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此篇文章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3个,在语言环境中积累词语“珍珠、仰着头、撒在、一直、应当、祖先、认识、不肯、注视、刻苦钻研”等。
2.正确流利地读好难读或重点语句。
3.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认识“……像……”等句式,理解“仰”、“”“一直”等词语,及其表达的意思,初步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个字谜:一天一天又一天,太阳天天都见面。(晶)真棒!看到晶字,你想到什么词?(亮晶晶)什么东西是亮晶晶的?(板书:星星)
这节课,让我们在美丽的夜空开始学习吧!(课件:星空图),在晴朗的夜空中有许多一闪一闪的星星,你觉得这满天的星星像什么?(珍珠、宝石、小眼睛),就在这美丽的夜空下有个数星星的孩子(板书课题)
大家伸出小手,跟我一起写,“数”数”是左右结构,左上角是个“米”,右下角是个“女,右边是反文旁。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读好“星星”和“孩子”两个轻声词)
老师还发现课题中藏着一个多音字,(数),它还有另外一个音读“sh?”,出示词语卡片(无数、数不清)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师:这位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呢?就让我们打开课文,课件出示:
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4分钟)
师:这位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呢?(出示卡片:张衡)指名读、注意正音,读好后鼻音(板书:张衡)
你对张衡有什么了解吗?(引出“天文学家”和“汉朝”)(板书:天文学家)
介绍:汉朝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朝代,距今1900多年。你还知道哪些朝代?
出示: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指名读、齐读)
师: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急着与我们见面呢!
课件出示:
猜一猜
两个人在土上面(坐)
演一演(老师做一做“仰”的动作)
读一读(做课件)
组颗教极斗先
重直织注视张
生字宝宝跑进句子里,你们还认识吗?
谁愿意来挑战一下?
课件出示:
1.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颗珍珠撒在夜空。
2.我们的祖先把星星分成一组一组的,给它们起了名字。
3.夜深了,孩子还不肯睡,仍然注视着夜空。
交流第一句
指名读(读得真棒,你很努力)
大家与老师来做做“撒”的动作。
这个句子很美,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边读边比撒的动作)
指导全班表演读
交流第二句
指名读(读准“组”和“祖”,两个都是平舌音)
我们的祖先把什么分成一组一组的?
是的,星星是一组一组的,还可以是(一颗一颗的)
那么草原上的羊儿是?(一只一只的或一群一群的)
架子上的葡萄是?(一串一串的)
我们的座位是?(一排一排的、一组一组的)
出示课件
一组一组的一颗一颗的一群一群的一串一串的'
一排一排的一行一行的一遍一遍的一片一片的
“组”,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字长得很像,是(出示:组祖)
它们偏旁不同,换偏旁识字也是种好方法。
出示(姐粗组)
师:有“女”变成“姐”
有“米”变成“粗”
有“丝”变成“姐”
这个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指导书写)
第三句交流
指名读(读准“仍然”和“注视”)
注视是什么意思?怎样地看?(专心、认真)
张衡这么认真地看,发现了什么?
出示(句子与图片)
啊,他发现北斗星围绕着北极星在移动呢!
同学们真棒,都能把句子读通顺、正确。
三、再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看看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
出示课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
2.用“△”标出表示张衡动作的词。
师:你能找到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句子?(出示句子:一个孩子跟爷爷坐在院子里,仰着头,一颗一颗数星星,一直数到几百颗。)
有几个动作呢?(坐仰数)
师生共同表演:坐好、仰着头、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
这样数,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眼睛都看花了、仰着头脖子)挺酸的,感觉挺疲劳)
这样不舒服,张衡停下来休息吗?你从这句话中哪个词知道?(一直)
师:尽管满天繁星,密密麻麻的,他没有停下来,一直数到几百颗,可见张衡是个多么有耐心的孩子(板书:耐心)
师:爷爷说:(课件出示:星星那么多,一闪一闪的,你能数得清吗?)
