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等主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或抄写生字新词的小黑板。
2、一个瓶子,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一怀水。
第一课时
一、做实验,揭示学习目标
1、教师组织学生做课文中的实验,如果实验成功了,请学生总结为什么会成功;如果实验不成功,师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为什么没有成功?
2、揭示课题:实验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呢?出示课题并齐读:一次成功的实验。
二、检查预习
1、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让学生说说这些生字词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教师即时表扬主动识字的学生,推广他们识字的好方法。
2、多种形式读生字和新词。
3、指名学生读文,读后请学生互相指正。
三、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把课文读两遍。
2、请学生说说这次实验的过程。
四、自主阅读
1、学生读文,画出感兴趣的语句,读读想想,从这些句子中悟出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组长整理意见,准备下节课全班交流。
五、指导写字
1、师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在这么多的生字中,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请学生上黑板演,并说说这个字的'注意事项。
3、学生写字,教师即时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用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2、听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听写后学生对照词语表自行批改订正。
二、交流感悟
1、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读自悟的收获。
2、教师相机出示以下重点句子让学生谈体会:
⑴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⑵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⑶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所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提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理解第三段话的时候,引导学生抓住“激动”来体悟句意。如,这位教育家怎么激动?他为什么激动?
三、分析原因
1、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
学生可以前后4人一组,也可以找好朋友讨论。
2、交流讨论的结果: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到,实验能够取得成功,是由于小女孩具有先人后己的精神,而且她在遇到危险时能沉着果断地安排,也是由于三个同学能密切配合。
四、感情诵读
1、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完后互相评一评,提提改进的意见,特别是怎样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2、小组赛读:
各小组开展朗读比赛,看看哪组读得好。老师和其他学生做评委。
五、扩展练习
读了这个故事你相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写在日记本上。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2
一、设计思想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已经接近尾声。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应该有了一定的基础。这篇课文并不难理解,重点是要上出语文味,不要因为追求理解先人后已、团结合作的思想而把课上成了思品课。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良好的课堂氛围,集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自主性,让学生在主动、互动、创造性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二、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教育家的实验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课文的对话朴实、简洁,意味深长,最能表现人物品质。从小女孩对同伴和教育家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她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文章可分为从教育家实验的准备、实验的经过和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三个部分。叙述顺序清楚、结构明晰。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教学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有了很好的基础。在识字方面应该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但部分生字还需要老师指导。本课故事内容比较简单,但学生要真切地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人文意义,却是不简单的。本课设计本着"把语文课上到学生心灵"的目标追求,努力体现三个"基于":一是基于学生。二是基于文本,三是基于生活。
四、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茶杯、危险、顺利、如实、不假思索、激动、获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五、重点难点
重点是掌握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不假思索"等词语,并理解。
难点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七、课前准备
八、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①出示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②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做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教师可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导语:会提问题不仅是爱思考的表现,更是会读书的表现。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②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③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④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老师板书:实验这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每部分重点讲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想。
⑤组织交流。
a、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个部分。
b、再请三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分内容。
三、
①出示本课的生字。
育、瓶、系、绳、茶、危、险、顺、俩、索、激、堵、获
指名认读。
②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a、引导学生分析"绳、险、俩、堵"这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b、引导学生分析"瓶、顺"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样宽)
c、引导学生分析"育、系、茶、危、索、获"这6个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d、引导学生思考写左中右结构的"激"应注意什么。
③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即时评价。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特别要读好小女孩所说的话。
2、重点理解课文部分词语的意思,如:不假思索等。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女孩在遇到危险时,沉着冷静、先人后已的精神,并能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体会小女孩在遇到危险时的沉着冷静,并能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搜集能体现先人后已、团结合作、沉着冷静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细读课文,了解实验过程
1、再读全文,读懂实验过程及要求。
2、四人小组互相说说实验的要求和实验过程。
设计说明:亲近文本,自读自悟,交流释疑,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能在合作学习中,通过说及讨论,初步明白实验要求及实验过程,为下面学习提供帮助。
3、同学们,就这个实验以前失败过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出示:
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子口,一个也拉不出来。
⑴读一读。
⑵哪个字决定了以前许多次实验都会失败呢?帮“争”换个词。
⑶你能对“争”提问题吗?
