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教案
此篇文章二年级美术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节节虫的基本制作方法。启发学生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利用大量的版面展示了学生优秀作品,目的是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如纸杯、胶卷外壳、酸奶杯、发卷、饮料瓶、卫生纸卷芯……同时还提供了制作方法步骤图,为学生制作提供了参考。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
应会: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2.隐性内容与目标
让学生了解利用废旧物进行再设计的方法,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难点: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五)学习材料
彩色纸、广告纸、饮料瓶、纸杯、酸奶杯、果冻盒、胶卷外壳、发卷、卫生卷纸芯等。
剪子、胶水或强力胶、刻刀、细绳、小饰物等。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尝试用纸杯进行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感受纸杯的多变性,易操作性,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观察、小组合作能简单的设计、制作作品并进行评价,体验制作的乐趣,增强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激发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剪切、粘贴、描画等方法,将纸杯制作成小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
动脑思考设计造型,使纸杯变得形象有趣。
教学准备:
课件、示范作品、纸杯、卡纸、剪刀、胶水、双面胶、透明胶、彩笔、垃圾袋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孙悟空吗?你知道孙悟空会多少变吗?记得孙悟空曾变成一只小虫子随着茶水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痛得铁扇公主死去活来。现在孙悟空变成了一个纸杯,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出示纸杯)看,孙悟空还会变成什么?变成一只小天鹅了。有趣吗?今天的课就和纸杯有关,纸杯是我们常用的生活物品,但纸杯是一次性用品,用完后会被丢弃。在这节课上我们就变废为宝,用纸杯变出各种小动物来。(揭示课题:纸杯变变变)
二、大开眼界
1、纸杯大变形。
小朋友们,纸杯不光可以变成小天鹅,还可以变成小老虎,小狮子,梅花鹿等各种小动物。(课件出示)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欣赏这些作品。
2、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纸杯是怎么变的?
三、创意空间
1、提问: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的吗?总结:同学们通过看书自学,了解到了制作方法有三种,(课件出示三种制作方法)概括一下,一种剪切杯身直接造型,如小乌龟。一种在杯身上面进行添加装饰的方法,如小兔子、小老虎等。还有一种是改造、剪切纸杯的方法,如小天鹅、梅花鹿等。
2、制作步骤:
(1)构思,(2)画,(3)剪贴,(4)装饰。
如果我们能够很巧妙的.利用他们身上的花纹和图案做出来的作品会更吸引人。
3、教师简单示范几种制作难点(1)剪切杯身(2)解决小动物头尾相对的问题
四、创意创作
1、 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利用纸杯制作小动物的三种不同的方法,你想不想利用这三种方法再变出其他不同的小动物来呢?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方法,就可以变出好多种不同的小动物。请每个同学拿起自己的纸杯,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可以横的看、竖的看、正的看、反得看,在看的过程中,与我们平时记忆中的小动物形象相结合,就可以想象出它适合制作的小动物形象。好好想一想,并试着和小组成员说说自己的想法。
2、作业要求:运用裁剪、粘贴等方法,把纸杯变成形态各异的小动物,并装饰漂亮。
3、提出作业要求:
(1)要求每个小组内选好组长,共同定好计划,准备完成什么作品,组内成员要有分工,如材料员、剪纸员、粘贴员。
(2)完成之后,给作品起一个名称,并做好上台展示的准备。
(3)温馨提示:使用剪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双面胶,请将不用的材料放进回收袋,保持桌面卫生。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碰到的困难。
五、作品展示
1、组织学生评价。
我们请每组选派代表上来介绍作品,介绍时要把作品名称和作品特色说清楚。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一评,比一比。
2、颁奖。(最后要评选出最佳速度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最佳表现奖等)
六、欣赏拓展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纸杯制作小动物,纸杯不光可以做小动物,还可以做出其他好多有意思的造型呢。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废弃物。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发挥想象,精心制作,就可以变废为宝,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惊奇与色彩。(欣赏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艺术品。)2、课后,请同学们利用周围的一些可利用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再制作一些更精彩的作品。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对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并用画、塑、包装、彩纸剪贴等方法进行装饰,使其成为一件即能美化生活,又有实用性的装饰品。
2、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运用自己喜欢的多种技法和材料进行创作。
3、通过寻找生活物品,学会观察、发现美和创造美,并大胆地进行“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的生活态
教学重点:
能合理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材料进行创作,掌握装饰废旧物品的方法,包装美化生活中的物品。
教学难点:
能根据用途合理选用装饰方法和材料进行设计、装饰生活物品。
教学准备:
课件、画笔、收集形态各异的废旧容器、包装纸、彩色纸、碎布、毛线、缎带等材料,准备彩泥、颜料、胶水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几个装饰得非常漂亮的瓶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问:见过老师这儿展示的物品么?有什么用?你想把放在什么地方?请猜猜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师:揭示物品原本面目。用装饰材料将废旧容器全部掩盖起来,使它看上去好像穿了一件花衣裳,这样就让普通的瓶子、盒子等变成了非常独特漂亮的艺术品了。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一学做“花花衣”。
2、出示课题
二、新授
1、赏析教材。
师:现代人很重视对物品的装饰,美的物品能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悦。这是我国陕西民间早期的一种生活用品,是用来喂马的一种木质器具,叫做马勺。
问:这是怎么装饰的?