师:孩子说(生接着读)(课件出示:能看见,就应当能数得清。我怕数重了,所以数得很慢。)
从孩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有信心认真)
分角色读爷爷和孩子的话
自信读读“能看见,就应当数得清。”
师:张衡之所以长大以后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这证实了他小时候对星星的喜爱、耐心、认真观察是分不开的,他的观察结果正确吗?他在数星星的过程中又会有什么新发现,我们留在下节课学习。
这节课最后,让我们乘坐着小白船在优雅的音乐中结束吧!(播放歌曲《小白船》)
板书:
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耐心天文学家
信心
认真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
第一课时
一、欣赏动画,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马良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
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是有关马良神笔的.。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小女孩用他的神笔干什么吗?
3、板书课题:《假如》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2、同桌相互学习生字的读音、字形、结构。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利用不同形式认读)
4、巩固学生识字。(课件出示水果树,每种水果里藏有生字。)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课文。
3、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式读)
4、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
四、复习要写的字,指导书写
1、复习步骤:记住字音,认识字型,扩词,用词说话
2、小组交流。
A、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B、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注意重点的提示
4、评议学生的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二、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1、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读)
2、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
3、分组学习
A、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组内读一读。B、在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C、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个句子,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5、交流自学情况
6、感悟句子
A、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B、扩展说话:我要给——(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课件出示句子)
7、感情朗读课文。
想一想:“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朗读时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A、读懂了你喜欢的小节,你觉得该用怎样的语气把他读好?B、多种形式朗读。C、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2、同桌相互读读背背。
四、扩展活动
小组讨论:课文中最后一段没有说为谁画什么,你能仿照课文发挥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写出你的愿望,像课文里的小诗歌一样。回家在把你写的愿望画出来。
板书
太阳
假如画谷粒
一双好腿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7个生字:淘、周、城、桥、梁、及、躲;学习描写并记忆5个汉字:淘、周、城、及、躲。在语言环境中积累8个新词: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以及、欢快、消失。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尝试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3)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像练习说话;练习听写短句。
(4)通过阅读课文,对“雾”这一自然现象有所了解。
2.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7个生字,并能正确描写其中5个;在朗读课文基础上,展开想像,练习说话。
3.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的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4.教学过程:
(一)猜谜听故事,揭示课题:
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
3.看动画,听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雾怎么样?
4.学生字,新词:淘淘气
5.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标点的.停顿;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读准音,记住形,意思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提出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师生点评并正音。
4.雾把什么藏起来了?
据答板书:大海海水、船只、远方
天空太阳
河岸城市(房屋、街道、树木、桥梁、行人、小黑猫)
自己
5.相机学习生字、新词:城、桥梁
(三)朗读课文,理解体会:
1.选择课文中一二小节同桌分角色读,通过朗读表现出雾的淘气
2.指名分节分角色读
3.师生合作读
4.男、女生比赛朗读课文。
(抓住重点句,师适时点拨:房屋、街道、树木、桥梁是大的事物,行人小一些,小黑猫就更小了。所以作者用上了两个甚至。)
5.相机学习生字
(四)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1.展开想像,说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
2.学习课文中任意一节的样子,说说雾还把什么藏起来了。
(五)读读词语,写写生字:
1.开火车读词语: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以及、欢快、消失
2.指导写生字:重点指导“淘、周、躲”
3.听写句子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积累“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以及、欢快、消失。”
2、正确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并展开想像说一说。
4、通过观看课件,了解雾的形成。通过朗读《庐山的云雾》,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
2、根据句式说话。
3、朗读雾的话,展开想像仿照课文说一说。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练习说话
1、出示谜语
2、书空“雾”
3、齐读课题
说一说:雾是一种自然现象,有雾的天气会怎么样?
(课文是怎样来写雾的呢?)
二、自由读文自学生字
1、想一想:淘气的雾会把什么藏了起来?
出示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__________藏了起来。
2、交流
(雾真淘气,它把世间万物都藏了起来,它是怎么说的?再读读课文,找一找,用直线划出。)
三、细读课文文中识字
1、再读课文,划出雾的话。
2、出示雾的话,交流读一读。
3、(雾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于是出现什么情况了?)
认真读2—7节,按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出示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_______藏了起来。于是,______________。
4、学习2—7节,指导朗读,学习生字。
理解“甚至……甚至……”
出示第六节,引读,比较“及、急、级、极”,书空“城”,“桥”组词
5、小结板书
小结: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于是,什么都看不见了。
它又把自己藏了起来,于是,什么都露出来了。
板书:看不见露出来
6、为什么这些景物都露出来了?
