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姑娘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蚕姑娘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蚕姑娘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了解蚕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变化,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身体变化。
2. 会正确朗读2-5小节。
3. 会仿照句子用“渐渐”写一句话。
教具:课件、纸条、蚕的图片、磁带、表示蚕的一生变化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二人一组,认读生字
2. 会读了,认识了,那你会不会写这些字呢?(事先在黑板上贴上四个拼音)齐读拼音,让四个小朋友上台写生字。
3. 校对
4. 上堂课,我们还知道蚕姑娘(贴画)是从卵(边说边贴画)里钻出来的。
二、教学新知
引导:刚从卵了钻出来的蚕姑娘是怎样的?(板书:又黑又小)课文哪一小节告诉我们刚从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又黑由小的?(第二小节)
(一)
1. 让我们自由读第二小节(出示纸条:读课文),读好了请举手。再请一位小朋友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蚕床”是什么意思?“黑衣裳”什么意思?
2. 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什么?(生答:……)你能动一动自己的小手吗?把这一小节中表示蚕姑娘动作的词用圆圈圈出来吗?(出示纸条:圈动词)(校对)睡前与睡后的蚕姑娘有什么区别?(出示板书:又黄又瘦)
3. 你已经知道蚕姑娘的变化了,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出示课件)来说说蚕姑娘第一次睡觉的变化吗?(出示纸条:说变化)(出示已写好的课件)请生个别读,再齐读。
(二)睡了一次的蚕姑娘还想睡觉吗?
1. 哪一小节写了蚕姑娘第二次睡觉?(第三小节)请一位同学读第三小节
2. 圈出表示蚕姑娘动作的词
3. (出示课件)用先吃桑叶,接着睡觉,然后(),最后()的句式来说说它的变化?
(三)
1. 学完二,三小节,你发现我们学习这两小节的方法一样吗?(一样)都是用怎样的方法来学习的?(先读课文,然后圈动词,最后说变化)我请一位小朋友做一下小老师,用刚才的方法来教同学们学习第四小节.
2. 师补充:这里“渐渐”什么意思?用渐渐说话(出示课件)
把句子补充完整。
蚕姑娘的身体渐渐_________
__________发黄了__________。
(四)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自己学习第五小节(出示课件)
提示:1. 读第五小节,读准字音
2. 圈出表示蚕姑娘动作的词3. 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蚕的变化
小结2——5节:
1. 学完2——5小节,我们知道蚕共睡了四次觉,你能看着课件,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说蚕四次睡觉的变化吗?
2. 张老师把2——5小节归为一个小节,请同学读,再请你找一找这一段中的反义词(胖-瘦,黑-白,旧-新,穿上-脱下)
师说一个,生答一个,组成一对反义词,加强巩固。
(五)
睡了四次的蚕姑娘还有那些变化?(变茧,变蛾)边说边贴画这就是蚕的一生。
三、巩固知识:
1. 接下来我要请同学来表演蚕的一生,(边听录音边表演)
2. 出示课件:蚕的一生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3. 齐读2——5小节
布置作业:课后习题1.3.4.5
板书设计:12 蚕姑娘
jiǎn
茧(茧的图)又黑又小
é cán
蛾(蛾的图)蚕(蚕的图)又黄又瘦
luǎn 又白又嫩
卵(卵的图)又白又胖
读课文圈动词说变
蚕姑娘教学设计 篇2
一、儿歌导入
1、上课前,我们一起唱的这首歌曲的主人公是谁?对,它就是“蚕”。
(板书:“蚕”)这是一个平舌音的字,谁能读好它?
古时候的人,又把蚕叫做“天虫”,人们觉得它是上天赐给人们的,专门为人们吐丝结茧。在人们心里,蚕就是一位美丽能干的姑娘!(板书:姑娘)姑娘这个词,要读轻声,谁来读?
让我们一起亲热地叫叫她的名字。
2、小朋友们见过蚕吗?谁来说说?
出示图片。这就是蚕,她可是一位了不起的魔术师呢,你知道她都会变哪些戏法吗?想知道的小朋友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数数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想一想:从蚕卵里钻出的蚕姑娘一共睡了几次?
2、检查反馈
出示蚕姑娘的信
大家读得都很认真,蚕姑娘知道小朋友们都很想了解她,所以就给大家写了封信,想看看信里面写了些什么吗?
想打开这封信,得把课文读好,有信心吗?
