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教案
此篇文章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教案 篇1
一、班会背景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在我们人人为“走复兴路 圆中国梦”各显身手之时,在为感动中国、和谐社会、幸福民生贡献自己一己之力的滚滚大潮中,感恩更是人人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优秀品格。然而,目前我们教育教学部门面临的教育难题即:在相对优越的成长条件下,部分青少年变得自私冷漠,一味索取,不知回报!对于学生而言,感恩意识不仅包括感恩父母、回报父母、还包括感恩师友、感恩一切、回报社会!对我们教育者而言,感恩教育意味着一种责任感的培养过程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过程。
二、班会目的
认知目标:通过本班队会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感恩品格的深刻内涵,认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反思自己的日常态度和行为,唤醒对父母、老师的感激之情。培养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感恩,愿意付出。能够做到爱家、爱校、爱国。并且产生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三、前期准备
1.制作班会活动设计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选取经典感恩视频文件《苹果树》、 《学会感恩 开开心心》、手语版歌曲《感恩的心》;音频文件《亲亲我的宝贝》
4.学生准备玩具娃娃与“婴儿被”
5.学生学习演唱《感恩的心》手语版、背诵唐诗《游子吟》。
6.学生提前准备“如何感恩父母、老师、社会”。收集学生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四、班会流程
(一)导入
主持人a:同学们,在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指引下,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崭新时代!我们因父母的全心养育而茁壮成长,由于老师的谆谆教诲而全面发展,更因祖国这个大家庭的繁荣昌盛、日益强大而骄傲自豪。也会因身边平凡人的服务和帮助而感到万分致谢!这就是感恩。那么,我们能不心存感激吗?我们能不思回报吗?下面我宣布潍坊外国语学校五年级八班 “学会感恩 与心同在”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品格游戏,玩中感悟
1.游戏规则:
(1)小心、快速地用婴儿被包裹玩具娃娃。
(2)每组中最快的一位同学抱娃娃到讲台前。
(3)班主任教师作出评价。
2.调查汇报:
(1) 第一次游戏感受------- 简单、容易、有趣
(2) 重复做的感受--------- 单调、乏味、不喜欢
(3) 汇报调查结果:父母在孩子婴儿期竟重复上千次类似动作!
(4) 对父母最想表达:感谢。
(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情感升华,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全心付出与心甘情愿、不辞辛苦!)
主持人b:同学们,在生命之中,有两个人总是在你内心最深处,他们愿用一生去爱你;这一种爱,可以任由你自由索取、享用,却不需你的任何回报……同学们,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的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了许许多多,这其中蕴涵着何等深沉厚重的爱!
(三)欣赏体会父母师爱
1. 观看视频《苹果树和我的故事》
2.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3. 引出课题:《学会感恩 开开心心》
班主任:下面让我们进一步感受灾难面前的母爱、师爱、大爱!
4.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母爱、师爱、大爱。
班主任: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一句最能体现和歌颂母爱的伟大!
5.唐诗《游子吟》
主持人a:孔子曰:“仁者爱人”。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懂得和体会父母为我们的付出,要知道“以恩报恩”!事实上值得我们珍惜和感激的远远不只这些!
请同学们上台,讲述一下你们与父母之间的感恩事件。
(四)学会感恩一切
1. 观看视频 《学会感恩》
2.回答问题 深层感悟
(1)视频中小男孩的生活状态怎样?
对照男孩缺吃少穿的童年生活……
(2)视频中孩子们在什么条件下上课?
对照在破旧的教室里跪着上课的孩子们……
(3)视频中小女孩 所用“作业本”是什么样的?
对照在砖块上写字的小女孩……
(4)视频中扛自行车的叔叔怎样过江?
