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2025/11/23教案

此篇文章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⑴学会复韵母ie、ue和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⑵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

⑶学习声母与复韵母ie、ue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

⑸培养观察和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ieueer的音、形、书写;

2、ye、yue两个整体认读音节的音形。

教学难点:

两个整体认读音节与两个复韵母的字形区别。

养成教学训练点:

培养学生看图学拼音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字母卡片、音节词卡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⑴大屏幕出示“拼音王国”的动态画面。(学生学过的声母、韵母都包含其中)

谈话激趣:在拼音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这儿有几位老朋友可想念大家了!来,跟它们打打招呼。(声母b、p、m、f、d、t、n、l、j、q、x、y、w和复韵母ai、ei、ui、ao、ou、iu从画面中一跃而出,排成两排)全班齐读。

⑵导入:今天,老朋友们还要介绍我们认识其他的新朋友呢!

二、学习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

⑴学习ie和ye的读音和四声。

a、借助图画读准音。

出示图画(椰子树),学生观察后交流;图上画着什么?你知道哪些跟椰子有关的东西?(如椰汁、椰树、椰子糖)

学生试读图下的ie、ye。

交流:你是怎么知道ie、ye的读音的?(借助图画,或是跟哥哥姐姐学的)。教师适时告诉学生:ie是复韵母,ye是整体认读音节,它们的读音相同。

教师示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仔细观察老师的口型。

学生模仿,交流发音方法,教师加以梳理、总结。

同桌互读互检,教师巡视、指导。

b、借助语言积累巩固ie、ye的读音:我们平时说话,什么时候会说到ye(ie)这个音?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c、学习ie、ye的四声。

小老师按四声顺序领读。

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⑵学习拼音。

a、谈话激趣:小朋友,你们知道ie的声母朋友有哪些吗?我们赶紧让它们见见面吧!出示声母b、p、m、d、t、n、l、j、q、x。(展示课件)

b、学习上述声母与ie相拼的音节。

复习两拼音的方法。

出示相关音节(带调),学生练习拼读。个人轻声拼读,同桌互相拼读,指名拼读,小老师领读。

借助音节发展语言:从刚才拼读的音节中自选一个来说词语或句子。小组内互相说,指名说。

⑶指导书写ei、ye。

a、识记字形:ie和ye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你想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记牢?

b、指导书写。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复韵母ue和整体认读音节yue

⑴学习ue和yue的读音和四声。(教学方法、步骤与ie、ye的教学相同)

提示:教师范读ue后,要引导学生将ue的发音特点(尤其是口型)与ie作比较,然后让学生模仿、练读。

比较ue和ie在字形上的区别和联系之前,先复习v上两点省略规则。

⑵学习拼音。

a、学生看课本,试着拼读n、l、j、q、x与ue相拼的音节。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个别指导。

b、展示相关课件,指名拼读,教师相机指导。

c、出示带调音节nue、lue、jue、jue、jue、que、que、que、xue、xue、xue、xue,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d、借助音节发展语言:从上述音节中自选音节说词语或句子。

⑶指导书写ue、yue。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自编儿歌或顺口溜记牢ie、ue和ye、yue。(例如:“月儿圆,树叶绿,大家一起吃月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⑴师生问答,复习ie、ue、ye、yue。如教师问:“谁是整体认读音节ye、ye、ye?”

持卡的学生迅速举起卡片回答:“我是整体认读音节ye、ye、ye。”

⑵交流课前自编的儿歌或顺口溜。

⑶开火车用音节说词语和音节词和词语说句子:bie、die、ye、ye、yue、nue、lue、que、jue、xue、you、

二、学习特殊韵母er

⑴学习er的读音。

a、学生观察图画(耳朵),试着发音。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b、交流发音体会:小朋友在试读时遇到什么困难?

c、教师范读,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特殊韵母。学生模仿、练读。

d、师生合作,小结发音方法。

e、学生练习。(边读边配以手势)同桌互读,教师巡视、指导。

⑵学习er的发音。

a、按顺序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全班齐读,。

b、用er、er、er分别说词语或句子,比比谁说得多。

⑶指导书写er。

学生试写一遍;师生评议;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上,我也强调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是主人,所以,我还是安排了个别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学生活动的方式,提高参与的密度和效率。但在我的游戏设计环节上,忽略了可能还有很多孩子并没会拼读。这样,那些还没读好的孩子可能就失去了一个拼读的机会,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注意的,这样,也避免出现“差生”的情况。

