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此篇文章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1
教案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以礼待人是一种美德,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尊及尊重他人的意识。
2、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尊重别人,并在生活中能主动加以运用。
教案重点:
培养学生自尊及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案难点:
让学生在生活中知道怎样去尊重别人
教案用具:多媒体
教案过程。
一、提问导入。
出示背景资料中的第3幅图提问:“这位学生在做什么?他的行为说明了什么?”请学生思考。
二、活动过程。
1、讲故事。
讲讲古人和现代人尊重别人的故事。
教师先讲列宁的卫兵而接受检查的故事,讲完这个故事后,让学生体会到尊重他人是不分职位高底贵贱的。
让学生讲讲学材中另一幅图的故事,中国古代的老学者向青年学者请教,使学生体会到老年学者对知识和人的尊重。
2、议一议。
(1)先选择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图在全班范围内辨析,其他图在小组内讨论。
(2)教师加进与本班、本校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图进行分析,在分析几幅图后,可以点明:如果我们也有过类似不尊重别人的行为,应该立刻改正。
3、说一说。
第1幅与第2幅图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做法表演出来后阐述理由。第3幅图和第4幅图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进行充分的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有什么人、正在干什么,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做。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说面对这些情况,自己会怎样做,目的是为学生树立行为上的榜样。
三、活动评价。
主要请学生谈谈通过活动获得的情感上、思想上的收获。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励每一个学生都去做有礼貌的人。
引导学生从这两方面去谈。也可以自由谈自己通过活动的收获。
四、活动延伸。
请学生在家中与父母一起讨论一下,在家庭生活中如何互相尊重。讨论在家庭生活中如何互相尊重。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2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3
教案目标:
1、采用“过家家”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形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了解有关社会生活的小常识。
2、通过形式扮演“小顾客”和“售货员”的活动,帮助他们养成使用文明用语的好习惯。引导学生了解售货员的辛勤工作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方便,我们应该尊重他们。
教案重点:
使学生明白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社会关系。
教案难点:
解有关社会生活的小常识。
教案用具
多媒体
教案过程:
一、导入。
根据学材所给的资料背景顺序,再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使学生了解文具商店,知道他们身边常用的文具是从哪来的。
二、活动过程。
1、发现问题。(说一说、试一试)
(1)“说一说”要求根据背景资料所给的内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上图是卖什么的商店?”“你去过的.文具店都卖什么文具?”
(2)“试一试”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能从文具店买来的物品勾画出来。使学生原有的内部知识得以外显出来。
2、提出问题。(说一说)
分组讨论:开个文具商店都需要哪些条件。提供再共同探讨怎样办出特色文具店,什么样的售货员是顾客最喜欢的等问题,共同分享自己的智慧与创造。
3、解决问题。(玩一玩)
由学生自由选择来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在活动中,通过学生扮演角色,使他们能够了解售货员的辛勤劳动,从而尊重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争当一名文明小顾客;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有关社会生活的小常识。
4、交流与反思(议一议)。
重点放到角色的评论上,如:怎样当好一名售货员、做什么样的小顾客最文明等。知道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服务。
三、活动评价。
通过自评和互评,进一步明确售货员与顾客的关系,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鼓励那些有所创新的学生。
四、活动延伸。
由学生亲自、独立买一回文具。便于学生再次熟悉社会生活中买东西的“学问”。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教会学生打电话,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教育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活动对象:一(7)班全体学生
活动主题:打电话
活动地点:一(7)班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正题
小朋友,你们谁家有电话呢请举手。
谁打过电话请说说你是怎么打电话的好吗下面请打过电话的小朋友告诉大家,希望大家注意听。
二、初步了解打电话的知识
请小朋友先讲。
学生1:那天,我大舅来电话,找我妈有事,妈妈跟大舅说话后,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也跟大舅说几句话好吗”妈妈把话筒给了我。我拿到话筒放在耳边,就听到大舅的`说话声,“你是淳淳吗”我高兴地说:“是我。”“你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过年我就奖励你。”我说:“我记住了。”
教师:谁还能说一说
学生2:星期天,我正在做作业,电话铃声响了,是爸爸来电话了。嘱咐我在家听妈妈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
学生3:我看见妈妈跟我小姨通电话。妈妈先拨通了号码,然后拿起话筒:“喂,你是秀丽吗请你有时间到我家来玩吧!”小姨说:“姐姐,下星期天,我一定去。再见!”“再见!”
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那么,打电话应注意什么呢请你们认真听讲。
三、创设情景,让学生尝试打电话的乐趣
小朋友,今天我们跟谁玩电话游戏呢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更不是给叔叔阿姨,而是给你的好朋友小亮打电话。为什么要打电话呢因为今天是小亮的生日,你要通过电话来表达对好朋友小亮生日快乐的祝愿。请小朋友记住,通话时要热情大方,用礼貌语言,并且语言要简洁明了。讲话时要面带微笑,声音不要过高。不要忘了开头问好,结束说再见。
小朋友,打电话时注意的问题,记住了吗
好,下面我们来玩打电话的游戏。
四、模拟表演,尝试成功的喜悦
小朋友们请观看表健演。
“喂,你好!我是你的好朋友,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向你表示祝贺,祝你学习进步!”
“谢谢你!”
“再见!”
“再见!”
