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中国国画教学设计

2025/11/20教案

此篇文章中国国画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中国国画教学设计 篇1

活动过程:

1、能大胆尝试调配墨色的浓淡层次,了解水与墨的相互关系。

2、在体验、探索、欣赏中感受中国画的独特美感。

活动准备:

1、两幅幼儿水墨画作品;大师的水墨画作品一幅;

2、水墨画常规用具(毛笔、墨汁、抹布、洗笔桶、宣纸等);

3、一次性水杯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较,引出主题

1、出示两幅幼儿作品,对比:“这两幅画在墨的颜色上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

二、探究水墨

1、交代要求: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很多杯水,请你让水和墨一起做做游戏,看看有什么变化?

2、幼儿尝试、探究。

3、交流,小结。

三、欣赏水墨

出示大师的`画,讨论:画上画了什么?墨的颜色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四、表现水墨

1、交代要求:请你运用我们刚才调好的不同浓淡的墨去画画自己最想画的东西。

2、幼儿作画。

3、展示作品,同伴间互相交流。

中国国画教学设计 篇2

原教材分析与处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选修第三课《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全课内容分为——————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白描花卉临摹、写意花卉临摹、山水小品临摹和人物临摹与写生五大部分,可以说其内容已经囊括了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和发展的艺术形式,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和体验中国画的各个门类的艺术形式、艺术特点,并能掌握简单的绘画技能,至少需要十节以上的课时量,这是现实课时量所达不到的,同时老师在专业技能上也不能同时具备山水,人物,花鸟的教学能力。我认为本课的主旨在于让高中学生对于中国画的笔墨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中国毛笔所独有的艺术魅力,能够体验到笔墨的变化对于中国画的重要性。所以,我将通过本课中的花鸟画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花鸟画的认识,通过对花鸟画的赏析,通过对工笔花鸟和写意花鸟画的临摹,来充分感受中国画的巧夺天工、精雕细琢、酣畅淋漓、大气磅礴,并感受中国画里所蕴涵的独特的人文气息与寓意。因此,根据教学实际特点我节选了其中花鸟画部分进行教学,舍弃了山水和人物的部分,同时又增加了花鸟画鉴赏部分,把重点就放在花鸟画的学习中。即将本课的题目改为《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花鸟画》。中国画的笔墨发展无论在人物还是山水、花鸟中,都有其共性,内容不同,但画面的艺术性都呈现在工笔和写意两大方面。而艺术的万千变化都是基于这工笔和写意这两大类别而进行变化的,这就是艺术的个性之处了。所以,本章内容,我将分为两课时来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介绍中国画的类别,以及工笔和写意的区别,并重点赏析工笔画,并进行白描花卉教学,进行课堂练习;第二课时进行写意花鸟教学,赏析写意花鸟作品,并向学生传递中国画的人文精神,最后重点进行写意花鸟的课堂练习,由教师示范直观进行技法教学,并进行课堂互评。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设计:

中国画艺术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又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艺术,有着其自身的鲜明特点。学生从小到大虽然接触和认识过不少的中国画作品。但多数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不够全面和系统,也不知道如何区分,如何审美。所以在本课中,我将从认知开始,再到实践。课程内容按如下设计:

第一部分,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三大科:山水,人物,花鸟各自的内容,学会区分并简要介绍其产生的由来。

第二部分,展示工笔与写意画,让学生能够区分工笔与写意的技法差别,体会各自的审美取向。

第三部分,针对工笔花鸟,让学生了解一幅工笔花鸟画是怎样画成的,并了解白描属于整个过程中的哪一步。造型与赋色。

第四部分,通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完成《芍药》图的白描稿,进行绘画技法指导教学。

第五部分,课堂评价与检验,小结。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明确花鸟画特别是工笔花鸟画的特征,了解花鸟画的绘画过程,使学生通过白描花卉画的练习,初步掌握线描的技巧,学习用线描的轻重,力度,起笔收笔,掌握一定的用笔技巧。并通过线描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感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工笔画鸟画运笔行线的'方向、速度和力度,通过白描花鸟的体验,增进对中国画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难点:

白描花卉线描的方法、技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课件,绘画工具(钩线笔,墨汁,熟宣),磁性钉。学生准备以张8开大的熟宣纸,已经画好的铅笔稿(芍药图),钩线笔一支,砚台和墨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荷花实物图和作品〈出水芙蓉图〉,古筝音乐,让学生进入到一个古典,典雅的情境中去。

二、新课讲授:

