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2025/11/19教案

此篇文章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33-3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圆柱表面积、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圆柱形模型、剪刀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引入新课

我根据学生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都喜欢喝饮料,那么你们知道做这样的一个饮料罐至少需要多少的铁皮吗?怎样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疑引入新课,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求知,解决问题。)

(2)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来做一个“饮料罐”,该怎样做??

生:要做一个圆筒,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同学们说的意见不一致时,我适时引导,你们动手剪一剪不就知道了吗?每一组的同学都剪开自己带来的圆筒,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也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使学生对圆柱各部分的组成有了完整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揭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了知识的转化和迁移。)

2、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师:我们先来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就是求什么?学生观察、思考、议论。

生1: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圆面积×2+长方形面积。

生2:也就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对吗?要求圆柱体的表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生3: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了。

师: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

生3: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圆柱的高相等,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以求出圆的面积。生4:我觉得知道圆的直径和高也可以了。

生5:我还觉得知道圆的周长和高也行。

师:这三位同学都说得很好,那么圆柱的侧面积该怎样求?

生6: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师:如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是否也适用呢?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小结:同学们会动手、动脑,巧妙地把圆柱的侧面转化为平面图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不论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圆柱的侧面积都等于它的底面周长乘高。

师板书: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侧=ch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一生板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分组合作得出结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个性也得到发展。)

3、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师:我们知道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了,那么它的表面积该怎样算呢?(1)出示例2

分组讨论例2中给了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它的表面积应包括几个面?怎样解答。

(设计意图:学生已掌握了圆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自学交流就能掌握方法。)

(2)教学例3

师: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一起来看例3,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学生做完后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5:我知道了,做这个无盖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一个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和。

生6: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因为用料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让学生看34页,看“注意”后的一段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讨论,理解进一法,明确在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意识。)

(3)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1、出示牛奶罐、无盖水桶、水管等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制作这些物体所用铁皮的面积,各是求哪些面的总面积?

小结: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根据具体实物分别处理,要学会运用新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综合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用铁皮制作圆柱形的通风管10节,每节长9分米,底面周长3.5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2)砌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2.5米,深3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柱形的油桶,底面半径4分米,高1米2分米,制这个油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实践与应用

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制作所带的圆柱形实物的用料面积,先让学生讲讲需要测量哪些数据,以及测量方法,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不断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4)全课小结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计算油桶的表面积是求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总和;无盖水桶的表面积是求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水管-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所以都要采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练习六第3~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生活情况解决有关圆柱

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加深理解表面积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中联系,能够初步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能根据实际生活情况解决有关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与练习六中的练习相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部分?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其中圆柱的底面积怎么算?侧面积呢?

2、揭示要求:这节课,我们要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希望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加深对圆柱表面积的认识。

二、基本练习

1、出示练习六第3题,理解表格意思。

2、第一行中,已知什么?怎么算出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各自计算,算后填写在书中表格里,再交流方法和得数。

3、第二行中,已知什么?怎么算出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各自计算,算后填写在书中表格里,再交流方法和得数。

4、如果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高是3分米,怎么算出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各自计算,算后交流方法和得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4题。

⑴讨论:求做这个通风管要多大的铁皮,实际上是算哪个面的面积?为什么?

⑵各自练习后交流算法。

2、完成练习六第5题。

⑴讨论:需要糊彩纸的面是什么?要求彩纸的面积就是算圆柱的哪几个面积?为什么?

⑵各自练习后交流算法和结果。

3、讨论练习六第7题。

⑴出示“博士帽”问:认识它吗?什么样的人可以拥有博士帽?

⑵看看,这个博士帽是怎么做成的,包括哪几个部分?

⑶出示条件:这个博士帽上面是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下面的底面直径16厘米,高为10厘米的'圆柱。

你能算出,做一顶这样的博士帽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黑色卡纸?

⑷各自计算,算后交流算法和结果。

⑸如果要做10顶呢?怎么算?

3、讨论练习六第8题。

⑴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⑵讨论:塑料花分布在这个花柱的哪几个面上?

要算这根花柱上有多少朵花,需要先算出哪几个面的面积?分别怎么算?

算出上面和侧面的面积后,怎么算?为什么?