对照在高悬状态下, 扛自行车滑锁道过江的叔叔……
3. 分析总结“我的感受”-----感恩行为
(1)分析导出感恩行为
① 对照视频中儿童的学习、生活条件,我们应感到……
感到满足
② 当抱怨妈妈买的鞋子不够时髦时,我们却发现有人已失去了双脚甚至双腿,我们要学会……
不抱怨
③ 得到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诲、同学及他人的帮助时,我们要及时表达……
感谢
(2) 总结感恩行为
1.我们要对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
2.我们要学会不抱怨。
3.我们要及时表达感谢。
(五) 感恩品格定义:
为一切所拥有的而对他人或环境心怀感激。
主持人b: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回报,才会增强社会责任感。让我们从小就播下“爱”的种子,更懂得如何把这份爱传出去。
(六)品格日常用语 everyday expressions
1. “妈妈(爸爸),感谢您的辛苦付出!”
“ mum (dad), thank you for your hard work!”
2. “ 感谢你的关心!”
“thank you for your concern!”
3. “感谢你的帮助!”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主持人a:同学们,“感恩不待时”,让我们付著行动,向父母、老师及所有疼爱、帮助我们的人感恩吧!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七)小组讨论,如何感恩?
1.图片
提示
2.小组讨论
3.小组发言
4.班主任总结
(八) 英文歌曲:《感恩的心》
(九)我们的收获:
1.感恩品格:为一切所拥有的而对他人或环境心怀感激。
2.从今天起——做一个感恩的人!
(十)班会作业: homework
1. 品格反思: 我离感恩有多远?
2.品格计划: 我怎样做一个感恩的人?
主持人合:同学们,让我们人人立刻行动起来,满怀感动之情,诉说感谢之话,尽全力做感恩之事。养育之恩来自父母,教诲之恩来自老师,帮助之恩来自同学、朋友、身边的人,关爱之恩来自社会!让我们感恩一切、善待他人,感恩所有的所有!行动起来,心存感恩,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在《my thankful heart 感恩的心》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班会活动。
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教案 篇2
班会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班会地点:
班教室
班会主题:
体验亲情、学会感恩
内容摘要:
根据当前部分学生漠视父母的关爱,不懂回报,展开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与不易,从而理解亲情,学会感恩。
主要目的:
1,阅读经典,体验感恩;
2,联系实际,感恩父母;
3,增强班级同学的合作精神,为班级工作和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班会过程:
1、小测验。(父母的生日,最喜欢的水果,颜色和味道;父母何时最开心,难过:父母希望你为他们做什么;等)和父母对自己的了解做对比,学会去了解父母。
2、小品《种瓜得豆》
(讲述一个女孩在父母的呵护下从小学上初中考上重点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可当父亲病了母亲需要与女儿商量如何给父亲治病的时候,女儿说:我又不是医生,你跟我商量有什么用当母亲让女儿把沾满了父亲口水的湿毛巾拿到厨房清洗的时候,女儿极不情愿的用两个手指小心翼翼的像拈着什么秽物。)
这个小品能让大家思考,如果你是文章中的女儿,你会怎么做呢?再深入的想想长这么大是否为父母倒过50杯水
3、小游戏(肚中装篮球,捡书;头顶鸡蛋,过障碍)让我们从游戏中感受到母亲十月怀胎的痛苦。
4、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感动故事。
5、填一首小诗《凡事感激》(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5、说一些感恩的话,想想怎么回报父母。
6、班主任老师总结发言。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即使全世界的人都遗弃你,你的父母都会支持你。对父母的认同和关爱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待父母的方式。希望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同学们能更深刻地感受来自父母的爱,学会体谅父母,感谢父母。
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教案 篇3
班会主题:感恩的心
班会教具:录音机、配乐磁带
班会目的:通过本次班会,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母爱的无私伟大,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情怀,并且培养学生如何表达情感、展现自我、感恩母爱,进行生活实践的能力。
班会重点:教育学生热爱母亲,回报母亲。
班会难点:如何用实际行动来回报自己的母亲。
班会准备:
1、布置学生准备诗朗诵的材料,演讲材料及配音器材
2、布置学生准备歌颂母亲的素材
3、录音机、配乐磁带
4、布置学生画黑板及布置
实施过程:
一、配乐话外音