预设:
①为什么争着往外拉,铅锤就拉不出来呢?
②他们为什么要争呢?
随机交流预设中学生的提问。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是对前面学生合作说实验要求及过程的反馈,既是检查,又是强调要求的重要性,明白当时情况的紧急性。同时,也为学生能在后面更好地理解小女孩的品质提供了感性乃至理性的依据。
4、因为“争”,所以以前的实验都失败了。那这次实验又如何呢?
二、精读课文,激发情感
1、默读课文,找找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2、交流:
预设一:
出示:
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⑴读悟当时科学家的话,“危险,快上来!”让学生体会当时的危险。
⑵小女孩选择了“我最后”,就等于选择了什么?
⑶是啊,也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
出示: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①读悟,体会“不假思索”。
a、读准“假”的读音。
b、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假”及“不假思索”的意思。
②小女孩不假思索的是什么呢?读“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③怎样的话能够在不经过思考就能马上说出来的呢?
④用“不假思索”说句话。
⑤深入体会“不假思索”用在我们的学习上与用在这句话中的不同表达效果。
⑦对于小女孩来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想法已深深地在她心里扎下了根,发了芽。所以当教育家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她还用得着多考虑吗?她可以想都不想就告诉这位教育家,齐读(有了危险,我应该让别人先出去)。板书:有了危险,先人后已
预设二:
出示: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读悟,体会“不假思索”。
①读准“假”的读音。
②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假”及“不假思索”的意思。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做人要谦让,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课题:
一次成功的实验。
2、质疑提问:
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做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教师可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4、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老师板书:
实验这前:
实验之时:
实验之后:
每部分重点讲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想。
5、组织交流:
⑴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个部分。
⑵再请三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分内容。
三、精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2、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⑴什么人在做实验?
⑵又是怎么做的呢?
⑶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可演示实验过程的课件。
四、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2、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⑴引导学生分析“绳、险、俩、堵”这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⑵引导学生分析“瓶、顺”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样宽)
⑶引导学生分析“育、系、茶、危、索、获”这6个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⑷引导学生思考写左中右结构的“激”应注意什么。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即时评价。
五、实践活动
演示课文中这个实验的课件,鼓励学生课后与同伴一起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二课时
一、继续精读感悟
1、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已经理解了?
2、重点引导讨论“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
⑴4人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整理本组的.意见,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⑵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要抓住重点语句,如: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认识到,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关键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二是三个学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得很好。
3、让学生再质疑,再释疑:
二、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1、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体会不同人物不同的语气。
2、小组内合作读一读。
3、各小组毛遂自荐来读,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三、拓展活动
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也可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茶杯、危险、顺利、如实、不假思索、激动、获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课前积累: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人心齐,泰山移
今天老师给你们送来了几句谚语,自己读读。我们合作来读读。相信这堂课我们也会合作的很愉快!
一、揭题,读题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次成功的实验》(课前板书课题),齐读
听出来了,你们强调的是成功。指名读,你想强调哪个词?(一次成功)
师:不同的读法,往往可以读出不同的意思,齐读
到底这是什么实验呢?打开课文120页,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正确,标出段序。
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现在我们来点有意思的,开火车读课文。
指名读文,随机正音
多音字“系”的读音(相机指导书写:系,这撇像是系的地方;这2个撇折就像长长的绳子绕了2圈;最后系了一个小小的结,就是这个点千万别漏掉。)
小铅锤(看图理解)
正音:堵获(给获组词)
2、学了生字词,这会儿读起课文就更流利了。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想:哪些段落是写这次实验过程的?
交流:你认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实验过程的?