(1)出示第一组:蚕卵 茧子 蛾
吃桑叶 换衣裳 盖新房
先请小朋友们好好读读这些词,注意读准字音,哪些字的读音特别容易读错,等会请你做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
着重指出:“桑”是 平舌音;“卵”是三拼音节, 声母是l
小老师带读,去掉拼音读。
指出第二行都是蚕姑娘的动作。
(2)出示第二组:床上 换上 漂亮
脱下 吐出 蛾姑娘 旧衣裳
这几个词语,先听老师读一读,小耳朵要听仔细这些词语最后一个字的读音。
指出轻声。
自由读,指读,去掉拼音读。
(3)看来词语都难不倒大家,那么课文能读好吗?
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
指名读分自然段读课文。
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了吗,蚕姑娘一共睡了几次?(四次)
3、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我们赶快打开蚕姑娘给我们的信,听听蚕姑娘跟我们说了些什么吧。
出示蚕姑娘的信。
小朋友们,你们的读书声真好听!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长大变化的呢?我真诚地邀请你们到我家来做客,让我们成为好朋友吧!我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小礼物啦!
蚕姑娘向我们发出了邀请,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和蚕姑娘交朋友吧。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请小朋友们仔细读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蚕姑娘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钻出来的。指导朗读“暖洋洋”。
蚕姑娘是从蚕卵里钻出来的。结合图片理解“蚕卵”。
蚕姑娘“钻”的动作。结合动作表演读,体会蚕的生命力。
2、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细读第二自然段
1、蚕姑娘终于好不容易钻出了蚕卵,那么刚刚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呢?赶快到第二自然段里找找。
(贴图)
2、又黑又小,这么娇嫩的蚕姑娘是怎样长大的呢?请小朋友们再好好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蚕姑娘的几个动作,把它们圈出来。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圈圈画画。
相机出示图片,理解“蚕床”。
3、句式训练:用“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子把蚕姑娘的变化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说。
4、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蚕姑娘的变化吧!(出示图片),展示蚕姑娘的第一次变化。
(贴图)
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加一个表示语气的词“啊”。
学生迁移,用上不同的表示语气的词,读出不同的感受。相机指导在感叹词后不同标点符号的使用,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
5、小结。
板书: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6、词语积累:
像“又黑又小、又黄又瘦”这样的词语,课文里还有吗?
出示: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你还能再想出几个来吗?
五、指导书写
师范写“蚕”,学生书空。
学生观察“姑娘”两个字的共同点,分析字的间架结构,书空。
六、小结
补充板书“?”
七、作业
1、画画蚕姑娘第一次变化前后的样子,记得图上颜色;
2、把蚕姑娘第一次变化的过程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蚕姑娘
又黑又小 → 又黄又瘦 → ?
蚕姑娘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看图导入,板书课题
1、出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蚕
你能说说蚕的样子吗?(或教师讲)
2、板书:很多人把蚕叫做蚕姑娘,但“姑娘”一般年轻的'没有结过婚的女子为“姑娘”,为什么把蚕叫做“蚕姑娘”呢?请小朋友们好好学习这篇课文以后再作回答。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2、同桌互相交流,指名当众发言。(教师可相机讲述文中其他插图的图意。)
3继续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2)标出小节数,边读边思考:课文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蚕生长变化的过程?
4、出示生字卡,学生自主学字,想办法记住字形。
5、认读生字,小组交流记生字的办法。
6、分小节读课文,说说课文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蚕生长变化的过程?
7、齐读课文二——五小节。
三、指导书写
1、带领学生书空生字笔顺。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的位置。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4、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内容: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用具:课件演示有关蚕的图片。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2、抽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想一想,读了这一小节,你知道什么?
3、播放课件,指导学生认识“蚕卵”,直观感受“蚕卵里钻出蚕姑娘”的情景。
4、齐读后小结:读了这一小节,我们知道了蚕是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的。
第二——第五小节:
1、播放课件,演示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
2、自由读课文二——五小节,找找这几个小节哪些语句是相同的,哪些语句是不同的。
3、讨论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
板书:吃 睡 脱 醒 变
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天天发亮
4、齐读课文二——五小节。
第六——七小节:
1、指名读第六——七小节。
2、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蚕吐丝结茧前后的情况,理解“蚕山”、“茧子”等词语。板书:吐丝 结茧 蛾姑娘
3、齐读这两个小节。
三、练习:根据课文填空(略)
四、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看板书说说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
3、指导背诵课文。
五、课外实践:自己养一些春蚕,仔细观察蚕的变化。
蚕姑娘教学设计 篇4
《蚕姑娘》(苏教版第四册)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文章用7个自然段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第一自然段主要讲春天暖和时,蚕丛蚕卵里孵化出来。第二到五自然段具体介绍蚕的4次蚕眠情况。第六、第七两个自然段写蚕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蛾子钻出来的情况。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多数学生都养过蚕,蚕是他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昆虫,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是有生活经验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使得学生更好地达到了解蚕的生长过程这一教学目标。另外,这篇课文的篇幅比较长,要求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是有一定难度的。好在课文的语言生动,句末注意押韵,读起来比较上口,第二到五自然段的段落结构相似,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的这一特点,帮助学生突破背诵这一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4次蚕眠的情况,了解蚕的成长过程。学会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去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抓住段落特点指导背诵。
教学时间:共3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略)重点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老师板书“蚕”字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我们中国,很早就养蚕了,古时候人们把它叫做“天虫”,所以“蚕”字上面是个“天”,下面是个“虫”。
2、板全课题:揭示新授内容
3、说说为什么把蚕称作蚕姑娘?
