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与蝈蝈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蚂蚁与蝈蝈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蚂蚁与蝈蝈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背景
《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童话的形式描述了勤劳的蚂蚁夏天搬粮食,冬天躺在窝里享受;懒惰的蝈蝈夏天乘凉,冬天饿死在雪地里。让孩子们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故事富有童趣,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理解规律。在初读全文,学完生字词以后,怎样让学生尽快进入到课文情景,理解并体会课文内容,就成了本节阅读课的关键性环节。
二、关键性教学片段设计
如如(一)第一节
1.夏天到了,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这时你最想干什么?
(出示:夏天真热。)是呀!谁来读?
2.看!谁来了?(出示蚂蚁图贴)
3.它们在干什么?指名朗读第一节。
(1)它们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生:吃力、辛苦。)
(2)从哪看出?(板贴: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满头大汗”怎样理解?
(3)现在,你就是其中的一只,你会搬粮食吗?指名朗读。
评读:这只小蚂蚁干活怎么样?
(4)有没有同学能想象出小蚂蚁干活时辛苦的样子?
加上动作朗读。(师为生佩带头饰)
(5)仅仅只有一只蚂蚁这样辛苦吗?(是一群)
(6)引读:它们有的(背),有的(拉)没有一个偷懒,个个(满头大汗)。现在大家一定都想来做小蚂蚁,好!请你去找喜欢的小伙伴读一读、演一演:蚂蚁在搬粮食。(学生自由组合)
4.小结:刚才,大家把自己当成小蚂蚁,一边读一边想象,还加上了动作,很好地体会出蚂蚁搬粮食时的辛苦,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节。(点评:“扶着学生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一边表演一边朗读,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下面理解蝈蝈做好铺垫。)
(二)第二节
1.几只蝈蝈看到了,他们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小声地读读第二自然段。交流(蝈蝈笑蚂蚁是傻瓜)
2.蝈蝈为什么笑蚂蚁是傻瓜?他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自在)
3.怎么个自在法呢?(出示:它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指名读。
4.真是些悠闲的蝈蝈,看,忙碌的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引读前句。谁能像读好蚂蚁那样读好蝈蝈?
(三)第三节
1.蚂蚁们满头大汗地忙碌着,蝈蝈们却舒服地躺在大树下乘凉,日子过得可真快!转眼,冬天来了。(改变板贴)看!天气怎么样?仿说句:夏天真热。冬天(怎样)。(冬天真冷!
2.蚂蚁和蝈蝈各自又是怎么过冬的呢?我们去它们家看看吧。(揭示板贴图:蚂蚁的家、蝈蝈的家)请你仔细地瞧瞧。
3.全班交流:在它们家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看!这只张着嘴在大哭的.蝈蝈,他一边哭一边在说什么?
还有一只耷拉着脑袋,它会想些什么?
这只有气无力地趴在地上,这是怎么了?
(点评:让学生看着图说一说,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教后反思
一直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让我深深感受到情境教学法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生动有趣的文章,我通过音乐、图画、多媒体等手段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环境、一种气氛,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把孩子们较快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在本片段的教学中,孩子们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自主学习的热情被激发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本设计中,富有情趣的环境布置、形象的头饰、角色的参与、分组的讨论这些都充分地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课堂“活”起来了!
(二)积极阅读的欲望被发挥
创设情境,让每个同学都能踊跃参与其中,并能在参与中表现自我,提高自己。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者将“趣”放在首位,以趣为导、以趣促动:看着喷火的大太阳,孩子们把那句“夏天真热”读得淋漓尽致;亲身体验一回小蚂蚁搬粮食,他们终于知道了劳动的辛苦;分别走进蚂蚁和蝈蝈的“家”,让他们看一看、听一听,劳动与懒惰的差异已不言而喻。生动有趣的环境布置将孩子成功地引领到情境中去,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说话的氛围。
(三)正确表达的氛围被创设
教者用正确的句式规范学生的语言进行训练,结合想象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在活动中学生能够主动地说、准确地说、流利地说、生动地说,使语言积累与知识巩固、情感体验相得益彰。
这里没有刻板的教学,没有死记硬背,有的只是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在这样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还有什么学不好的呢?
