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翠鸟》教学设计

2025/11/23教案

此篇文章《翠鸟》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翠鸟》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品读第一自然段,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事物的外形,写外形要有详有略,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的写作方法。

2、模仿第一自然段,写一种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

教学重点:品读第一自然段,从中感悟写法。

教学难点:仿写一种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翠鸟的什么?

学生读课文,师巡视读书姿势。

2、检查预习情况

请开火车领读词语,读后你发现每行词语有什么特点?

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

头巾外衣衬衫

小巧玲珑透亮灵活又尖又长

疾飞注视蹬开叼起

生答(第一行写翠鸟颜色的词语,第二行写服饰,第三行既是四字词,又是写翠鸟特点的词,第四行写翠鸟动作的词语。)

3、指名说说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翠鸟的什么?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生答:外形等鱼捉鱼住处做朋友

二、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圈画。

1、课文描写翠鸟的外形从哪些方面写的?请你用“○”圈出它的外形的词语。你最喜欢哪一方面描写,读一读。

学生读书圈画,师巡视。

2、指名回答,师板书:小爪子羽毛眼睛嘴

3、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后你发现写翠鸟外形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答:从下到上的顺序师板书:按一定的顺序写。

4、再次默读第一自然段,请你用“——”划出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总起句。

生答: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师:“鲜艳”是什么意思?你是从文中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生答:颜色多,从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这几个词中感受到的。

分角色读翠鸟羽毛的语句。

5、再次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后你还发现什么?

生答:发现写翠鸟羽毛的语句多,写小爪子、眼睛、嘴的'语句少。

师小结并板书:写外形还要有详有略。

6、师范读:它小巧玲珑,一双晶莹透亮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只又尖又长的嘴。你从这句话中还发现什么?

生答,师板书:抓住特点写。

三、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1、请你用“□”框出翠鸟等待小鱼和快速捕鱼的动词。

生圈画,同桌交流。

2、师:你从这些动词中体会到什么?感悟出等待鱼的耐心和捉鱼的快。

3、比较每组中哪句更好?好在哪里?

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生答,感悟动词用得准确。

四、翠鸟要与我们做朋友呢!齐读:

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五、仿写一种熟悉的小动物,按一定的顺序写,要有详有略,抓住特点写。

学生小练笔。

六、布置作业

必做作业:

1、把你写的小动物外形读给爸爸妈妈听。

2、摘抄第一自然段。

选做作业:背诵第一自然段。

《翠鸟》教学设计 篇2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

【设计意图】

一是让学生感受、体验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二是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三是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

【导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爱护鸟类的意识。

【导学重点】

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导学难点】

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导学准备】

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都对翠鸟产生了很大兴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指导“翠”的写法:上面是“羽毛”的“羽”,但是少两个钩;底下的一竖出头就行,千万不要写长,写长就把上面两个人分开了,这两个人就不高兴了。)

(二)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 回忆课文,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翠鸟的?(学生反馈;师板书:外形、活动、住处。)

2.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对照图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检查读文

谁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这一段话主要介绍了翠鸟的什么?(生说,师板书)

(3)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哪一部分介绍得最详细?(羽毛,出示) 翠鸟的羽毛怎么样?(非常鲜艳)

(3)联系下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

(4)作者讲翠鸟羽毛的颜色,先总的说颜色鲜艳,这句话既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把它叫总起句。具体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头上——背上——腹部;结合教学“腹”)这些都是什么句子?(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指名答)这样写,让我们觉得翠鸟怎么样?也体现了作者对翠鸟的什么感情?指导朗读,读出对翠鸟的喜爱。(相机教学“衬衫”)

(5)小结:作者抓住了翠鸟外形上的特点,颜色非常鲜艳;体态小巧玲珑;眼睛灵活,嘴巴长尖,突出了翠鸟的美。大家喜欢翠鸟吗?让我们把对翠鸟的喜爱表现在自己的朗读中,只要我们把这一段读好了,记住了,以后写小动物的外形就有办法了。

3.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导语:从同学们刚才读课文的`表情,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翠鸟,那么大家愿不愿意当翠鸟呢?我们来开展一项角色体验的小活动,老师当记者,同学们当翠鸟,一会我要就一些问题来采访大家。

(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a 你是怎样飞行的?

b 听说你们有个外号叫“叼鱼郎”,可见你们叼鱼的本领很高,你们是怎样叼鱼的?

c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捕鱼的动作吗?(快、敏捷、迅速等)

(2)师:还真是快啊,可是这是你们说的,你们说自己捕鱼的本领高,飞的速度快,有什么可以证明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是学会阅读、质疑、思考和探究。这是教的着力点, 是实现少教多学的关键和前提。】