(1)准备(2-6)写实验过程的(7-11)结果
预设:指名3个生说(不会)
有不同意见了吧,别急!在这里我们把准备实验工具到顺利地把小铅锤提出来,就叫实验过程。
(指名说,相机板贴、板书:试验前、实验过程、实验后)
三、细读感悟,研读课文(1-6)
1、同学们,一个实验的成功与否先得知道实验规则吧?这次实验的规则是什么呢?谁知道?出示句子:
【句子】“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
谁还愿意再来读读呢?
游戏规则中,教育家特别强调的是什么呢?(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教育家特别强调的,你也要强调出来呀!再来试试)一起读
2、这一个规则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可以前的实验为什么总失败呢?
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原因
【句子】“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
哪个字是实验的失败的真正原因?(争)
透过这个争字,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画面呢?指名3人(板:争——堵——失败)
3、这个争字让以往的实验都失败了,可这一次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让我们亲临当时的实验现场,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2—6段,划出使实验成功的原因的句子,多读几遍!
A 、出示句子:
句子一: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小女孩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出示句子: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说:“危险!快上来!”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自己来练练这两句话。
指名读。
B 、读着读着,你体会到什么?(危险)从哪里体会到的?你真会读书!能把这种感受送回句子读一读吗?
还从哪里体会到危险?(灌水)
是呀,教育家不是慢慢地倒,而是拿起茶杯向“井”里——生接(灌水),他一边灌一边说——生接“危险!快上来!”
在如此紧张、危险的情况下,一个女孩不假思索地低声对两个同伴说——生接“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预设:(读得这么慢,等你说完水都要满了)
(读得快,你为什么这样读?)
第一层,做到读准,读通。
第二层,体会到让别人先出去
在这么危险的`时刻,小女孩选择了“我最后”,就等于选择了什么?
第三层,体会到女孩不慌,沉着冷静。
引读:水满到你的小腿了,读——
水满到你的大腿了,读——
水满到你的腰了,读——
(预设:读得越来越快,学生读错了——引导体会第三层,你看此时你们都慌了,乱了阵脚,而女孩却一点儿也不慌,是那么的沉着冷静、临危不惧)
C 、正因为有了女孩的先人后己;正因为有了女孩的沉着冷静;正因为有了女孩的临危不惧。
所以,出示句子:
教育家三字刚出口,学生接(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再去读读这句话,你会强调哪个词呢?“一个一个”
D 、感受原因。
这个实验能够取得成功仅仅归功于小女孩吗?那还离不开谁?(是呀,实验的成功还归功于两个同伴的团结和合作。)
4、小朋友,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也处处懂得与人合作,心中装着别人,那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背景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次成功的实验》讲得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许多次却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课文可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叙述顺序清楚、结构明晰。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通过人物的动作与语言体会实验成功的原因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二、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茶杯、危险、顺利、如实、不假思索、激动、获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题质疑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三十课(师边说边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想强调哪个词?试着读读,最好说出理由。
2、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原因?目的?过程?)
(二)初读感知评评议议
1、过渡: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你们提了这么多精彩的问题真了不起!有了问题怎么办呢?(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新词
师:看到大家读得这么相信生词一定掌握的很好,有没有小老师带读?(带读、开火车读)
3、师:同学们读得真用心。你认为这篇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实验过程的?最好能说出理由,让同学们心服口服。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4、师:你们分析得很有道理。现在我请三位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三部分。谁愿意?其他的同学当评委认真听。(学生评)
(三)精读品悟
师:请同学们自读写实验过程的段落,想想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1、多媒体显示重点句一:
一个小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引导体会小女孩的聪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牺牲、有集体荣誉感、有团结合作精神等。可引导学生从任何一方面来理解这句话,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2、多媒体显示重点句二: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这里的省略号是表示声音的延续,也就是字音要拖长。)
3、多媒体显示重点句三:
“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理解小女孩遇到危险时的沉着冷静)。
4、多媒体显示重点句四: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引导学生从“不假思索”一词及小女孩的话来领悟人物精神。)
(四)释放积淀运用实践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电视里,书上,有关先人后己、很好合作、沉着冷静、急中生智的事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多多留心观察,关心他人,我们也会不假思索地做出这样的事。由于时间有限,下课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说说,回家也可对爸爸、妈妈说。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