蚂蚁与蝈蝈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夏天一群蚂蚁在搬粮食。第二自然段讲几只蝈蝈笑话蚂蚁是傻瓜,躲在大树下自由自在地乘凉。第三自然段讲冬天到了,蚂蚁安然过冬,蝈蝈却又冷又饿,神气不起来了。在教学时,可以结合多媒体出示的图片,在脑海中展现课文情景,去感受语言,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生分析
蚂蚁和蝈蝈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两种小动物,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学习兴趣比较大。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使学生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的感情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相合,去感受。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3、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4、认读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四、设计理念
1、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新标准强调低年级的阅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这一点出发,我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悟读、演读文本。而且读出人物不同的表现,不同的结果。让学生将自己当成蚂蚁和蝈蝈,来读出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感受和心情。
2、读的'形式与层次,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时我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使学生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使学生的感情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相合,去感受、去意会,进而在读出感觉的基础上,读出感情,让他们在读中感悟,又反过来以悟促读,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感。
3、确地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学会并理解本课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蚂蚁和蝈蝈在夏季的不同表现,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指导学生体会蚂蚁的勤劳和蝈蝈的懒惰。通过冬季,蚂蚁和蝈蝈的不同结果,让学生明白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五、教学反思
1、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以至于没有更好的带领学生去把握文章的主旨。
2、对重点词句的指导不够深入,如:可以对“有的....有德.....”深入理解,指导学生想象他们还会怎样,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
3、缺乏对生字的书写指导。
蚂蚁与蝈蝈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比较蚂蚁和蝈蝈不同的表现和结果,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3、在感悟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乐于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题,直接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小动物,他们是谁呀?(齐读课题)
2、强调蚂蚁和蝈蝈的读音。(再读课题)
二、品读文本,感受蚂蚁的勤劳(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夏天真热。指名读 。齐读。
是呀,夏天真的很热,太阳像火一样,这就是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汗流浃背 大汗淋漓。
来,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夏天的炎热吧。齐读。
2、整体感知:天气这么热,不知道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呢?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3、出示: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1)你觉得小蚂蚁搬得累吗?自己读读这句话。
(2)指导朗读:读出蚂蚁的辛苦、累。
(3)是呀,小蚂蚁搬得很累,汗都流出来了。用一个词表示就是满头大汗。
(4)读好满头大汗。指名读,齐读。
(5)小蚂蚁背呀、拉呀,有没有偷懒的,谁来读好这个词?个个满头大汗。
4、同学们想一想:小蚂蚁除了用背、拉的方法,还会用什么方法搬粮食呢?(推、抱、扛、抬、顶、举、咬、拖)交流。(动作演示)
5、是呀,小蚂蚁非常辛苦,天气这么热,还在卖力地搬粮食,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蚂蚁?
6、小蚂蚁真勇敢,真勤劳呀!用我们最美的`读书声来夸夸这群小蚂蚁吧。
三、品读文本,感受蝈蝈的懒惰(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蚂蚁在烈日下起劲地搬粮食,干得热火朝天,蝈蝈们在干什么呢? 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想象一下,蝈蝈们除了唱歌,睡觉,还可以自由自在地干什么?
2、对比总结,引导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说。
3、蝈蝈们的生活如此自由自在,怪不得在看到蚂蚁搬粮食的时候都笑蚂蚁是傻瓜。
(1)蝈蝈的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嘲笑,讥笑)
(2)蝈蝈会怎么笑话蚂蚁呢? 可以加上你的动作和表情来说说。
(3)(出示: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蝈蝈嘲笑蚂蚁的语气。
4、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蝈蝈看见蚂蚁在搬粮食,不但嘲笑蚂蚁是傻瓜而且自己都躲到了大树下乘凉。你觉得这是几只怎样的蝈蝈?