1、中国画的分类

通过看图,设问,师生互动,来完成本环节,让学生能够基本辨识出山水,人物,花鸟,以及工笔与写意画的区别。

中国画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科目。是从绘画题材来进行分类的。除了以人物,山川景物为题材以外,一切题材都归入花鸟画的范围。包括花卉,鸟雀,走兽,蔬菜水果,草虫,鱼类等一切动植物题材的作品。

2、花鸟画简介

缩小教学范围,确立本课的中心,向学生介绍花鸟画的由来以及艺术特征。

隋唐时期,人物画达到顶峰,与此同时,唐代经济繁荣,统治者生活奢侈豪华,社会习俗与审美观念都有新的要求(此期间出现不少花鸟画高手,如画鹤的薛稷,画马专家曹霸、韩干,还有如韦偃画龙,戴嵩画牛)等,画家们越来越倾向于描绘花鸟,花鸟画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绘画科目。

从隋唐五代到北宋中时期,花鸟画均以工笔为主,描绘细腻生动,色彩艳丽,描绘对象广泛,写实性极强,注重对象的“真实性”,成为花鸟画的主流。北宋中期以后,徐派画风开始发扬光大,工笔花鸟开始衰落,以水墨梅竹为标志的人文画风形成,成为了写意花鸟画风正式形成的标志。元代,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发展文人画的良好土壤,所以水墨梅竹风行一时,元代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的说法,更是将花鸟画推向写意的航道。同时,墨法已备,艺术技巧也达到了足以适应这种表现的要求。明代以徐渭为代表的生宣水墨花鸟的出现是中国写意画真正确立的标志。到清代,写意花鸟画得到大发展,达到成熟阶段,题材和形式都得到极大的发展。

教学方法:通过作品对比,教师介绍,学生分析,来了解花鸟画中工笔和写意的区别。

3、绘画探索: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步骤与绘画技巧

以一副作品为例,通过图片直观地向学生揭示工笔画的绘制过程。并进入到本课的重点。

重点之一:构图时的归纳与取舍非常重要,画画并非将对象完全照搬到纸上,而是要进行艺术处理,把最能表达对象特征的部分画出来。“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重点之二:白描

①讲解“白描”的含义:

就是用墨线勾描形象,不设颜色,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之一种。

②教师示范白描的基本运笔,通过线条的方向,快慢,顿挫,提按等方法,通过投影仪在纸上描绘出芍药花的花朵,叶片,茎等部分。先画花朵,再画枝干和叶。

三、绘画实践:

学生动手临〈芍药〉作品,播放古典音乐,设置情境,教师从旁指导。

四、课堂评价与奖励:

根据学生所画情况,每小组推选一幅优秀作品,由学生对于选送作品进行课堂点评,教师补充,并请学生评选出一二三等,再由学生自己抽奖,放松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积极性。

五、拓展环节:

对照实物图片,欣赏白描作品,并请同学们辨认植物,观察白描作品和照片的形象差别,体会作者在构图上的艺术处理。

六、教师小结并下课:

本节课我们一起简要学习了中国画的分类和工笔画鸟画的审美特点,了解了工笔画鸟画的绘制过程,同学们通过练习还体会到了白描花鸟的作画过程,并学习了顿挫,起笔收笔,力度,提案等线描技巧,须知工笔画需要十分谨慎和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才能把白描画好,不单只是画画如此,读书也是一样,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

中国国画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的:

1.欣赏现代优秀画家的山水画,激发学生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的创作欲望。

2.学习山水画的构图特点及远景近景的不同画法,初步学会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提高绘画能力。

(二)作业要求:

1.第一课时:学习用勾、皴、点、染法画山石,完成近景远景山峰的练习。

2.第二课时根据构思酝酿好构图,先画后着色处理,完成一幅山水画作业。

(三)课业类别绘画基础课(写意山水)

(四)教学重点:

1.第一课时:山水画勾、皴、点、染的技法学习。

2.山水画的远景近景着色整理等具体技法。

教学难点:山水画的构思及构图。

(五)用具准备:

1.教师:国画用具、宣纸、范画、教材、录像。

2.学生:书、国画用具、学具。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由画树引入山水画的新课内容。

2.板书课题:学画中国画——山水

三.讲授新课:

1.山水画: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三大画种之一(山水、花鸟、人物)具有几千年历史。

2.欣赏画家作品:分析三种不同风格

3.技法讲解:

(1)勾:

(2)皴:边演示边讲解(放录像小结)

(3)擦:

(4)点:

(5)染:

4.出示范画,学生欣赏:

四.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根据自己的理解,参照范画,画一幅山石。学习技法。

2.可以先在报纸上练习外型。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六.课堂小结:

1.作业展示,讲评。

2.收拾用具,注意卫生保洁。

附:板书设计

学画中国画——山水

基本技法

1.