二、了解蚕的生长情况
1、结合生活,交流对蚕的了解
指名说说自己养蚕的情况,老师可以结合学生介绍作些补充
[在实际生活中,多数学生都养过蚕,对蚕并不陌生,这是课堂上学习这篇课文一个很好的共同的话题,所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这篇课文,能自然地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使得学生对文本内容有种亲切感。同时通过相互交流养蚕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蚕的一生。]
2、自读课文,思考:蚕从卵变成蛾经历哪些过程?
3、指名说蚕的生长过程,老师结合学生发言出示蚕的生长过程示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蚕卵、茧子、蚕山、蚕床,了解蚕的一生。
[课文中“蚕山”“蚕床”这两个词的意思学生不太懂,即使是养过蚕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太会用到这两个词语。这两个词语又不是用语言能解释清楚的,所以可以利用相关图片让学生认识“蚕山”“蚕床”结合学生发言帮助理解词义。]
4、现在,你能理出蚕姑娘的生长过程了吗?(学生说老师板书)
板书:蚕卵
蚕姑娘
吐丝结茧
变成蛾子
补充:蚕姑娘变成蛾子后,再产下蚕卵,然后蛾子就死去了。这就是蚕的一生。
三、诵读课文,加深体会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老师口述第一自然段内容,出示有关图。
2、学生看图知道天气暖和了,蚕才从蚕卵里钻出来,读好词语“暖洋洋”。
3、学生一起背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2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
1、老师出示4次蚕眠情况图,让学生观察蚕的不同样子,发现蚕的变化,举手说。
2、让学生到课文第二代第五自然段中去找有关词语,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生动。
[从这里开始的教学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重点学习2———5小节,掌握蚕4次眠的情况,体会人们对蚕的喜爱,看到蚕长大了、变化了感到兴奋、喜悦。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去体会课文中语言表达的准确。]
3、学生看课文后举手回答,老师板书
板书: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过渡:刚钻出来的蚕姑娘又黑又小,长长就变得又黄又瘦,再长长就变得又白又嫩,再长就变得又白又胖。这说明蚕姑娘在一天天长大。他是怎么长大的呢?
4、具体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第2自然段,找出写蚕姑娘长大的最重要的一些词。
(2)引导交流,学生举手说,老师板书:吃睡脱变
(3)这些词都是表示蚕姑娘的动作的,写他怎样长大的,我们把第2小节一起读一读。
(4)指导朗读
老师抓住这一段中蚕姑娘颜色变化了,抓住不吃不动好几天后突然醒了这些现象,引导学生体会蚕眠很有趣,读好这一段。
(5)学生看着板书背这一段
[这么长的课文对学生而言要背诵是有困难的,课文的后面几小节在语言表达上和第二小节很相似,所以可以利用对第二小节的指导,让学生体会到本课构段规律(段式回环反复),化解背诵的难点,练习当堂背诵。减轻课后负担。]
过渡:蚕姑娘是怎么变成白姑娘的?怎么变成嫩姑娘的?怎么变成胖姑娘的?小朋友能自己去学习第3、4、5小节吗?
5、学生自己读第三到第五自然段,划出表示蚕姑娘在生长的动作的词。
6、组织交流
(1)、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仍然有“吃睡脱”这些词语。
(2)、让学生找出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在说法上的不同。
学生归纳出不同处后,引导体会为什么这儿要说“又睡在蚕床上”?
(3)学生看板书齐背第三自然段
(4)学生找出第4、第5两个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在说法又有什么不同?
