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咏柳》教学设计

2025/11/23教案

此篇文章《咏柳》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咏柳》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

(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

(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⑴ 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⑵ 开火车读。

⑶ 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⑴ (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⑵ 你看到了什么?

(柳树)

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

⑶ 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

⑷ 指名读:

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⑸ 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⑴ 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⑵ 学生自读。

⑶ 指名读,相机提问:

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⑷ 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⑸ 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咏柳》教学设计 篇2

一、猜谜导入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咱们一起来猜谜语吧!

2、(出示谜语)秋天落叶春发芽,爱到河边去安家。河水替她照镜子,春风帮她梳头发。是什么呀?(柳树)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柳树有关的古诗。看老师写课题。伸出你的右手,食指在哪里。(学生书空)

4、一起来读读课题吧。咏是赞美的意思,咏柳是赞美什么呢?(赞美柳树)

5、唐代有位有名的诗人,名叫贺知章。(师板书)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来到郊外散步,走到一座小桥上,看见了河边一棵高大、碧绿的柳树,十分喜爱。便吟诵起来。(听录音)

二、初读古诗

1、想像诗人这样吟诵古诗吗?赶快自由地读读古诗,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

2、拿出铅笔,把双横线中的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3、把你会认的字读给同桌听听,同桌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

4、(出示双横线中的生字)一些生字宝宝手牵着手,来到我们面前。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指名读)其他的同学认真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

5、男生像她这样读一次。女生像她这样读一次。齐读。

6、去掉拼音小帽,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开火车读)

7、还有些词语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见面了。赶快借助拼音读读它们吧。小老师领读。

8、生字和词语都读准了,我相信大家的古诗也一定读得很棒。把古诗读给同桌听听,这次呀,要把古诗读通顺。

7、谁能自告奋勇地大声朗读这首古诗?(指名读)

8、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了。一起来读读吧。

三、读好古诗。

1、同学们,你们见过柳树吗?他是什么样子的?咱们跟随着诗人,一起去看看柳树吧。(出示课件)这是一棵怎样的柳树?(高、绿、美)柳树碧绿碧绿的,远远望去,就像一块碧绿的玉石。这就是“碧玉”。齐读两次(板书)

2、绿得像碧玉一样的柳树,你能读出它的美吗?(指名读)A、柳树可真绿呀,绿得像一块碧玉。

B、我觉得柳树还不够绿,谁能通过朗读把他的绿展示出来?

C、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你读得真美。

3、小组赛读

4、当春风轻轻的吹过,你又看见了什么?(课件出示)是啊,春风拂过,这千条、万条的柳条像什么?(指名说)是啊,就像是千万条绿色的丝带那样柔软、美丽。古时候,把绿色的'丝带叫做“绿丝绦”。师领读。(板书)谁能读出柳条的轻柔?(指名读)(师范读)

5、谁能像老师这样读出柳树的美?(指名读)A、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你对柳树的喜爱。

B、柳枝像绿色的丝带一样柔软,应该读得再轻柔些。 C、听出来了,柳树的枝条像丝带一样柔软、美丽。

6、男女生读。

7、春天来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树叶。当我们在公园里看见一棵高高的柳树,我们可以吟诵.....生接读一二行诗。当我们在河堤边看见一棵碧绿的柳树,我们可以吟诵....生接读一二行诗。当我们在居住的小区看见一棵随风摇摆的柳树时,可以吟诵...生接读一二行诗。

8、看到柳树这碧绿如玉、又细又长的树叶,你想知道什么吗?(指名说)

9、诗人看见这又细又长的柳叶时,也产生了疑问。师范读。

10、谁能像老师这样读出疑问的语气?(指名读)把最后几个字的声调上扬就能读出疑问的语气了。你知道是谁裁剪出来的吗?(是春风)

11、你是怎么知道的?(二月春风似剪刀)

12、是啊,二月的春风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把柳叶剪得又细又长。

13、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我来问你来答。你来问,我来答。女生问,男生答。

14、其实,作者不仅赞美了柳树,还赞美了美丽的春天。下面我们把整首古诗连起来读一次。(配乐读)

15、我们还可以配上动作读这两行诗。(做动作读)

四、吟诗比赛。

1、大家读得可真好。我们来开个吟诗会好吗?看谁最像小诗人?自由的读读整首古诗。看谁最先能把古诗背下来?