生:
师:当地民众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彩绘于马勺之上,形成马勺脸谱,经过一代代艺术家们得继承和发展,马勺脸谱已经成为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珍品。
问:马勺艺术可以装饰在哪儿?还有什么意义?
师:传统上多悬挂于厅堂、房室,用于镇宅辟邪、祈福纳祥,深受人们的喜爱。
2、寻找可以穿新衣的废旧物品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通过穿上花花衣变得更漂亮,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环境?课下同学们都收集了哪些废旧物品。
生:
师:喝完饮料的空瓶子、用过的纸杯、餐盘上的花边纸、用过的蛋糕盘等等,都可以再利用。
3、怎样给废旧物品穿上花衣裳
师:欣赏用不同方式装饰成的漂亮作品,分析交流用到的装饰材料和方法。
生:
师示范。
归纳小结:画;塑;剪;贴先根据物品形象特征进行联想,再选择装饰材料及装饰方法。
板书:绘画、捏塑、剪贴
问:还能想到哪些可用的装饰方法?想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包装自己收集到的废旧物品?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选择收集到的物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装饰美化,给它穿上漂亮的花衣裳。并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注意:颜色丰富,搭配合理,大胆想象,富有创意。安全使用工具,保持环境卫生。
生习作。
师巡视,针对性辅导。
四、作品评讲
1、请每一组选出代表将完成装饰的作业在实物展示台上给全班同学展示,并说出创作的构思和内容。表扬构思独特的作品作者。
2、请各组同学相互评述,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欣赏同龄人作品,请学生谈感受。
五、总结
同学们,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改造和装饰废旧物品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想象、多动手,我们就会创造出更多的美。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树立起美化生活和环保的意识,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
六、课后拓展
从今天开始,运用多种材料为多种容器进行包装,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让美永远留在我们身边吧!
板书设计:
花花衣
装饰方法:绘画、捏塑、剪贴
教学反思:
《花花衣》是二年级上册第六课的内容。能够合理选用多种媒材及使用多种方法包饰一个废弃的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通过包装容器的教学,使儿童不断地观察和想象并进行多方构思和尝试,从而提高“因势造型”创新形象的能力和立体塑形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审美情趣,感受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在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观察实物、图片,观察视频,观察教师的制作过程,从而发现美、理解美,这样才会进一步去创造美。二年级的孩子想象力还是非常丰富的,面对各式各样瓶子,大都有自己的想法,简单的包裹一件容器也容易做到,但是怎样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好地呈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从装扮技法上进行引导。
我在学生制作时注意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辅导:一是材料的合理运用,二是绘画、拼接、粘贴、固定等细节的处理。使学生不仅能展示自己的创意,而且能在创作的过程中掌握技能技巧。
通过学生的表现及作业效果不难看出,本课还是比较成功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学生用材和方法过多,因时间关系,一些注意事项我不能在讲授新课时拿出时间一一解决,而在具体辅导创作的过程中面对那么多学生,我又忙不过来,所以有些技能技巧的指导还是不够到位。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我想,如果让学生少尝试几种方法,课堂上是不是会更从容些?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我只注重引导学生在瓶子本身的基础上进行装饰,就像给它穿上一件漂亮衣服,最后效果固然好,却忽略了对瓶子外形的想像与利用。如果能把瓶子改变造型后,让它变成全新的形象,会给学生更大的想像空间,创作出的作品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知: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2、智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教学重点:
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教学难点:
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用具:
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1、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2、揭示课题。
二、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5)学生发言: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三、实践活动: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四、作业评价: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评选设计之星。