5、让我们拿起书,摆好读书姿势一起读读这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蝈蝈自由自在的样子。
6、朗读比赛:同学们,同样是在夏天,蚂蚁和蝈蝈的表现是多么不同呀!请第一、二大组的同学做勤劳的蚂蚁,读第一自然段,第三、四组的同学做懒惰的蝈蝈,读第二自然段,比比哪一组读得棒。
四、文本对比,感受不同的生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冬天来到了。
(1)听,(课件播放风声)你听到了什么?
(2)出示: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
指读、齐读。
2、这么冷的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看看图,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3、天气这么冷,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他们生活得怎么样?
4、此时的蝈蝈:
(1)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2)是呀,他们一点都不神气了。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真是一群可怜的蝈蝈呀!
5、合作朗读第三自然段:冬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完全不同呀!老师读冬天的句子,男生读蚂蚁的句子,女生读蝈蝈的句子。
五、总结课文,揭示主题。
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六、课外作业,延续语文的快乐
1、背诵课文。
2、分角色演一演这个小故事。
蚂蚁与蝈蝈教学设计 篇4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从童话王国里请来了两个小动物瞧,蚂蚁小小的我们叫它小蚂蚁,蝈蝈呢!绿绿的我们叫它绿蝈蝈!这两个小家伙之间会发生什么好听的故事呢?
2、播放课文动画。
3、好听吗?想不想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蚂蚁和蝈蝈》(齐读)下面请打开书让我们快点进入这两个小家伙的童话世界吧!
二、初读: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生字下面做记号,并多读几次,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来当小老师,和学习伙伴你读一段,我读一段,互相帮助,互相指正。
一起学习真好,和学习伙伴共同读读课文吧!
3、看大家读得这么起劲,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也想凑凑热闹了,瞧,他们急急忙忙赶来做客都忘了戴拼音帽子了,没有拼音要想准确叫出他们可不容易,你愿意试一试吗?(指名领读生字)
三、精读
l 学习一自然段
过渡:生字读好了,我们可以来读这个有趣的故事了。
1、刚才大家读得那么起劲,老师听着都心痒痒了我先来,,范读:(闭眼边听边想象)提问: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
2、蚂蚁是怎样来搬粮食的呢?
3、这几只蚂蚁只是开路先锋,走在最前面,蚂蚁大部队还在后面呢!请大家开动脑筋想想除了背和拉以外,后边的蚂蚁还会怎么搬粮食呢?你能用“有的……有的……个个……”来说吗?。
4、表演:这些小蚂蚁 可真能干,你们愿意当一回勤劳的小蚂蚁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蚂蚁搬粮食的游戏,好吗?请起立,现在你们是谁呀?
那小蚂蚁们我们出发了一定要用力搬,可不能偷懒哟。
小蚂蚁们,感觉怎样? 有感觉的小蚂蚁请举手,采访:你搬着粮食感觉怎样?你现在对蚂蚁搬粮食有了体会,你能读好这段话吗?
5、你喜欢这些蚂蚁吗?喜欢他们什么?
l 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这些蚂蚁在烈日下搬粮食,看了真让人心疼,这一切蝈蝈也看在眼里,他们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1、(出示句子)自由自在 什么意思?蝈蝈在自由自在地干什么?这些蝈蝈的日子过得怎样 ?
2、和蚂蚁比起来,这些蝈蝈很会享受,请大家再看看这幅图,看看这几只蝈蝈的表情,展开想象:蝈蝈会怎么笑话这群辛辛苦苦运粮食的`蚂蚁呢?
3、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l 学习三自然段
1、过渡:这些蝈蝈自由自在地,又是睡觉,又是弹琴多开心呀!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冬天来了,听!(课件播放风声)读句子(……)
2、这么冷的天,我真有点担心它们,他们住在哪儿?吃什么呀?我们先去看看蝈蝈(出示插图句子),课文是怎么说的?
