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2025/11/17教案

此篇文章《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的教学

1.导入。

师:同学们,您们喜欢儿歌吗?谁会背?

指名学生背儿歌。

师:同学们背得真不错,老师也学会了一首新儿歌,想听吗?

2.老师背儿歌。

“正月梅花香又香。……”

师:好听吗?想不想学?咱们就一起学一学。

3.学儿歌。

学生初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

(1)指名读,及时正音,再自由读。

(2)了解儿歌中各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师:你从儿歌中了解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重点讲解正月是指一月。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5.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二、“成语故事”教学

(一)引入

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1.指名学生说一说。

(二)学习“胸有成竹”这个成语。

1.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3.了解寓意。

师: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老师相机加以说明:“胸有成竹”这一个成语出自文与可的故事,是说他在画竹子之前,心中先有一个他要画的竹子的大概形象,比喻我们做事前心里已有全盘的考虑及妥善的安排,因此才有成功的把握。

4.作业:背诵儿歌;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三、习作教学

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内容。

2.学生分小组自由谈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在全班交流,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本单元描写植物的课文的'写作方法,注意表达的顺序。并举一反三,体悟描写其他事物的方法。

4.生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四、习作讲评

1.回忆作文要求。

2示较好的习作,欣赏评价,说说好在哪里。

3.出示中、差两种层次的作文,评讲,集体帮助修改。

3.学生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了解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能够熟读成诵。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拟。

3.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

1.对于儿歌能够熟读成诵。

2.丰富知识,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拟。

4.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补充描写春天的词语,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2、能通过提问的不同,读出同一个句子句子不同的语气。

3、掌握左半包围的字的书写要点。

4、朗读背诵古诗,阅读短文,理解文本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掌握汉字书写规律。

难点: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小草的坚韧不拔。流利朗读文本,理解文本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是小导游

1、出示生字卡,指名读生字,师生共同正音。

2、同学自由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看图认字:亭、厕所、宝塔分析字形特点认字:餐根据字义理解识字:管理、咨询

3、同桌检查读词语,互相评价校音。

4、老师指名读生词,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5、我来当小导游。我们今天去中心公园玩儿,公园可真大,同学们可得认清楚指示牌,可别走丢了。谁来当小导游,带领着我们一起游览一下公园呢?简单的介绍一下公园里有什么。

6、小结:这张图就是我们在公园里经常见到的导览图,看到这张图,我们就知道这个公园里有什么设施,我们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认识这些指示牌,我们在公园里就能更好的游玩了,下次与家长去公园玩,你们也给家长讲讲这个导览图吧。今天我们就游览到这里。

二、读读写写

1、出示春天的图片,说说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景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2、出示课本的练习题,举两个例子。

______的天空

_______的.阳光

______的田野

_______的微风

______的柳条

_______的草坪

示例:我看到碧绿的田野、细长的柳条。

暖暖的阳光让我感到春天来了。同学们,你们还想到了什么,把你感受到的说一说。(指名说自己的想法)

微风:轻柔的、温柔的

草坪:嫩绿的、细软的、充满生机的

天空:蓝蓝的、广阔的、一望无际的(言之有理即可)。

3、选择你喜欢的词语填在课本划横线的地方,字迹工整。

4、出示句子“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指名读句子。

根据教师的提问读这个句子。

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重读“种子”)

种子睡在哪里?(重读“泥土里”)

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重读“松软的”)

根据提问的侧重点不同,读的过程中,重读的地方也不一样,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提问所问的要点。

5、指导书写。

归纳总结:“底”“原”是左上包围的字,写的时候注意撇要写伸展;“处”“递”是左下包围的字,捺画要写得伸展。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这节课上,学会了如何看公园的导览图,与我们实际的生活紧密相关,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在生活中留心观察,扩大自己的识字量。

第二课时

一、走进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1、导入:小朋友们,学习这一单元课文后,我们发现了春天新长出的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钻出头来。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2、初读感悟。(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注意“枯”不能读成“gu”,不可写成“姑”。荣不要读成“yóng”。

3、理解古诗内容。(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再自由读诗,了解诗歌大致的意思。大意释析:“离离原上草”,辽阔的大地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多媒体展示辽阔草原。看到后你的感受怎样?(惊讶,舒服,心旷神怡。)读出你的感受。“一岁一枯荣”,出示春、夏、秋、冬草图,让学生讲两幅图的不同理解诗意。(3)出示课本插图,学生观察。(4)小组讨论后汇报。(5)教师小结:“一岁一枯荣”是大自然的规律。大家看的这枯荣图有什么认识请读出来。(6)看春秋草图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7)教师小结:读到此句诗时,大家的心中对小草涌起了什么感觉,说一说。它们无情摧残小草,枯萎衰败,春天一到,小草又恢复了生机。

4、师点拨:此时,你最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呢?(小草的生命力真顽强啊!)