认一认4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识16个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理解“东、西、南、北”四个主要方向。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前面“认一认”中学过的10个生字。

多种形式读

二、学习16个汉字

1、认读生字中学习过的红色音节

小黑板出示: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小黑板出示本课16个生字

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哪些字是已经认识的。教师相机表扬能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学生。

(1)师范读

(2)学生结合插图识记字形

(3)检查读

3、运用游戏巩固。

(1)第一组词语(做游戏识字)

过渡:小朋友们读得这么好,下面老师请大家玩个送字游戏,根据老师的动作,找一个字送给我。

a、教师走出教室

指名说,领着大家读

b、老师出去后进来

学生齐说入,齐读

c、老师打开灯

指名说:开开火车读

d、关上灯

指名读

e、练习用开关说话

我们还可以说开关什么?

(2)第二组词语(运用动作识字)

a、运用动作识字

看老师做动作找字,和可以说字请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

b、多种形式读

(3)第三组词语(运用儿歌识字)

过渡:小朋友们学得这么认真,做得这么端正,老师奖励你们一首儿歌:早晨起床,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面是南。(为下文做铺垫)

a、小朋友们,你知道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吗?

用手指着东的方向读东

b、到了傍晚,太阳从哪边落下?

老师走到西面,学生用手指着西读。

c、根据儿歌内容读南、北

南边同学、北边同学拿着南北读

d、学生比赛读

(4)第四组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a、指名前后两人说说谁在前,谁在后,生拿卡片读

b、练习说话:我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c、我们回答问题举哪只手?写字呢?

d、生举卡片读,多种形式读

4、打乱顺序检查读

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三、写音节

过渡:你们真的和16个汉字交上了朋友,现在自己选三个音节来写一写,比一比谁写的漂亮。

1、师生同做写字操

2、写音节

3、评价。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新字,巩固识字写字。

2.积累词语,向父母表达新年的祝福。

3.书写规范汉字,认识两种新笔顺规则。

4.能有节奏地朗诵古诗,了解古诗所表达的大意,激发对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巩固识字、写字,积累词语,学会写祝福的话语。

2.学习两种新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

3.能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爱我吗?我是一位老师。我是学校的一位老师。

二、讲授新课。

1.师出示生词卡片:学校、老师。

2.谁会大声地读给全班同学听。指名读,开火车读,抽读。

3.同学们,你们爱妈妈吗?妈妈是干什么的?指名说,师贴卡片:医生。

4.生认读新词:医生,学生找到相应生字卡片:医生。

5.妈妈在哪个地方当医生?

6.师板书:医院,生找到相应生字卡:医院。

(练读以上生字,形式多样,人人过关为主)

7.同法学习生字词:工厂、工人、军队、军人。

三、指导书写生字“工”“厂”。

1.师范写,并指名说说书写规则。

2.生练写生字,先描后练,并积极展示。

四、师总结并拓展。

我们今天又学会了这么多新词,学会写2个生字,我们高兴吗?

字词句运用

一、谈话导入。

1.师出示课件:生字宝宝开花了,你们想看吗?

2.总结:生字宝宝真有趣,一个字可以组两个词。

3.谁会读:皮(果皮)(树皮)。

4.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读词,学会组两个词。

1.出示卡片“法”,分小组讨论组词。

2.比赛组词,看哪组又快又好,优胜者得一面红旗。

3.同法学其他生词:旁边、两边、许多、也许、到处、四处、学生、生气。

4.全班开展读词比赛。

三、拓展。

师出示其它生字,考察学生组词能力,组的`词越多越好。

四、做一做。

1.出示课件,欣赏贺卡。

(1)导入:新年快到了,我们都会做贺卡送祝福,你打算做一张什么样的贺卡呢?我们先一起欣赏一下,仔细观察这些贺卡是怎样制作的?

(2)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各种形式的贺卡。

师:你觉得这些贺卡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的?