同学们好!现在社会中存在着一种现象,许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他们都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但是许多同学都没有注意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忽略了母亲的那份无微不至的爱,做为初中生,同学们已经开始步入了成熟,但不知大家是否感受到了母亲所寄予的那份伟大、无私的爱,由此我们举行这次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班会,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伟大的母爱,下面请主持人男某和女某。
二、活动过程
男主持人:伴随着阵阵啼哭,我们来到人世
女主持人: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到了母亲欣喜的表情
男主持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的长大
女主持人:我们开始认识世界,认识到爱
男主持人:母亲的关怀像一把伞,为我们遮风蔽雨
女主持人:母亲的教悔像盏灯,为我们照亮前程
男主持人:光阴流逝,永不褪色的是母亲默默的关怀
女主持人:天涯海角,无穷无尽的是母亲对儿
女的挚爱主持人合:亲爱的母亲,我们理解了您温馨的爱意,今天就让我们共唱一首母亲的赞歌。
男主持人:七年九班《感恩的心》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六名同学手捧蜡烛缓缓上台演唱《烛光里的妈妈》
女主持人:看着温馨闪耀的烛光,默默的燃尽自己放出光和热,更容易让我们想到母亲无私而伟大的爱。
男主持人:讲述母亲的故事母爱,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觉。
女主持人: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那寻常的小事却蕴涵着深爱。
男主持人:不要吝啬你与母亲间最真挚的情,最纯真的爱。
女主持人:带着你和妈妈的故事走来,让我们共同分享那份感人的情怀。
2、两名同学讲述与母亲发生的故事事情发生在我小学的时候,有一次,爸爸有事外出了,只好我和妈妈到鱼塘喂鱼,妈妈告诉我要把鱼食扔到鱼网上,并叮嘱我千万要小心不要滑入水中,然后妈妈就去取另一份鱼食了,我无意中发现落到池边的鱼食引来一条大鱼,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走到池边想去抓住它,可大鱼似乎发现了我,慢慢地向深水处游去,不知不觉我的脚已踩入水中,正当我想抓住它时,我的脚一滑一下子滑入水中,不知所措的我乱拍打着池水,可离岸边越来越远,我害怕了,大喊着“救命”这时岸边出现了一个身影,妈妈的身影,妈妈跳入水中,抓住我的胳膊,开始时妈妈的力气还很大,、可后来我感觉到妈妈的力气越来越小,我意识到如果再这样下去我和妈妈的生命都可能有危险,我哭喊着:“妈妈不要管我了”“傻孩子有妈妈在,你不会有事的,妈妈的声音在颤抖着,上气不接下气。混浊的池水不时的灌入我和妈妈的口中,可离岸边还是那么遥远,我感觉到妈妈的手已经无力,在发软,“孩子你要忍住,岸边就快到了声音已经小到极点,那时的我再也没有挣扎的力气了,不知过了多久似乎一股巨大的能量把蕈推到岸边,以后发生的事我已全然不知。当我从迷蒙中睁开双眼,我寻找着妈妈的身影,可我没找到,我挣扎着抓住身边的姐姐,大喊到:“妈妈呢?妈妈呢?姐姐告诉我妈妈正在急救室,不过已经脱离了危险,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是你给予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将怎样感谢您我亲爱的妈妈。
男主持人: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
女主持人:母爱是伟大的,忘我的;虽然我们离开了母亲的腹,离开了母亲的怀,离开了母亲的身,然而永远没有离开的,是和母亲息息相关的心。
男主持人;不同的母亲——人也罢,动物也好。母亲施予子
女爱的方式不尽相同;爱的方式,你懂吗?
3、歌曲《懂你》
女主持人:动物也罢,人类也好,惟有父母之爱是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
男主持人:生死攸关的时候,他们总是义无返顾的舍弃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代。
女主持人:奉献和牺牲是母爱这两个字眼丰富内涵中最动情和闪光的部分。
男主持人:正是这种博大深厚的力量,繁衍传承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和万物生灵,谱写出永恒不朽、传诵不衰的爱的诗篇和情的乐章。
4、小品《妈妈,我一定改》
男主持人:慈母情,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摇篮曲,是灯下为子
女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
女主持人:慈母情,是期盼儿
女成长的忧郁的眼神,是儿
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
男主持人: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主持人合:慈母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最珍贵的亲情。
5、配乐诗朗诵《母爱之声》
女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母亲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爱而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母亲哪?