4、讨论解答练习六第9题。

⑴出示题目,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⑵尝试列式。

⑶交流算法:

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怎么算一根柱子的侧面积的?为什么不要算底面积?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26页的例4、“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初步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呈现例4中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2、提问:这几种立体的体积你都会求吗?你会求其中哪些立体的体积?

启发: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猜想一下:圆柱的体积怎么算?

3、引入: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自学内容】

学习提示:

(1)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2)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3)圆柱的底面积你会计算吗?侧面积呢?

(4)你知道侧面的形状以及长、宽与圆柱的关系吗?

【教学预设】

一、自学反馈

1、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2.5分米,高0.6分米

(2)底面直径8厘米,高12厘米

2、求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

(1)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侧面积是25平方厘米

(2)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

二、关键点拨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

(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教学例4

(1)出示例4。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314=20xx.4≈20xx(平方厘米)

5、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练习七第6题。

四、分享收获畅谈感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4:

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314=20xx.4≈20xx(平方厘米)听课随想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4

一、创设情境,悬念导入。

上课铃响了,教师戴着厨师帽进教室,并设下悬念:做这样一顶厨师帽需要准备多少面料?

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二、合作探究,发现方法。

1、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些面的面积?

2、研究圆柱的侧面积。

(1)大家猜测一下,圆柱的侧面展开来可能会是什么样的?

(2)学生想办法亲自验证。

(学生通过动手剪、拆课前准备的圆柱体,发现侧面展开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文形、有的是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可能是不规则图形。)

师问:①剪、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②长方形的长当于什么,宽相当于什么?

③你能把展开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变成长方形吗?不规则图形呢?

(3)推导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得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3、明确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生共同展示圆柱的表面积展开图,问:现在你会求圆柱的表面积吗?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三、实际应用

现在你能求出做这样一顶厨师帽需要多少面料吗?

出示例4:一顶圆柱形的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1、引导:①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实际是求什么?

②这个帽子的表面积的是什么?

2、学生同桌讨论,列式计算,师巡视指导。

3、汇报计算情况。

板书: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cm2)

帽子的底面积:3.14×(20÷2)2=314(cm2)

需要用面料:1758.4+314=20xx.4≈20xx(cm2)

答:需用20xxcm2的面料。

四、巩固练习:课本第14页“做一做”。

五、畅谈收获,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自己的表现。

六、作业:课内:练习二第5、7题;课外:练习二第6、8题。

附: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例4:一顶圆柱形的厨师帽,高28cm,冒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cm2)

帽子的底面积:3.14×(20÷2)2=314(cm2)

需要用面料:1758.4+314=20xx.4

≈20xx(cm2)答:需用20xxcm2的面料。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圆柱体有()个面,分别是()、()、()。

2.圆柱体上底和下底之间的距离,叫做(),有()条。

3.长方形面积=()×()

圆的周长=()c=()

圆的面积=()s=()

二、新课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

(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教学例4

(1)出示例3。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帽顶的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需要的面料:1758.4+314=20xx.4≈20xx(平方厘米)

5.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练习七第6题。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4:①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帽顶的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需要的面料:1758.4+314=20xx.4≈20xx(平方厘米)

答:需要用20xx平方厘米的面料。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6

1、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例4的三个立体,提问:

⑴这三个立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⑶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吗?为什么?

2、实验操作

⑴谈话:大家都认为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是相等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积乘高。那用什么办法验证呢?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醒: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我们能不能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

⑵提出要求:你能想办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各小组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条件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操作一下。

⑶讨论交流: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能否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操作教具,让学生观察。

引导想像:如果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结果会怎么样?

课件演示,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拼成的立体会越来越接近长方体。

3、推出公式

⑴提问: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

指出: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⑵想一想:怎样求圆柱的体积?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圆柱的体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⑶引导用字母公式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V=sh

三、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列式解答后交流算法。

⑵讨论:知道什么条件就一定能算出圆柱的体积了?分别怎么算?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⑴说一说:这两个圆柱中都是已知什么?能算出圆柱的体积吗?

⑵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⑶对照板演,说说计算过程。

2、做“练一练”第2题。

说说为什么要从里面量?如果从外面量算出的是什么?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交流

六、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