五、小结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5
《小鸟的家》是老教材中的一课内容,通过对比发现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作业表现趣
味性,作业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本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鸟的基本形状及动态变化,画画小鸟在树上做窝、安家、玩耍等快乐的情景。
原来在上这课的时候,我让学生直接在白纸上绘画,发现学生在处理的背景的时候都有一定的难度,作业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好。在新教材中,我改变了作业的呈现方式,发现每个孩子都能拿出优秀的作品。
本课我分为两次的练习,第一次的`小练笔先让学生练习画单个小鸟的各种姿态,这样学生能够掌握鸟的画法,第二次把树直接画在彩纸上,然后在树上画上小鸟和鸟窝,最后让学生把树叶画好贴在树上。分层次练习,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这样的作业方式,效果非常好。
本次的作业全部展示出来,效果非常好。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 ,能够把动物的脚印想象成其他形象。
2、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充分展开想象,学习脚印组合的设计方法,运用构图和色彩的知识,完成一幅脚印的想象画。
3、能够了解大自然动物脚印的美丽,养成细致观察的能力,感受想象与创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动物的脚印, 对动物的脚印进行想象。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脚印组合的方法设计想象,完成一幅脚印的想象画。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彩色铅笔等美术用具。
教师准备相关的美术用具、范画和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欣赏充满情趣的小诗《雪地里的小画家》(媒体演示)。在这首诗中都有哪些小画家?今天老师还邀请了其他的动物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欢迎它们吗?这些动物想考考大家,请大家通过看和听来猜猜它们都是谁(媒体演示、范画)。
你们真聪明!大家听到了动物们的叫声,看到了动物们的脚印,就能猜出它是谁,这节课我们来对这些可爱的脚印进行一些联想,好不好?那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10课脚印的联想。
(二)新授阶段
我们认识了许多雪地里的小画家,也看了一些动物的脚印,那谁能说一说动物的脚印有什么特点?动物的脚印像什么? 譬如: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马的脚印像月牙……你们说的真好!真形象!大自然中的动物有很多,老师今天还为大家准备了棕熊的脚印、狮子的脚印和熊猫的脚印,当然还有我们最最熟悉的人的脚印。
接下来,我们要旋转一下动物的脚印,并且试着把不同动物的脚印放在一起,再加上一点儿联想,看看可以组合成哪些新的形象?
下面老师来给大家示范一下,请同学们一定要认真观察。教师简单示范鱼和花瓶的画法及组合方法,提醒学生注意构图要饱满、均衡,要用流畅的线条来勾画形象,要多运用一些不同动物的脚印,注意表现出动物脚印的特点,最后要用鲜艳的色彩来涂色。(为了节省时间,教师出示准备好的范画。)
同学们,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设计要求:
1、确定设计的内容。
2、用脚印组合的方法进行想象创作。可以是简单的`作品,也可以是新颖的作品。
3、涂上简洁明快的色彩。
同学们,现在你们想不想大胆地设计一下这些奇妙的脚印?好!那你们可要抓紧时间,一会儿咱们来进行一场抢答赛,看谁设计的画面中脚印种类最多,好不好?那就开始吧。
(三)发展阶段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教师提醒学生要大胆联想,根据自己的想象,可以绘画多种脚印,然后再进行添画、变化。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创作水平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学生创作一幅新颖奇特的作品;引导能力弱的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构思,然后鼓励、帮助他完成一幅简单的作品,教师还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创设音画氛围,协助学生创作。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几幅美术作品伴着舒缓的轻音乐在大屏幕上播放。同学们有兴趣的画着,时而看着眼前的画面,好像又被触动了新的创作灵感。教师边观察边指导,及时肯定学生优秀的作品。
(四)作品展评阶段
展示学生作品,互相欣赏、交流,挑选学生作品,进行抢答赛, 考考你的眼力。
1、说说添画成了什么。
2、找找画面中的动物的脚印。
3、谈谈画面给你的感觉。
(五)拓展延伸阶段
尝试把各种脚印用硬纸板做成头饰戴在头上,扮演各种动物做游戏。
尝试对自然界中出现的其他一些不规则的、抽象的造型(如水渍、云彩等)进行想象、添画。
(六)教学小结阶段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是的,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同学们,我们要感受大千世界的美丽,就不能忽略它的每一个细节。仔细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善于插上想象的翅膀,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七)收拾与整理阶段
提醒学生们收拾好美术用具,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