5、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读?(体会到了作者对小草的赞美、喜爱。第三句“野火烧不尽”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小草的顽强,“烧不尽”读重音;第四句“春风吹又生”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又生”读重音。)

6、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二、我爱阅读

1、播放短文录音,请学生仔细听录音,把自己读不准的字圈划出来。不理解的句子划上波浪线。

2、小组讨论解决难点。出示:沙沙沙、轰隆隆、叽叽喳喳,重点指导读好拟声词。

3、学生自由朗读短文,把字音读准,语句读流畅。

4、说一说这一篇短文讲了个什么故事。(指名说)

5、分小组按照自然段顺序,轮流朗读短文。6、师生合作读短文,分角色朗读短文,笋芽儿的话让女生读,妈妈教师读,旁白男生读。

三、课堂小结

1、背诵古诗2、把我们学习到《笋芽儿》读给爸爸妈妈听吧。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

天空:蓝蓝的、广阔的、一望无际的

微风:轻柔的、温柔的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积累几组意思相反的词,并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词,通过选择近义词,说句子,读儿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积累。

3、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听说能力。

4、能勇敢地承担口语交际中的“导游”角色,增强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积累近义词、反义词。

教学难点: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听说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课件出示:

进——退

快——慢

安全——危险买——卖

正——反

复杂——简单

2、读一读学习小伙伴的话,说说自己发现这几组词的共同点。 3、请同学演一演,理解词语的意思。

4、教师示范读和师生对读这几组词,注意把生字读准。 5、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6、检查是否每个同学都认识并能读准九个生字。7、给生字找朋友。

8、扩展练习:说说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课件出示:

有——

高——

熟——

干净——

吵闹——

细心——

(二)、我会选

1、课件出示

美丽

有名

中央

非常

中心

著名

特别

漂亮

2、读读、想想、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做游戏:鸡妈妈找小鸡。

第一排词语为鸡妈妈,第二排词语为小鸡,找对了,鸡妈妈就站在小鸡旁边,成了一对近义词:课件出示:

美丽——漂亮

有名——著名

中央——中心

特别——非常

4、扩展练习:说说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凉快——

也许——

办法——

高兴——

(三)、仿照例句说句子

1、出示例句:

课件

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

2、为什么“我要把它拍下来”?用上“因为XXXXX所以XXXXX”。

3、让学生感知感叹句和陈述句的句式特点。

4、课件出示:“北京真XXXXX啊!我多么想XXXXXX。”你会说吗?

5、说说你想说的话,出示“XXX真XXX!我XXX。”说说自己的感受,争取跟同学不一样。

(四)、我会读。

1、课件出示:诗歌,配音。

2、学生自由练读,注意读准字音。

3、学生展示读(配乐朗读)

4、多种方式练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五)、交际口语。

1、情景谈话,引出话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看过故宫,爬过万里长城吗?你们游览过杭州西湖,爬过泰山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旅游,去领略祖国的壮丽山河,去欣赏各地的美丽风光。

(2)出示祖国各地风景名胜的配乐课件。

(3)小朋友们,刚才你们到各地去旅游,说说你们到了什么时候地方,看到了什么?

2、分学习小组进行练习口语交际。

让孩子们拿出课前收集到的祖国各地风景名胜的图片、宣传册或其他文字资料,在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竞选“最佳导游”和“最佳游客”。

(1)“最佳导游”的标准:

热情大方地向大家作介绍,语言清晰,流畅,让“游客”能听懂你说的话,并希望自己能到你的景点旅游。

(2)“最佳游客”的标准:

认真耐心地听取“导游”的介绍,所提的问题与景点有关,并且能提一些建设性建议。

4、小结:我们的祖国地域广博,大好河山等着小朋友们去饱览,小朋友们如果现在就想去,那就赶快到课外书中去畅游吧!这样,你将成为一名快乐的旅行家。

(六)、展示台:

1、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2、全班根据内容的不同,分块展示作品。

3、请给你喜欢的作品和同学评星级。最后,评选出“识字大王”、“小小收藏家”、“小小舞蹈家”、“小小歌唱家”。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2、学习填写汇款单,认识数字的大写。