男主持人: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们以后打算怎么做?请同学们发言。
6、学生自由发言
男主持人: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纪伯伦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女主持人:那就让我们的嘴唇发出这最甜美的声音,把感恩的心送给他们:
7、全体合唱《感恩的心》
男主持人:母爱犹如月亮,给予我温情与诗意
女主持人:母亲犹如阳光,给予我刚强与热情
男主持人:虽然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尽相同,但谁也不能否认,我们成长的每一步无不透着父母辛勤的汗水,体现着父母深沉的爱。
女主持人:在母亲的怀抱中,我们得到更多的温暖是呵护
男主持人:今天,我们也要以我们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最真挚的爱主持人合:点燃你手中的蜡烛,烛光中送去我们对母亲的祝福。《感恩的心》主题班会到此结束,最后请班主任老师做班会总结。
8、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班会开得很成功,大家满怀激情地赞扬了母爱,真诚地说出了心里话,抒发了如何回母亲的情感,但是我们还要铭记,我们十二亿华夏儿
女还拥有一个共同的母亲——伟大的祖国,那么,我们如何回报祖国母亲呢?我们应当提高自身素质,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努力学习,顽强拼搏,回报母亲,报效祖国,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在祖国建设大业中,搏击中流,再创新的辉煌。
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教案 篇4
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教案汇编15篇
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寓思想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形式之中。那么,主题班会需要如何准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教案 篇5
一、班会主题:
心存感恩,让爱永驻
二、班会好处:
如今的孩子,个性是城市里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的极大满足使他们习惯了养尊处优,他们理解了太多的爱,渐渐地,他们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而当今社会的风风雨雨对他们心灵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也扼杀了童心的淳朴和人性的完美,从而失落了一颗感恩的心。他们习惯了被爱,习惯了索取,习惯了理解,却不曾想过或是不习惯付出,不懂得感恩。应对他人的帮忙,甚至连一声“谢谢”也难以出口,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礼貌的一种悲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提醒他们,引导他们,透过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继而唤起那已被一层层习惯与世故压在灵魂最深处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同时,也让我们反躬自省,找回以前失落的那份博爱。
三、班会目标: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一种传统美德、一种处世行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精心培育校园“感恩文化”,用心营造感恩校园氛围,切实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学会感激,学会关心,学会回报。
(1)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教育是一种人性唤醒人性的教育。透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明白,在这个社会里,爱从来都是双向的,谁都没有只奉献不回报的义务,谁也没有只索取而不付出的权利。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和他人、学校和社会的恩惠,人人都需要一颗感恩的新来对待这一切。而没有感恩心的人格是不完整而且是不健康的。
(2)让学生学会“报恩”。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善换善,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透过感恩教育,让学生产生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懂得对生活和他人心存感激,学会理解和关爱他人。不断增强学生的报恩意识和潜力,学会如何回报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学校和社会。
(3)让学生学会“施恩”。要求学生从最基本做起,懂得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的道理,既有报恩心,更有感恩行,理解“施恩”的前提是“不图报”。当我们能够做到“知恩图报”时,还应当怀着宽容的心态、愉快的情绪,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忙身边需要帮忙的人。
四、主要资料:
(一)前期准备:
(1)了解感恩节的来由和相关活动:
感恩节又被称作“火鸡节”,是北美洲独有的节日。17世纪初,英国的清教徒遭到迫害。1620年9月,102名清教徒登上“五月花”号帆船,于12月26日到达了美国的普利茅斯港,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这些移民根本不适应当地环境,第一年冬天过后,只有50人幸存。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人送给他们很多必需品,并教会他们如何在这块土地上耕作。这一年秋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11月底,移民们请来印第安人共享玉米、南瓜、火鸡等制作成的佳肴,感谢他们的帮忙,感谢上帝赐予了一个大丰收。自此,感恩节变成了美国的固定节日。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将它定为国家假日,并且规定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美国的感恩节,有四天假期。借着长假,很多人都会赶回家庆祝佳节,所以,美国感恩节的热闹程度绝不亚于中国的中秋节。