2.

3.

4.

范画

演示

课后小结: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的准备及摆放

二、导入新课:

1.由前一节课学习基本技法画山石引入。

2.布置本课内容:构思完成一幅山水作业。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山水画是作者通过笔墨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不同的人对大自然的感受必然不同,抒发情感方式也不同,所以会出现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表现方法,不同的内容。我们虽然年龄小,但同样热爱着祖国的山山水水,我们每个人对风景的感觉体会都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只要大胆的构思大胆地表现,在白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技法及画书的技法都掌握住,运用好,也能画出一幅生动的山水作品。”

2.山水画的构图:远景、近景

3.技法:先用勾、皴、擦、点、染的方法具体的画出近景,在用简略的勾、皴、或渲染方法画出远景。

4.黑板演示,学生观察步骤方法。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要点:

1.构思、构图

2.启发学生大胆用笔,大胆构思。

五、课堂小结:

1.展示课堂作业,讲评。

2.收拾用具。

中国国画教学设计 篇4

课前准备:

图片、课件、笔、墨、纸、砚、调色盒以及范图和示范用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画螃蟹和金鱼的方法和步骤。

2.使学生热爱中国画,提高学生中国画的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 引导学生欣赏范图和笔墨特点。

2. 教师一边讲螃蟹的结构,一边示范。螃蟹的头胸甲圆而带方。,前阔后窄。用笔蘸浓墨点出,由三大点组成,用笔要聚在一起,不能分散。蟹性横强,用浓墨点钳柄,八条腿须用直线来表现它的坚实,钳、爪要画的锐利,最后用浓墨点眼。

四、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临摹范图画一只螃蟹。

辅导要点:

1.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作画过程,对不符合要求的作业应及时纠正。

2.强调整体的描绘,用笔用墨一定要肯定、大胆。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描绘出姿态各异、生动可爱的螃蟹。

五、 小结:

作业做完后,教师可以总结学生作业上的得失,并对下一节课的`内容作一定的要求。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是否齐全、摆放有序,安定学生情绪。

二、 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金鱼(中国画)。

1. 引导学生欣赏范图和笔墨特点。

2. 教师一边讲金鱼的结构,一边示范

大红三角形画头,宽笔淡墨画鱼背。

鱼鳃鱼腹用线勾,四笔画出金鱼尾。

淡墨勾出大圆眼,重墨点睛再勾嘴。

3、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临摹范图画几条金鱼

辅导要点:

1.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作画过程,对不符合要求的作业应及时纠正。

2.强调整体的描绘,用笔用墨一定要肯定、大胆。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描绘出姿态各异、生动可爱的金鱼

三、 课后小结:

作业做完后,展示好作业。

中国国画教学设计 篇5

一、构思

全课在注重师生互动的前提下,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主动性和立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和社会适应性;提高主动参与精神、求知欲、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我判断、自我调控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发展。

二、教法的选择

本课的主要教材是集体舞,由于内容较单调枯燥,我采用了一材多教的方法。在教学中增设音乐伴奏,变换角度、方位,运用竞赛、学生自编、自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韵体感、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体现了课程的精神:“玩中学、学中练、练中指导、练中提高”。

三、课程资源开发

在教材的搭配上,准备部分,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自编舞蹈操。分组活动中安排打布袋、舞蹈表演、羽毛球、篮球、足球、土保龄球、橄榄球等多项活动。这些活动组织简单,器材可以自己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在放松活动中配上音乐集体跳“兔子舞”,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四、学法

教学中注重以学生学、练为主,突出学生主体性,学生能尽情发挥,充分活动,培养了参与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

课时安排:

任课教师:

教学内容

1.复习集体舞中青少年十六步基本动作。

2.学习集体舞中青少年十六步的队形变换。

3.自选项目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青少年十六步的动作要点,通过练习有70%以上的学生基本完成十六步的队形变换。激发学生舞蹈兴趣,主动参与。

2.在合作与交流中积极探究,塑造美好形体,以强健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3.增强学生的自练意识和创新能力。

中国国画教学设计 篇6

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示范与练习相结合。中国画--山水画

教学目的

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 中国画--山水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

难点:树木的穿枝插叶。 中国画--山水画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

中国画山水画二至三幅。

树木结构图一幅。

树枝、树叶分类挂图各一幅。

学具:国画工具——笔、墨、纸、砚。

教学步骤

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

1、导言:

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

2、树木的结构:

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

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3、树干、树枝的画法:

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