3、指导观察,想象
瞧这只蝈蝈——在哭呢,它为什么哭呀?听,他一边哭一边还在说话呢!你听到了吗?
再看这两只蝈蝈有气无力地趴在地上,他怎么啦?
4、蝈蝈又冷又饿,过着可怜的日子,蚂蚁呢?是不是也一样,我们到蚂蚁家去看一看,请你读读描写蚂蚁的句子,你觉得小蚂蚁冬天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这群蚂蚁在做什么?课文补白:蚂蚁有的……有的……
6、同样是昆虫,同样是在冬天,蚂蚁和蝈蝈的心情一样吗?请你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读出蚂蚁和蝈蝈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命运。
四、总结
1、蚂蚁围着火炉有吃有喝,过着幸福生活,那些蝈蝈怎么就饿死了呢?老师真是想不明白。蚂蚁幸福的生活是靠什么得来的?
2、蚂蚁不怕吃苦顶着炎炎夏日为冬天做准备,才有了冬天幸福的生活,那我们呢要想将来过幸福的生活,现在就要怎样?
3、写字(机动)
4、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像勤劳的小蚂蚁一样,勤奋学习,去创造你们美好的未来!一首好听的歌曲送给你们《劳动最光荣》
蚂蚁与蝈蝈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和认读7个生字。
2、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认识1个偏旁,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由、冬、汗、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蚂蚁”图,认识它吗?板书:“蚂蚁”,并教学。再出示“蝈蝈”图,板书“蝈蝈”。引导小朋友观察,抓住蝈蝈的外形的特点,并读准字音。小朋友,从外形看,你喜欢蚂蚁,还是蝈蝈呢?
(蝈蝈,身上的颜色是碧绿的,而且会唱歌。小朋友都很喜欢它。这样引导,可以提高小朋友的认识——看一个人,不仅要看外表,更要看它的思想。)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蚂蚁和蝈蝈”的故事。(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
二、范读课文。
(低年级要十分重视范读。初读课文,最好不要让小朋友自由读,因为自由读,只会是齐读。)
三、教学生字。
1. 教学6个生字。
出示“粮食”。问:小朋友知道的粮食有哪些呢?教学“粮”字。
出示“汗”。问:人们在什么时候身上会出汗呢?教学“汗”字。问:什么时候人们会是“满头大汗”?
出示“自由自在”。教学词语的意思。问:什么时候我们觉得自由自在的,很高兴?指导读准“由”字。
出示“冬”。指导读准字音,“冬”,就是冬天的“冬”。课文中还有一个词语叫“过冬”,小朋友知道它的意思吗?
出示“呼”。老师做呼气的动作,问:老师在干什么?(呼气)气从口里出来,所以“呼”是口字旁。冬天,我们听到北风——“呼呼”地吹。这里的“呼呼”是表示一种声音。
出示“洞”。洞,就是山洞的“洞”,水洞的“洞”。课文中间讲,冬天了,谁住在洞里?
出示“冷”。冬天,北风吹到人的身上,我们感觉怎么样?教学“又冷又饿”。
2. 教学6个认读的字。
出示:乘凉刮风躺装。并进行教学。
(生字教学,分两部分进行,突出重点。在教学要求学会的6个生字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精神。)
3. 复习巩固。
(1)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读。
(3)打乱顺序读。
(注意当堂巩固识字的做法很好。)
四、朗读课文。
1.自己把课文读一读,这一次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把句子读正确、通顺。
2.指名分段读,师生评议。
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自己读得好,就自我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余学生认真听,听他们字音、句子是否正确、通顺,声音是否洪亮。
3.听课文录音朗读。
⒋齐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
1. 指导书写“由”、“冬”。注意的“冬”的第二笔。
2. 指导书写“汗”、“粮”。注意左右结构。
3. 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书写姿势。
(写字指导的安排很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低年级,作业力争在课堂上完成,是对的。)
五、总结。
蚂蚁与蝈蝈教学设计 篇6
蚂蚁与蝈蝈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蚂蚁与蝈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