3、与同学交流近年新出现的和一些有新的含义的词语,并学会运用。

4、积累与景点有关的对联。

教学重难点

学习填写汇款单,认识数字的大写;学会运用近年新出现的和一些有新的含义的词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2、学习填写汇款单,认识数字的大写。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导入新课。

师:第二单元的课文学完了,多么神奇又特别的科学之旅啊,我们跟随着科学家的想象了解了琥珀的形成过程;知道了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感受了纳米技术的神奇;见证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巨大成就。科学之旅,真令人神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继续观察、发现、思考。(课件出示:语文园地)

2、课文回顾。

(1)师引导: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

(2)课件出示学过的课文题目。

(3)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本单元的阅读情况。

(4)课件出示要求。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5)生汇报交流。

3、学习“交流平台”。

(1)师导入:遇到不懂的问题,同学们的解决方法真多啊!我们一起到“交流平台”栏目看看,那几位同学有什么高招吧!

(2)出示课件。

r我通常会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r查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

r我是请教别人后知道的。

(3)师引导:读了三位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收获?(生交流)

(相机出示:联系上下文查资料请教别人……)

(4)师继续引导:你在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还有什么妙招吗?

(5)示例:多思考,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学讨论……

(6)生联系本单元课文,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①师引导:谁能联系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说说你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的。

②示例:学习《琥珀》这篇文章时,我不明白为什么“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通过查资料我知道了琥珀的形成需要几千万年。

4、延伸拓展。

(1)课件出示一段话。

(2)师引导:自由读读这段话,看看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运用学到的方法解决。

(3)生讨论交流。

二、识字加油站

1、师引导: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能尝试着解决了,方法真管用!现在让我们来到“识字加油站”,大家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呢?

2、学习填写汇款单。(课件出示汇款单图片)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填写金额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师指名回答)

3、学习生字。(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字)

4、借助拼音,生自主认读生字,同桌互读。

5、检查识字。

(1)师指名领读;生开火车读。

(2)检查自主识字情况。

①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字。

②师指名认读。

6、巩固识字。

(1)“连一连”游戏识字。(出示课件)

贰捌壹柒叁玖

三一八九二七

(2)师指名连一连。

7、识记生字。

(1)师引导: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生交流。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丘+山=岳;氵+相=湘;扌+别=捌;王+久=玖。

②部件识字:“柒”上面有个“七”;“叁”下面是“三”。

③在生活中识字。师出示发票、人民币等图片,指名认读上面的大写数字。

8、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汇款单,生练习读汇款单上的金额。

(2)师指名读。

(3)巩固认读。(课件出示优惠单)

(4)师引导:这是一张商场优惠单,谁能说说分别优惠了多少钱?

(5)生交流。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近年新出现的和一些有新的含义的词语,并学会运用。

2、积累与景点有关的对联。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数字的大写,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词句段运用”栏目,认识一些科技发展带来的新词语和句子吧!

2、学习词语。(出示课件)

(1)读一读。师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生齐读。

(2)小组交流: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示例:第一组词语是近年新出现的;第二组词语是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含义。

(3)理解词意。

师引导: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与同桌交流交流吧!

师指名交流。(相机出示词语意思)

(4)学会运用。

①师引导:现在大家已经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了,能不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和同学交流交流,说一两句话呢?

②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说话;全班交流。

示例1:老师上课时,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我们觉得非常有趣。

示例2:我将旅行时拍的'照片,设置成我的手机桌面背景。

③拓展延伸。

师:你还知道哪些近年出现的新词?

示例:互联网+、快闪、黑客……

3、学写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1)读一读。生自由读;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

(2)说一说。小组交流:这些句子加点的部分有什么作用?

(3)师小结:加点的部分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

(4)仿写句子。

①师引导:你也能运用这样的方法,照样子介绍一个事物吗?

②生练写句子。

③师指名交流。

④交流展示。

课件出示:

r已发掘的3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

r有5000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积有7000平方米,比1个足球场还大。

二、日积月累

1、师谈话引入: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日积月累”,欣赏一组旅游景点中的经典对联。

2、认读对联。(出示课件)

(1)生自读对联后指名读。

(2)师相机指导读音。“塞上”的“塞”读“sài”,不要读成“sāi”。

3、引导想象对联描绘的画面。

(1)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预设:秋风萧瑟的塞上风光,烟雨朦胧的江南风光。

(2)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师指导:这是一副回文联,描写的是厦门鼓浪屿的风光,展现了水天相连、山雾相连且连绵不尽的壮观景象。

