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人双横线中的9个生字和多音字“乐”。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以及参加升旗仪式的自豪感、快乐感。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通过读文引导学生感悟参加升旗仪式的自豪感、快乐感。
教学准备:
师:升旗时的录像带,生字卡片。
生:读通课文,找国旗的相关知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定向导入
1、们的学习小伙伴乐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仔细瞧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播放升旗仪式的场面)你们都看到了谁啊?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你们的心情怎样?你想到了什么?
2、升旗使你们想到了这么多让人快乐、自豪的事情,那咱们今天就一起去天安门广场参加升旗仪式吧!(板书课题)
指名说。(引导他们想到一些令人快乐、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生高声答“好”。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地把课文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田字格中的注音。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全班互动: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读,想给大家提个醒。
3、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多种形式识记生字。
4、生字的字音你们读得真准,这些词你会认吗?我们邀请这些词娃娃和咱们一起去参加升旗仪式吧!
5、词娃娃都去天安门广场了,咱们也赶快行动吧!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伙伴们一起读课文和生字。
生说自己觉得难读的字。(教师强调,范读。)
学生读词。(指名读,小组读,想读的.一起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你们静下心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你认为怎样能把课文读懂,就怎么样读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反馈。
四、联系生活,品读体验
1、通过读课文,你们知道得可真多!请你们再来读一读课文,你喜欢哪个自然段就把哪个自然段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读书体验“人山人海”、“激动”。
3、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情景?你在哪里见过?那我们该怎么来读呢?来,试着读一读吧!
4、你们参加升旗仪式想到了那么多!假如你现在就在我们的首都、就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升旗仪式,你的心情又是怎么样呢?
5、是呀!那里的人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升旗仪式。你能读出来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吧!
生朗读课文。
指名说。
自由练读。指名读。
指名说。
指名读、邀请小伙伴读,齐读。
五、自主合作,练写生字
课文大家读得真好,现在咱们来换一种学习方式,和乐乐一起来写一写。
1、出示课后要求会写的字。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它吗?
2、你觉得哪个字难写,想和乐乐合作完成。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
学生练习写生字。
生自己识记生字。
学生练习书写。
六、拓展延伸,和谐发展
大家对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这么感兴趣,回家以后还可以想点办法多了解一些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去更多地了解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你们都了解到了什么,快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知道了这么多啊,想不想书上描述的升旗仪式是什么样子的呢?那咱们这节课就继续学习课文吧。
指名说。
生答。
二、品读课文,体味感情
1、请你们静下心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书上写到的升旗仪式和你查到的资料是一样的吗?
2、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组内练习朗读,交流自己的感受。
(2)在全班发言,说说天安门前的国旗每天怎样升起,并谈谈自己读了第二自然段后的体会。
(3)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3、指名分段读课文3—5自然段,学生看课文插图,思考:升旗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4、交流:“观看”升旗仪式是的情景给自己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应部分。
5、教师范读课文3—5自然段,学生再次完整地感受升旗仪式那庄严肃穆、激动人心的壮观场面。
指名答。
自由练习读。
组内交流感受。
指名谈感受。
自由练习读。
指名读。齐读。
指名读,边听边思考。
学生畅谈感受。
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庄严的升旗仪式。现在大家一定有很多观看后的感受想对老师和同学们说。说说你看后都有什么样的感受啊?
指名反馈。可相互补充。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2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仔细观察图画,借助图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
教具: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小朋友们,请大家看这幅图:
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今天我们就一块到大
自然中去采集昆虫标本,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好吗?
二、看图学文,学习部分生字词
1.出示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标本吗?
2.星期天,生物小组的同学们为了举办一次昆虫知识竞赛,他们决定采集一些昆虫的
标本,他们到哪儿去找昆虫呢?
三、读准字音,归类读词
3.小组读。齐读。
1,学生自读,出示生字词。
2.认读生字、正音。
4.用“采、集、虫”口头扩词。
四、指导写字
1.学生照笔顺提示,自由练习书空。
2.重点指导:
集:
采: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影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生字,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
教具: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旧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书空“采”、“采”的笔顺。
二、继续看图学词语。
1.假日里,同学们来到了大自然中采集标本多开心呀!谁来说说图上有哪些昆虫?
2.学生小声借助拼音自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正音。
3.理解词义。
⑴出示蝴蝶标本,这就是用蝴蝶做成的标本,蝴蝶的种类很多,各种各样,也非常的漂
亮。
⑵“蟋蟀”又叫“蛐蛐”,它是怎么叫的?你们知道吗?它的叫声不是用嘴巴发出来的,
而是通过翅膀的磨擦产生的。
⑶哪些小朋友捉过蜻蜓?它是益虫,能消灭蚊子,所以,我们应当保护它,不要捕捉它。
三、诵读韵文
1.归类读韵文。
2.齐读,边读边想大自然的美景。
3.背诵课文,边背边想像。
四、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牛、蚂、蚁”。
2.学生照课文提示说笔顺。
3.记忆字形。
板书:
牛、蚂、蚁
教学后记:
大部分学生已学会本课生字,能仔细观察图画,借助图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我们这儿正值什么季节?(秋季)你能回忆起我们以前学过的关于秋的诗句吗?(枯藤老树昏鸦、霜叶红于二月花……)在文人那里,秋天是忧伤的、哀怨的、令人顿生惆怅。可在劳动者的眼里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喜庆的日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何其芳的《秋天》。
二、范读课文,注意下列问题
1、找出诗中共描写了几种景物?