7、读第7节
找找“躲”的近义词
8齐读课文
(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想一想,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四、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出示图片,指导说话。
五、拓展延伸积累词句
1、了解雾的形成,观看课件。
2、朗读《庐山的云雾》
(让我们再去读读这篇文章,去感受一下云遮雾罩的庐山的美丽。)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庐山的云雾。
六、复习字词指导写字
1、读词语和句子
2、写字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观察漫画,了解漫画内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体会父子亲情。
2、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结合漫画,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父与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父子亲情。
教具准备:
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父与子》简介课件及父子图片课件,(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并乐于了解原著)。
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连环漫画《父与子》誉满天下、风靡世界半个多世纪。今天,这对父子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一年以后》这则幽默。板书:一年以后
二、欣赏漫画,培养想像能力,学习字词。
1、自由观察图画,与同桌说一说每一幅图讲了什么事?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学会表达。)
2、指生分别说四幅图的意思,再连起来说图意。
从文中你知道孩子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体会盼望孩子快快长,父亲对孩子的爱与关怀。)
过渡:春天来了,谁来想像一下,父亲与儿子在树下做什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出第一幅漫画。)
3、课件出示图(一)。
(1)看图,父亲在做什么?知道谁与谁“比肩而立”。
(2)与生做比肩而立的动作。
(3)读词,并指生试着用“比肩而立”说一句话。
过渡:有一天父亲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猜猜,是什么?
4、课件出示图(二)。
(1)观察漫画,了解“共与睹”,读准“睹”的字音,从“目”旁你能猜出字意吗?学习“者”、“睹”。
(2)说一说“有目共睹”的意思,你还知道什么事情是“有目共睹”?
过渡:日复一日,父亲期待儿子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把老师的'话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寒来暑往)
5、课件出示图(三)。
(1)读词语,读准“暑”的读音,“暑”是什么意思?与谁相对?怎样记这个字?
(2)看看图,说说“寒来暑往”的意思。
(3)用“寒来暑往”说一句话。
过渡:父亲期盼好久的结果同学们可以告诉我吗?(目瞪口呆)这个结果同学们用带着表情再说一遍吗?(做动作理解词语的意思)
6、课件出示图(四)。
(1)读词语,学习“登”字,认识偏旁“癶”,指导写“登”字,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对照观察以后再写一个,再结合“目字旁”识记“瞪”。学习“呆”,会意字,本义指言语木讷,口齿不灵,引申为人头脑迟钝、痴傻,又指人脸上表情死板,发愣。
(2)父亲为什么“目瞪口呆”?
(3)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对“目瞪口呆”的父亲说什么?
7、你能用上这四个词,把故事讲一讲吗?学生练习后,指名讲。
8、漫画中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漫画又表现了怎样的亲情?
四、课堂总结:漫画家卜劳恩创作的漫画还有许多,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搜集,去欣赏,他会给你带来极大的乐趣。
板书设计:
一年以后
比肩而立
有目共睹父子情深
寒来暑往
目瞪口呆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6
一、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滑”等9个生字,会写“报”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三、教学重点:
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四、教学难点:
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五、教学类型:
新授课
六、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句子投影仪。
七、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读课题,质疑,课题中的“我”是谁,“你”又是谁。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要求:a、轻声读课文,画了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b、再读全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交流:
1、请学生指出自学过程中最容易读错的生字,全班正音。
2、解决课题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老奶奶“我”
送报的孩子“你”
默读课文,学习词句
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自己喜欢的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自己画出的词语和句子。
3、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生共同评价。
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指导书写
1、请学生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2、细看生字,说说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练习书写四个字,四个词。
4、点评反馈。
小结: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1、用多种方法认读生字、新词。
2、用投影出示一些句子,指名朗读。
自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
a、是什么事情,使老奶奶写了“我为你骄傲”这句话?
b、老奶奶为“我”的什么品质感到骄傲?
2、分组或全班交流
感情朗读,加深体会
1、分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是怎么解决的。
练习书写
听写生字词
积累语言
1、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得最好,用横线画出来。
2、读读抄抄课后词语。
3、交流评议,提高学生对文学的鉴赏水平。
九、课后小结:
十、作业布置:
十一、板书设计:
十二、课后反思: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