2.计划制作贺卡。

新年快到了,你想向谁赠送贺卡表示祝贺呢?你准备制作一张什么样的贺卡?你想对赠送的人说句什么祝福的话?(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对学生的祝福语句加以指导)

3.学生自制贺卡,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贺卡。

(1)介绍材料,并提出制作时产生的垃圾放在收集盘中,保持卫生。

(2)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装饰。

(3)在贺卡上写祝福的话。

4.做好的贺卡放在展示台上,交流贺卡的制作。

第二课时

书写提示

一、认识汉字“小、水、月、问”。

1.师出示第八单元会写字卡片,抽读汉字,重点抽查“小、水、月、问。”

2.课件演示“小、水、月、问”四个汉字笔顺。

3.说说上面四个汉字共有几画。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二、学习“小、水、月、问”的笔顺规则。

1.观察课件中“小、水”两个汉字的书写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2.按此规则,学生在书中田字格练习书写“小、水”。

3.同法指导学生“月、问”。强调笔顺规则:先外后内。

日积月累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古诗,你们想听吗?

二、学习。

1.多媒体课件播放《风》,引导学生欣赏。

2.老师范读。

3.请学生认真观察图,互相说说图中画的是哪句诗的景物?

4.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诗读顺、读熟。

5.学生尝试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6.教师抽查。

7.教师学生评议,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

8.教师引导学生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将你今天的收获讲给你喜欢的人听。

2.课外阅读。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春节童谣》。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4个字。认识2个偏旁饣、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朗读课文,从故事中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教学准备:

1、《生日歌》《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歌曲录音带。

2、要求学生问问家长什么叫生日,记住父、母亲的生日。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放生日歌曲,师生一起唱,提问:谁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生日。

2、平日里,你们会向别人借东西,也会把东西借给别人,听说过借生日吗?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 (板书)课题18、借生日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通读课文后提问:课文中谁把生日借给谁?我指的是谁?

3、交流。

三、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借生日”进行思考,如:妈妈怎么会把自己的生日给忘了?各人有自己的生日,怎么能借?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自己还过不过生日?学

四、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学习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认识两段中的生字

3、小云的妈妈说自己把生日给忘了,妈妈真得是忘了吗?(小云的妈妈并非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别人)

4、指导朗读

您怎么从来不过生日?没见过妈妈过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从来,读出纳闷的语气。

学习三、四自然段

1、指名接读三、四自然段

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大家讨论后,明白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了关心妈妈,同学们应该向她学习)

3、指导朗读

最后两句话是她经过思考想出的办法,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可爱。

五、全文朗读

1、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读,同学与同学读

2、配《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音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抽读生字卡。

二、识记生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正、怎、饭、拿等字的读音

2、分析字形,用不同的办法来记忆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字词

2、小组合作,互相帮助认读生字

3、教师出示生字卡,请学生帮老师认读,并说说是运用什么方法或通过什么途径记住这些字词的

4、大声朗读生字词

5、出示贴字的花盆图片,请学生用生字组词,并将组好的词写在花形图片上

6、评选花开得又多又好的'一组

7、大声朗读词语

三、指导写字

今:撇尖低,捺脚稍高,开口度大,撇捺相接处,点和横收笔都在竖中线上。

正:注意横,竖的长度,第二横是长横的一半,左竖是右竖的一半,最后一横长,稍凸起托连竖。

雨:冂要宽,蹭的竖,不出框,最后四点两两对称,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匀滴下。

两:冂内两个人字分布均匀,人的捺均变为点。

3、学生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四、复习巩固

1、复习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⑴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提示:红花中的字可以做词头,也可做词尾

2、分小组比赛

3、每组选出代表,全班比赛

作业设计:

1、制作小礼物送给父母,写句心里话

2、记住本课书写的生字。

板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4

【设计理念】

《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采用韵文的形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老师要创设师生合作互动、生生之间互助互学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在师生合作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会认“旋、蒲、降”等12个生字,会写“豆、纷”等10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在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课文插图。

2.学生准备:课前观察蒲公英、苍耳、豌豆这几种植物的样子,了解这几种植物是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那么,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读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你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设计意图:通过启发谈话,利用阅读期待,可以激发学生乐意阅读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配乐录像片,教师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你从这篇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

(1)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轮流读课文,达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的,由小组长为他打上“☆”,没有达到要求的,再把课文多读几遍。

(3)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后评议。

3.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听读、自读、互读、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分享学习的快乐,提高“我会读”的自信心。)

三、识记生字,练习写字

1.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先勾画出生字,再想一想:我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小组交流,互帮互学。

(3)教师点拨引导。在学生互教互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类指导。如:用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纷、识),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娃、洼),还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

(4)课堂交流。

开展“我会认”的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认读生字,并说出自己识记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一人说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自己与别的同学不同的识记生字的方法。

2.练习写字。

(1)指导观察。要把这10个字写美观,必须注意什么?