“喂,你是小亮吗”
“我就是。”
“今天是你的生日,在你过生日的日子里,我代表我们全组的同学向你表示祝贺!”
“谢谢!”
“不客气!”
“再见!”
“再见!”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5
教案目标:
1、知道注意安全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防止受伤害。
2、知道有关交通规则和交通标志。
3、知道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带来痛苦,给别人带来麻烦。
教案重点:
交通标志、规则和安全教育。
教案难点:
懂得遵守交通规则。
教案辅助:
多媒体
教案过程:
一、谈话引入。
城市、乡村的道路千条万条,道路上的车子千辆万辆,小朋友出门可要注意交通安全噢!
我们要把交通安全记心中,防止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交通小博士》。
二、探究新知。
1、想一想。
⑴路口为什么要装红绿灯?
⑵下雨天过马路应注意哪些问题?
2、认一认。
⑴出示图片:“认一认”图片中的交通标志和设施。
⑵提问;这些是什么标志?它们有什么用处?
⑶小结
:马路上有了这些标志和设施,行人和各种车辆,就会各其道,互不干忧,这样就能确保交通安全。
3、联系实际,深入明理。
⑴提问:你们还听到或看过哪些交通警事故,后果怎样?
⑵总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马路上的车辆不断增多,更要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保证生活,学习政党进行。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伤害,给个人、家庭带来不幸和痛苦,而且还会造成交通堵塞,耽误运输,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三、结合实例,使学生懂得应遵守有关交通规则。
1、投影:行人横穿马路。提问;行人这样过马路对吗?有什么危险?应怎样做?
小结:过马路要走人行道或是走过街天桥、地下通道。走人行林横道时,要注意避让过往车辆,先向左看,走到中间再向右看。
2、投影:行人在人行道中逆行。说一说,谁做的`是对的?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小结:行人要走人行道,而且要靠右行,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右边走。
3、投影:小朋友登护栏。他这样做行吗?为什么?
板书设计:
交通小博士
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行人要走人行道
不登护栏不扒车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6
课题一:认识新朋友,小小学具用处大
教学目标:
1、学会介绍自己,学会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认识各种学习用具,学会使用,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
2、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词汇,学会独立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用具。
3、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重点:让学生独立思考难点:选择个别文具的替代品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认识新朋友
一、导入:
开学了,大家都认识自己的同学了吗,我们今天就来认识新朋友吧。
二、活动组织
1、看一看
图上的小朋友都穿着怎么样的服装,有什么特点。哪个是维吾尔族的小朋友,最后一位小姑娘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她像什么民族。
2、想一想
有三位小朋友,他们是怎么介绍自己的`,你会不会这么介绍?还有两个小朋友,他们分别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3、说一说
请小朋友按照李冬、买卖提、古丽的方式,介绍自己和老师及同学们认识。请小朋友们按照乌兰、马立的方式介绍自己,让同学和老师认识你。
4、讨论:我们班都有那些民族的同学,都是什么民族。
(二)小小学具用处大
一、导入:
我们在学校不但有不同民族的同学做朋友,还有一些学具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二、活动组织
1、看一看:书上画了哪些学习用具,你认识他们吗?哪些是你的好朋友。(同学边看边回答)
2、说一说:我们还有哪些学习用具?
3、想一想:这些学习用具都说做什么用的?
4、试一试:这些学具还能做什么用?
假如你忘记带尺子,还可以用什么来画直线呢?如果你要给一副画来涂色,你会选择用哪些工具呢?
(三)小结
板书设计:认识好朋友
汉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小小学具用处大
尺子橡皮课本水彩笔卷笔刀
课题二:我能行秋与冬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培养学生劳动、动手的能力。
2、认识秋季和冬季,了解秋季和冬季的季节特点
3、教育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班集体。重点:独立,认识季节
难点:分辨季节,能否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我能行
一、导入:同学们在家会做家务吗?同学回答(会),老师引导,引导出今天的课题一。
二、活动组织:
1、说一说:你在家能做哪些事情。同学们自由的表达,把自己在家的表现说出来。
2、学一学:学说一句维吾尔族或哈萨克族的问候语。
由班级中的维吾尔族同学,说维语的:“你好”,很多班都没有哈萨克族的同学,我们可以学习一句蒙古语的“你好”等问候语。
全班分若干小组,一同学习,可以教组内的同学少数民族话,也可以教大家学折纸、儿歌、谜语。让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帮助别人。
3、情境表演:找同学扮演妈妈,一个扮演孩子,给妈妈捶捶背;还可以表演,互相帮助的小伙伴。
(三)秋与冬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会做家务还会劳动,那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各抒(shu)己见,请同学们说自己的理由。
二、活动组织:
1、看一看,想一想:
秋天在哪里?看图说话,秋天都有哪些景色。
秋天有哪些节日?秋天有哪些果实?
2、找一找:你还能从哪里找到秋天的踪迹。
请同学仔细寻找,秋天在哪里?
3、老师提问:冬天在哪里?
同学们在图中找,在生活中找到冬天的身影。冬天的运动有哪些?冬天的景色有哪些?冬天的节日有哪些?
4、比一比:秋天和冬天有什么不同?
树木,服装,河水,动物,人们的活动
5、唱一唱:秋天和冬天的歌曲或儿歌。
6、画一画:画已付你心里最喜欢的季节画。
(四)小结
板书设计:我能行
家里学校
秋与冬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