2、思考这几种景物组成了几幅画面?
3、通过画面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明确:
1、诗中写了露珠、伐木声、幽谷、镰刀、背篓、竹篱、瓜果、江面、冷雾、网、乌桕叶、桨、草野、蟋蟀、溪水、牛、牧羊女。
2、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3、抒发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4、略。
三、品读诗歌,体会诗歌意境
1、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2、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
答案参考: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飘”字贴切传神。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净润泽的有声画。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肥硕的瓜果”也见出丰收之景。最后一句总束,画龙点睛。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
“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游戏”一词虚实相生。
四、延伸拓展
我们学习了优美的诗歌,欣赏了美丽的画面,下面就该我们描绘我们自己的秋天了。
以“秋天”为题写一段描景抒情的文字。(最好以诗的形式来写)
五、作业
摘抄以秋为的文字,并做点评。
【板书设计】
农家丰收图(栖息)
秋天霜晨归渔图(游戏)
少女思恋图(梦寐)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所学的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
2、比较并抄写形近的声韵母。
3、能够看图说话,拼读音节。
4、认识事物,把音节和图正确地连接起来。
5、能认读本单元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二、教学准备:
带调的6个单韵母和学过的10个声母的字母卡片;事物图片;生字、词语卡片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所学的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
2、比较并抄写形近的声韵母。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我会读。
1、打乱顺序认读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卡片,看谁读得又快又准。(集体读)
2、按顺序连读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区分字母不同的发音方法。
(二)第二题:我会写。
1、出示:b---d f---t n---m u---ü
先集体认读,再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用顺口区别。
2、对比抄写,边抄写边小声念字母。
3、游戏:给声母找朋友
把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的卡片分别贴在16个同学的胸前,这些同学依次走上台,问:“谁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某位同学胸前贴着可以与之相拼的韵母,就要立即走上讲台,站在他的左侧,并大声读所拼出的音节。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够看图说话,拼读音节。
2、认识事物,把音节和图正确地连接起来。
3、能认读本单元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教学过程:
(一)第三题:看看读读。
1、看看图上画着哪些东西,你认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音节:lǎ ba、mù tī、yī fu、pù bù、
2、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吗?
3、读音节。(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二)第四题:我会连。
1、看看图上画着哪几种动物?
2、拼读音节,指一指音节所说的动物在哪里?
3、画线把动物和相应的音节连起来。
(三)第五题:我会认。
1、打乱顺序,卡片认读生字、词语:大、土、米、我、马、地、爸爸、妈妈。(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2、给生字扩词,看谁找的朋友多。造句,用上词语说一句话。
3、游戏:找朋友。
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或请学生来组词,说出一个词语时,拿着词语中所带的生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台来,并拿着卡片领着同学读,如:“大,大家的大”。
教学后记:
复习一的内容就是复习前面所学的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我采用了逐题逐题来一起做,一起读。先让学生了初步了解题意,再跟着老师读,然后才让学生自己读和自己写。比如,在做第二题,我会写。先集体认读,读过后,再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了加深记忆,我又编了顺口溜来区别,帮忙同学们记忆字型。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知道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3、感受月亮关爱孩子的同时,知道关心家人,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为。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知道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并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认读词语卡片。
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月亮的心愿》
天晴的夜晚,月亮每天都去散步,今天晚上月亮婆婆又去散步了,她看到了什么,她又有什么心愿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月亮的心愿》。(板书课题)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知道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1、自由读课文,标清自然段序号。
2、再读课文,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幅插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二幅插图。
3、指名读课文1-2两自然段,说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板书)相机理解“自言自语”。
4、指名读课文3-8自然段。再说一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5、师质疑:
月亮一开始说得去跟太阳公公商量商量,让明天有个好天气,可是后来为什么又想让明天下雨?
生讨论交流、汇报。
6、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生思考板书:一个不少去郊游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理解“艳阳天”。
7、珍珍的心愿又是什么?你觉得她这样做对吗?
如果换做你,你会怎么做?
8、拓展: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里定位。
3、学生独立写字。
五、师总结,布置作业。
1、学习了《月亮的心愿》这篇课文,你们一定对文中的那个孝顺、贴妈妈的珍珍印象特别深刻。我想,你们回到家也一定会像珍珍一样孝顺父母、体贴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抄写生字5遍。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