(2)学生按笔顺自主写字。第一遍描红,第二、三遍写正确,写美观。

(3)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如:“巳”与“已”的区别,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

(设计意图:变被动识字写字为主动识字写字,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我会认”的活动中,不仅可以共享识字的方法,而且可以享受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用“﹏”划出相关的语句。

2.课堂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引导学生带着自信,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句式汇报自学的成果。(如:我知道了植物妈妈在传播种子方面有很多办法;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研读课文,探究感悟

1.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找伙伴一起朗读课文2、3、4节,把你的想法说一说,互相问一问、评一评。(板书合作学习方法:读、说、问、评)(学生合作学习,精读2、3、4节,教师巡视参与)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学生说哪种植物,就讲读哪一节)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蒲公英妈妈最聪明……”时:

①说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生质疑:“降落伞”到底指什么?“乘着风”是什么意思?

(适当讨论。)

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降落伞”是什么,“乘着风”又是什么感觉。(播放课件: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

③你觉得这情景美吗?请和同桌一起有感情的把这一节练读一下,讨论怎样才能读好这一节。

学生同桌练读,讨论交流,感悟读法。

④蒲公英娃娃乘着风纷纷出发了,有一位小朋友看到了,也想跟着他一起旅行,他怎样想的呢?请你读一读下面这首小诗,与这位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

蒲公英娃娃,我要跟你去旅行

蒲公英娃娃,

我要跟你们一起去旅行!

你们飞得很高——

天上的道路,

是云彩铺成;

我要跟着你们,

去看神秘的星星。

你们飞得很远——

远方的风景,

一定很迷人;

我要跟着你们,

去作快活的旅行。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苍耳妈妈最聪明……”时:

①让我们去看看苍耳娃娃是怎样出去旅行的?(播放课件:苍耳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看了动画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质疑:“带刺的铠甲”是什么样的?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的?

②指名读这一节,谈读法——谁有不同的读法,再指名读——你喜欢谁的读法,评一评——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豌豆妈妈最聪明……”时:

③你最喜欢这一节中的哪句话?说说怎样读好它。(指名读、说,指导感悟要点:“啪的一声”、“炸开”、“蹦着跳着”)指名再读,说说读出了一种什么感觉?(谈感悟,齐读句子)

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豌豆娃娃怎样离开妈妈的?(播放

课件:豌豆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

⑤同学们,你们出去旅行高兴吗?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小豌豆,谁来读读这一节?

指名读——点评——再指名读——愿意读的起立齐读。

3.小结:请大家想想,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都是靠什么送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呢?

(指名口答,结合板书:风、动物、太阳)

4.植物妈妈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办法呢?自由读第5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以上教学环节,以指导朗读为主线,读中感受,读中理解,读中欣赏,并且把多元评价贯穿于读的全过程,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的能力

1.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如椰子树利用自己的位置优势,果实成熟后靠流动的海水传播种子;柳树的柳絮也是靠风来传播的……)

2.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这么多,那这首诗可以再写长一点,你能照着第2、3、4小节的格式自己写一段诗吗?

3.先读一读下面几段小诗,再说一说你从这几段小诗中知道了什么?最后分别为这几段小诗配上一幅画。

小诗我为小诗配的画

柳树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一吹,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凤仙花妈妈很聪明,

它给孩子穿上一件容易破的衣裳,

小朋友用手一碰,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椰子树妈妈有办法,

它把家安在大海边,

只要孩子成熟了落下来,

就能跟着海水到岸边发芽。

樱桃妈妈给孩子穿上了漂亮的衣服,

小鸟喜欢它吃下它,

一拉出粪便,

小樱桃种子就在地里发芽啦!

4.扩展阅读。

植物妈妈只会传播种子吗?不,植物妈妈的办法多着呢!你听说过吗?植物妈妈还会捕食昆虫呢!不信,请你读一读《捕食昆虫的植物有办法》(文章略)一文,想一想:捕食昆虫的植物是怎样捕食昆虫的?它们各采用了什么办法?

5、小结归纳:植物王国千姿百态,植物王国趣事多多,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有关植物知识,进行仿说、仿写、仿画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扩展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加深对“植物妈妈有办法”的理解,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她会传播种子

蒲公英降落伞风

苍耳铠甲动物

豌豆豆荚太阳

……

她还会?