2、我们的吟诗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一起来试着背诵一次吧。

3、你可以邀请你的小伙伴上台来合作吟诵。

4、哪位小诗人愿意自告奋勇地上台表演?

五、拓展古诗

1、美丽的春天生机勃勃,最受诗人们的喜爱。古往今来,有许多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

2、春天来了,大地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柳树发芽、冰雪融化,黄鹂唱歌、白鹭飞翔。门前的还停留着准备驶向东吴的船只。

3、春天的太阳暖暖地照耀着大地,都能闻到花草散发出的香味。燕子在天上飞翔,鸳鸯在一起晒太阳。

4、只要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定也能找到春天的美好。

《咏柳》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通过颂读古诗学生能理解诗句意思并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两首古诗的有关材料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还记得古诗《山行》吗?古往今来赞美春天的`诗也不少。今天我们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看看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齐背《山行》

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自读两首古诗,完成以下要求

1、把两首古诗读正确、流利,认识生字

2、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根据要求,自学古诗。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指名读诗,注意“绦、滨”的字音要读准

相机点拨:

1、“绿丝绦”指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柳枝是“绿丝绦”?

2、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

3、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

4、“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谈谈“万紫千红”吗?

读诗

小组交流: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全班交流:

从中想象体会六指的绵长和柔软

从中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让学生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以读代讲,师生合作

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像

指名读,师生评议

四、练习背诵两首古诗

《咏柳》教学设计 篇4

《咏柳》教学设计 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咏柳》教学设计 ,欢迎大家分享。

《咏柳》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咏”“妆”这两个生字,会写“柳”“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

3、情感态度

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熟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对诗意的理解。

四、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导入主题。

师:春天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今天就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设计意图:优美的春的图片,悠扬的音乐,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使学生初步体验,感受春天的美。)

(二)整体诵读,触摸意象。

唐朝诗人贺知章,仅用了短短2句话,就把这春天美好的一切描绘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找一找春的气息吧!(游戏找春天)

(设计意图:课件制作书中主题图,画面由“燕子”“柳树”“两个小朋友”构成,在找春天环节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每找到一处春天的景色,就诵读古诗的某个句子)

(设置意图:以游戏吸引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观察。)

1.简介作者。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贺知章生活在初唐后期和盛唐前期,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是好朋友。他写的诗感情丰富,清新通俗。)

2.听配乐诵读录音,伴有春天柳树图片,无数柳条如同一根根柔软的丝带纷纷垂下,在春风里摇曳着。(感受柳树的美)

(设计意图:运用幻灯片图画配乐朗读等各种形式与手段,多感官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师把整首诗的停顿画出,学生按停顿自由读诗,并正确、流利认读“咏、妆”二字。(第一句中“一”读二声,可读重些,“绿”可读重。)

4.学生再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字音。

5.指名读,其他学生正音。

6.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初读诗歌目标明确,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由读得正确流利,到读得有层次,逐步加深要求。)

(三)分步解读,感受意境。

1.指导朗读理解第一句。

放柳树从远处看的图片,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的柳枝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1)借助课件出示的“碧玉、妆、万条、丝绦”词语的解释,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理解第一句诗的意思。

(2)课件出示“碧玉”和绿色丝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两样与柳树的相似之处。加深理解第一句。

(3)第一句还有什么不懂之处?大家共同探讨。

(4)教师指导读,指读。柳树像碧玉装饰成的一样,垂拂的柳枝又如千万条绿色的丝带,美丽极了!诗人的比喻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又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对柳树的赞美呢?全班看书中插图吟诵这句。

(设计意图:着重抓住“碧玉”“绿丝绦”等词语感悟作者笔下柳树的魅力和高贵。)

2.指导朗读理解第二句。

(1) 接下来诗人又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让我们接着来看第二句。出示“柳叶”图片,观察描述柳叶的样子。

(2) 前后两个人多读几遍这一句,思考“这么美的柳叶是谁的杰作呢?”