(3)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师引导:这是江苏苏州沧浪亭上的对联,意思是清风明月这样悠然的自然景色是可遇不可求的,眼前的流水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别有风情。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预设:这是一副数字联,描写的是山东济南大明湖的美丽风光。

4、练习背诵。

5、延伸拓展。师:你还知道哪些景点的对联?(出示课件)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篇5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15篇(集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篇6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会运用“!”“?”并了解它们的用法。

⑵认读新字新词或学习词语的搭配。

⑶学会连接动类与偏正类的词组。

⑷积累(读背)节气歌。

⑸进行口语交际。

⑹学会写一种小动物。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语文知识的了解,通晓感叹号和问句的用法。

⑵通过对汉字的结构认识学习新字。

⑶通过背诵积累节气(气候)知识。

⑷通过了解动物世界学习写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与“?”的用法。

2、学会新字新词。

3、能正确搭配词语。

【课时设计】

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感叹号、问号与句号并了解它们的用法。

2、认读新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聪明的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步入《语文园地五》,相信大家会有新的收获。

二、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这书上有字

生:齐读句子。

师:谁能给句子加上两个不同的标点,使两句话的意思不一样。

生积极思考。

生:我给“这书上有字”加“。”。

生:可以加“?”。

师出示相应的句子:这书上有字。

这书上有字?

学生读句子,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后要讲一讲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生:用“。”说明讲的话是真实的。

生:用“?”表示值得怀疑,代表疑问。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句号、问号的不同用法,老师为大家鼓掌。

2、运用相同的方法学习下一组句子,引导学生了解感叹句的用法。

3、出示几组句子进行练习:

⑴今天老师没来。

⑵明天是你的生日。

今天老师没来明天是你的生日

三、读读认认

1、出示生字:

材、拦、蚪、猴、伴、膀、慢、祖

学生认读生字。

2、再出示新字:

财、栏、抖、喉、拌、榜、馒、租

3、学生猜读后教师出示拼音拼读:

学生说说不同处和相同处。

4、学生自主的认识生字,同桌间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5、用扩词和抽读的方法巩固生字。

四、总结

师:时间过的真快,一节课又结束了,同学们有新的收获吗?

学生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搭配词语。

2、读背节气歌。

〖教学过程〗

一、我会连

1、课件出示:

打开方向茂密的乌云

辨别宝藏满天的空气

寻找窗户清新的枝叶

⑴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⑵明白题意后连一连,师巡视指导。

⑶指名汇报学情。

⑷讲要点:前后词语要恰当。如:“打开”只能对窗户、门、抽屉、盒子等可以紧闭的东西。再如:“辨别”只能对方向、色彩、图案、脚印等内容。

⑸再出示几个进行练习。

二、读背节气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气吗?你们会读节气歌吗?

学生们积极思考,也许有的学生说的不太完整,鼓励他们知道几个说几个。

1、出示相应的节气歌。

2、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

3、指名读,师生正音。

4、师范读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5、针对每一个季节出示相应的`节气。

6、了解“暑相连”与“秋处露秋”的意思。

7、学生质疑,相互提问,共同解决。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8、熟读成诵。

三、课后延伸

师:我们不仅知道了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而且还会读、会背节气歌,回去后把这些知识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及你的朋友们,好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和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与大家积极交流。

2、写出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老师今天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愿不愿意去?(愿意)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出示动物世界)

生观察后回答:动物世界(师板书:动物世界)

师:动物世界都有哪些动物?你知道这些动物的特点吗?

生看后积极回答: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运东西;经过训练的狗能为盲人领路……

师:大家知道真不少,真是:不看不知道,动物世界真奇妙。(板书:奇妙的)

二、自由组合,生生交流

师:动物世界真奇妙!你身边有哪些动物,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赶快说出来,跟同学交流交流吧!

学生们可以自由组合,把自己了解的动物和与动物之间发生的事说出来。在别的同学说的时候,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师巡视指导)

三、组织学生,班内交流

选取几名代表上台交流,同组的学生可以补充。

四、组织评价

学生们进行评价,优胜者选取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以示鼓励。

五、写一写

师:同学们说的都特别好,老师听的津津有味,愿意把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写出来,让更多的小朋友们都来了解它们吗?(愿意)

1、出示写话要求:可以描写它可爱的样子;可以写它有趣的生活习性;可以写与它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

2、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写好后,与本组学生进行交流。

4、选写的生动的读一读。

六、总结

师:同学们说的、写的都特别好,而且还懂得了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动物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