植物妈妈的办法有

很多很多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以上板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走向广阔的大自然,通过探究活动,发现植物王国更多的奥秘。板书中的省略号,主要启发学生去发现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板书中的问号,主要是启发学生去发现植物王国更多的奥秘。)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读准生字词的音,同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联系生活实际,抓住怀素认真写字的句子,体会怀素写字时的认真、刻苦。

3.会用“……先……再……”的句式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情景合一,优化导入。

1.教师出示带有拼音的“写字”二字。

(1)谁会读?(指读)

(2)你平时是怎样认真写字的?(请平时字写得好的同学介绍)

2.做的真好,难怪你个的字写得那么棒!你们知道吗?古时候有个书法家叫怀素,他从小也跟大家一样,写字可认真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写他的课文。(出示课题:12.怀素写字 生读课题)

3.你了解怀素吗?谁来向大家介绍?

(怀素是我国唐朝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善写草书。有草书《四十二章经》、《千字文》流传于世。他的字飘洒自如,对后人影响很大。)

4.小朋友们想要知道怀素是怎样成为著名书法家的吗?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出示生词

(1)课前小朋友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会读吗?

古时候 先 书法家

和尚 这样 有名

日子一长 长大 好学上进

你觉得哪些词容易读错,想提醒大家注意的?

小老师领读难读词语。 指导读好轻声和后鼻音

相机理解“好学上进”

① “好”还有一个读音,读什么?(生交流后出示拼音)谁能用“好”组组词?

② 在这儿读——,你知道“好学上进”是什么意思吗?

③课文中说谁“好学上进”?我们班上有“好学上进”的人吗?你为什么觉得他好学上进呢?

④比一比,看谁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

(2)刚才小朋友们读的都很棒,老师等会要提高难度,给你一分钟,快读一读,记一记。

(3)到四人小组里读给组长听,小组长要组织好。

(4)哪个小组来展示?指名2组读。

2、词语读得很棒,课文会读吗?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读第二自然段。把书打开到126页,大声读第二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分钟准备。

(1)谁来读?他读得怎样?

(2)谁来向他挑战?挑战成功了吗?为什么?

3、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些什么?

三、读懂课文,入境悟情。

1.怀素到底是怎样认真写字的?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怀素认真写字的句子。

(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2)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怀素很认真?

①交流出示: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

②反馈:

“引读: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什么叫非常认真?

③“先……再……”

怀素写字不仅认真,还很有方法。他总是先( ),再( )。

怀素写字时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这句话中有2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是——

这里的先“看清字的形状”和“记住字的笔顺”能颠倒吗?为什么?

“先”是排在前面的事情,“再”是排在后面的事情。

小朋友做事也要有序地进行,谁能用上老师给你的句子说一说。

早晨起床以后,我总是先( ),再( )。

上午到了学校,我总是先( ),再( )。

晚上放学回家,我总是先( ),再( )。

自由连说、交流

而怀素写字时先——,再——

怀素这种认真的态度只是一次?两次?(不是)

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总是)什么是“总是”?(一直 每次)

谁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怀素每次写字都这么认真。

正因为怀素每次写字非常认真,所以他的字——进步很快。

(3)连起来读第二自然段,夸一夸怀素。

(4)背诵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怀素写字的“刻苦”

(1)有了认真的态度、正确的方法,怀素的字进步很快。可是,当时怀素很穷,买不起纸。为了写出更加漂亮的字来,聪明的怀素相处了一个好办法,他找来一块木板——(引读)他写呀写呀,日子一长,——(引读)

(2)理解重点句:他写呀写呀,日子一长,木板竟被写穿了。

●理解“穿”。

这里的“穿”是“破”、“通”的意思。

怀素写字的工具是毛笔和木板,老师今天把毛笔带来了,我们的桌面就是薄薄的木板,哪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用毛笔在木板上写字。

你能把木板写穿吗?

●理解“竟”。

可是,怀素就把木板写穿了!你能想到吗?任何人都没有想到!这句话中有一个字就是“没想到”的意思,知道是哪个字吗?

●补白“写呀写呀”。

一支软软的毛笔,怎么就能把硬邦邦的厚厚的木板给写穿的呢?

传说,怀素小时候只要看到匾牌石刻上的好字,他就仔细看,认真想,用木板代替纸练字。他家附近的池塘因为被他用来洗笔,池水都变黑了,被人们称为“墨池”。

现在你知道木板为什么会被写穿了吗?