(3) 结合课件上“似”的.字义提示,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师:“不知细叶谁裁出”讨论:作者运用了拟人写法,从“裁”字看出,把春天人格化,使读者感到好像有一位春姑娘在那里巧妙地裁剪似的。

(4)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句是对上句提出问题的答复,把二月的春风比喻成剪刀。

师: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风除了剪出细嫩的柳条外,还剪出了什么?

(设计意图:点燃学生的创造力合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抓住春风似剪刀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大自然的神奇。)

(5) 指读,评价谁读得好,好在哪?

(四)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让学生试着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过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蓬勃生机,蕴含着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2.师生合作,引读诗句,练习背诵。

七、教学反思:

诗,以其古朴深邃的已经感染着我们。

《咏柳》一诗,世人通过写初春二月柳树、柳叶、柳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春天,继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春天景色的赞美。

俗话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几个学期的学习,对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对《咏柳》一诗,我作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熟读并能背诵这首古诗。第二,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这两个要求是相互相通的。通过诵读、让学生熟悉诗句,结合图片和音乐让学生在多次的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境,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三年级学生虽然对古诗诗意不作考查要求,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理解诗句的能力,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简单地写下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把诗意理解作为一个小小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与写的两相配合下,细细品味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继而理解题眼“咏”的意思,揣摩诗歌所要表达的歌颂、赞美之情。

《咏柳》一诗,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学中,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八、板书设计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 一树高

万条——绿丝绦

细叶——谁裁出

春风——似剪刀

《咏柳》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7个会写的生字;熟读成诵并将古诗背诵下来,

理解诗句表达的含义。让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2、通过朗读加深感悟,在课堂内讨论交流使诗义不讲自通。

3、春意盎然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大意,学习诗中出现的7个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古诗《咏柳》吗?谁能背诵下来呢?

二、复习古诗,理解诗意。

1、指名背诵古诗。

2、翻开语文书第11页,齐读古诗。

3、边读边体会诗意。

4、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诗的含义。

大意:

这首诗构思奇巧,通过柳来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袅娜多姿,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你可知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锋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5、根据你对古诗的理解,画一幅画。

6、展示同学们为古诗配的画。

三、学习生字:

咏 左右结构 左形右声

词语:歌咏 咏叹

柳左右结构 左形右声

词语:柳树 柳条 柳枝 柳叶 柳眉

妆 左右结构 左声右形

词语:化妆

绿 左右结构 左形右声

词语:绿色 绿化 草绿 绿灯

绦 左右结构 左形右声

词语:丝绦

裁 半包围结构 内形外声

词语:裁定 裁减 裁决 裁军 裁判 裁员

剪 上下结构 下形上声

词语:剪裁 剪彩 剪刀 剪辑 剪影

四、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词汇积累:

咏叹 碧绿 化妆 垂柳 洗涤

春风 裁剪 细叶 剪刀 吟咏

教学反思

《咏柳》一诗,世人通过写初春二月柳树、柳叶、柳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春天,继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春天景色的赞美。

俗话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几个学期的学习,对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对《咏柳》一诗,我作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1、熟读并能背诵这首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这两个要求是相互相通的。通过诵读、男女互读,同桌互读的形式让学生熟悉诗句,结合图片和音乐让学生在多次的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境,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学生虽然对古诗诗意不作考查要求,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理解诗句的能力,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简单地写下来。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把诗意理解作为一个小小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与写的两相配合下,细细品味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继而理解题眼“咏”的意思,揣摩诗歌所要表达的歌颂、赞美之情。

《咏柳》一诗,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学中,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对古诗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