(3) 学习“只有那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体会侧面描写。

(4)师:你们可真是太会找证据了,我现在心服口服了。那你们捕鱼的本领跟你们的外形关系吗?(指名说翠鸟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导语:翠鸟们,你们都很愿意接受我的采访,我还想到你们家去坐一坐呢,你们家在哪儿呀?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

(2)假如你真的是一只翠鸟,你想对我们人类说什么?适时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

(3)表达了对翠鸟怎样的情感?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翠鸟》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喜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真朗读课文,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写翠鸟外形的,读懂描写翠鸟捕食小鱼时动作敏捷的句子。能说出第三节的主要内容。

3、认读本课生字,理解“透亮、灵活”等词语,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希望、愿望、失望”的词义,积累词语10个。

4、背诵第一节。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描写翠鸟的外形的;并读懂描写翠鸟抽鱼时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其动作的敏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动机,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第二组的课文,这组课文又告诉了我们些什么呢?请大家把书本翻到17页,谁来读一读导语?从这段导语中你们明白了什么?(这组课文是要我们留心周围的环境,保护周围的环境。)对,这节课上我们就要来学习第一篇课文,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题。你们看到过翠鸟吗?很遗憾,是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翠鸟的画,请看,这就是翠鸟(多媒体出示翠鸟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又是怎样介绍翠鸟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记一记生字新词,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大家都自学的很认真,那这些词语能读吗?请你和同桌互相读一读,有错的就给他纠正一下。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翠鸟的?好,课文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翠鸟的?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1、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外形的?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一段,一边读一边想一想。

2、谁来说说?(课文先写了翠鸟的爪子。)翠鸟生活在水边,要靠爪子抓住苇秆,所以就先介绍了它的爪子。接着介绍什么?(翠鸟羽毛的颜色。)最后介绍了翠鸟的什么?(眼睛的嘴巴。)

3、谁能完整地说说翠鸟的外形?《燕子》那一课,一个凑字让我们感受到了燕子的活泼机灵,今天,我们又从鲜艳,锐利等等词语感受到了翠鸟的小巧与美丽。看来描写外形时,抓住特别非常重要。好,谁来读读描写翠鸟羽毛的句子?这一句话,先概括地写了翠鸟羽毛颜色的鲜艳,再具体地写了它身上各个部分的羽毛,谁能用自己的话把翠鸟身上羽毛的鲜艳具体地来说一说?那课文中又是怎样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读了以后,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4、这么让人喜欢的翠鸟,又是怎样来捉鱼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下课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找出相应的句子画下来,并说一说你的`体会。你们找到了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翠鸟鸣声……苇秆上了”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翠鸟是贴着水面飞的。)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5、你觉得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儿?(第二句好,疾飞的意思就是迅速地飞,而第一句只用一个飞,我们是体会不到翠鸟是飞得快还是慢。鸣声和叫声意思虽然是一样的,但是叫声这个词用得太平常了。)还有吗?(用鸣声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感觉很动听,可见作者是非常喜欢翠鸟的。“贴”字用得很好,感受翠鸟的飞行本领高,动作很灵活。)

6、下面我们就把桌子当做水面,用手指当作翠鸟,来做一做翠鸟贴着水面飞的动作吧。你们看,短短的一个句子,几个关键的词语就让我们体会到了翠鸟动作的敏捷,还感受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句。如果能把这个疾飞念得更快一点,那就更好了,我们再来试一试行吗?这一遍就好多了。

7、还喜欢哪个句子?(“翠鸟蹬开……飞行了”)那如果把这句话改成: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你们觉得行吗?谁来读读这两句话?第二句话写得好,“像箭一样”可以看出翠鸟飞得很快。飕的一下就过去了。“蹬”说明翠鸟离开苇秆的时候是很用力的,这样会飞得特别快,跳高的时候,用力向地上一蹬,就会跳得特别高,谁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感受一下翠鸟在捉鱼时动作是非常迅速有力的呢。

8、读得真好,你们还找到了哪个句子?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尽管它那样机灵……眼睛”从这一句话我们知道了翠鸟在捉鱼的时候,动作是很敏捷的。小鱼的确非常机灵,它只是在水面上吐了个泡泡,是很难发现的,翠鸟却飞过去捉住它,翠鸟的动作真是快呀。)你们体会得不错,这句话看似是在写小鱼,却让人体会到了翠鸟的机灵。请男同学来读一读这一句话,看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种体会读出来。9、还找到别的句子了吗?(“只有苇秆还在摇晃……荡漾”这句话也告诉我们,翠鸟捉鱼时动作很快。)你找到这个句子非常重要,下面就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生讨论交流。讨论得非常热烈,哪组先来汇报一下?水波从荡漾到恢复平静只需要几秒钟。从“这时”我们体会到:翠鸟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叼起鱼,飞得很远了,速度真够惊人的。你们很会研究,不光研究了翠鸟本身,还通过研究小鱼和它周围环境的变化,体会到了翠鸟动作的敏捷,捉鱼的本领是非常高强的。