(2)要求每个学生静心回想自己从小到大的生活,受过什么人什么样的帮忙,心里有什么未表达出来的话,记录下来。
(二)班会课上:
(1)观看《感动中国》片段,请学生发表简短观后感;
(2)分以下版块体会受恩,培养感恩情感:
感恩父母——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长辈;
感恩社会——感悟社会的馈赠和祖国的关爱,增强社会职责意识,树立报效祖国思想;
感恩自然——感谢大自然的赐予,热爱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感恩师长——感谢老师的教诲,尊师重教;
感恩他人——感谢同学、朋友的支持照顾,促进互助互爱。
(3)小结:
教会学生心存感激,真情回馈,温情行动。从小抓起,从细节抓起,从身边抓起,让学生在班会活动中体会到受恩的荣幸和感恩的乐趣,变被动感恩为主动感恩,在自己心中培植感恩的情感,向身边的人发出真诚的问候和微笑。透过感恩教育,使学生能在正视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顾及他人,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使人更豁达,心胸更开阔。
(三)后期总结:
要求学生写下班会课后自己的感悟,并证明自己的态度。
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教案 篇6
班会目标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多数同学亲身参与其中,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使学生感悟亲情,感受师恩,体验友情,学会感恩。告诉大家生命不是你
一人所有,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东西也不属于你个人,请珍惜生命请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请珍惜他人为你的努力和付出,请常常报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育难点
如何表达出感恩的情感以及对万物都抱有一颗感恩的心。
班会过程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导入班会主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过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应该时刻感谢这些帮助你的人,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
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
二、讨论:自己怎样认识感恩的?
学生1:所谓“感恩”,就是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学会报答那些给自己帮助的人。
学生2:我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就是要多帮助父母,多体谅老师,
那就是感恩。
学生3:生活中我们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一切帮助过我的人。
教师总结: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对“感恩”的理解,非常好。老师想,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为他们生养了我们;其次,我们要感恩的是老师,因为他们教育了我们;另外,我们还要感恩朋友和对手,因为他们促
进了我们的成长;甚至我们还要感恩自然,因为自然给了我们阳光雨露,蓝天碧树,四季变换。可以这样说,面对生活,我们就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三、感恩故事
四、游戏
规则:每位同学桌面上都有3张小纸条,请大家仔细想想有哪些朋友,同
学曾给予自己帮助,或者自己因为某些事想要真诚的谢谢他/她,哪怕只是一次
很简单的帮助,只要他/她曾经帮助过自己,都可以写下来,告诉他/她你谢谢他
她曾经的帮助。纸条上可以不用署名。写完后,为了防止偷看,大家都趴在桌面上。然后请其中的两排同学依次将纸条悄悄的放在他们所想要感谢的同学的桌面上。大家睁开眼睛,看同学写给自己的话。
通过“小纸条传递感谢”的游戏,每个同学收到小纸条都会发现,原来可能
只是自己不经意的一次帮助却让同学记的这么久,付出后收获的是同学真诚的感谢。
五、感恩大调查
问题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问题2:你能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吗?
问题3:你会厌烦父母的说教,甚至恨父母吗?
问题4:你会为父母做家务活吗?
问题5:你知道你的父母最喜欢的东西吗?
师:孩子们,感恩不待时,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向爱我们的人和我们所爱的人感恩吧!
六、感恩方法大奉献
1)为工作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讲讲笑话。
2)每天好好学习,回家聊聊学习情况,谈谈收获,讲讲感受,给父母一个好心情。
3)多体谅、理解父母,不与父母争吵,多为父母着想。
4)学会拥抱父母,说声“谢谢”。
5)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和烦恼。
6)学会节约,不浪费父母的劳动成果。
7)每天反思,学会对父母说“对不起”。
8)学会尊重、关爱身边的人。多做有心人,及时送上温暖。
七、结束语
让我们人人行动起来,说感谢之话,怀感动之情,做感恩之事。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让“感恩”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