(5)学生看板书齐背第4、第5两个自然段
7、老师小结学法:
这么长的内容,其实有很多地方说法是一样的,只有几处有点改动,但是很容易记住。小朋友找到背诵的办法了,很快也就背下来了。
[老师的小结实为了让学生明白:课文虽然长,但找到背诵方法了,背诵就不难。鼓励学生学习别怕困难。指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类似的段落形式相近的课文,可以采用这样记住相近段落中少量词语变换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三)、学习第6、第7自然段
1、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睡了四回的蚕姑娘。
2、交流是怎样想到这个词的。
知道要联系前面的课文和第5自然段最后内容来想。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运用文中“又又”这样结构的词汇进行表达。学生能说出来,就说明他是读懂课文了。通过互相交流,是对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内容这样一种阅读方法的渗透。]
3、学生再读第6、第7两个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
4、学生自读后,指名交流
5、引导体会课文中语句表达的生动
(1)你觉得这两小节中,哪句话说得最有趣?
(2)简单谈谈这句话怎么有趣?
(例如:“要盖新的房”把茧子比作新房子;“茧子开了窗”把茧子上面的小洞比作窗户)
[这两小节内容不长,但语言生动有趣。这样的设计主要是想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去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
(3)结合学生说到的内容,老师出示相关句子,指导朗读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例如老师范读学生听;请几个学生比赛读,其他学生当评委,听后评一评;请个别学生范读等)
6、学生练习背第6、第7两个自然段(不记得的地方可以看看书)
四、全文诵读
老师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跟读全文。
五、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复习生词、找一找赞美蚕的语句
第三课时(略)重点检查课文的背诵,做课堂练习
建议练习:
1、听写词语
姑娘桑叶蚕床交换盖房子响亮
2、照样子写词语(先组织学生口头交流再写)
暖洋洋
又黑又小
3、把下面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学完课后练习第4题再做)
春天到了,柳树发芽了。
春天到了,桃花开放了。
蚕姑娘教学设计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整体感受。了解蚕姑娘的一些大概特点。
3.课文中的生字课文能准确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把课文读准确,课文较长完成初读要求。
难点:人人能正确流利地读好全文,并初步知道蚕的生长过程。对策:留下充足的实践反复读,示范讲解,领读。
教学准备: 挂图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蚕的挂图
这是什么? 谁认识?
2.板书 蚕(cán)
3.写课题,学生写生字姑娘
蚕姑娘是怎样生长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初读课文
1.提出初读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读好词语,把句子反复读顺。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音。
3.检查自读情况:
难读的句子:
(1)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蚕姑娘。
(2)蚕姑娘吐出丝儿来,要盖新的'房。
(3)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的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
自由练习,指名朗读。
难读生字词语:
钻 (zun)出 平舌音
桑 (sng)叶 平舌音 后鼻音
旧衣裳 (shang) 翘舌音
蚕(cán)床(chuáng)
自由练习,指名朗读。
开火车朗读词语。
三、整体感受
1、再读课文,自由练习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
2、开火车逐段朗读课文
3、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1)、蚕姑娘从哪里钻出?
(2)、睡了共几回? 后来又干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教学生字:蚕、桑、姑、娘。说说记忆方法
3、范写生字
学生描红,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循文明像: 细读课文,了解蚕得胜藏过程及生长特点。
2.体情悟道: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了解蚕姑娘的生长过程。背诵课文教学
难点: 辨析课文中相似段落的不同。
对策: 朗读,比较,理解内容,理清线索。
教学准备:图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复习:
朗读,默写词语:
变成 吐丝 蚕姑娘
换上 从此 暖洋洋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体会“暖洋洋”比较温暖
3、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4、解释 : 蚕卵 又黑又小的是蚕的籽
5、齐读这一小节
(二)学习2—5节
1.学习第二小节
刚从蚕卵里钻出的蚕是什么样子? 指名读
板书 又黑又小 看图理解又黑又小
以后它怎么样?
它睡眠后有什么变化?
小结:学了这一节,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
2.学习3—5自然段
自由轻声读 ,看看蚕姑娘发生了什么变化?检查:
又( )又( )的蚕姑娘——又( )又( )的蚕姑娘——又( )又( )的蚕姑娘。
3.根据填空自由背诵
(三)学习第6节
蚕姑娘又吃了桑叶它干什么去了?
上蚕山——结茧
看图理解
“蚕茧 ”
(四)学习第7节
最后,蚕茧里飞出了什么?
它是什么样的?
学生看图理解说说
(五)小结
1.课文向我们介绍蚕的生长过程,谁来说说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蚕的生长过程。
2.你觉得蚕怎么样?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回答。
(师根据课文内容概括介绍蚕的作用,蚕丝可以做丝绸。)
三、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学写生字:旧、换、胖、盖、响
3、范写,学生描红。
蚕姑娘教学设计 篇6
蚕姑娘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蚕姑娘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