四、总结回顾,升华情感

1、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自由朗读课文,回顾一下翠鸟到底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翠鸟不光长得漂亮,捉鱼时动作也非常敏捷,我很喜欢它。)

2、这么可爱的翠鸟,想不想把它的形象永远留在脑海里呢?那好,挑选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试着背一背吧。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还有谁也想来背一背吗?翠鸟真可爱,真想捉一只来玩,你们说行吗?(不行,它从很远的地方飞到这儿来是要和我们做朋友的呀,怎么好去捉它呢?)那谁来读读课文中的话?他把老渔翁语重心长的,慈祥的语气给读出来了,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好吗?读得真好,虽然我们不能去捉它,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喜爱之情,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五段。

五、作业:

轻轻的河水,绿色的植物,翠鸟在自由地飞翔,多优美的环境呀,那我们生活的环境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单元中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可以行动起来了,课后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看看我们可以到哪些地方进行调查活动。

《翠鸟》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按顺序及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了解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树立喜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抓重点词句,品读课文。

教学准备

幻灯课件、影视课件、FLASH课件、图片课件、声音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激趣,图片引题。

介绍新朋友----翠鸟(板书、齐读课题)。出示翠鸟彩图,随机介绍。

播放录像,思考: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翠鸟的哪些方面你最感兴趣呢?

总结:

⑴翠鸟是什么样子的?

⑵翠鸟是怎样捉鱼的?

⑶翠鸟的家在哪里?

2.幻灯出示初读任务。

3.声音课件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4.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幻灯课件出示学习任务。

①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外形的?各方面有何特点?

②翠鸟的形状特点是什么?请用~~~划出,并理解小巧玲珑这个词。

③课文用了哪些语句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请用划出。

⑵相互讨论,师生交流。

⑶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齐读)

5.练习,巩固新知。

⑴出示翠鸟的FLASH课件,请同学发言给它添色,其他同学检查发言。

⑵说话训练:观看FLASH课件,展开想像说一说翠鸟美丽的样子像什么?

6.学习第二、三两个自然段。

①.学生自学。(投影出示阅读提示,学生按要求探究。)

②. 师生议答。

⑴投影出示: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活动的?

①学生读出描写翠鸟活动的语句。

②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用得准确恰当。

③放录有翠鸟叫声的课件,FLASH演示翠鸟停在苇秆上的`特写。

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⑵投影出示: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翠鸟捕鱼的?

①指读第三自然段,先让学生明确作者写翠鸟捕鱼是按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的过程来写的。

②理解1、2句(捕鱼前)。

《翠鸟》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按照要求自学生字、词。

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

2.引导学生回忆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即一读:读课文;二画:画出文中生字、词;三查:查字典认识生字、新词;四找:从字典中找出重点生字的字义。

3.让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4.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填表,举例:

(二)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自学,纠正读音。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3.区别形近、同音字,作巩固练习。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疾”字为例。“疾”在课文中组成的新词是“疾飞”。教师引导学生从查字典中查找出“疾”字有四种解释:(1)病,身体不舒适;(2)恨;(3)快,迅速;(4)疼痛。本着根据词义选取字义的方法,“疾”字在“疾飞”一词中应选取“快,迅速”的字义。“疾飞”的意思是很快地飞。联系课文内容,“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学生便可悟出“疾飞”一词是指翠鸟飞得很快。

3.出示词语,让学生作巩固练习。

锐利——“锐”是尖刻的意思。锐利即尖锐、锋利。课文中指翠鸟的感觉非常灵敏。

鲜艳——又鲜明又美丽。课文中指翠鸟的.羽毛色彩非常美丽、好看。

清脆——“脆”指声音响亮、清爽。课文中指翠鸟的鸣叫声清亮好听。

(四)介绍翠鸟。

1.翠鸟:又称叼鱼郎,也叫鱼狗,羽毛青绿色,尾巴短,捕食小鱼。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

2.出示图片或标本让学生看。

(五)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熟悉生字、词。

(六)作业:朗读课文,写生字、词。

四、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形象生动的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的小鸟——翠鸟。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是本课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在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同时,表达人们对它的喜爱。

本文语言浅显生动,在教学中,我这样展开。首先,在学生初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鸟的特点、怎样把它表达清楚的。