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为了练出一手好字,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怀素已经在木板上(写呀写呀);傍晚,天已经黑了下来,怀素还在木板上(写呀写呀); 寒冬腊月,怀素在冰天雪地里看到一块漂亮的石碑,他赶紧在木板上(写呀写呀); 盛夏酷暑,怀素在炎炎烈日下看到一块匾牌上的好字,他立刻在木板上(写呀写呀) 大家都说怀素的字已经很好看了,他还在(写呀写呀)……

就这样——指。

3、小结:

读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了:怀素写字的秘诀不仅在于他有认真的态度、正确的方法,还在于他有不怕吃苦、好学上进的精神!

四、巧借课文,指导书写。

1.学了课文,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佩服怀素。让我们也向怀素那样来认真写字吧。

2.出示:写 字

(1)争当“小怀素”

你准备怎样做小怀素?(先看清字形,记住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

(2)师范写,边写边说:“写”上横右缩手,下横左伸手;“字”弯钩背不直,但是站得正。

(3)学生按要求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书写姿势。)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字也写得很认真。那是不是,一次认真写字就能成为书法家了呢?要成为有名的书法家必须日日写,月月写,年年写,坚持下去,能做到吗?

板书设计:

12.怀素写字

非常认真 看 记 写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6

一、课程题目:《江南》

二、教材分析

《江南》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人们采莲情景的古诗,选自《汉乐府》。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文章大量运用了反复的句式,体现出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描绘了江南采莲热闹欢乐的场面,从鱼儿嬉戏中,我们仿佛感受到了采莲人的快乐。

三、学情分析

我面对的学生已经学完拼音,掌握了用拼音认识生字的方法。他们有阅读的兴趣,喜欢读书,只是没有朗读基础。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江、南”等九个生字,三点水和草字头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正确书写“可、东”两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按照小组读、情景代入读等方式,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增加古诗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正确书写“可、东”俩字。

教学难点:感悟“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诗意,体会荷塘的美景和采莲的欢乐。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东南西北”方位卡片、小鱼卡片、莲花卡片

七、教学时间

两个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师:有这样一个地方,在那里河流一条连着一条,池塘一片连着一片,每年夏天荷花都你拥我挤地争着开放,是不是非常美呀,那么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这个美丽的地方,那么我们要去的这个地方呀要做(课件出示题目——“江南”)

(二)板书课题

1、指名读,齐读课题。

2、学习“江”、“南”这两个字。想想“江”字的偏旁是什么?想一想江南与什么有关?

二、初读课文

(一)巧设情景,通过“吟诵门”的形式,教师示范朗诵课文

(二)前后两个同学自读课文,考察解决生字的'方法

提示: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举手请教老师或者其他同学

三、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一)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学生指明读引入“莲”“南”两个字

“莲”是一种水生植物,所以是草字头。

“南”前鼻音

2.学生指明读,其他同学予以评价。

3.以小组为单位读,其他同学予以评价。

4、教师领读,注意情感、语调与停顿。

5、再次指明读,教师评价。

6、着重读“莲叶何田田”,体会荷塘的美景和采莲的欢乐。

7、班级齐读,教师评价。

8、安排学生分别扮演“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位、小鱼及莲花的角色,边读边演,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真实的景象,再现“鱼戏莲叶间”的场景,教师评价。

(二)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展示)

以“采莲”的方式检查生字认读,班级齐读——指明读——教师复读

四、学习生字书写

指导写字:可东

(一)以采莲结束,乘船回家创设情景,只有正确写好这两个生字才能上船,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热情。

(二)讲师讲解生字,学生举起右手在空中跟写

1、“可”一笔横,二笔竖,三笔横折,四笔横,五笔竖钩

竖钩第一次学习,强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竖中线右边,学生复写。

“东”一笔横,二笔撇折,三笔竖钩

区别和“可”字竖钩的不同,强电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竖中线上,学生复写。

2、教师再次板书,学生空中复写。

3、学生单独复写,教师评价。

(三)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课本描红

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四)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学生练习写生字后师点评。

五、升华主题,表达感情

下面渔夫说那现在我要带你们回家啦,游玩了那么美丽的江南,你们相对江南说些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以下体会表达以下几种感情:1、江南真美丽,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2、江南这么美,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江南看一看。)

六、布置作业

1、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练习正确书写“可”“东”两个字。

3、搜集其他与莲花有关的古诗,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