虎字头。

3、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写字。

4、学生仿写。

5、比一比,口头组词

三、戴头饰表演这故事(课外还可多分几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