一、翠鸟外形上的特点。外形上的特点主要包括: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体态小巧玲珑;眼睛灵活、嘴巴长尖,“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这些描写都是静态描写。

二、翠鸟动作上的特点。动作上的特点包括:鸣声清脆;飞的速度极快。“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翠鸟还很机灵。“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注意,作者之所以将翠鸟的特点写得如此细致,是与他日常的认真观察分不开的,进而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作者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翠鸟,也反映了他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因为如果没有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作者是不会那样认真观察,生动的描写的。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翠鸟》教学设计 篇6

教材简析:

《翠鸟》是九年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二、三自然段描述了翠鸟活动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本课的教学共需三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通读顺课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由于翠鸟的外形特点与生活习性息息相关,因此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而这一段又是一个描写动物外形的优秀片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紧密结合起来,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第二课时:流利读课文,学习二三自然段,了解翠鸟的生活习性,从捕鱼的动作来体现出翠鸟的动作敏捷,仿写动物捕食时的特点。

第三课时:流利朗读课文,学习四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翠鸟的深深的喜爱之情,同时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摘抄妙词佳句。

学情简析

三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除了要继续进行词句训练以外,段的.训练是阅读训练的重点,习作训练则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但生活阅历比较浅,所学知识有限,思维特征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课第一自然段对翠鸟外形的描写虽然栩栩如生,但因学生从未见过翠鸟,所以仅凭文字介绍依然无法使翠鸟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鲜活起来。至于习作训练,学生虽有尝试的兴趣,但因刚开始接触,缺少方法与经验,写作前往往不会观察,写作时抓不住主要特点。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在教学中凭借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优势,逼真地展示翠鸟形象,突出作者的观察顺序和翠鸟各部分的特点,可为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思维环境,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认知表象。(学生的预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因而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是进一步学习课文的保证。所以第一课时应该着重从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为主。)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感受翠鸟的美丽。

2、学习作者按顺序及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理解第一自然段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如“小巧玲珑”等。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及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教学难点

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同时,有效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融为一体,综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喜欢小动物吗?都喜欢哪些动物,为什么?(引导学生完整地说话)这节课老师要带同学们认识一种非常可爱的小鸟,它的名字叫翠鸟,又叫叼鱼郎。(板书课题)

(1)学习写“翠”字,提醒“翠”字的“羽”字没有勾。(2)快速读一自然段,再看看图,说说“翠”是什么颜色?

2.补充介绍:翠鸟的羽毛鲜艳亮泽,非常美丽。

二、自读质疑

1.出示自读要求:

①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翠鸟的哪些方面的内容。

②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以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同桌讨论的方法来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上记号。

2.自读全文。

3.检查自读效果。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同时引导学生概况每段的主要内容。

三、理清顺序

1.默读课文第一段,给第一自然段标上句子序号。

2.读2——6句话,说说2句和3、4、5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3、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翠鸟外形的,边读边用铅笔在书上勾画。

4.指名按课文中叙述的顺序说一说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5.说说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下到上)写羽毛的部分呢?(先总说,再分说头部、背部、腹部)

四、抓住特点

1.学生分小组再次认真朗读课文,讨论并记住翠鸟各部分的特点。

2.指名按顺序说说翠鸟各部分的特点。翠鸟的羽毛有些什么颜色呢?请用横线勾出来。想象这些颜色究竟是一种什么颜色。(联想法)请在本段中找一个词来概况这些颜色看起来怎么样?(颜色鲜艳)提示:这就是先总后分的方法。

3.指导读一句话,为什么要“紧紧”抓住苇杆?看图,苇杆怎么样?说明了翠鸟怎样?用第一段中的一个词语来概况翠鸟的外形特点。(小巧玲珑)

4.理解“小巧玲珑”的意思。(从三方面进行引导:①补充介绍:翠鸟体形很小,身长只有15厘米,相当于大人的拳头那么大;②结合翠鸟停的地方--苇秆的特点进行体会。③观察CAI课件中的翠鸟图进行体会。)

5.学生看CAI课件中的彩色翠鸟图,练习按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翠鸟的外形。

五、欣赏总结

1.课文第一段从爪子、羽毛、眼睛、嘴巴四个方面把翠鸟描写得栩栩如生、活泼可爱。你们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精彩?引导学生鉴赏、朗读。

如:①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的衬衫。

②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和翠绿的,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

(①句用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翠鸟的头部、背部、腹部羽毛的特点,从中透出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翠鸟的外形写得如此精彩?

①作者认真地进行了观察并且对翠鸟有着深深的喜爱之情;

②写作时,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了翠鸟的特点。

3.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第一段。

六、迁移拓展

出示一种动物:指导写要求:

①认真观察。

②写作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抓住动物的特点。

③语句生动连惯,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